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城和葛宝生两人把电器都出了之后,两人各自分了四千多的现金,因为他们的成本大体算下来,已经去到了一万块钱,所以到手的分账就少了,这明显就是初次做生意,没有控制成本的新人会做出来的事情,若是那批货到了黄锐鑫这些老手身上,单个人就能赚到一万多。
    当然,赚少了,总是比亏了好的。
    拿到了钱,葛宝生说:“长城,虽然现在分到的这笔钱比我一年的工资都要高,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一趟的生意做得窝囊,分分秒秒都体现了自己是个愣头青。”
    确实是窝囊,这种窝囊不在于吃了多少苦方面,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对想通过电器这件事赚钱,所有的认知都是极度有限的那种窝囊。看了电视和报纸,瞧着每个人都在说如今电器好赚钱,他们脑子一热也加入其中,折腾了一个多月,真是跑断腿了,最后赚下了一笔辛苦费。
    其实像他们这种,搞一笔钱就离开,然后转向下一个圈子的不在少数,主打赚的就是快钱,只是他们两个当习惯了员工,所有的思维方式均是从职工去出发的,而不是从一个生意人的角度的思考的,单一地依赖简单的信息来源,从未真正投身在家电行业中,所以处处碰壁,只有碰壁后才学会了一点变通。
    不过虽然是吃苦了,但至少拿了几千块钱,葛宝生把这笔钱寄回老家去,他们家里因为供三个大学生读书的债务一下子还了七八成,他跟老婆瞬间觉得放下好大一桩心事。葛宝生老婆甚至还问有没有这种机会,如果有的话,最好还是再去做一回,给家里积累一点存款。
    只是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哪里有这么容易呢?
    吃苦归吃苦,但葛宝生也尝到了赚这种快钱的甜头,现在到了周末他都不去打麻将了,而是想办法找事情做,不论是做生意也好,还是与一些做生意的人坐在一起聊天寻求机会,又或者是跟李腾飞一样,去寻找一些赚外快的机会,总之整个人是充满了干劲的。
    他看到周长城和万云住的那个小院儿,还有朱哥一家子住在一起,羡慕得不得了,现在只想快速把债务还清,然后尽快把老婆孩子接到广州来,早日一家团聚。
    虽然去电器厂要次货这件事是葛宝生提起来的,但实际上一直都是周长城在中间穿针引线,从杨卫星到朱哥,再到黄锐鑫出货,包括货品的仓库,葛宝生能出力的地方很少,因此他心里颇有愧疚。
    这也真是忠厚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换个稍微狡诈一些的,都不会觉得自己在中间有什么不足的。
    他后来不止一次对周长城说:“兄弟,这次的钱是你带哥哥我赚的,后面如果有其他的机会,我一定会拉上你的。”
    周长城便说:“宝生哥,你别这么客气,其实在这件事里,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咱们都是从国营厂出来的,现在也还待在厂里,领导和管理层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执行什么。真到了逼着自己想一切办法出货赚钱的时候,才更直观地面对什么叫灵活的市场经济,也知道了自己的思维里存了多少石头。”
    当然,如果上升到教条主义这些话,自然都是很大的话,但中间那些做事情的灵活性和细微的差别,让周长城更是有了心态上的提升,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相信了自己是可以做到独当一面,而不是事事都需要依附于某个大型组织的。
    后面葛宝生再提起,有什么机会,哥俩儿还一起去赚钱的话。
    周长城就说:“宝生哥,你知道,我一直到想学你的这种设计技术,所以想请求你得空的时候,指点指点我。那个技术学校要到九月份才招生,还有一个多月,我想着要不要买几本书,找你学一学,免得到了一开学,我两眼一抹黑,连老师讲什么都不懂。”
    葛宝生对于周长城这种上进的心态很是欣赏:“没有问题,我去给你找书,我宿舍还有几本。等找到了书之后,只要得空了,咱们都可以在办公室里学一学。”
    于是哥俩儿就这样把这件事定下来了,周长城每到晚上下班的时候,都留一个小时在葛宝生那里听他讲课。
    而家里这头,周长城照例把赚来的钱都交给万云,自己手上还是只拿了三十块钱,但因为这次做生意之后,他对妻子这个卖盒饭的小生意更是有了一种尊重的心情,因为不单只小云在中间不停灵活调整自己卖盒饭的方法和策略,还有包含在里面日复一日的辛勤和艰苦。
    万云这人脑子有主意,同时她还有一种有别于周长城心态上的“稳”,就是她认定了这件事,快速找到了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就会尽全力把这件事全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以“盒饭和厨艺”为圆心,再向四周去发散自己的交际圈和每一个必须要搭上的环节。
