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1072
宫给尊贵的公主与郡主上课,何老娘方是彻底放下心来。何老娘还道,“上遭给太皇太后祝寿,我就说,她老人家最是个大好人。如今怎么着,我说的没错吧。咱丫头的诰命就保住了。”又道,“自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哪。这时候,人家是拉了咱一把啊。”叮嘱自家丫头进宫给公主、郡主上课一定要用心,还要好生谢一谢太皇太后才好。
何老娘最后总结,“要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正因有太皇太后这样的人,才能镇住邪祟曹啊。”
何老娘反正是对曹家的印象差极了,她还悄悄同自家丫头道,“你秘密的给那邪祟曹卜一卜,看他家能蹦哒到几时。我就没见过做小老婆能有好下场的,待他家倒霉,阿念这官儿兴许还能重新做哩。”
何子衿道,“我时久未卜,都不准了。”
何老娘郁闷,絮叨,“关键时刻就这样不顶用。”
何子衿:这老太太~
何子衿进宫,太皇太后待她一如从前,苏太后于她也很是亲近,连戚贵太妃一向低调的人偶尔也会与她说几句话。倘不是身处宫内,何子衿说不得都会想,真是人间处处真情在啊。
何子衿一向冷静,她当然明白,这种亲近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太皇太后这里,何子衿知道是何缘故,况且,太皇太后可不是看曹家脸色的人,相反,恐怕曹家最惧怕之人便是太皇太后了。至于苏太后与戚贵太妃,这两位娘娘能在这种时刻表示出友善的姿态,不必说,自然是太皇太后的缘故。
可见,宫里人心,皆在太皇太后这边。
就如那位去江家传话的张内侍所言,阿念的官位是没了,但,何子衿的诰命,太皇太后不说革,还真没人敢动。于是,何子衿依旧顶着恭人的诰命,出入宫闱。
便是许多先时眼红何子衿得太皇太后另眼相待的诰命,只要三观略可的,都会说,“太皇太后回护江恭人,就是回护如今这世道的凛凛正气。”
当然,也有偏向曹家的,今更是要酸上百倍,嘴上不敢说,私下也要说一声太皇太后糊涂的,“不说江前翰林对陛下与曹娘娘的不敬,便是朝堂之上掌掴大臣,这样的失仪重罪,只是罢官已是恩典,却不想,如今倒成了功勋?也不知太皇太后护着江恭人是个什么意思,成心给陛下难堪么?”
这种话,不是没有。
恐怕说到皇帝陛下耳边儿去的,也不是没有。
江家已是表明了政治立场,断不会与曹家这等人为伍。曹家狗腿子的话,江家并不在意。更何况,江白板罢官之后,很快找了新差使,当然,不是做官,而是教书。
去闻道堂教书。
闻道堂的历史,说来不算久远,却也有几十年了。这闻道堂,还是太宗皇帝之时,国朝大儒江北岭所建,江北岭原是有感于帝都居大不易,许多贫寒读书人来帝都科举,一朝落榜,便会落入衣食无着落之地,岂不可怜。江北岭建闻道堂,就是令贫寒读书人在帝都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因江北岭名声卓著,慕江大儒之人极多,就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来闻道堂,听江大儒讲学。一来二去的,闻道堂便成了读书人心中的一块圣地。另外插一句,沈素的进士堂便在闻道堂一畔,离得很近。因闻道堂有朝廷拨款,性属半公益组织,而沈素的进士堂,是给来帝都的举子补习冲刺以备春闱的补习武,那补习价位,嗯,是帝都举人补习班中的第一高。再有闻道堂这半公益课堂对比,沈素在帝都便有个“死要钱”的名声。
后来,江大儒过身,闻道堂便是江大儒的弟子主持,如今都有许多学问渊博的先生在闻道堂讲课。
话说,阿念能去闻道堂教书,还是小唐大人牵桥搭线。闻道堂本是江大儒筹建,小唐大人是江大儒徒孙,与闻道堂的一帮人多少年的交情。阿念罢官后,小唐大人还过来看望过阿念。至于阿念说什么,现在还是远着些以免受牵连的话,小唐大人将眼一翻,道,“我与那曹婆子早就有嫌隙,我怕她,哈!”是的,当初曹太后的寿康宫逾制,御史台礼部因此事大作文章,曹太后就想把这屎盆子扣在内务司总管小唐大人的头上,让小唐大人背黑锅。小唐大人硬是没叫她扣成,黑锅自然也没背,自此与曹太后两两相厌。就是现在,小唐大人与曹家那关系,也极是一般。
小唐大人就对阿念说了,“你正当壮年,虽是罢了官儿,也不好这么清闲着,家里媳妇孩子总要养的,没了俸禄,难道吃媳妇的嫁妆?”
