鲁肃彻底拜服于诸葛兄弟的见识后,很快就重新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他答应过周瑜,要把他的信送到孙策处,这个任务还是要完成的。做人不能不讲信义嘛,诸葛瑾也乐于成人之美。
另一边,随着时间进入七月份,诸葛亮在芜湖也还有最后一点私事要处理。
在出门去广陵之前,诸葛瑾难得又给二弟放了好几天假,让他什么公务都不用操心。
因为黄承彦一家,也刚刚被甘宁从柴桑接到了芜湖“游历”,黄家小娘当然也被带来了。诸葛亮这几天要招待客人,陪同黄承彦一家当“临时导游”,顺便,也要完成他和黄家小娘的纳彩手续。
汉代礼法还是比较严谨的,从诸葛家这种身份,纳彩到成亲最好控制在半年左右,不能太久,否则有点僭越。
诸葛瑾既然想好了让二弟明年十八岁成亲,现在已经七月份了,下半年了,刚好是个纳彩的好时机。诸葛亮此番再去广陵,不知道要在那儿待几个月,可不能耽误了。
诸葛亮七月初定亲旅游假的时间,刚好够鲁肃去秣陵送信打個来回,两不耽误。
……
七月初二,拜见诸葛瑾后第二天,鲁肃就收拾好行装,从芜湖北上,一叶扁舟缓缓而行。
短短一天航行,便抵达了牛渚,还被周泰的江防巡逻船队拦截检查。鲁肃拿出周瑜的信物封印,周泰也不认识,不敢细看,便分了一艘走舸,一路护送鲁肃继续北上。
次日傍晚便到了秣陵,靠着周瑜的信物入城,得到妥善安置,第三日一早,就得到了孙策亲自接见。
此时,距离孙策送使者华歆去许都向曹操表忠,已经有十几天了。
所以鲁肃进来后,说明来意,并且转达周瑜的难处,孙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此前我对袁贼称帝之事、态度确实暧昧不明,倒是让公瑾难做了。你叫鲁肃鲁子敬对吧?子敬,实在有劳你身犯险境、为公瑾带此书信。
你且回复公瑾,告诉他我意已决,十天前就派出了使者去许都表明心迹、绝不跟袁贼沆瀣一气!公瑾那边但做好准备,随时都可来投,我当扫榻相迎。也不用顾虑破坏我和袁贼之间的关系,已经没什么关系可破坏了。”
“在下自当为将军转达,促成公瑾早下决断。”鲁肃一一应允,同时也顺便观察了一下孙策。
孙策果然长得颇为英武不凡,有一股狠厉枭雄之气。
不过鲁肃如今心中已另有盘算,倒是不会再因周瑜一面之词的推崇,便妄下定论了。
另一边,孙策看他答应得痛快,就先把鲁肃晾在一边,抽空细看周瑜给他的书信。看到后面,才注意到周瑜信中极力推荐鲁肃有大才,见识不凡,还说自己举荐鲁肃,完全出于公心,并非为了报恩。
看到这儿,孙策才表情又略微变化。他原本来得仓促,只当鲁肃是个信使,人品比较有信义,但也仅此而已了。如今看来,倒是有失于待贤之礼。
孙策连忙又换了个礼贤下士的表情,多关心了鲁肃几句,还问起他族人家眷可曾安顿好。
鲁肃只以“族人中多老弱,不堪颠簸,故而缓行,尚未抵达丹阳。自己身负使命,日夜疾行,因此先到”应对。
考虑到鲁肃也确实才刚到,孙策果然不疑有他,但又改口挽留:“既是如此,先生可在秣陵安心歇住,静候眷属,安顿家务。给公瑾之回信,我写好后,另托他人带回也可,不至于误了先生家事。”
鲁肃表情严肃,拱手道:“君子视事,慎始慎终,公瑾以重任托我,我自当谨慎从事。若旁人不明地理,不熟居巢、濡须近况,回书时为袁贼巡视将校所获,岂不是害了公瑾?