    用九十年代之后的话来说,是万云有自己一个微小的品牌。
    以这个“品牌”为核心,万云迅速聚集起了几个跟她一样做食品的小摊主,每日都收集青菜和猪肉的数量,报给林彩虹和袁东海,他们三人在其中收取一小部分的费用,又是另外一笔小额但稳定的收入。
    周长城自从把手头上的电器散出去后,跟万云对话起来,都流畅了不少。
    又是一个夏夜,洗过澡后,夫妻俩儿在房间里说话。
    “城哥,这回做电器的生意,我看你似乎也想了很多?”万云梳着头发,问他,他们最近都很忙,只有这时候才有时间深谈。
    周长城双手捂住脸,沉吟一会儿才苦笑,说道:“小云,这个生意坐下来,我才发现自己没有一条路是走通了的。货源不稳定,出货没渠道,就是检测修理也是依赖他人的。别人做生意都在控制成本,而我和宝生哥一直在花钱。”
    万云暗想,你可总算想到这儿了,主动权全在他人手上,中间但凡有个人撂挑子不干了,他跟葛宝生的这趟生意都得卡得不上不下的,不过她自然没有说出来,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周长城想了想说:“我想,暂时还是放下当老板的念头,好好钻营自己手上的技术。就是不当老板,好好当个有技术的员工,这辈子也总有口饭吃。”
    听着还是挺踏实的话,万云点了点头,学习了桂老师的沉默,不做评价,城哥正在摸索属于自己要走的路。
    “对了,这是我分的钱,给你放着。”周长城从衣服的内兜里掏出一沓钱递给万云。
    万云数着钱,想着找个时间去把它们都存起来,但想了想,还是要问问城哥自己对这笔钱有什么打算,反正在这次的电器维修中,朱哥则是深深思索了一番,想着等“价格闯关”的政策再明朗一点,想办法自己做点小家电生意,他是打定了主意,往后要长长久久留在广州,不回老家去了,自然要给家里找条固定的收益之路,说不定周长城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周长城确实有自己的打算,他说了两个想法:“赚了四千多块钱,我想分成两份来用,第一份是下半年我想去报一个技术学校的夜校,这个学费大概在一千多,读六个月的。另外一份,我想给你买辆电动三轮车。”
    报名去学技术这件事,万云已经听周长城说了好几回,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是电动三轮车,又是什么情况?
    “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呢?”万云问,也是吓了一跳,“我现在的自行车不是好好的吗?还能用。”
    周长城拉过万云的手,看着她明显不如在县里白净了,不由心疼了几分:“小云,你天天骑车往来工业区,实在太累了。那个电动三轮车是烧柴油的,一开火就自己动,我在黄锐鑫那儿见过几回,比开车要简单,前后都能做棚子,刮风下雨的天气出摊也不怕,而且你还省力气。”
    有人心疼自己,万云自然打蛇随棍上,立即就靠过去:“那要多少钱啊?”
    “咱们买一两千的就行,我已经去看过了,那车子不大,也不难学,还能开进咱们这条巷子里来。”周长城是真的疼老婆,极力推荐这种三轮车,“把在路上的时间省下来,你还可以多做几个盒饭。”
    每日骑车辛苦劳累不说,现在正是雷雨天气高发的季节,好几回万云都是淋成落汤鸡,不得不半路找地方避雨的,有时候甚至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硬顶着风雨回家,而遇上台风天的时候,周长城和桂春生是完全不同意她出门的。
    桂老师当初不同意她摆摊子,说到的这些困难,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摆摊中,逐渐都显现出来了。
    万云在街上看过这种三轮车,拉货不费力,也很有兴趣,于是两人又开始找时间去看车子。
    黄锐鑫有个老乡在开这种电动车行,经他介绍,周长城跟万云去看了两回,上手试了一下,学得还挺快的,那老板看在黄锐鑫的面子上,给他们两人打了个折扣,最后以一千八买下这辆车,还赠送了前面一个改装的遮雨棚,至少万云以后在开着车的时候就不怕风吹日晒了。
    这辆车,从买下来到骑回去,一路上周长城和万云都觉得好拉风,冯丹燕瞧见他们把车子开进珠贝村都眼馋了,想着让朱哥也出钱给自己买一辆。
    而买好了三轮车之后没几天,到八月份了,万雪打电话来,说他们要过几天将会坐火车来广州,让万云去车站接人。

章节目录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陈财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财主并收藏八零夫妻人生小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