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 作者:未知
绝境第5章
绝境 作者:未知
绝境第5章
赵大队想了想,被说服了:“那好,你去吧,从中队挑个人带着”
这
志诚不想带别的人去。因为还有私事要办,何况队里事多,人手紧张。他想了想说:“不用,我一个人先去,如果找到证人,请当地警方协助,先把证言取了,如果构成犯罪,需要押解回来,队里再派人去”
赵大队想了想:“也行,你外出的时候,队里派人去过煤矿,可谁也不承认提供了炸药。现在看,没准儿已经打草惊蛇,能不能找到证人都两说着你先一个人去吧,有情况随时打电话”
事情定下来后,志诚心里略略轻松了一些。下班前,张大明打来电话说,对方回话了,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肖云,正在进一步寻找。让他再等一等。
可是,志诚却对自己说:不,不能再等了。他把中队的工作安排了一下,指定副中队长代替自己主持全队工作,就匆匆忙忙赶到火车站。可是,省城没有直达乌岭的火车,只能购买抵达平峦县城的车票,到平峦后再乘公共汽车前往。
可是,列车要到午夜才开。等待的滋味很不好受,志诚决定去看看母亲。
母亲住在姐姐家。
姐姐家还住在老城的一片平房区里。姐姐原来在一家大集体工厂上班,企业破产好多年了,早就没了工作。姐夫的工厂也有很多人下岗,还是因为姐姐已经没了工作,才保住了他的饭碗。不过,这个饭碗已经盛不了多少饭,四十多岁的姐夫每月只开四百多块钱,姐姐平日只好蒸馒头卖,每月挣上三头二百补贴家用。全家人就靠这点钱维持生计,还要供一个中学生,因此生活水平无法和自家比。自己住楼,姐姐家住平房,而且是陈旧的平房,吃的用的更不能相提并论了。可是,母亲就是愿意住在姐姐家。志诚为此很是内疚,又没有办法。母亲只有自己一个儿子,父亲去世后,她也曾在自家住过一段时间,可是,自己和肖云平时都很少着家,就是节假日也很难象别人那样团聚,经常把母亲一个人扔在空荡荡的家中。另外,母亲对无所事事和上楼下楼的生活也不习惯,因此就经常到姐姐家去住,住来住去就留下来。好在姐夫是个厚道人,啥说没有。志诚没有办法,只好经常贴补姐姐家一些钱物。在这一点上肖云做得也不错,她是个大方人,哪月都要给母亲三百二百的,还经常给姐姐家买吃的用的,报社搞什么福利也要送姐姐家一份。志诚知道,自己给母亲的钱,母亲多半贴补了姐姐家。尽管如此,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平衡。在这方面,他传统观念很强,总觉得自己是儿子,母亲应该住到儿子家,可又没有好办法。这也是自己对肖云不满的原因之一。可认真想想,还真怪不着她什么事。
志诚走进姐姐家时,一眼看到母亲正在厨房里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摘菜,看到自己突然走进来,现出意外的惊喜表情。同时,也很快发现儿子脸色不对,惊喜变成了担心,眼睛盯着他的脸问:“出啥事情了”
到底是母亲,儿子的点滴变化都瞒不过她。志诚心里感到很温暖,可是,他不能让母亲担心,就故意轻描淡写地说啥事儿没有,脸色不好是因为这几天外出查案子,没睡好觉。母亲很容易哄瞒,担心的神情减退了,又问肖云在干什么。这又问到了要害之处,他只能含糊地说她外出采访了,母亲也信了,可马上又拉过一个小板凳,要他坐在她身旁,然后轻声问:“你没问问肖云,有了没有”
志诚知道母亲的意思,她已经不止一次问这事了,这也是他一直觉得对不起母亲的事。然而,他只能低声回答:“好象还没有”
母亲掉过头,默默地摘了几下菜,叹口气说:“没见过你们这样的。你三十二,她也二十七八了,还等到啥时要啊妈跟你说,你们老不要孩子可不是个事儿,没孩子还是一家人吗。听妈话,该要了”
不能不承认,母亲的话虽然平常,却很有道理。难道不是这样吗如果抓捕赵刚时他引爆了炸药,你就会孓然一身离开这个世界,连个延续生命的人都没有留下,那是不是太可怕了而且,你和肖云目前的隔阂是不是也与此有一点关系
母亲看看沉默的儿子又问:“是不是和肖云吵嘴了。我看你俩你比他大几岁,要多体谅她。其实,你媳妇人挺好,不象一些女人小心眼儿,妈喜欢她风风火火的劲儿,你工作她也工作,不能让她象妈这样。妈没文化,没赶上好时候,你不知道,妈看她是多么眼热呀最亲的人是爹妈,最近的可是夫妻呀,是你们俩过一辈子呀,你们是最近的人哪。有啥事好好商量,千万别吵嘴,两口子也不行,一撕破脸就不好了”
