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五日,是真正意义上汉族人民的春节,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这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代表着辞旧迎新和新气象的到来。
在民间,各地的百姓们从岁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新年到二月十九日才算结束。
这期间,即便是朝会也要适当停止,按大明惯例,各地的官员们要开始轮番休假,这也是大明朝特色的“年假”。
其实到了这里崇祯才发现,明朝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和后世很接近,非常尊重传统便是其一。
除了养济院、惠民药局这些官办的福利机构以外,官员也有各种法定的节假日,除非是重大事务,不然便是连每日一次的朝议也要推迟。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节日,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但是如今这个战乱年代,春节只会令人想起不堪回首的往昔岁月。
各处的百姓家中几乎没有能团团圆圆的,不是老人没了儿女,就是妻子死了丈夫,亦或孩子没了爹娘。
在这种大灾的年景,天下局势纷纷攘攘,不仅连年不绝的蝗灾、水灾、旱灾、虫灾、瘟疫,就连兵和贼也都成了灾。
谁也不知道明天到底会怎样,所有人都是拿出了最后一分力气,在这人吃人的世道里,拼死的挣扎着。
大明的京畿、宣大和山东如今已经算得上四平八稳,虽然还是很穷,但逢年过节的时候,民间百姓依旧会用仅有的资源,来庆贺自己又多活了一年。
许多人都是多活一日赚一日的心态,好不容易又熬到了新年,下一个新年,谁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过得上。
江南虽然历经诸王之乱,但却依旧还是那样的歌舞升平,似乎复社和东林党的相继消亡,并没有对民间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在湖广的东北部,武昌以南的江夏一带,却没人把心思放在崇祯二十一年的春节上,所有人的家里,都在忙忙碌碌。
城里的人,都在拼命的准备着存粮,城中乱象四起,各大典铺相继被流民攻破,百姓们疯了似的争抢各种物资。
那些城外的村落或市镇,人们则是分成两股,要是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家底搬上车,准备携家带口出去逃兵灾,要么就是万众一心的开始修建矮墙,寄希望于将即将到来的流贼挡在屋外。
虽然在山西和辽东战场上,大明军队在英明神武的崇祯皇帝领导下节节胜利,一扫颓势,可在整个湖广唯一还能成建制的官军,也就只剩下这么一个左营。
左营与其说是官兵,还不如说是匪,若不是左良玉良心发现,做了一连串百姓们都不敢相信的好事,将会有更多的人全家出逃。
当然,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几个人相信左营能击退大顺和大西的联军,就算击退了,左营怕还是立刻就要恢复原状,自也好不到哪里去。
对于一些地主来说,乱世之中,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刀剑和寨子,这寨子加固一分,流贼来时活下来的把握也就大了一分。
接到儿子左梦庚和张立战死汉阳的邸报以后,左良玉痛哭不已,当即率领左营朝汉阳冲杀过去。
接到消息的高一功和张可望也是惊讶不已,获悉落水狗一般被自己追得到处溃败的左营,这是他们四年来头一次如此血性的时刻。
另一方面,大西和大顺的流贼联军在攻破汉阳以后,发生了第一次分歧,原因是一个想按照惯例进城劫掠,一个却想着收拢民心。
张可望和高一功都不是能随随便便听话的主,前者更加冲动,话不投机半句多,直接下令大西军开进汉阳。
多少有些朝大顺军示威的意思,大西军入城之后除了劫掠,甚至还当街奸**女,驱赶百姓,鞭打已经投降的明廷官员,对于所有地主、士绅和商户,一家老少,不分良莠全部屠灭。
消息传出在城外扎营的高一功耳中,大顺军军心浮动,后者更是勃然大怒,但为了两军不起冲突,这一次他还是忍了下去,全程都在冷眼旁观。
拿下汉阳之后,志得意满的张可望认为高一功是怕了自己,便下令两军再次联合,共同朝江夏行军。
刚走了也就半日,两军进发至城南三十里左右地界的时候,地平线上出现了另一支密密麻麻的大军。
......
