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分卷阅读685
坐下,一起来看计划书。
颜神佑的计划很具体,当然,对于明白人来说,也特别的简单。因为一档一档的,规划得十分明白。
以爵位为例,颜家人是另外一个系统的,比如颜孝之和颜肃之,那就是亲王,这个没话说的,他们的长子是世子。亲王正一品。像颜希仁这样的这一回顶了大用,立了大功的,可以封作郡王,从一品。其他的,皇子也是亲王。亲王非承嗣的儿子,那得看皇帝开心不开心了,郡王家以此类推。当然,肯定会有一个兜底选项。
同时,比较狠的是,并不是无限制地养所有的同姓宗室。颜神佑对于养猪没兴趣。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只是因为迷信的说法,还有一点激励后人上进的意思。也不限制宗室们做官,只要他们有本事上前。
楚氏等人的地位,包括姜氏、六郎的定位,都得颜肃之来办。颜神佑得识这个趣,但是,如果不让她很满意,她保留动手的权利。至于命妇的分级,倒也依样画葫芦,先依前朝。皇姑为大长公主,皇姐妹为长公主,皇女为公主。亲王女是郡主,郡王女为县主……
外姓臣子,有攻城掠之功的,是一种;没有开疆拓土之能的,是另一种。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每一等注明了封赐的标准。
此外又有外戚之封,功臣之家另说,非封臣之家,爵不过侯,食封不过五百。
嗯,只有五百。因为现在大家手头都比较紧,就算是亲王,暂时也只有五千户而已。可保证的是,旧族而无功的,就算给个同情分,按这个标准,也翻不也风浪来了。
对于旧族的优待,几乎没有了,代之以对功臣、现任职官员的待遇。
而官职上面,颜神佑一口气设了七个宰相,其实排名第一的就是首相。与三师、三保、御史、太尉、大将军等都是正一品。六部尚书从一品,而司空、司徒、司马等职皆废。九卿降而为正二品,六部侍郎为从二品……
文武不相统属,武职单列。设立独立的军事法庭,不归文臣管辖。文由宰相,武由大将军。大将军只能由皇帝任命,颜神佑甚至单列出了一个“天子亲军”,队伍的总头子就是皇帝,谁都甭想插手。
地方上,除开地方官之外,又有转运使等,也是将地方主官的职事一分为三。谁闹过割据谁知道,地方的军政、民政、财政要是都集中到一个人手上,那不割据也是割据了。必须得分。
同时,缩减了荫职的权利。她认为暂时应该是举荐、荫进、科举并行的,即使是科举,也不能保证考上的都是正经人不是?一刀切还容易引起反弹。
颜肃之看完了,一摸下巴:“蒋老廷尉怎么办?”
颜神佑道:“还老让人家当廷尉啊?”出于对颜肃之的尊重,她没有列具体的某人任某职。
颜肃之想了一想,反手一捞,摸到了笔,把蒋廷尉的名字写到了丞相的后面。六郎眼尖,发现蒋廷尉的名字前面还有一大块的空白,悄悄看了看颜肃之。
颜肃之问道:“怎么没有尚书令呢?”
颜神佑道:“已经有七个宰相了,还要尚书令做甚?若要议政,大伯是亲王,也尽够了。”
颜肃之摇了摇头,又添了一个尚书令,写在宰相的下面,然后看了一眼颜神佑,写上“丫头”两个字。颜神佑满头黑线:“别闹!”
颜肃之一瞪眼:“我怎么闹啦?你以为七个宰相就能拿定主意啦?就算现在一心,以后,嘿嘿。不趁着现在把你安排进去,以后你想都别想啦,真想在家里带孩子呐?”说完,一摸六郎的脑袋,“是吧?”
六郎想了一想,认真地道:“自家人总比外姓人好说话,没顾忌。”
颜神佑还是心疼闺女居多,六郎想的就更多一点了。历来之贤臣,有时候也是十分烦人的,很多时候,他们会用各种礼法将皇帝捆得死死的,力气小点儿能被憋屈死。是得需要有这么个有一争之力的人,占据着这样的一个地方,帮皇帝、往大了说是皇室,挣点生存空间的。
颜神佑一呶嘴:“那阿姊和五娘怎么办?”
颜肃之道:“各凭本事了。大娘还好,五娘嫁得不对味儿,得叫她放明白些才好。”
颜神佑道:“她已经察觉了。”
颜肃之再细一看,笑了:“这下好了,凭空又多出不少官职来,倒能安排不少人了。开始嫌人少,后来人多了,又怕安置不了,现在都齐活了。”
颜神佑道:“昂州交给谁?人放心了,我这些手下还能坐得住么?”
