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 作者:晏青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4

    ?!……可是,皇上已立信王,满朝都知道了。”

    “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太子在,如果有了一个太子,那满朝文武又当如何?”

    “……那就要拥立太子了!”魏良卿心中一阵激动,自己的儿子要当皇帝了!“那就快让皇上认儿子!”

    “你这脑袋瓜儿什么时候才能有点儿长进?让皇上认儿子?生母在哪儿?皇上能不见吗?你知道皇上都宠幸过谁?”

    “找那《起居注宫幸注》[1]上有记载的,看时辰前后差不多的,拎出一个,连吓带哄,让她如此说,她还敢不听话?”

    “那皇子出生的时候,为何不禀报?隐匿皇子是何罪?这些你都想过吗?”

    “那……怎么办?”魏良卿瘪了。

    “送走皇上以后!”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皇宫内明烛高照,乱成一团,太监宫女侍卫们已去了首饰甲胄,着麻衣素服,正撤下彩帐,换上白绫。天启皇帝朱由校终于打熬不住,驾鹤西归了,时年二十三岁。

    懋德殿寝宫内倒是极安静,只有张皇后和客氏陪灵。

    客氏见四下没了人,便收了泪,换上一副严肃像,说出惊天动地一句话:“娘娘,信王还是不能入继大统!”

    皇后浑身一颤,看住那双隐隐透出一股寒气的眼光,好一阵才沉静下来:“这是你该说的话吗?!”

    “娘娘不知,就是皇上也不知,皇上有太子了!皇上身边宫人已有一人已经生子!”

    “夫人的花样真是层出不穷啊!十月怀胎,呱呱坠地,六七月前龙体尚健,其时为何不禀?”

    “这可不是老身掉花样,都是小婢子,老身也是有难言之隐啊!”

    “小婢子生了太子将来也是皇太后!”

    “哼!娘娘可还记得光宗故事?”

    光宗就是天启、信王的父亲,神宗皇帝长子朱常洛。

    神宗育有八子,常洛的生母王恭妃本是太后宫中侍婢。一日神宗入慈宁宫请安,偏是太后不在,神宗正要离去,可巧这王宫娥进来,撞见神宗,不及躲避,只得跪下磕头。

    许是神宗闲极无聊,正想寻些乐事,见这王宫人虽说面貌一般,但体态婀娜,尤其肤色白皙,竟惹得神宗火燥,就在太后床上,学起楚襄王来。不想高唐一梦,却就春风化雨,珠胎暗结,腰围日长。因王氏是太后身边人,神宗不敢承认,被太后逼出,册为恭妃。巫山之事,本是一时兴起,并不当真,神宗又嫌恭妃出身微贱,从此再未召幸。

    神宗二、四、八子均一二岁亡,三子就是那位曾使光宗战战兢兢生活了三十几年的福王朱常洵。常洵母郑贵妃深蒙圣眷,常洵亦独受帝宠。贵妃为子谋太子位,神宗恰也愿意,偏群臣力维国体,反对废长立幼,神宗于是历久不立东宫,却与贵妃设誓,日后必立常洵,并亲笔载明,封于密盒,授予贵妃。诸臣又来多事,力争国本,屡请建储,直把个皇帝惹翻儿了,廷杖、夺官、削籍、发配,赶走了一大帮,直到皇长子年将二十,该婚配了,不知死的廷臣又奏请,或说先册立后冠婚,或言先冠婚后册立,反正是两事都得办了,弄得神宗也犹豫起来,总不能不让儿子结婚吧。郑贵妃急了,捧出密盒,要神宗践约。

    神宗启视,却见那誓书已被蛀虫啮了个七洞八穿,最可怪,恰恰“常洵”二字,被啃得一笔不留。神宗悚然:天命有归,已垂示象,不可逆行。这话一出,贵妃已是哭倒在地。神宗正在踌躇,太后又召侍膳,劈面就问“常洛年已十九,为何还不就位东宫?”

    神宗随口说道“他是都人子”,却忘了太后也是宫人出身。太后大怒:“你也是都人子!”

    神宗知道闯了祸,避席跪倒说“马上册封!”逾日就传出诏谕,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储君,封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皇五子朱常浩为瑞王。

    张皇后当然明白客氏的意思:“哼!这能比吗?神祖爷有诸子,皇上无子,再者说,先帝虽是侍婢所生,不也照样当了皇上吗?”

    “可王宫人却抑郁早逝了。”

    “原来夫人还存了一片怜悯仁慈之心呐。”皇后直盯着客氏眼珠子,“皇上每次临幸,那《起居注》上可都是有记载的!”