这支大军的衣甲杂乱不堪,少许精锐穿着明制铁甲,扛着的大旗虽不是大明的金色玄鸟旗帜,却也是朝廷的字号。
左营和流贼联军显然都发现了对方的存在,双方对这场遭遇战都是没有任何准备,但却都是见惯厮杀的老将,自然知道首要目标是什么。
确定对方主力在哪,才能有针对性的下令进攻,双方人数加在一起少说也有三十多万,但想要认清主力却是不难。
大顺军直到如今,已经完成从流民到正规军的转型,李自成整合原流贼各部,套用明廷的军阶,仿照出了自己的层级制度。
如今的大顺军要分为地方留守和征战部队,征战部队又主要由野战五营和中权亲军负责,高一功所率领的,正是李自成用来攻城掠地的野战五营其中一支。
野战五营中普通兵士的衣服就是布料,没有任何甲胄,全身白底身侧又带黑色条纹,前胸后背印上一个“顺”字。
每个野战营都有少许的精锐,称作老营,这些老营的装备相比普通兵士要好得多,手中武器分为两种,长柄斩马刀和普通钢刀。
他们身上的衣甲也是大顺中极其少见的布面甲,已经有了些许防护力,当然了,只有高一功身边的亲卫身上才穿着铁甲。
相比大顺军,大西军如今还在转型阶段,就和对面的左营一样,大部分人仍旧是流民的那副装扮,武器也没有统一,刀枪棍棒样样都有。
只有张可望嫡系的老营,当年跟着起事打过来的一批精锐,才能配着少量的铁甲和精钢刀枪。
虽然大顺军和崇祯皇帝改革重组后的明军相比,装备依旧很是寒酸,但对比大西军,他们却胜在统一和稳固。
李自成取消了流民营的说法,这些人都是他所意义上的大顺将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制服和刀枪,并且他还设立了一整套的军阶制度。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大顺军已经懂得争取民心,许多人有了立功获得升迁的想法,这就已经脱离出流贼的范畴,成为了一支最初形态的军队。
不过很可惜,他们终究还是晚了一大步,这个时候的明军,在崇祯皇帝精心引导下,已经同西方接轨,成了体系全面、装备精良的近代化兵团。
在民间,各地的百姓们从岁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新年到二月十九日才算结束。
这期间,即便是朝会也要适当停止,按大明惯例,各地的官员们要开始轮番休假,这也是大明朝特色的“年假”。
其实到了这里崇祯才发现,明朝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和后世很接近,非常尊重传统便是其一。
除了养济院、惠民药局这些官办的福利机构以外,官员也有各种法定的节假日,除非是重大事务,不然便是连每日一次的朝议也要推迟。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节日,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但是如今这个战乱年代,春节只会令人想起不堪回首的往昔岁月。
各处的百姓家中几乎没有能团团圆圆的,不是老人没了儿女,就是妻子死了丈夫,亦或孩子没了爹娘。
在这种大灾的年景,天下局势纷纷攘攘,不仅连年不绝的蝗灾、水灾、旱灾、虫灾、瘟疫,就连兵和贼也都成了灾。
谁也不知道明天到底会怎样,所有人都是拿出了最后一分力气,在这人吃人的世道里,拼死的挣扎着。
大明的京畿、宣大和山东如今已经算得上四平八稳,虽然还是很穷,但逢年过节的时候,民间百姓依旧会用仅有的资源,来庆贺自己又多活了一年。
许多人都是多活一日赚一日的心态,好不容易又熬到了新年,下一个新年,谁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过得上。
江南虽然历经诸王之乱,但却依旧还是那样的歌舞升平,似乎复社和东林党的相继消亡,并没有对民间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在湖广的东北部,武昌以南的江夏一带,却没人把心思放在崇祯二十一年的春节上,所有人的家里,都在忙忙碌碌。
城里的人,都在拼命的准备着存粮,城中乱象四起,各大典铺相继被流民攻破,百姓们疯了似的争抢各种物资。
