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号,香港回归祖国。
    在香港回归之前,罗湖口岸立出一块回归倒计时的电子牌,越是接近那个日子,大家的讨论就越来越热烈,这件事似乎与每个人都相关,尤其是一衣带水的深圳。
    行人走在街头,时不时都能听到那首柔和的《东方之珠》:“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在6月30号晚上,全球有12亿人坐在电视机前关注着这件创世纪的大事。
    万云带着之慎已经驱车去往桂老师和裘阿姨家里,大家本来约好一起吃晚饭,结果过了晚饭时间还没等到周长城,打电话给他,他说被工作绊住脚,要晚些才能到。
    到了晚上八点多,万云在桂老师家给之慎洗过澡,换上柔软的睡衣,小尾巴乖乖地窝在爷爷边上,靠着桂老师,爷孙俩儿叽里咕噜用粤语不知道在说什么,一家老少在客厅里一同吃水果,一同看电视,等着中英政府政权交接仪式的播报,也边等着周长城过来。
    八点半过了,周长城还在路上,今天是厂里临时发生了状况,才错过了和家人的聚餐,他开着车入关,深南大道的路灯挂满了红色喜庆的灯笼,路边和广场上都是为了庆贺香港回归聚在一起的人们,似乎今夜全城无眠,只为见证历史的发生。
    驻港部队三军将士入港的车辆从深南大道驶过,旁边都是列队欢送的人群,整齐的歌舞队持腰鼓欢声起舞,好多年轻人手挽手,唱着爱国歌曲,举着五星红旗和香港紫荆花红旗不停挥舞,脸上画了油彩旗,眼之所见,全是兴奋和期待的面孔,各路电视台的记者们也在现场进行记录报道,每个人快乐得如同过年般喜气洋洋。
    周长城本来不算轻松的心情也被这种集体氛围给感染了,他努力不将工作情绪带回家,解开微微顶到喉结下方的衬衫纽扣,手指轻拍方向盘,跟着电台里低沉的男声低声唱和:“...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阿云,问问阿城到哪里了,怎么现在了还不到?”桂老师看小之慎都要睡着了,抱着小孙儿的点点欲睡的脑袋,拍拍他的背,再看着墙上的钟,已经是快九点了,人上了年纪,难免啰嗦小辈。
    万云拿起威哥送的那个诺基亚手机,给周长城拨电话,响了没两声,又挂断了,不到两秒钟门口就响起了开门声,她立马站起来去迎人:“怎么这么晚,吃饭了吗?”
    周长城在厂里累了一天,忍不住伸手揽住万云的腰,看到她关切的脸,心情又更好了点,正想说话,之慎看爸爸来了,从爷爷身旁跳起来,“蹬蹬蹬”跑到爸妈中间,张开手:“爸爸,抱!”
    “好,爸爸抱!”周长城蹲下,把宝贝儿子抱起来,亲了他的小脸一下,逗他,“今天有没有乖乖听妈妈的话?”
    “有!”周之慎抱着爸爸的脖子,大声回答,但孩子毕竟是困了,不到一分钟,立即又眼皮眨呀眨,靠在爸爸的肩膀上,擦着眼睛要睡觉。
    “还有汤,我去给你热,要吃点饭吗?”万云看之慎缠着周长城,就随他们父子去了,“桂老师和裘阿姨在那头,过去吧。等会儿把孩子放在沙发上睡,给他肚子盖件衣服。”
    “好,吃点。”周长城小心地抱着孩子,今晚还没来得及吃,只在车上吃了块面包,又低声问万云,“桂老师血压怎么样,是不是有起伏?”
    “下午去医院看了,测量的数值还好,是偏高了点,医生给他换了种进口药。我给他调了个吃药闹钟,有裘阿姨看着,他就不会忘记吃了。”万云跟周长城说着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又给他拿了双拖鞋,“晚上我们就在这儿睡了,明天一起出去玩儿。”
    “好。”周长城感觉到孩子毛茸茸的呼吸对着自己的脖子,侧头一看,周之慎叫完爸爸后,这衰仔就睡着了,孩子身子软软的,他的心里也软软的,大掌稳稳托住小孩,轻声说,“我去把他放下。”
    万云把热汤端出来,周长城刚问候完桂老师的身体状况,看裘阿姨精神也不错,这才过去喝汤吃饭,本想说说今天发生的事,但现在家里氛围这样平和,他想想又算了。
    万云也没细问丈夫怎么回来晚了,说多了又怕两老担心,坐下陪他吃了两口菜,又收拾好碗筷,大家坐在木头沙发上,等着凌晨十二点,中港政府的交接。
    6月30日,23点59分,随着英国米字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声中缓缓落下,宣告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多的殖民结束。
    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来了,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历经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正式开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相处方式。
    国歌响起,客厅里的四个大人都不由站起来,热泪盈眶,跟着一起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这一刻,他们无法说出内心的震动与感受,但每个人眼睛都是湿润的,国旗到顶,随后时任主席宣布香港主权正式恢复,四人在客厅不由大力鼓掌,大声喝彩,好!甚至把睡着的之慎都吵醒了。
    尤其是桂老师和裘阿姨,他们历经了那样多的生离死别、人生关卡,怎么会不激动,怎么会不期待一个太平盛世和人间团圆?
