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纳处员外郎,卑职何晋,请十五爷大安。”何晋进门之后,毫不含糊的深揖到地。
“寻我何事?”胤禑故意没叫何晋起身,而是开门见山的询问来意。
“回十五爷,卑职是想来告诉您老,捐纳处的水很深,不能轻易踏入。”何晋故意停顿了一下,想看看胤禑的态度。
可是,令何晋没有料到的是,胤禑根本没看他,完全把他当作了空气。
想卖关子的何晋,碰了一鼻子的灰,只得哈下腰,小心翼翼的说:“不瞒十五爷您说,捐纳处的满郎中关保,其实是太子爷的人。汉郎中刘林,则是八爷的人。”
胤禑是个明白人,何晋是来交投名状的。
不过,胤禑的态度很明确,必然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这年头的官场之上,若不让靠山捏住足以致命的把柄,很难获得信任。
也因此,大清官场的贪腐案,几乎都是窝案,一抓就抓一大片。
“最近二十年来,捐纳处的收支详情,请十五爷过目。”何晋把牙一咬,横下一条心,终于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何晋在户部混了二十几年,一直升不上去,根源就是没有硬靠山撑腰。
只是,老四很会装孙子,表面上从不结党,一直是康熙心目中的孤臣。
何晋巴结不上老四,就把主意打到了胤禑的身上。
胤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四个字:百官行述。
老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百官行述,略显夸张了。
但是,同僚的背景,时间一长,彼此也都是知道的。
何晋确实送来了一份大礼,让胤禑可以迅速摸清楚捐纳处的人脉情况。
尽管,胤禑并不打算抢老四的风头,可是,上位者岂可完全没有羽翼?
“顺卿兄,我现在住在宫里,不方便请你去作客。不过嘛,待我将来出宫分了府后,欢迎你随时随地来看戏。”胤禑不仅亲热的唤了何晋的表字,还发出了明确的接纳信号。
这就意味着,从今往后,他何晋就是胤禑的人了。
何晋浑身一振,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满心欢喜的长揖到地,大声说:“门下何晋,誓死追随十五爷左右。”
胤禑不禁微微一笑,说:“我不需要你誓死,彼此各尽本分即可。”
身为老官僚的胤禑,他非常清楚,这个世界上,所谓的誓死忠诚,99.999%都是靠不住的。
柴荣没死之前,赵匡胤忠得一塌糊涂。
但是,柴荣的尸骨未寒,赵匡胤就自导自演了陈桥兵变,篡了柴家的江山。
打发了何晋出去之后,胤禑瞥了眼一直站在身旁的李鼎,问道:“你觉得此人如何?”
李鼎哈下腰,略微想了想,小声说:“爷,以奴才的一点浅见,此人确实缺靠山。”
胤禑又扭头往向了玉柱,玉柱频频点头,说:“爷,这何晋在户部混到了四十多岁,还只是个员外郎而已,确实需要硬靠山撑腰呢。”
俗话说的好,千穿万穿,唯独马屁不穿。
胤禑明知道李鼎和玉柱,都想讨了他的欢心。但是,对于第一个主动投入他门下的何晋,胤禑的心里还真有几分高兴。
在大清这种人吃人的社会里,穷居闹事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才是常态。
如果,胤禑的身边,连个跑腿的小弟都没有,那才是彻头彻尾的失势出局。
等老四参加完毕御门听政,出宫回到了户部,胤禑随即主动过去找他。
“四哥,有件事儿,小弟有些拿不定主意,想请您帮着指点一二。”胤禑脸上挂着笑容,不厌其烦的说了,何晋投靠到他门下的事儿。
老四听后,深深的看了眼胤禑,异常慷慨的说:“他既投入了你的门下,回头啊,我找几件好差事给他办。只要办好了,多的不敢说,保举他个按察使,或是布政使,还是没有问题的。”
老四是管理户部的实权阿哥,几乎每天都要参加康熙亲自主持的御门听政,他许的诺,肯定靠谱!