听着妈妈的絮语,品味着这些平凡的话,志诚深感到这是金玉良言。母亲虽然没文化,却非常通情达理,从不象一些婆婆那样专挑儿媳的毛病,相反,总是当儿子夸儿媳。真的,听她那么一说,志诚顿时对肖云的好感增加了不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使他感到自己的决定是对的。那就是,一定要把她找到,把她找回来,和她重归于好。
和母亲唠了一会儿,姐姐、姐夫和外甥陆续回来了。姐姐听说志诚要出门儿,临时决定包饺子。吃饭时,母亲特意让他坐到身边,还不时给他挟饺子,这使志诚想起儿时的情景,心里直发热,眼睛也有些发湿。置身于这温暖的气氛中,再想想自己的家,他痛感那真不象个家的样子,心中暗暗对自己说:不行,跟肖云和好后,一定要生个孩子,然后把母亲接去,三代同堂,也过上这种日子。
吃完饭,天已经暗下来,志诚不想夜里上车惊动母亲和姐姐一家人,就告辞离开。见留不住,母亲一定要送他到大门口。他只好搀着母亲的手臂并肩往外走,这又使他想起儿时被母亲牵着的情景。送到院门口,他和母亲脸对脸站了片刻,母亲的脸在暮霭中显得朦朦胧胧,只有鬓角的白发格外刺眼。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想流泪,好在天色暗母亲看不出来。最终,他控制住感情,歉意地低声说:“妈,我来看你的时候太少了,你别生气。”母亲说:“你说哪儿去了,妈知道你忙,肖云也忙,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只要你工作干得好,心里有妈,妈就比啥都高兴。”他哑了片刻又说:“我这次出门可能天数要多一些,你别惦念”母亲“嗯”了一声说:“你也别惦念我,我身体好好的,啥事也没有。不过,你竟和坏人打交道,一定要加小心”
最后,他还是在母亲催促下才离开的。他走几步回头看一眼,直到走出好远,还看见母亲有些佝偻的身影站在院门口。
志诚掉过头,擦去不知何时流出的泪水。
半个多小时后,志诚登上了远行的列车。车开后,他久久地望着车窗外的紫色夜幕,心里一片茫然。那渐渐远去的车站,仍然传来忧郁的歌声:
“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虽然刮着风,虽然下着雨,我在风雨之中念着你”
歌声伴合着细雨和迷离的夜色,浇洒在志诚心上。
二、邂逅
1
从警以来,志诚经常离家外出,可从来没有怀着这样的心情上路。沉重的忧伤、不祥的预感、强烈的惦念、难言的惆怅和焦急的期盼从上车开始就萦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买的是硬座。好在车上人不多,很容易找到座位。而且,随着车辆越来越往北行,车厢里的人也越来越少。几站之后,就变得空荡荡的,一张三人座位就剩下他自己,对面的座位也仅剩下一位旅客。
夜色已深,外面一片黑暗。列车在深沉的夜色中奔行,或许是担心惊扰了旅客和沿途城镇村庄,连喘息和脚步声也变得暗哑低沉。车厢里不多的旅客都睡了。志诚也感到很疲乏,可是,深重的担忧使他难以入眠。伴着沉重的夜色,伴着列车单调的脚步声,他不知不觉地好象又回到六年前。对了,那也是在一节硬座车厢里:天色微曦,晨光从车窗射入,她秀丽的身影从车厢入口走进来。短短的头发,玫瑰色的脸庞,小巧的翘鼻子,明亮的眼睛,一身合体的牛仔装,身材健美而曲线分明,带着清爽的晨曦,带着青春的活力和微笑走来。丰满的胸部因为呼吸急促而起伏着,胸前还挂着照像机
尽管已经六年过去,可此时却一切都清晰如昨。当时,你还不认识她,也没有想到她是在走向你,走入你的命运。你只是出于年轻男性的本能,被异性的青春活力和美丽而吸引,下意识地把目光从身旁的逃犯身上移开,与她的目光相撞。然而,你却惊讶地发现她对他、你嫣然一笑,径直向你走来,并把胸前的照像机对擎起对准了你,没容你反应过来,镁光灯已经闪过。之后,她走到你面前,又是嫣然一笑,递上自己的证件:“对不起,没有得到您的允许,我是记者”接着拿出一个小录音机,按下录音键,又拿出本子和笔,开始了采访。
你就那样认识了她。