    周长城万云看之慎醒了,小孩儿也没有哭闹,干脆把睡眼惺忪的孩子也抱起来,让他一同拍掌。
    亲爱的孩子,等你醒来,一个属于我们的崭新的局面就要到来了。
    桂老师所在的小区也举行了迎香港回归的活动,这个小区是贵价房子,有做生意的大陆人,也有不少回来大陆定居的香港人,此刻大家都是中国人,聚在一起,跟过节一样,欢庆今日盛事,即使是凌晨了,还有人自发在楼下唱歌:“…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正当屋里人都为这重大的事欢呼时,客厅里的电话“叮铃铃”地响起,谁会在这时候来电呢?
    桂春生收拾了一下情绪,擦掉眼角因激动而沁出的泪花,拿起话筒:“喂,你好。”
    “爸爸。”电话那头是在马来西亚的桂世基,他也港和家里人一同观看完刚刚的中英国旗交替的电视直播,听到爸爸应了自己一声,忽然有些哽咽,不知如何开口,“爸爸,你看,香港回归了。”
    而他这个在外的游子,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到广州去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
    桂春生似乎也有些伤感:“是啊,一百五十年了,等太久了。”
    香港是个悲情且漂泊的城市,似乎一直都很难给它做出个最合适的情怀定位,一百五十六年前,清政府无力维护主权,炮火之下只能割让给英国人,二战时,英国人被赶下台,日本人来了,日据三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无力管理,又让英国人浑水摸鱼趁机上台,华人在中间被殖民的血泪史,整个太平洋也无法装下,如今,它终于彻底地回到属于它本来的位置上,就像那首歌铿锵、坚定地唱: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
    “爸爸,我一定会回去看您的。”桂世基没说具体什么时候,但是他知道自己会回去的,他心里有一块地方,始终割舍不下自己的来处。
    “好啊,我就在家里等你。”桂春生丝毫不怪桂世基临时又离开香港,他想做的是保护自己的妻儿家小,不想重蹈七十年代的覆辙,他的母亲教导他结了婚后,要以家庭妻儿为重,不能专断独行,不要犯爸爸从前的错误,桂世基的性格比他爸爸要柔软变通许多。
    桂春生如今也想开了,接纳了。
    “您一切都好吗?还咳嗽吗?”桂世基问。
    “都好,不用担心。你也照顾好自己,两个孩子读书不要落下,你刚转地方,生意要是有不趁手的,经济方面不用担心,铜锣湾那间店铺的租金,我上个月已经让律师全都转到你户头了。”桂春生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他现在确实也过着很平和的生活,“今晚阿城阿云带着之慎过来吃饭了,家里很热闹,我并不孤独。”
    桂世基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才说:“爸爸,我和阿城说两句话。”
    周长城接过桂老师手上的话筒:“大哥,我是长城。”
    “阿城,麻烦你,替我多多照看爸爸。”桂世基不是那种完全不顾老父死活的人,人到中年,他有自己的身份束缚和思想桎梏,“多谢你了。”
    周长城握紧话筒,看跟裘阿姨言笑晏晏的桂老师,其实桂老师现在手脚灵便,脑子反应也灵敏,根本无需他人多余的关照,不过他还是做出自己的承诺:“大哥,放心吧,我会的。”
    这个国际电话没有说很久,话费很贵,通话不易,人的感情也是,若是不记挂,是很容易散的。
    那一夜,整个深圳无眠,整个神州大地沸腾,这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豪情之夜。
    就是周长城万云他们,都是熬到两三点才睡过去的,心中溢满了骄傲与满足。
    第二天众人自然睡晚了,反而是平日总是赖床的小懒虫之慎先醒来的,他叫不醒爸爸妈妈,就跑到客厅里玩玩具,直到爷爷起来,才跟着刷牙洗脸,喝了半瓶奶。
    一家子洗漱过后,说好今日到荔枝公园邓公巨幅画像前去献花,献花后再去喝早茶。
    跟他们一家人有类似打算的人不在少数,通往罗湖的大道小路都是车和人,周长城转着方向盘,周之慎在后面跟爷爷奶奶拍手唱儿歌,万云则还在接电话跟人说不好意思,今天庆祝香港回归第一日,茶室没开门,请明日再来。

章节目录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陈财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财主并收藏八零夫妻人生小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