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行迟
第96章 行迟
湖广省,宝庆府。
李淼和永戒跨步进了城门。
此时,永戒手上已经缠满了绷带,左手吊在胸前,走路一瘸一拐,浑身是伤。若非他内功有成、底子坚实,恐怕已经不能行走了。
守门的兵丁见了他这幅惨状,不由得多问了几句,被李淼塞了点钱,搪塞了过去。
自两人相遇至今,已经有半月有余。
两人已经熟络了不少,李淼笑着对永戒说道:“大师父,饿了吧?”
永戒摸了摸肚子:“有点。”
李淼点点头:“若非大师父要来此办事,咱们早该到前面那个城里歇下了。”
永戒告罪一声,李淼摆摆手,示意自己只是随口一说。
两人就到了一处酒肆,点了些菜,吃了起来。
酒足饭饱,李淼手里把玩着酒杯,对永戒说道:“大师父,今天不歇歇?”
“你血气流失太多。真气再厚、武功再高,也架不住这般折腾。”
“要是再不缓一缓,怕是就要坚持不住了。”
永戒苦笑一声,对李淼说道:“多谢施主关心,和尚还有事情要做,不会寻死。”
“只是这些债,和尚已经拖了太久。眼下,就是这湖广省的最后一处了。”
“能早还一日,也是好的。”
“随你吧。”李淼说道。他只是提一句,没有强逼着永戒改变主意的意思。
反正有他在,永戒死不了。
两人坐着消了消食,就起身到了街上。
永戒拦住一个过路的,上前施了一礼:“施主,有礼了。”
他身形高大粗豪,面相也是五大三粗,还是个光头,看着又凶又恶。
那人冷不丁被他拦住,不由得心生惧意。直到听到永戒的话,才稍好了一些。
看着永戒的光头,他心想:“哪来的和尚,长得这么凶,能化得了缘吗。”
面上却是笑着问道:“大师父,何事?”
“请问,这宝庆府十几年前有家会友镖局,现下还在吗?”
“会友镖局……”那人想了想:“哦,宋大侠那家是吧?”
“早就散啦!不过,他家人都还在,现在他女婿也开了家小镖局,就在前面。”
他伸手指了指:“诺,前面左拐,门上挂着镖旗,叫宝庆镖局的就是了。”
“多谢施主。”
永戒道了声谢,便顺着那人指点的方向走了过去,李淼跟在后边。
没走多远,就到了宝庆镖局门口。
门开着,永戒上前敲了敲门把,朗声喊道:“请问,有人在吗?”
“来了来了。”
就听得里面答应一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就走了出来,笑道:“可是有镖?”
永戒摇了摇头:“不是,是来还债。”
“还债?”
男子一听,上下打量了永戒一番,笑着说道:“阁下找错门了吧,我家从未借钱给人,我也不认得阁下。”
“阁下债主姓甚名谁?我家在这宝庆府多年,乡里乡亲都认得,给你带个路也无妨。”
永戒上前,双手合十,施了一礼。
“请问,施主可认得宋彦超宋大侠?”
“啊?”
男子听了一愣。“正是我的岳父……阁下,不,大师父是来找他的吗?”
“正是,和尚多年前欠了宋大侠一笔债,正是要来还的。”
男子却是勉强笑了笑。
“大师父来的晚了一些。”
“我家泰山大人,年前就已经过世了。”
“若非我家泰山大人过世,我家也不至于沦落到靠这么个小镖局过日子。”
永戒长叹一声。
“如此吗……敢问,施主的夫人可在吗,能否见和尚一面?”
“和尚这债,要亲手还给她才好。”
男子自无不可。
自从他岳父过世之后,他武功不济,妻子也没有习武,两人接不下会友镖局的产业,渐渐的树倒猢狲散。
~~
眼下只靠着这家小镖局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永戒莫名其妙的要来还债,无论多少,至少也能让两人过几天松快日子。
男子将永戒和李淼让到客厅之中,给倒了些茶,便转身去找自己的妻子。
李淼喝了一口茶,只觉得粗劣,难以入口,也显示出这家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开门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门面。要是连招待客人的茶水都买不起,那就证明这家人的生意是真的快过不下去了。
放下茶杯,李淼转头看向永戒:“大师父,这次是欠的什么?”