几天前,本市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有三人被残忍地杀死,社会反响很大,你奉命和战友外出追捕逃跑的凶犯,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任务。局里得到消息后非常重视,专门组织了民警在车站欢迎,很多新闻媒体也闻讯而来,其中就包括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她。因为记者们太多,报纸难以和电视台竞争,她为取得较好的采访效果,居然打了一辆出租迎向火车,提前一个车站登上列车,对你进行了先期采访。
那是你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有一种诚恐惶恐的感觉。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更没有在火车上被采访过,没见过她这样的记者。当时,你虽然觉得她有些冒失,可对她的闯劲儿和事业心产生了好感,可能也有美丽异性的魅力使然,就没有拒绝,在旅客们惊讶的目光中,低声接受了采访,简单讲述了追捕经历。她边听边记,当火车到站,你和战友押着逃犯走下站台,一些记者为争取较好的位置拍照采访的时候,她已经完成采访任务,一脸骄傲地和你并肩走下列车。那天,报社破天荒地比电视台先一步报道了这条消息,还刊登你在火车上押解逃犯的照片。初为记者的她也因此受到领导的表扬。
尽管那一幕已经过去六年,可是,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却始终新鲜如初地保留在记忆中。当时,她就挨着你坐在长椅上,离得那样近,身体和身体相接,美好气息也传过来,跟你说话时,总是用明亮的眼睛直视着你,眼神专注,听到有趣处还会露出一颗小虎牙一笑,让人砰然心动
那是一个开端。
原以为,采访结束,你和她的相识也就结束了。可没想到,两天后她又来到队里找你,说还要写一个详尽的侦破通讯。你不善言谈,可在她锲而不舍的追问下,还是把整个追捕过程保密情节除外告诉了她。很快,一篇几千字的侦破通讯见报了,文笔优美,曲折生动,在读者中产生很大反响。可是还没有完,侦破通讯发表的第二天下午,大队长把你找到他的办公室说:“这下你出名了,那位女记者又来了,要对你进行专访。”
不知为什么,听到她要来,你心中生出几分欣喜,又产生一阵恐慌。没容你表态,大队长就说了:“我知道你不是爱
绝境第5章
-
绝境第5章
- 肉肉屋
绝境第5章
绝境 作者:未知
绝境第5章
赵大队想了想,被说服了:“那好,你去吧,从中队挑个人带着”
这
志诚不想带别的人去。因为还有私事要办,何况队里事多,人手紧张。他想了想说:“不用,我一个人先去,如果找到证人,请当地警方协助,先把证言取了,如果构成犯罪,需要押解回来,队里再派人去”
赵大队想了想:“也行,你外出的时候,队里派人去过煤矿,可谁也不承认提供了炸药。现在看,没准儿已经打草惊蛇,能不能找到证人都两说着你先一个人去吧,有情况随时打电话”
事情定下来后,志诚心里略略轻松了一些。下班前,张大明打来电话说,对方回话了,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肖云,正在进一步寻找。让他再等一等。
可是,志诚却对自己说:不,不能再等了。他把中队的工作安排了一下,指定副中队长代替自己主持全队工作,就匆匆忙忙赶到火车站。可是,省城没有直达乌岭的火车,只能购买抵达平峦县城的车票,到平峦后再乘公共汽车前往。
可是,列车要到午夜才开。等待的滋味很不好受,志诚决定去看看母亲。
母亲住在姐姐家。
姐姐家还住在老城的一片平房区里。姐姐原来在一家大集体工厂上班,企业破产好多年了,早就没了工作。姐夫的工厂也有很多人下岗,还是因为姐姐已经没了工作,才保住了他的饭碗。不过,这个饭碗已经盛不了多少饭,四十多岁的姐夫每月只开四百多块钱,姐姐平日只好蒸馒头卖,每月挣上三头二百补贴家用。全家人就靠这点钱维持生计,还要供一个中学生,因此生活水平无法和自家比。自己住楼,姐姐家住平房,而且是陈旧的平房,吃的用的更不能相提并论了。可是,母亲就是愿意住在姐姐家。志诚为此很是内疚,又没有办法。母亲只有自己一个儿子,父亲去世后,她也曾在自家住过一段时间,可是,自己和肖云平时都很少着家,就是节假日也很难象别人那样团聚,经常把母亲一个人扔在空荡荡的家中。另外,母亲对无所事事和上楼下楼的生活也不习惯,因此就经常到姐姐家去住,住来住去就留下来。好在姐夫是个厚道人,啥说没有。志诚没有办法,只好经常贴补姐姐家一些钱物。在这一点上肖云做得也不错,她是个大方人,哪月都要给母亲三百二百的,还经常给姐姐家买吃的用的,报社搞什么福利也要送姐姐家一份。志诚知道,自己给母亲的钱,母亲多半贴补了姐姐家。尽管如此,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平衡。在这方面,他传统观念很强,总觉得自己是儿子,母亲应该住到儿子家,可又没有好办法。这也是自己对肖云不满的原因之一。可认真想想,还真怪不着她什么事。