    客氏一撇嘴:“神祖爷临幸王宫人,也有记载?”

    皇后提高了声音:“王恭妃之事虽无记载,却有老太后和神祖爷的认可,夫人想自比老太后吗?”

    这话让客氏心里打挺:“娘娘不必高声,老身没那胆子。给老身下绊子,也绊不倒老身!”

    “哼哼!既然没有记载,也没有皇上的认可,那就不能认作是皇上骨血,不必多言了!”

    客氏眯起眼、掉下脸来:“老身劝娘娘还是先认下了,否则怕与娘娘多有不便!”

    皇后脸就涨红了:“哼!本宫听明白了,你听着,皇上早有遗命立信王,满朝皆知。只要本宫在,就由不得你!从命是死,不从命也是死,终归是一死。不从命而死,可以见二祖在天之灵!”

    “哼!”客氏瞪了皇后一眼,甩袖离去。

    张皇后蹙眉沉思了一会儿,起身到门口小声唤道:“王承恩。”

    王承恩小跑着进来:“奴婢在。”张后倒不言声了,只盯了王承恩看。王承恩毛了,跪倒道:“奴婢哪儿有了错,娘娘只管责罚就是。”

    “王承恩,圣上说厂臣忠心耿耿,你认为国事可托付厂臣么?”

    “既是圣上说了……”

    “本宫是问你!”

    王承恩早已看出娘娘不睦魏忠贤,心知娘娘在说反话,便鼓起勇气道:“我朝祖制,内官不得与闻政事,既是娘娘问,奴婢就斗胆了,奴婢以为厂臣居心不可测。”

    张后知道王承恩是信王府老人儿,应与魏忠贤无甚瓜葛,只是魏忠贤爪牙太多,此事又非比寻常,心中不决,所以做个试探。见承恩如此说,放了心:“你起来,本宫将你从信王府召来放在身边儿,就是为了今日。此事关系国运,你务必办好,不可向任何人漏风。”遂低语几句,又叮嘱再三。

    王承恩又跪下磕头:“娘娘放心,奴婢拼死也要办到!”说完起身疾步而去。

    子夜时分,崔呈秀、魏良卿、田尔耕分别被魏忠贤派来的小太监从床上提溜起来:“九千岁吩咐,有急事商议,要快着去,不可张扬!”

    这时分来招呼,必是出大事了,众人遂麻溜装束了,陆续赶来。

    进了魏府,见司礼秉笔大太监王体乾、秉笔太监李永贞和管事太监李朝钦都已在了,还没过话,魏忠贤泪珠子就啪嗒掉下来了:“皇上……宾天了!”崔呈秀、田尔耕虽然心中并不惊讶,意料之中的事,但还是生出好大悲哀,毕竟歇凉的大树倒了,往后的事难料了,只有魏良卿心中暗自高兴。

    田尔耕想问下一步如何措置,见几人都不说话,就憋了回去,一时无语。魏忠贤见几人都不答话,便用下颌往案上一指:“先看看吧。”

    四人凑过来一起看,原来是皇后懿旨:一是立即将皇帝薨逝事布告中外;二是准备丧仪;三是迎信王入宫主持;四是速行即位大典。

    各人细细看过,各归了座,魏忠贤问道:“中宫说的几件事,可行得么?”

    魏良卿看了眼王体乾、崔呈秀,见他二人不说话,便有些变色:“这如何行得?”几人都把眼看他,等着下文,魏良卿咽了口吐沫,“谁知那信王是何心思,贸然迎立,他若制我,便不好措手了。更何况皇上有亲子在!”

    “什么?!”几人都大吃一惊!

    “良卿说得不错!”魏忠贤道,“只是皇上走得太快,不及准备,有些误了。”

    几人似信非信,如此大事一直瞒着这些心腹,几人心中虽有些不快,但毕竟事情大有转机,都兴奋起来,李永贞道:“既如此,就该赶快宣布!”

    “慢,”崔呈秀插话道,“皇后是国母,成败与她关系极大,她知道么?”

    “咱家请奉圣夫人去说了,尚不知结果。”魏忠贤面无表情。

    “那怎么办?”田尔耕问。

    “咱家已调刘诏领兵进京。”魏忠贤顿了一下,道:“永贞,刘诏何时能到?”

    “天明前就能到!”