颜肃之道:“那就调姜家小五回来。不对,你那些人,你不带着开府吗?”
颜神佑道:“我怕我一走,就前功尽弃了。”
颜肃之却说:“有大娘在呢。”别人家是儿子不够侄子凑,再不够就女婿凑。他们家是男孩不够女孩儿凑,也亏得他能想得出来了。
颜神佑这才不说话了。
六郎看了看,问道:“张益州如今做了太府,解昂放到哪里才好?留在益州怕会生事。”
颜神佑笑道:“给他一郡,让他做主官去。”
颜肃之道:“很是。山小子不日往荆州去,可趁机往济阳那里取一地,发给解昂。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颜神佑问道:“房宽呢?”
颜肃之道:“你说呢?”
颜神佑笑道:“我看新来的二嫂有点意思,兴许能制得住这个舅舅呢?总不好将益州旧人都弄走吧?掏空了益州,再拿什么人去填?现在益州那么乱。如今一动不如一静。”
颜肃之道:“善。”
颜神佑还是不放心,跟颜肃之道:“这些事,阿爹还是问一问叶先生他们,再做打算的好。”
颜肃之道:“放心。”
————————————————————————————————
也不知道颜肃之跟叶琛、李彦他们说了什么,这些人并没有反对。而山璞也被颜肃之调往了荆州,于是原在荆州的霍白部入益州,山璞领兵镇荆州,也是贯彻了军民分治的做法了。
颜希仁接了岳父的职位做益州刺史,南宫醒调回昂州。颜肃之又调了原昂州府的王宜,并李彦之孙李纪,都扔给颜希仁做帮手去。李纪虽然比姐妹们少一点灵气,却是个持重的人。王宜是杜黎荐给颜神佑的人,以杜黎的脑筋,自然不会推荐一个草包过去。
房宽亦被留在益州,算一算,真正动了的也就是亲济阳派(几乎全灭),以及解昂等少数几个人。解昂在外面看来也算是高升的,予他一郡做主官,做好了,前途无量。颜肃之身边之人,皆是经世大儒,解昂还真不够凑过去跟人家竞争的。
颜肃之这里调兵很忙,颜神佑也很忙。她之前欠了不少的功课,现在少不了
分卷阅读685
- 肉肉屋
分卷阅读685
坐下,一起来看计划书。
颜神佑的计划很具体,当然,对于明白人来说,也特别的简单。因为一档一档的,规划得十分明白。
以爵位为例,颜家人是另外一个系统的,比如颜孝之和颜肃之,那就是亲王,这个没话说的,他们的长子是世子。亲王正一品。像颜希仁这样的这一回顶了大用,立了大功的,可以封作郡王,从一品。其他的,皇子也是亲王。亲王非承嗣的儿子,那得看皇帝开心不开心了,郡王家以此类推。当然,肯定会有一个兜底选项。
同时,比较狠的是,并不是无限制地养所有的同姓宗室。颜神佑对于养猪没兴趣。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只是因为迷信的说法,还有一点激励后人上进的意思。也不限制宗室们做官,只要他们有本事上前。
楚氏等人的地位,包括姜氏、六郎的定位,都得颜肃之来办。颜神佑得识这个趣,但是,如果不让她很满意,她保留动手的权利。至于命妇的分级,倒也依样画葫芦,先依前朝。皇姑为大长公主,皇姐妹为长公主,皇女为公主。亲王女是郡主,郡王女为县主……
外姓臣子,有攻城掠之功的,是一种;没有开疆拓土之能的,是另一种。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每一等注明了封赐的标准。
此外又有外戚之封,功臣之家另说,非封臣之家,爵不过侯,食封不过五百。
嗯,只有五百。因为现在大家手头都比较紧,就算是亲王,暂时也只有五千户而已。可保证的是,旧族而无功的,就算给个同情分,按这个标准,也翻不也风浪来了。
对于旧族的优待,几乎没有了,代之以对功臣、现任职官员的待遇。
而官职上面,颜神佑一口气设了七个宰相,其实排名第一的就是首相。与三师、三保、御史、太尉、大将军等都是正一品。六部尚书从一品,而司空、司徒、司马等职皆废。九卿降而为正二品,六部侍郎为从二品……
文武不相统属,武职单列。设立独立的军事法庭,不归文臣管辖。文由宰相,武由大将军。大将军只能由皇帝任命,颜神佑甚至单列出了一个“天子亲军”,队伍的总头子就是皇帝,谁都甭想插手。
地方上,除开地方官之外,又有转运使等,也是将地方主官的职事一分为三。谁闹过割据谁知道,地方的军政、民政、财政要是都集中到一个人手上,那不割据也是割据了。必须得分。
同时,缩减了荫职的权利。她认为暂时应该是举荐、荫进、科举并行的,即使是科举,也不能保证考上的都是正经人不是?一刀切还容易引起反弹。
颜肃之看完了,一摸下巴:“蒋老廷尉怎么办?”