志诚走进姐姐家时,一眼看到母亲正在厨房里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摘菜,看到自己突然走进来,现出意外的惊喜表情。同时,也很快发现儿子脸色不对,惊喜变成了担心,眼睛盯着他的脸问:“出啥事情了”
到底是母亲,儿子的点滴变化都瞒不过她。志诚心里感到很温暖,可是,他不能让母亲担心,就故意轻描淡写地说啥事儿没有,脸色不好是因为这几天外出查案子,没睡好觉。母亲很容易哄瞒,担心的神情减退了,又问肖云在干什么。这又问到了要害之处,他只能含糊地说她外出采访了,母亲也信了,可马上又拉过一个小板凳,要他坐在她身旁,然后轻声问:“你没问问肖云,有了没有”
志诚知道母亲的意思,她已经不止一次问这事了,这也是他一直觉得对不起母亲的事。然而,他只能低声回答:“好象还没有”
母亲掉过头,默默地摘了几下菜,叹口气说:“没见过你们这样的。你三十二,她也二十七八了,还等到啥时要啊妈跟你说,你们老不要孩子可不是个事儿,没孩子还是一家人吗。听妈话,该要了”
不能不承认,母亲的话虽然平常,却很有道理。难道不是这样吗如果抓捕赵刚时他引爆了炸药,你就会孓然一身离开这个世界,连个延续生命的人都没有留下,那是不是太可怕了而且,你和肖云目前的隔阂是不是也与此有一点关系
母亲看看沉默的儿子又问:“是不是和肖云吵嘴了。我看你俩你比他大几岁,要多体谅她。其实,你媳妇人挺好,不象一些女人小心眼儿,妈喜欢她风风火火的劲儿,你工作她也工作,不能让她象妈这样。妈没文化,没赶上好时候,你不知道,妈看她是多么眼热呀最亲的人是爹妈,最近的可是夫妻呀,是你们俩过一辈子呀,你们是最近的人哪。有啥事好好商量,千万别吵嘴,两口子也不行,一撕破脸就不好了”
听着妈妈的絮语,品味着这些平凡的话,志诚深感到这是金玉良言。母亲虽然没文化,却非常通情达理,从不象一些婆婆那样专挑儿媳的毛病,相反,总是当儿子夸儿媳。真的,听她那么一说,志诚顿时对肖云的好感增加了不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使他感到自己的决定是对的。那就是,一定要把她找到,把她找回来,和她重归于好。
和母亲唠了一会儿,姐姐、姐夫和外甥陆续回来了。姐姐听说志诚要出门儿,临时决定包饺子。吃饭时,母亲特意让他坐到身边,还不时给他挟饺子,这使志诚想起儿时的情景,心里直发热,眼睛也有些发湿。置身于这温暖的气氛中,再想想自己的家,他痛感那真不象个家的样子,心中暗暗对自己说:不行,跟肖云和好后,一定要生个孩子,然后把母亲接去,三代同堂,也过上这种日子。
吃完饭,天已经暗下来,志诚不想夜里上车惊动母亲和姐姐一家人,就告辞离开。见留不住,母亲一定要送他到大门口。他只好搀着母亲的手臂并肩往外走,这又使他想起儿时被母亲牵着的情景。送到院门口,他和母亲脸对脸站了片刻,母亲的脸在暮霭中显得朦朦胧胧,只有鬓角的白发格外刺眼。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想流泪,好在天色暗母亲看不出来。最终,他控制住感情,歉意地低声说:“妈,我来看你的时候太少了,你别生气。”母亲说:“你说哪儿去了,妈知道你忙,肖云也忙,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只要你工作干得好,心里有妈,妈就比啥都高兴。”他哑了片刻又说:“我这次出门可能天数要多一些,你别惦念”母亲“嗯”了一声说:“你也别惦念我,我身体好好的,啥事也没有。不过,你竟和坏人打交道,一定要加小心”
最后,他还是在母亲催促下才离开的。他走几步回头看一眼,直到走出好远,还看见母亲有些佝偻的身影站在院门口。
志诚掉过头,擦去不知何时流出的泪水。
半个多小时后,志诚登上了远行的列车。车开后,他久久地望着车窗外的紫色夜幕,心里一片茫然。那渐渐远去的车站,仍然传来忧郁的歌声:
“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虽然刮着风,虽然下着雨,我在风雨之中念着你”