那些城外的村落或市镇,人们则是分成两股,要是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家底搬上车,准备携家带口出去逃兵灾,要么就是万众一心的开始修建矮墙,寄希望于将即将到来的流贼挡在屋外。
虽然在山西和辽东战场上,大明军队在英明神武的崇祯皇帝领导下节节胜利,一扫颓势,可在整个湖广唯一还能成建制的官军,也就只剩下这么一个左营。
左营与其说是官兵,还不如说是匪,若不是左良玉良心发现,做了一连串百姓们都不敢相信的好事,将会有更多的人全家出逃。
当然,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几个人相信左营能击退大顺和大西的联军,就算击退了,左营怕还是立刻就要恢复原状,自也好不到哪里去。
对于一些地主来说,乱世之中,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刀剑和寨子,这寨子加固一分,流贼来时活下来的把握也就大了一分。
接到儿子左梦庚和张立战死汉阳的邸报以后,左良玉痛哭不已,当即率领左营朝汉阳冲杀过去。
接到消息的高一功和张可望也是惊讶不已,获悉落水狗一般被自己追得到处溃败的左营,这是他们四年来头一次如此血性的时刻。
另一方面,大西和大顺的流贼联军在攻破汉阳以后,发生了第一次分歧,原因是一个想按照惯例进城劫掠,一个却想着收拢民心。
张可望和高一功都不是能随随便便听话的主,前者更加冲动,话不投机半句多,直接下令大西军开进汉阳。
多少有些朝大顺军示威的意思,大西军入城之后除了劫掠,甚至还当街奸**女,驱赶百姓,鞭打已经投降的明廷官员,对于所有地主、士绅和商户,一家老少,不分良莠全部屠灭。
消息传出在城外扎营的高一功耳中,大顺军军心浮动,后者更是勃然大怒,但为了两军不起冲突,这一次他还是忍了下去,全程都在冷眼旁观。
拿下汉阳之后,志得意满的张可望认为高一功是怕了自己,便下令两军再次联合,共同朝江夏行军。
刚走了也就半日,两军进发至城南三十里左右地界的时候,地平线上出现了另一支密密麻麻的大军。
......
这支大军的衣甲杂乱不堪,少许精锐穿着明制铁甲,扛着的大旗虽不是大明的金色玄鸟旗帜,却也是朝廷的字号。
左营和流贼联军显然都发现了对方的存在,双方对这场遭遇战都是没有任何准备,但却都是见惯厮杀的老将,自然知道首要目标是什么。
确定对方主力在哪,才能有针对性的下令进攻,双方人数加在一起少说也有三十多万,但想要认清主力却是不难。
大顺军直到如今,已经完成从流民到正规军的转型,李自成整合原流贼各部,套用明廷的军阶,仿照出了自己的层级制度。
如今的大顺军要分为地方留守和征战部队,征战部队又主要由野战五营和中权亲军负责,高一功所率领的,正是李自成用来攻城掠地的野战五营其中一支。
野战五营中普通兵士的衣服就是布料,没有任何甲胄,全身白底身侧又带黑色条纹,前胸后背印上一个“顺”字。
每个野战营都有少许的精锐,称作老营,这些老营的装备相比普通兵士要好得多,手中武器分为两种,长柄斩马刀和普通钢刀。
他们身上的衣甲也是大顺中极其少见的布面甲,已经有了些许防护力,当然了,只有高一功身边的亲卫身上才穿着铁甲。
相比大顺军,大西军如今还在转型阶段,就和对面的左营一样,大部分人仍旧是流民的那副装扮,武器也没有统一,刀枪棍棒样样都有。
只有张可望嫡系的老营,当年跟着起事打过来的一批精锐,才能配着少量的铁甲和精钢刀枪。
虽然大顺军和崇祯皇帝改革重组后的明军相比,装备依旧很是寒酸,但对比大西军,他们却胜在统一和稳固。
李自成取消了流民营的说法,这些人都是他所意义上的大顺将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制服和刀枪,并且他还设立了一整套的军阶制度。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大顺军已经懂得争取民心,许多人有了立功获得升迁的想法,这就已经脱离出流贼的范畴,成为了一支最初形态的军队。
不过很可惜,他们终究还是晚了一大步,这个时候的明军,在崇祯皇帝精心引导下,已经同西方接轨,成了体系全面、装备精良的近代化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