“别是脖子啊,你上次的伤,没我看着你都活不下来。再来一下你可不一定扛得住。”
“不是。”
永戒左手吊在脖子上,举起右手示意。
“是这里,欠了根手筋。”
“哦。”李淼点了点头,又接连问道。
“说起来,行迟大师知道你这么折腾自己吗?”
“以大师父的武功,少林也舍不得你这么糟践自己吧?”
行迟大师,少林当代主持,九十多岁,绝顶高手。永戒的师父。
这个人,是李淼在这个江湖上,为数不多的“服”的人。不然以李淼那张嘴,一般人在他这里还真捞不到一句敬称。
行迟大师,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僧人。
不只是武功,还有德行。
当年河南大灾,绵延百里,百姓流离失所。正是这位行迟大师打开寺门,接引百姓入寺躲灾。
这场大灾持续了好几个月,不少百姓在这里怀了孩子。
大灾之下,也不好找接生婆。
这位行迟大师就破了清规戒律,靠着自己的武功底子,蒙上双眼,亲自给这些妇人接生,满手污血。
这件事情,在当时江湖上,有很多小人是当成笑话来说的,编排了不少腌臜段子。但行迟根本没有在意,还是自顾自做事、救人。
后来,粮食逐渐不够,产妇生产之后气血亏空,没有东西进补。
这位行迟大师就挨个用自己的真气温养。
当时他已经是绝顶高手,竟然生生把自己的真气耗到油尽灯枯,伤了根本,留下了暗伤,一生武功再没有寸进。
其实以他的资质,本来是有希望能跨过绝顶的。
等到大灾过去,在少林寺之中出生的婴儿,竟是正好有一百零八个。
这一百零八个孩子的家庭,为了感谢行迟大师,就用婴儿的襁褓,做了一件百衲衣,赠与行迟大师。
而这,只是行迟这一生中,做的善事中的一件罢了。
(本章完)
湖广省,宝庆府。
李淼和永戒跨步进了城门。
此时,永戒手上已经缠满了绷带,左手吊在胸前,走路一瘸一拐,浑身是伤。若非他内功有成、底子坚实,恐怕已经不能行走了。
守门的兵丁见了他这幅惨状,不由得多问了几句,被李淼塞了点钱,搪塞了过去。
自两人相遇至今,已经有半月有余。
两人已经熟络了不少,李淼笑着对永戒说道:“大师父,饿了吧?”
永戒摸了摸肚子:“有点。”
李淼点点头:“若非大师父要来此办事,咱们早该到前面那个城里歇下了。”
永戒告罪一声,李淼摆摆手,示意自己只是随口一说。
两人就到了一处酒肆,点了些菜,吃了起来。
酒足饭饱,李淼手里把玩着酒杯,对永戒说道:“大师父,今天不歇歇?”
“你血气流失太多。真气再厚、武功再高,也架不住这般折腾。”
“要是再不缓一缓,怕是就要坚持不住了。”
永戒苦笑一声,对李淼说道:“多谢施主关心,和尚还有事情要做,不会寻死。”
“只是这些债,和尚已经拖了太久。眼下,就是这湖广省的最后一处了。”
“能早还一日,也是好的。”
“随你吧。”李淼说道。他只是提一句,没有强逼着永戒改变主意的意思。
反正有他在,永戒死不了。
两人坐着消了消食,就起身到了街上。
永戒拦住一个过路的,上前施了一礼:“施主,有礼了。”
他身形高大粗豪,面相也是五大三粗,还是个光头,看着又凶又恶。
那人冷不丁被他拦住,不由得心生惧意。直到听到永戒的话,才稍好了一些。
看着永戒的光头,他心想:“哪来的和尚,长得这么凶,能化得了缘吗。”
面上却是笑着问道:“大师父,何事?”
“请问,这宝庆府十几年前有家会友镖局,现下还在吗?”
“会友镖局……”那人想了想:“哦,宋大侠那家是吧?”