胤禑等的就是这句话,赶紧起身,拱手道:“多谢四哥成全。”
“哎,你我是手足至亲,何须如此假客套呢?”老四心里很舒坦,嘴上却故意埋怨胤禑。
胤禑正色道:“有四哥您照顾着,我是那那都安逸。但是,该谢还得谢啊!”
俗话说的好,礼多人不怪。
以前,胤禑曾经长期担任副职领导。
副职说话是否算数,全由一把手说了算。
也就是说,副职若想过得有滋有味,第一要务就是:不能得罪一把手。
所以,怎样应付霸道的一把手,胤禑早就做到了家有余粮,四平八稳。
老四叫胤禑来户部帮忙办差,自然有其深刻的内涵。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老四也需要羽翼的加持。
既然,胤禑的表现,令老四感到很满意,老四也就毫不含糊的说:“我最近总觉得事情太多了,整得身心很疲惫,精力大不如从前。钱法堂和督催所的差事,我根本就管不过来。十五弟,我就你这一个好弟弟,只能有劳你了。”
胤禑心里明白,这不是商量,而是决定,他没办法拒绝。
“四哥,为您分忧,小弟我责无旁贷。”胤禑毫不迟疑的领了新差事。
在户部里边,最重要的部门是:户部三库和十四个清吏司。
户部三库,也就是银库、缎匹库和颜料库,其职能类似于财政部的国库司。
督催所,顾名思义,也就是督促十四个清吏司干活的内控监察部门。
在户部之中,督催所看似不起眼,实际上,承担着纠风办、治庸办和督察室的重任,其地位绝对不可小觑。
胤禑做的事情,对老四无隐,这就是最大的忠诚了!
老四顺手给个好差事,含有不会亏待胤禑之意。
胤禑心里很清楚,以老四的性格,只要信任你了,真舍得给实权。
比如说,雍正朝的时候,老十三是名至实归的常务副皇帝,几乎无所不管。
“四哥,我打算和他们打成一片。”胤禑在老四的跟前,从来都是有一说一,绝不遮掩。
老四何等精明,他一听就懂,胤禑这是打算帮他培植在户部内的羽翼。
“寻我何事?”胤禑故意没叫何晋起身,而是开门见山的询问来意。
“回十五爷,卑职是想来告诉您老,捐纳处的水很深,不能轻易踏入。”何晋故意停顿了一下,想看看胤禑的态度。
可是,令何晋没有料到的是,胤禑根本没看他,完全把他当作了空气。
想卖关子的何晋,碰了一鼻子的灰,只得哈下腰,小心翼翼的说:“不瞒十五爷您说,捐纳处的满郎中关保,其实是太子爷的人。汉郎中刘林,则是八爷的人。”
胤禑是个明白人,何晋是来交投名状的。
不过,胤禑的态度很明确,必然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这年头的官场之上,若不让靠山捏住足以致命的把柄,很难获得信任。
也因此,大清官场的贪腐案,几乎都是窝案,一抓就抓一大片。
“最近二十年来,捐纳处的收支详情,请十五爷过目。”何晋把牙一咬,横下一条心,终于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何晋在户部混了二十几年,一直升不上去,根源就是没有硬靠山撑腰。
只是,老四很会装孙子,表面上从不结党,一直是康熙心目中的孤臣。
何晋巴结不上老四,就把主意打到了胤禑的身上。
胤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四个字:百官行述。
老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百官行述,略显夸张了。
但是,同僚的背景,时间一长,彼此也都是知道的。
何晋确实送来了一份大礼,让胤禑可以迅速摸清楚捐纳处的人脉情况。
尽管,胤禑并不打算抢老四的风头,可是,上位者岂可完全没有羽翼?