在下已在居巢暂住两年,熟悉袁贼布防,请将军勿疑。”
鲁肃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孙策顿时也遇到了道德难题,他也得成全对方的信义,便没有再提招揽。
鲁肃仅仅在秣陵住了一天,见完孙策的当天午后,孙策就让人把刚写好的给周瑜回信送到了驿馆交给鲁肃。次日一早鲁肃就带着信从秣陵出发南归。
……
回到芜湖后的鲁肃,倒也没被诸葛瑾为难。
诸葛瑾同样是君子,他此前没有强行拆看周瑜给孙策的信(主要是信上也封着火漆封印,拆开之后破坏了周瑜盖的印章,孙策就知道了),这次也就同样不会拆孙策的回信。
鲁肃原本还担心过这个问题,怕诸葛瑾见他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就突然翻脸不要脸了,现在看来这纯属多余担心。
鲁肃出于感激,也白送了诸葛瑾一条刚刺探的情报,也就是孙策亲口告诉他的那条:
“府君,在下从孙将军处,打探得一条好消息,孙将军其实于十日之前,就已派出华子鱼赴许都示好求封。
表到许都,便是他正式与袁术决裂之日。孔明前日猜测,实在是精准,令人佩服。”
在鲁肃来之前,诸葛亮就已经猜测孙策在被夺取芜湖后,情绪重新稳定了。但诸葛亮只有一些旁证推测,毕竟没有实打实的直接证据。
这次鲁肃带回来的消息,也算是帮诸葛亮印证了一下,同时也让鲁肃本人对诸葛亮的佩服多了一分,只觉诸葛兄弟哪个都比自己厉害得多。
诸葛瑾听说后,也是非常满意,没想到鲁肃这一行,还能便于刘备和孙策之间建立更好的临时和睦默契——这至少说明一年之内,孙策是不会跟刘备翻脸的。
诸葛瑾甚至都能凭借这些新证据,大致推演出孙策的内心戏:先干掉严白虎,反正严白虎是贼,不是汉臣。对许都朝廷表忠后,杀贼还是能继续杀的。至于后面王朗,肯定多半是找借口制造摩擦。
而这两个没搞定之前,绝对不敢跟刘备的广陵或诸葛瑾的芜湖动手,不然就是孙策主动找死了。
当然了,前面也说了,这种“和睦”是有保质期限的,一年以后就不知道了。
这次阿亮去广陵,正好把这个新情报一并带给刘备。
……
又三五日后,诸葛亮那里总算处理完了全部私事。休了个小长假后,整个人精力状态都恢复得更好了。
鲁肃那边也差人给周瑜送完了回信,承诺的事情都做完了,便答应跟诸葛亮同行,去广陵见见世面。
诸葛瑾也又作书信一封,由二弟届时转交刘备,还给诸葛亮准备了几个卷轴——但这次的并不是学习资料,只是一些可能会用到的工具书。
全部准备停当,七月初八当天傍晚,诸葛瑾亲自在芜湖码头给众人践行。
最近几天才刚刚改造好两千多水贼俘虏的关羽,带着这些新兵,加上他本部的心腹亲卫,凑起三千水兵,分乘五十艘艨艟,捎上了诸葛亮和鲁肃二人,跟诸葛瑾喝了几杯,互道珍重,然后就启航了。
三千士兵,当然不需要五十艘艨艟来运输,理论上每艘艨艟至少能挤一百多人,所以诸葛瑾这次显然是超额给关羽配了船。
他一方面是考虑到广陵今年虽然已渡过粮荒,但去年底子毕竟太差,估计刘备也只是能免于饥荒,存不下什么粮食。所以多给些艨艟,多运几千石粮食,够这些水兵吃很久。
芜湖和豫章今年是彻底的丰收,此前也没什么灾害。汉末天气寒冷,南方反而比北方不易遭灾。
另一方面,关羽回到广陵后,肯定也要帮刘备多扩练水兵,士兵增加后,战船就成了问题。现在按照一半编制人数超配战船,将来部队规模就可以直接扩大一倍,而不用被造船能力卡脖子。
而且这样还能更好更快地展示刘备“建设水军、死守淮河到底”的决心,有助于袁术更快认清形势,总之是不亏的,一切都在细节考量中。