“早就散啦!不过,他家人都还在,现在他女婿也开了家小镖局,就在前面。”
他伸手指了指:“诺,前面左拐,门上挂着镖旗,叫宝庆镖局的就是了。”
“多谢施主。”
永戒道了声谢,便顺着那人指点的方向走了过去,李淼跟在后边。
没走多远,就到了宝庆镖局门口。
门开着,永戒上前敲了敲门把,朗声喊道:“请问,有人在吗?”
“来了来了。”
就听得里面答应一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就走了出来,笑道:“可是有镖?”
永戒摇了摇头:“不是,是来还债。”
“还债?”
男子一听,上下打量了永戒一番,笑着说道:“阁下找错门了吧,我家从未借钱给人,我也不认得阁下。”
“阁下债主姓甚名谁?我家在这宝庆府多年,乡里乡亲都认得,给你带个路也无妨。”
永戒上前,双手合十,施了一礼。
“请问,施主可认得宋彦超宋大侠?”
“啊?”
男子听了一愣。“正是我的岳父……阁下,不,大师父是来找他的吗?”
“正是,和尚多年前欠了宋大侠一笔债,正是要来还的。”
男子却是勉强笑了笑。
“大师父来的晚了一些。”
“我家泰山大人,年前就已经过世了。”
“若非我家泰山大人过世,我家也不至于沦落到靠这么个小镖局过日子。”
永戒长叹一声。
“如此吗……敢问,施主的夫人可在吗,能否见和尚一面?”
“和尚这债,要亲手还给她才好。”
男子自无不可。
自从他岳父过世之后,他武功不济,妻子也没有习武,两人接不下会友镖局的产业,渐渐的树倒猢狲散。
~~
眼下只靠着这家小镖局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永戒莫名其妙的要来还债,无论多少,至少也能让两人过几天松快日子。
男子将永戒和李淼让到客厅之中,给倒了些茶,便转身去找自己的妻子。
李淼喝了一口茶,只觉得粗劣,难以入口,也显示出这家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开门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门面。要是连招待客人的茶水都买不起,那就证明这家人的生意是真的快过不下去了。
放下茶杯,李淼转头看向永戒:“大师父,这次是欠的什么?”
“别是脖子啊,你上次的伤,没我看着你都活不下来。再来一下你可不一定扛得住。”
“不是。”
永戒左手吊在脖子上,举起右手示意。
“是这里,欠了根手筋。”
“哦。”李淼点了点头,又接连问道。
“说起来,行迟大师知道你这么折腾自己吗?”
“以大师父的武功,少林也舍不得你这么糟践自己吧?”
行迟大师,少林当代主持,九十多岁,绝顶高手。永戒的师父。
这个人,是李淼在这个江湖上,为数不多的“服”的人。不然以李淼那张嘴,一般人在他这里还真捞不到一句敬称。
行迟大师,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僧人。
不只是武功,还有德行。
当年河南大灾,绵延百里,百姓流离失所。正是这位行迟大师打开寺门,接引百姓入寺躲灾。
这场大灾持续了好几个月,不少百姓在这里怀了孩子。
大灾之下,也不好找接生婆。
这位行迟大师就破了清规戒律,靠着自己的武功底子,蒙上双眼,亲自给这些妇人接生,满手污血。
这件事情,在当时江湖上,有很多小人是当成笑话来说的,编排了不少腌臜段子。但行迟根本没有在意,还是自顾自做事、救人。
后来,粮食逐渐不够,产妇生产之后气血亏空,没有东西进补。
这位行迟大师就挨个用自己的真气温养。
当时他已经是绝顶高手,竟然生生把自己的真气耗到油尽灯枯,伤了根本,留下了暗伤,一生武功再没有寸进。
其实以他的资质,本来是有希望能跨过绝顶的。
等到大灾过去,在少林寺之中出生的婴儿,竟是正好有一百零八个。
这一百零八个孩子的家庭,为了感谢行迟大师,就用婴儿的襁褓,做了一件百衲衣,赠与行迟大师。
而这,只是行迟这一生中,做的善事中的一件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