歌声伴合着细雨和迷离的夜色,浇洒在志诚心上。
二、邂逅
1
从警以来,志诚经常离家外出,可从来没有怀着这样的心情上路。沉重的忧伤、不祥的预感、强烈的惦念、难言的惆怅和焦急的期盼从上车开始就萦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买的是硬座。好在车上人不多,很容易找到座位。而且,随着车辆越来越往北行,车厢里的人也越来越少。几站之后,就变得空荡荡的,一张三人座位就剩下他自己,对面的座位也仅剩下一位旅客。
夜色已深,外面一片黑暗。列车在深沉的夜色中奔行,或许是担心惊扰了旅客和沿途城镇村庄,连喘息和脚步声也变得暗哑低沉。车厢里不多的旅客都睡了。志诚也感到很疲乏,可是,深重的担忧使他难以入眠。伴着沉重的夜色,伴着列车单调的脚步声,他不知不觉地好象又回到六年前。对了,那也是在一节硬座车厢里:天色微曦,晨光从车窗射入,她秀丽的身影从车厢入口走进来。短短的头发,玫瑰色的脸庞,小巧的翘鼻子,明亮的眼睛,一身合体的牛仔装,身材健美而曲线分明,带着清爽的晨曦,带着青春的活力和微笑走来。丰满的胸部因为呼吸急促而起伏着,胸前还挂着照像机
尽管已经六年过去,可此时却一切都清晰如昨。当时,你还不认识她,也没有想到她是在走向你,走入你的命运。你只是出于年轻男性的本能,被异性的青春活力和美丽而吸引,下意识地把目光从身旁的逃犯身上移开,与她的目光相撞。然而,你却惊讶地发现她对他、你嫣然一笑,径直向你走来,并把胸前的照像机对擎起对准了你,没容你反应过来,镁光灯已经闪过。之后,她走到你面前,又是嫣然一笑,递上自己的证件:“对不起,没有得到您的允许,我是记者”接着拿出一个小录音机,按下录音键,又拿出本子和笔,开始了采访。
你就那样认识了她。
几天前,本市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有三人被残忍地杀死,社会反响很大,你奉命和战友外出追捕逃跑的凶犯,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任务。局里得到消息后非常重视,专门组织了民警在车站欢迎,很多新闻媒体也闻讯而来,其中就包括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她。因为记者们太多,报纸难以和电视台竞争,她为取得较好的采访效果,居然打了一辆出租迎向火车,提前一个车站登上列车,对你进行了先期采访。
那是你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有一种诚恐惶恐的感觉。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更没有在火车上被采访过,没见过她这样的记者。当时,你虽然觉得她有些冒失,可对她的闯劲儿和事业心产生了好感,可能也有美丽异性的魅力使然,就没有拒绝,在旅客们惊讶的目光中,低声接受了采访,简单讲述了追捕经历。她边听边记,当火车到站,你和战友押着逃犯走下站台,一些记者为争取较好的位置拍照采访的时候,她已经完成采访任务,一脸骄傲地和你并肩走下列车。那天,报社破天荒地比电视台先一步报道了这条消息,还刊登你在火车上押解逃犯的照片。初为记者的她也因此受到领导的表扬。
尽管那一幕已经过去六年,可是,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却始终新鲜如初地保留在记忆中。当时,她就挨着你坐在长椅上,离得那样近,身体和身体相接,美好气息也传过来,跟你说话时,总是用明亮的眼睛直视着你,眼神专注,听到有趣处还会露出一颗小虎牙一笑,让人砰然心动
那是一个开端。
原以为,采访结束,你和她的相识也就结束了。可没想到,两天后她又来到队里找你,说还要写一个详尽的侦破通讯。你不善言谈,可在她锲而不舍的追问下,还是把整个追捕过程保密情节除外告诉了她。很快,一篇几千字的侦破通讯见报了,文笔优美,曲折生动,在读者中产生很大反响。可是还没有完,侦破通讯发表的第二天下午,大队长把你找到他的办公室说:“这下你出名了,那位女记者又来了,要对你进行专访。”
不知为什么,听到她要来,你心中生出几分欣喜,又产生一阵恐慌。没容你表态,大队长就说了:“我知道你不是爱
绝境第5章
-
绝境第5章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