船队一路航行,因为是傍晚启航,所以抵达牛渚时是半夜,长江非常宽阔,关羽尽量靠着北岸航行,没有跟孙策水军有任何交集。
关羽出于谨慎,亲自在甲板上警戒了一夜,东张西望唯恐在江面上看到火光巡逻。
天亮后,他的神思才放松下来,看着自己庞大的船队,他还是忍不住坐在甲板上感慨:“当初大哥给子瑜借兵,真是一个再英明不过的决定。
子瑜早已‘连本带利’还清了借兵救叔的人情,这次又许我带三千,回广陵搭建水军班底,还自带军粮,真是天下信义之士呐。”
鲁肃原先没见过关羽,他在芜湖那些日子,关羽就忙着埋头练水兵,想要带回去给大哥,别的什么都没顾上。
所以鲁肃和他也就是最近这两天刚认识,彼此还需要熟悉。
听了关羽的感慨,鲁肃对于诸葛瑾的仗义程度,也有了更深更生动的了解,同时也更好奇当初刘备借兵帮诸葛家救叔父的始末。
他不由跟关羽询问起其中细节,而关羽对于这种仗义之行,本就津津乐道,当然也不会吝惜言辞。
在他口中,他大哥和子瑜是何等惺惺相惜,大家都是义薄云天之人。
鲁肃听完的第一反应是吹牛,但听关羽能信口拈来说出很多细节,鲁肃也渐渐不由得信了。
鲁肃忍不住心中暗忖:“我还以为天下诸侯之间借兵,都是如袁术和孙策之间那般尔虞我诈,一个拿传国玉玺为质,一个借了之后还想连本带利全部控制住。
如今看来,倒是我久在鲍鱼之肆,已不觉其臭矣。天下竟还有这样纯凭信义行事的诸侯。
但如此待人以诚,又如何能在这等尔虞我诈的乱世中活下来的?难怪去年这时候还有徐州四郡,现在被偷得只剩一个半郡了。
要不是子瑜不嫌弃他地盘潦倒,还肯出谋划策,恐怕征南将军如今已是漂泊无依了吧?”
……
鲁肃和关羽、诸葛亮醒了就闲聊,累了就回舱歇一会儿,又一日倏忽而过,航程也终于结束了。
因为这次没有提前通知刘备抵达的时间,刘备也没法到江边码头迎接。
但听说了消息后,刘备还是第一时间策马出了城门,在城门口简单迎候了一下。
“孔明!二弟!豫章、丹阳近况,我已知晓了,平定祖郎,拿下芜湖,击退刘勋,可喜可贺啊!子龙和益德,在盱眙也多次击退纪灵。
纪灵如今进兵逾月,已然疲敝,看来我军彻底迫退袁术,已指日可待!我见前方防御巩固,才抽身回广陵。”
关羽耐心地听刘备说完,这才紧紧抓了几下刘备的手臂:“大哥!现在是说这些的时候么!军情什么时候说不得,你可是把我派到子瑜处,整整半年有余了!如今都第八个月了!
我帮子瑜练完归降郡兵,又帮着练俘获的袁军、水贼、山越丹阳兵……前前后后整编了有两万兵马,这才送了我三千,回来当水军种子。”
刘备爽朗一笑,拍了拍关羽肩膀:“愚兄当然知道你辛苦了,居功至伟!罢了,今日且不说正事,当彻夜畅饮!过几日纪灵退去,再与益德子龙一并痛饮!你也三年没见子龙了吧!”
安慰完自己人,刘备也不能怠慢了客人,一个眼神示意关羽不必急切,他先招待一下孔明。
而诸葛亮也趁机帮着介绍:“亮此番恰逢一友人同行游历,正要为将军介绍:这位鲁兄名肃字子敬,自袁术治下归义而来。
家兄与他叙谈数日,觉其颇识大体,明大德,对天下德运的看法,竟与家兄去年在陛下御前奏对时所言暗合。”
刘备闻言,眉毛立刻跳动了一下。
这哪怕没有别的本事,光是在大局观方面,能跟诸葛瑾一般高屋建瓴,那就是非常了不得了。
刘备忍不住搓了搓手,流露出一两分“这怎么好意思呢”的神情,但很快控制住了。
“子敬先生是吧?来来来,备读书少,虽忝居高位,每觉力不从心,先生必有教我。不过今日舟车劳顿,且请先好生歇息,备已吩咐备下酒宴。”
刘备说着,亲自去旁边侍从骑兵人群中,吩咐了一句,让一名骑兵下马,然后亲自拉着马过来:
“原本不知先生也来,只备了云长和孔明的马,倒是失礼了。先生不嫌弃,就先骑这匹,虽是普通士卒所乘,但也驯顺。备兄弟都略有武艺,惯乘烈马,却是不便调换。”
鲁肃连忙接过缰绳和辔头,然后才致谢,翻身稳稳当当骑上这匹普通骑兵战马。
刘备看了一眼,拍了拍他大腿,爽朗一笑:“如此,倒是小看了先生马术。”
他答应过周瑜,要把他的信送到孙策处,这个任务还是要完成的。做人不能不讲信义嘛,诸葛瑾也乐于成人之美。
另一边,随着时间进入七月份,诸葛亮在芜湖也还有最后一点私事要处理。
在出门去广陵之前,诸葛瑾难得又给二弟放了好几天假,让他什么公务都不用操心。
因为黄承彦一家,也刚刚被甘宁从柴桑接到了芜湖“游历”,黄家小娘当然也被带来了。诸葛亮这几天要招待客人,陪同黄承彦一家当“临时导游”,顺便,也要完成他和黄家小娘的纳彩手续。
汉代礼法还是比较严谨的,从诸葛家这种身份,纳彩到成亲最好控制在半年左右,不能太久,否则有点僭越。
诸葛瑾既然想好了让二弟明年十八岁成亲,现在已经七月份了,下半年了,刚好是个纳彩的好时机。诸葛亮此番再去广陵,不知道要在那儿待几个月,可不能耽误了。
诸葛亮七月初定亲旅游假的时间,刚好够鲁肃去秣陵送信打個来回,两不耽误。
……
七月初二,拜见诸葛瑾后第二天,鲁肃就收拾好行装,从芜湖北上,一叶扁舟缓缓而行。
短短一天航行,便抵达了牛渚,还被周泰的江防巡逻船队拦截检查。鲁肃拿出周瑜的信物封印,周泰也不认识,不敢细看,便分了一艘走舸,一路护送鲁肃继续北上。
次日傍晚便到了秣陵,靠着周瑜的信物入城,得到妥善安置,第三日一早,就得到了孙策亲自接见。
此时,距离孙策送使者华歆去许都向曹操表忠,已经有十几天了。
所以鲁肃进来后,说明来意,并且转达周瑜的难处,孙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此前我对袁贼称帝之事、态度确实暧昧不明,倒是让公瑾难做了。你叫鲁肃鲁子敬对吧?子敬,实在有劳你身犯险境、为公瑾带此书信。
你且回复公瑾,告诉他我意已决,十天前就派出了使者去许都表明心迹、绝不跟袁贼沆瀣一气!公瑾那边但做好准备,随时都可来投,我当扫榻相迎。也不用顾虑破坏我和袁贼之间的关系,已经没什么关系可破坏了。”
“在下自当为将军转达,促成公瑾早下决断。”鲁肃一一应允,同时也顺便观察了一下孙策。
孙策果然长得颇为英武不凡,有一股狠厉枭雄之气。
不过鲁肃如今心中已另有盘算,倒是不会再因周瑜一面之词的推崇,便妄下定论了。
另一边,孙策看他答应得痛快,就先把鲁肃晾在一边,抽空细看周瑜给他的书信。看到后面,才注意到周瑜信中极力推荐鲁肃有大才,见识不凡,还说自己举荐鲁肃,完全出于公心,并非为了报恩。
看到这儿,孙策才表情又略微变化。他原本来得仓促,只当鲁肃是个信使,人品比较有信义,但也仅此而已了。如今看来,倒是有失于待贤之礼。
孙策连忙又换了个礼贤下士的表情,多关心了鲁肃几句,还问起他族人家眷可曾安顿好。
鲁肃只以“族人中多老弱,不堪颠簸,故而缓行,尚未抵达丹阳。自己身负使命,日夜疾行,因此先到”应对。
考虑到鲁肃也确实才刚到,孙策果然不疑有他,但又改口挽留:“既是如此,先生可在秣陵安心歇住,静候眷属,安顿家务。给公瑾之回信,我写好后,另托他人带回也可,不至于误了先生家事。”
鲁肃表情严肃,拱手道:“君子视事,慎始慎终,公瑾以重任托我,我自当谨慎从事。若旁人不明地理,不熟居巢、濡须近况,回书时为袁贼巡视将校所获,岂不是害了公瑾?