    “万万不可!”崔呈秀、王体乾从前几日魏忠贤的话中已听出了锣鼓音儿,但此时崔呈秀已改了想法。如果天启立遗命,可以篡改,也可以指为伪诏,没想到平时就不问政事、又是快死了的皇上却召诸臣面谕,这就大不一样了。皇上龙体不预时没禀皇上知道还算是个说词,皇上召诸臣面谕时为何还不说?分明是李代桃僵!一旦玄机泄漏,怕就有“光武讨莽”了:“皇上有遗命,又是面谕诸臣,不好翻案了。而刘诏领兵入京,就成势不可遏,厂公试思是否到了这一地步了?备之不周,就要授人以柄,此举一出,势成骑虎,想下也下不来了!所以须先议出一个万全之策,当前要务是封锁消息……”

    “对,尤其不能让信王知道!”李永贞抢上说。

    魏忠贤只觉着脑子里轰然作响!老了,脑子转不动了,怎就没想到先布置了呢?便点着田尔耕道:“快去传咱家的话,叫许显纯立即封锁四门,不许出入!叫涂文辅去围了信王府,但不要惊扰了他们,只许进不许出!”

    田尔耕站起就跑。

    李永贞心中一直亢奋,他觉着机会到了,这一时已是想好了,自觉着成竹在胸:“我看也别要什么小皇子了,干脆就厂公黄袍加身吧!”

    这一句话明白说出,众人脸上都失了颜色!

    虽然这种心思几人早都掂量过,但毕竟就是魏忠贤也没挑明过,一经说破,还是让人心肝抖颤!

    李永贞捋起袖子道:“有二计可行。一是今夜就杀了小王爷,对外就说是歹人所为,事出意外,皇位虚待,厂公自是众望所归;二是逼那小王爷写下禅位诏书,一个毛娃,知道什么三六九,吓也吓死了,怎敢不写?厂公名正言顺接掌大宝,这不就结了?”

    魏忠贤一拍桌子:“以后谁也不许再说这等混账话!咱家一腔忠诚,赤心为国,只知为皇上分忧,从未做过篡逆的大梦!立了小皇子,也是姓朱,也是咱大明!”说到这儿又潸然泪下,“咱家就盼着皇上多福多寿啊!”

    崔呈秀心中也骂了声混账,阉人窃国,必天下大乱,不得好死!便接口道:“再说,还有福王呢!”

    几人又都不说话了,正没动静,田尔耕急急进来,单脚刚过了门就道:“王朝辅报,未封门前王承恩刚出了宫!”

    魏忠贤低低叫了一声:“不好,事泄了!”

    崔呈秀站起身,看着魏忠贤道:“速命涂文辅撤围信王府,迎信王入宫,先将信王攥在我们手里,别让中宫抢了先,进了里面再作计较。一方面让他折腾不得,另一方面即使将来事不谐,也不失迎立之功。”

    魏忠贤使劲盯住田尔耕,眼里冒出绿光:“尔耕啊,你是手握宫廷禁卫大权的锦衣卫都督,你说呢?”

    田尔耕浑身一颤,嗫嚅半天才道:“可下官是捏在厂公手里的呀,还不是厂公说咋办就咋办。”

    “咱家是在问你呢!”

    田尔耕心里打鼓了,他明白,议论归议论,真要动手,就得他当那出头榫子。如若失败,自不必说自己头一个被杀头,即便成功,还须向天下有个交代,自然是推出个替罪羊:田尔耕谋逆弑君!还是一个死!自己的权势利禄是魏忠贤给的,当然就得给他卖命,但却不想给他送命!想到此,田尔耕便壮起了胆,说道:“厂公,百密还有一疏呢,何况皇上走得急,我们毫无准备。这事可是出不得半点儿偏差的!我田尔耕的小命儿不值钱,可不能连累了您老人家。我看还须仔细筹划。”

    魏忠贤心里拱上了气,都是软泥捏的!但此时不是发作的时候,想了片刻道:“只好先如此了,”说着冲田尔耕一挥手,“叫王朝辅去告诉涂文辅,现在就迎信王进宫!”又转向李永贞,“告诉刘诏,先在京郊歇住,听咱家下一步安排。”

    储君惊魂

    自皇上召见已过去了十天,既无缘再见,也不知动静,但朱由检心中明镜似的,皇兄糊涂,既已立储君,何要魏良卿代天子祭太庙?这太庙可是臣属祭得的?若无贼心,就应惶恐力辞,他竟是直任不辞,岂不是司马昭之心吗?规制,祭太庙不得称臣,只称孝子皇帝,太子称孝孙嗣皇帝,他岂不是自认了皇帝吗?乱臣贼子弄权,身为储君却吭不得声,朱由检心内十分焦躁,见外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4在线阅读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4

    - 肉肉屋

章节目录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晏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晏青并收藏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