阿念刚要说,他家里吃饭还是不愁的,小唐大人已道,“阿素与我说过,你回乡也是想着教书的。你听我的,现在别急着回乡,得罪曹家的人多了,难道个个都要回乡?你要是愿意教书,帝都也有好些地方能教,阿素那里你不好去,他那进士堂,名声不行。你觉着,闻道堂如何?现在主持闻道堂的是我师伯,你要愿意,我与他说一声,他是极肃穆的性子,就爱你这种敢说敢为之人。”
看到没,这就是出身世宦大族的小唐大人的见识。
他虽然并非清流,但,他十分明白清流要走的路。
像阿念如今的处境,小唐大人就说了,你不能闲着,虽然小唐大人说的是你得赚钱养家啊,却不建议阿念去沈素的进士堂,也不要回乡,而是建议阿念去帝都最有名的读书人眼中的圣地——闻道堂。
阿念其实对于接下来要走的路一直有些懵懂,他在朝爆发,绝对是忍无可忍才爆发的,并非惺惺作态。这在罢官之后,阿念便打算回乡就可看出。阿念是真的翻脸之后就不想在帝都呆了,省得瞧着生气。
沈素何恭劝阿念留在帝都,主要是对阿念一家子回乡不放心,怕曹家使什么鬼祟手段,害了孩子们。
但,小唐大人便十分清楚,阿念名声已得,此时,既是身在险境,亦是千载良机。他便给阿念指了一条路,没官儿不要紧,你得继续经营你的名声。
小唐大人简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简直是给阿念这迷雾幢幢的未来送来一盏明灯。
阿念突然想起小唐大人的师祖江北岭江大儒了,江大儒自是一代鸿儒,便是过逝后,朝廷都追谥文贞二字。可说来,江大儒并未在今朝为官,江大儒原是前朝名臣。当初太祖皇帝开国,前朝许多旧臣便改侍新朝,唯独江大儒不改初衷,不肯身侍二朝。听闻当年太祖皇帝三次降临江家,请江大儒入朝为官。后来,江大儒趁着月黑风高夜,偷偷跑出帝都,回了老家,自此著书立说,教书育人,遂成一代博学鸿儒。
之后,太宗皇帝时建筑书楼,请江大儒代为主持,江大儒由此留在帝都,又筹建闻道堂,经他直接或间接教导之人不知凡几,如小唐大人的师傅吏部尚书李九江、如寿宜大长公
分卷阅读1072
- 肉肉屋
分卷阅读1072
宫给尊贵的公主与郡主上课,何老娘方是彻底放下心来。何老娘还道,“上遭给太皇太后祝寿,我就说,她老人家最是个大好人。如今怎么着,我说的没错吧。咱丫头的诰命就保住了。”又道,“自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哪。这时候,人家是拉了咱一把啊。”叮嘱自家丫头进宫给公主、郡主上课一定要用心,还要好生谢一谢太皇太后才好。
何老娘最后总结,“要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正因有太皇太后这样的人,才能镇住邪祟曹啊。”
何老娘反正是对曹家的印象差极了,她还悄悄同自家丫头道,“你秘密的给那邪祟曹卜一卜,看他家能蹦哒到几时。我就没见过做小老婆能有好下场的,待他家倒霉,阿念这官儿兴许还能重新做哩。”
何子衿道,“我时久未卜,都不准了。”
何老娘郁闷,絮叨,“关键时刻就这样不顶用。”
何子衿:这老太太~
何子衿进宫,太皇太后待她一如从前,苏太后于她也很是亲近,连戚贵太妃一向低调的人偶尔也会与她说几句话。倘不是身处宫内,何子衿说不得都会想,真是人间处处真情在啊。
何子衿一向冷静,她当然明白,这种亲近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太皇太后这里,何子衿知道是何缘故,况且,太皇太后可不是看曹家脸色的人,相反,恐怕曹家最惧怕之人便是太皇太后了。至于苏太后与戚贵太妃,这两位娘娘能在这种时刻表示出友善的姿态,不必说,自然是太皇太后的缘故。
可见,宫里人心,皆在太皇太后这边。
就如那位去江家传话的张内侍所言,阿念的官位是没了,但,何子衿的诰命,太皇太后不说革,还真没人敢动。于是,何子衿依旧顶着恭人的诰命,出入宫闱。
便是许多先时眼红何子衿得太皇太后另眼相待的诰命,只要三观略可的,都会说,“太皇太后回护江恭人,就是回护如今这世道的凛凛正气。”
当然,也有偏向曹家的,今更是要酸上百倍,嘴上不敢说,私下也要说一声太皇太后糊涂的,“不说江前翰林对陛下与曹娘娘的不敬,便是朝堂之上掌掴大臣,这样的失仪重罪,只是罢官已是恩典,却不想,如今倒成了功勋?也不知太皇太后护着江恭人是个什么意思,成心给陛下难堪么?”