颜神佑道:“还老让人家当廷尉啊?”出于对颜肃之的尊重,她没有列具体的某人任某职。
颜肃之想了一想,反手一捞,摸到了笔,把蒋廷尉的名字写到了丞相的后面。六郎眼尖,发现蒋廷尉的名字前面还有一大块的空白,悄悄看了看颜肃之。
颜肃之问道:“怎么没有尚书令呢?”
颜神佑道:“已经有七个宰相了,还要尚书令做甚?若要议政,大伯是亲王,也尽够了。”
颜肃之摇了摇头,又添了一个尚书令,写在宰相的下面,然后看了一眼颜神佑,写上“丫头”两个字。颜神佑满头黑线:“别闹!”
颜肃之一瞪眼:“我怎么闹啦?你以为七个宰相就能拿定主意啦?就算现在一心,以后,嘿嘿。不趁着现在把你安排进去,以后你想都别想啦,真想在家里带孩子呐?”说完,一摸六郎的脑袋,“是吧?”
六郎想了一想,认真地道:“自家人总比外姓人好说话,没顾忌。”
颜神佑还是心疼闺女居多,六郎想的就更多一点了。历来之贤臣,有时候也是十分烦人的,很多时候,他们会用各种礼法将皇帝捆得死死的,力气小点儿能被憋屈死。是得需要有这么个有一争之力的人,占据着这样的一个地方,帮皇帝、往大了说是皇室,挣点生存空间的。
颜神佑一呶嘴:“那阿姊和五娘怎么办?”
颜肃之道:“各凭本事了。大娘还好,五娘嫁得不对味儿,得叫她放明白些才好。”
颜神佑道:“她已经察觉了。”
颜肃之再细一看,笑了:“这下好了,凭空又多出不少官职来,倒能安排不少人了。开始嫌人少,后来人多了,又怕安置不了,现在都齐活了。”
颜神佑道:“昂州交给谁?人放心了,我这些手下还能坐得住么?”
颜肃之道:“那就调姜家小五回来。不对,你那些人,你不带着开府吗?”
颜神佑道:“我怕我一走,就前功尽弃了。”
颜肃之却说:“有大娘在呢。”别人家是儿子不够侄子凑,再不够就女婿凑。他们家是男孩不够女孩儿凑,也亏得他能想得出来了。
颜神佑这才不说话了。
六郎看了看,问道:“张益州如今做了太府,解昂放到哪里才好?留在益州怕会生事。”
颜神佑笑道:“给他一郡,让他做主官去。”
颜肃之道:“很是。山小子不日往荆州去,可趁机往济阳那里取一地,发给解昂。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颜神佑问道:“房宽呢?”
颜肃之道:“你说呢?”
颜神佑笑道:“我看新来的二嫂有点意思,兴许能制得住这个舅舅呢?总不好将益州旧人都弄走吧?掏空了益州,再拿什么人去填?现在益州那么乱。如今一动不如一静。”
颜肃之道:“善。”
颜神佑还是不放心,跟颜肃之道:“这些事,阿爹还是问一问叶先生他们,再做打算的好。”
颜肃之道:“放心。”
————————————————————————————————
也不知道颜肃之跟叶琛、李彦他们说了什么,这些人并没有反对。而山璞也被颜肃之调往了荆州,于是原在荆州的霍白部入益州,山璞领兵镇荆州,也是贯彻了军民分治的做法了。
颜希仁接了岳父的职位做益州刺史,南宫醒调回昂州。颜肃之又调了原昂州府的王宜,并李彦之孙李纪,都扔给颜希仁做帮手去。李纪虽然比姐妹们少一点灵气,却是个持重的人。王宜是杜黎荐给颜神佑的人,以杜黎的脑筋,自然不会推荐一个草包过去。
房宽亦被留在益州,算一算,真正动了的也就是亲济阳派(几乎全灭),以及解昂等少数几个人。解昂在外面看来也算是高升的,予他一郡做主官,做好了,前途无量。颜肃之身边之人,皆是经世大儒,解昂还真不够凑过去跟人家竞争的。
颜肃之这里调兵很忙,颜神佑也很忙。她之前欠了不少的功课,现在少不了
分卷阅读685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