在下已在居巢暂住两年,熟悉袁贼布防,请将军勿疑。”
鲁肃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孙策顿时也遇到了道德难题,他也得成全对方的信义,便没有再提招揽。
鲁肃仅仅在秣陵住了一天,见完孙策的当天午后,孙策就让人把刚写好的给周瑜回信送到了驿馆交给鲁肃。次日一早鲁肃就带着信从秣陵出发南归。
……
回到芜湖后的鲁肃,倒也没被诸葛瑾为难。
诸葛瑾同样是君子,他此前没有强行拆看周瑜给孙策的信(主要是信上也封着火漆封印,拆开之后破坏了周瑜盖的印章,孙策就知道了),这次也就同样不会拆孙策的回信。
鲁肃原本还担心过这个问题,怕诸葛瑾见他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就突然翻脸不要脸了,现在看来这纯属多余担心。
鲁肃出于感激,也白送了诸葛瑾一条刚刺探的情报,也就是孙策亲口告诉他的那条:
“府君,在下从孙将军处,打探得一条好消息,孙将军其实于十日之前,就已派出华子鱼赴许都示好求封。
表到许都,便是他正式与袁术决裂之日。孔明前日猜测,实在是精准,令人佩服。”
在鲁肃来之前,诸葛亮就已经猜测孙策在被夺取芜湖后,情绪重新稳定了。但诸葛亮只有一些旁证推测,毕竟没有实打实的直接证据。
这次鲁肃带回来的消息,也算是帮诸葛亮印证了一下,同时也让鲁肃本人对诸葛亮的佩服多了一分,只觉诸葛兄弟哪个都比自己厉害得多。
诸葛瑾听说后,也是非常满意,没想到鲁肃这一行,还能便于刘备和孙策之间建立更好的临时和睦默契——这至少说明一年之内,孙策是不会跟刘备翻脸的。
诸葛瑾甚至都能凭借这些新证据,大致推演出孙策的内心戏:先干掉严白虎,反正严白虎是贼,不是汉臣。对许都朝廷表忠后,杀贼还是能继续杀的。至于后面王朗,肯定多半是找借口制造摩擦。
而这两个没搞定之前,绝对不敢跟刘备的广陵或诸葛瑾的芜湖动手,不然就是孙策主动找死了。
当然了,前面也说了,这种“和睦”是有保质期限的,一年以后就不知道了。
这次阿亮去广陵,正好把这个新情报一并带给刘备。
……
又三五日后,诸葛亮那里总算处理完了全部私事。休了个小长假后,整个人精力状态都恢复得更好了。
鲁肃那边也差人给周瑜送完了回信,承诺的事情都做完了,便答应跟诸葛亮同行,去广陵见见世面。
诸葛瑾也又作书信一封,由二弟届时转交刘备,还给诸葛亮准备了几个卷轴——但这次的并不是学习资料,只是一些可能会用到的工具书。
全部准备停当,七月初八当天傍晚,诸葛瑾亲自在芜湖码头给众人践行。
最近几天才刚刚改造好两千多水贼俘虏的关羽,带着这些新兵,加上他本部的心腹亲卫,凑起三千水兵,分乘五十艘艨艟,捎上了诸葛亮和鲁肃二人,跟诸葛瑾喝了几杯,互道珍重,然后就启航了。
三千士兵,当然不需要五十艘艨艟来运输,理论上每艘艨艟至少能挤一百多人,所以诸葛瑾这次显然是超额给关羽配了船。
他一方面是考虑到广陵今年虽然已渡过粮荒,但去年底子毕竟太差,估计刘备也只是能免于饥荒,存不下什么粮食。所以多给些艨艟,多运几千石粮食,够这些水兵吃很久。
芜湖和豫章今年是彻底的丰收,此前也没什么灾害。汉末天气寒冷,南方反而比北方不易遭灾。
另一方面,关羽回到广陵后,肯定也要帮刘备多扩练水兵,士兵增加后,战船就成了问题。现在按照一半编制人数超配战船,将来部队规模就可以直接扩大一倍,而不用被造船能力卡脖子。
而且这样还能更好更快地展示刘备“建设水军、死守淮河到底”的决心,有助于袁术更快认清形势,总之是不亏的,一切都在细节考量中。
船队一路航行,因为是傍晚启航,所以抵达牛渚时是半夜,长江非常宽阔,关羽尽量靠着北岸航行,没有跟孙策水军有任何交集。
关羽出于谨慎,亲自在甲板上警戒了一夜,东张西望唯恐在江面上看到火光巡逻。