这种话,不是没有。
恐怕说到皇帝陛下耳边儿去的,也不是没有。
江家已是表明了政治立场,断不会与曹家这等人为伍。曹家狗腿子的话,江家并不在意。更何况,江白板罢官之后,很快找了新差使,当然,不是做官,而是教书。
去闻道堂教书。
闻道堂的历史,说来不算久远,却也有几十年了。这闻道堂,还是太宗皇帝之时,国朝大儒江北岭所建,江北岭原是有感于帝都居大不易,许多贫寒读书人来帝都科举,一朝落榜,便会落入衣食无着落之地,岂不可怜。江北岭建闻道堂,就是令贫寒读书人在帝都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因江北岭名声卓著,慕江大儒之人极多,就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来闻道堂,听江大儒讲学。一来二去的,闻道堂便成了读书人心中的一块圣地。另外插一句,沈素的进士堂便在闻道堂一畔,离得很近。因闻道堂有朝廷拨款,性属半公益组织,而沈素的进士堂,是给来帝都的举子补习冲刺以备春闱的补习武,那补习价位,嗯,是帝都举人补习班中的第一高。再有闻道堂这半公益课堂对比,沈素在帝都便有个“死要钱”的名声。
后来,江大儒过身,闻道堂便是江大儒的弟子主持,如今都有许多学问渊博的先生在闻道堂讲课。
话说,阿念能去闻道堂教书,还是小唐大人牵桥搭线。闻道堂本是江大儒筹建,小唐大人是江大儒徒孙,与闻道堂的一帮人多少年的交情。阿念罢官后,小唐大人还过来看望过阿念。至于阿念说什么,现在还是远着些以免受牵连的话,小唐大人将眼一翻,道,“我与那曹婆子早就有嫌隙,我怕她,哈!”是的,当初曹太后的寿康宫逾制,御史台礼部因此事大作文章,曹太后就想把这屎盆子扣在内务司总管小唐大人的头上,让小唐大人背黑锅。小唐大人硬是没叫她扣成,黑锅自然也没背,自此与曹太后两两相厌。就是现在,小唐大人与曹家那关系,也极是一般。
小唐大人就对阿念说了,“你正当壮年,虽是罢了官儿,也不好这么清闲着,家里媳妇孩子总要养的,没了俸禄,难道吃媳妇的嫁妆?”
阿念刚要说,他家里吃饭还是不愁的,小唐大人已道,“阿素与我说过,你回乡也是想着教书的。你听我的,现在别急着回乡,得罪曹家的人多了,难道个个都要回乡?你要是愿意教书,帝都也有好些地方能教,阿素那里你不好去,他那进士堂,名声不行。你觉着,闻道堂如何?现在主持闻道堂的是我师伯,你要愿意,我与他说一声,他是极肃穆的性子,就爱你这种敢说敢为之人。”
看到没,这就是出身世宦大族的小唐大人的见识。
他虽然并非清流,但,他十分明白清流要走的路。
像阿念如今的处境,小唐大人就说了,你不能闲着,虽然小唐大人说的是你得赚钱养家啊,却不建议阿念去沈素的进士堂,也不要回乡,而是建议阿念去帝都最有名的读书人眼中的圣地——闻道堂。
阿念其实对于接下来要走的路一直有些懵懂,他在朝爆发,绝对是忍无可忍才爆发的,并非惺惺作态。这在罢官之后,阿念便打算回乡就可看出。阿念是真的翻脸之后就不想在帝都呆了,省得瞧着生气。
沈素何恭劝阿念留在帝都,主要是对阿念一家子回乡不放心,怕曹家使什么鬼祟手段,害了孩子们。
但,小唐大人便十分清楚,阿念名声已得,此时,既是身在险境,亦是千载良机。他便给阿念指了一条路,没官儿不要紧,你得继续经营你的名声。
小唐大人简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简直是给阿念这迷雾幢幢的未来送来一盏明灯。
阿念突然想起小唐大人的师祖江北岭江大儒了,江大儒自是一代鸿儒,便是过逝后,朝廷都追谥文贞二字。可说来,江大儒并未在今朝为官,江大儒原是前朝名臣。当初太祖皇帝开国,前朝许多旧臣便改侍新朝,唯独江大儒不改初衷,不肯身侍二朝。听闻当年太祖皇帝三次降临江家,请江大儒入朝为官。后来,江大儒趁着月黑风高夜,偷偷跑出帝都,回了老家,自此著书立说,教书育人,遂成一代博学鸿儒。
之后,太宗皇帝时建筑书楼,请江大儒代为主持,江大儒由此留在帝都,又筹建闻道堂,经他直接或间接教导之人不知凡几,如小唐大人的师傅吏部尚书李九江、如寿宜大长公
分卷阅读1072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