“顺卿兄,我现在住在宫里,不方便请你去作客。不过嘛,待我将来出宫分了府后,欢迎你随时随地来看戏。”胤禑不仅亲热的唤了何晋的表字,还发出了明确的接纳信号。
这就意味着,从今往后,他何晋就是胤禑的人了。
何晋浑身一振,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满心欢喜的长揖到地,大声说:“门下何晋,誓死追随十五爷左右。”
胤禑不禁微微一笑,说:“我不需要你誓死,彼此各尽本分即可。”
身为老官僚的胤禑,他非常清楚,这个世界上,所谓的誓死忠诚,99.999%都是靠不住的。
柴荣没死之前,赵匡胤忠得一塌糊涂。
但是,柴荣的尸骨未寒,赵匡胤就自导自演了陈桥兵变,篡了柴家的江山。
打发了何晋出去之后,胤禑瞥了眼一直站在身旁的李鼎,问道:“你觉得此人如何?”
李鼎哈下腰,略微想了想,小声说:“爷,以奴才的一点浅见,此人确实缺靠山。”
胤禑又扭头往向了玉柱,玉柱频频点头,说:“爷,这何晋在户部混到了四十多岁,还只是个员外郎而已,确实需要硬靠山撑腰呢。”
俗话说的好,千穿万穿,唯独马屁不穿。
胤禑明知道李鼎和玉柱,都想讨了他的欢心。但是,对于第一个主动投入他门下的何晋,胤禑的心里还真有几分高兴。
在大清这种人吃人的社会里,穷居闹事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才是常态。
如果,胤禑的身边,连个跑腿的小弟都没有,那才是彻头彻尾的失势出局。
等老四参加完毕御门听政,出宫回到了户部,胤禑随即主动过去找他。
“四哥,有件事儿,小弟有些拿不定主意,想请您帮着指点一二。”胤禑脸上挂着笑容,不厌其烦的说了,何晋投靠到他门下的事儿。
老四听后,深深的看了眼胤禑,异常慷慨的说:“他既投入了你的门下,回头啊,我找几件好差事给他办。只要办好了,多的不敢说,保举他个按察使,或是布政使,还是没有问题的。”
老四是管理户部的实权阿哥,几乎每天都要参加康熙亲自主持的御门听政,他许的诺,肯定靠谱!
胤禑等的就是这句话,赶紧起身,拱手道:“多谢四哥成全。”
“哎,你我是手足至亲,何须如此假客套呢?”老四心里很舒坦,嘴上却故意埋怨胤禑。
胤禑正色道:“有四哥您照顾着,我是那那都安逸。但是,该谢还得谢啊!”
俗话说的好,礼多人不怪。
以前,胤禑曾经长期担任副职领导。
副职说话是否算数,全由一把手说了算。
也就是说,副职若想过得有滋有味,第一要务就是:不能得罪一把手。
所以,怎样应付霸道的一把手,胤禑早就做到了家有余粮,四平八稳。
老四叫胤禑来户部帮忙办差,自然有其深刻的内涵。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老四也需要羽翼的加持。
既然,胤禑的表现,令老四感到很满意,老四也就毫不含糊的说:“我最近总觉得事情太多了,整得身心很疲惫,精力大不如从前。钱法堂和督催所的差事,我根本就管不过来。十五弟,我就你这一个好弟弟,只能有劳你了。”
胤禑心里明白,这不是商量,而是决定,他没办法拒绝。
“四哥,为您分忧,小弟我责无旁贷。”胤禑毫不迟疑的领了新差事。
在户部里边,最重要的部门是:户部三库和十四个清吏司。
户部三库,也就是银库、缎匹库和颜料库,其职能类似于财政部的国库司。
督催所,顾名思义,也就是督促十四个清吏司干活的内控监察部门。
在户部之中,督催所看似不起眼,实际上,承担着纠风办、治庸办和督察室的重任,其地位绝对不可小觑。
胤禑做的事情,对老四无隐,这就是最大的忠诚了!
老四顺手给个好差事,含有不会亏待胤禑之意。
胤禑心里很清楚,以老四的性格,只要信任你了,真舍得给实权。
比如说,雍正朝的时候,老十三是名至实归的常务副皇帝,几乎无所不管。
“四哥,我打算和他们打成一片。”胤禑在老四的跟前,从来都是有一说一,绝不遮掩。
老四何等精明,他一听就懂,胤禑这是打算帮他培植在户部内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