天亮后,他的神思才放松下来,看着自己庞大的船队,他还是忍不住坐在甲板上感慨:“当初大哥给子瑜借兵,真是一个再英明不过的决定。
子瑜早已‘连本带利’还清了借兵救叔的人情,这次又许我带三千,回广陵搭建水军班底,还自带军粮,真是天下信义之士呐。”
鲁肃原先没见过关羽,他在芜湖那些日子,关羽就忙着埋头练水兵,想要带回去给大哥,别的什么都没顾上。
所以鲁肃和他也就是最近这两天刚认识,彼此还需要熟悉。
听了关羽的感慨,鲁肃对于诸葛瑾的仗义程度,也有了更深更生动的了解,同时也更好奇当初刘备借兵帮诸葛家救叔父的始末。
他不由跟关羽询问起其中细节,而关羽对于这种仗义之行,本就津津乐道,当然也不会吝惜言辞。
在他口中,他大哥和子瑜是何等惺惺相惜,大家都是义薄云天之人。
鲁肃听完的第一反应是吹牛,但听关羽能信口拈来说出很多细节,鲁肃也渐渐不由得信了。
鲁肃忍不住心中暗忖:“我还以为天下诸侯之间借兵,都是如袁术和孙策之间那般尔虞我诈,一个拿传国玉玺为质,一个借了之后还想连本带利全部控制住。
如今看来,倒是我久在鲍鱼之肆,已不觉其臭矣。天下竟还有这样纯凭信义行事的诸侯。
但如此待人以诚,又如何能在这等尔虞我诈的乱世中活下来的?难怪去年这时候还有徐州四郡,现在被偷得只剩一个半郡了。
要不是子瑜不嫌弃他地盘潦倒,还肯出谋划策,恐怕征南将军如今已是漂泊无依了吧?”
……
鲁肃和关羽、诸葛亮醒了就闲聊,累了就回舱歇一会儿,又一日倏忽而过,航程也终于结束了。
因为这次没有提前通知刘备抵达的时间,刘备也没法到江边码头迎接。
但听说了消息后,刘备还是第一时间策马出了城门,在城门口简单迎候了一下。
“孔明!二弟!豫章、丹阳近况,我已知晓了,平定祖郎,拿下芜湖,击退刘勋,可喜可贺啊!子龙和益德,在盱眙也多次击退纪灵。
纪灵如今进兵逾月,已然疲敝,看来我军彻底迫退袁术,已指日可待!我见前方防御巩固,才抽身回广陵。”
关羽耐心地听刘备说完,这才紧紧抓了几下刘备的手臂:“大哥!现在是说这些的时候么!军情什么时候说不得,你可是把我派到子瑜处,整整半年有余了!如今都第八个月了!
我帮子瑜练完归降郡兵,又帮着练俘获的袁军、水贼、山越丹阳兵……前前后后整编了有两万兵马,这才送了我三千,回来当水军种子。”
刘备爽朗一笑,拍了拍关羽肩膀:“愚兄当然知道你辛苦了,居功至伟!罢了,今日且不说正事,当彻夜畅饮!过几日纪灵退去,再与益德子龙一并痛饮!你也三年没见子龙了吧!”
安慰完自己人,刘备也不能怠慢了客人,一个眼神示意关羽不必急切,他先招待一下孔明。
而诸葛亮也趁机帮着介绍:“亮此番恰逢一友人同行游历,正要为将军介绍:这位鲁兄名肃字子敬,自袁术治下归义而来。
家兄与他叙谈数日,觉其颇识大体,明大德,对天下德运的看法,竟与家兄去年在陛下御前奏对时所言暗合。”
刘备闻言,眉毛立刻跳动了一下。
这哪怕没有别的本事,光是在大局观方面,能跟诸葛瑾一般高屋建瓴,那就是非常了不得了。
刘备忍不住搓了搓手,流露出一两分“这怎么好意思呢”的神情,但很快控制住了。
“子敬先生是吧?来来来,备读书少,虽忝居高位,每觉力不从心,先生必有教我。不过今日舟车劳顿,且请先好生歇息,备已吩咐备下酒宴。”
刘备说着,亲自去旁边侍从骑兵人群中,吩咐了一句,让一名骑兵下马,然后亲自拉着马过来:
“原本不知先生也来,只备了云长和孔明的马,倒是失礼了。先生不嫌弃,就先骑这匹,虽是普通士卒所乘,但也驯顺。备兄弟都略有武艺,惯乘烈马,却是不便调换。”
鲁肃连忙接过缰绳和辔头,然后才致谢,翻身稳稳当当骑上这匹普通骑兵战马。
刘备看了一眼,拍了拍他大腿,爽朗一笑:“如此,倒是小看了先生马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