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 作者:禁忌书屋
海岛农场主第11部分阅读
海岛农场主 作者:禁忌书屋
海岛农场主第11部分阅读
也懒得理睬,拿起口杯毛巾,出门到水房洗漱去了。
临入睡前,他躺在床上微闭双目,视察了一番寒冰空间的情况。空间内一切正常,形态各异的天然冰雕闪烁着梦幻般的流光。近期为浇菜地而取用的冰溜子,也自行慢慢得到了补充。
这也让他的心里感到踏实了。要知道一直以来,他最为担心的就是空间冰的资源面临枯竭。那对他刚刚起步的事业发展来说,可就意味着毁灭xing的打击。
另外自从发现了可以用意识勘察空间的功能后,现在的他已经不会再轻易进去,毕竟零下十几度的寒冷环境并不会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夜里,江逸晨又做了一个梦。
美丽的云沙岛,四周碧波翻滚。海岛上的银sè沙滩,沙子绵软,脚踩上去,仿佛踩在棉花上一般。真舒服啊。
阳光下,海豚乐球从水面上探出圆脑袋和宽大的吻突,发出尖锐的哨音。
他在水中与乐球嬉戏,又爬到乐球的背上,摆出船长的架势,指挥它向前方飞驰。
白sè水花向两边激荡,乐球像快艇一样冲刺。似乎没有什么阻力,就是飞翔的感觉,甚至超过了在海面掠过的海鸥。
早上醒来,江逸晨发了一阵子呆,心中茫然。
云沙岛,还真是一个梦啊。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去看看呢
第五十三章 鼎香园开张上
进入十月下旬,炎炎夏ri渐渐离去,两场连绵细雨之后,秋高气爽的季节来临了。
二十六ri是个周末,经过jing心筹备,合林路上“鼎香园”麻辣烫小吃店终于迎来了正式开张的ri子。
上午十点多钟,店门大开,江逸晨和吴大娘苏晓佳三人都在屋里收拾忙活,等待宾客的光临。
铺子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楼顶安装了一块新订做的黑底金子招牌,上书“鼎香园”三个隶书大字。
门沿上方挂着两盏大红灯笼,落地玻璃上也贴了几条开张大吉的红sè剪纸。这两样东西没舍得外购,都是苏晓佳自己的手工制作,给铺子增添了不少喜气。
当然,店铺开张的装饰也就如此而已了。近段时间以来,店内整修采购设施物品办理营业执照许可证手续等等,还要接待消防卫生部门人员的检查以及不时打点一二,整体花钱犹如流水一般,将合作双方微薄的积蓄都几乎折腾个jing光。
无奈之下,除了瓦工油工活儿之外,其他所有的整理开荒清洁工作都是由三人自行完成的。
所以开业仪式自然也就因陋就简,别说请什么乐队歌手舞狮子之类,连鞭炮烟花都省了。
柜台前方的西墙边,摆放了一具双眼煤气灶,上面架着两口不锈钢的大汤锅,蓝sè的火苗舔舐着锅底,里面红汤滚滚,白气蒸腾。
一支支肉丸鱼丸虾丸火腿肠毛肚等荤串放置其中,散发出诱人的肉香。
蔬菜豆腐藕片蘑菇等素串因为不耐煮,必须等到客人点单才能下锅,所以此时都装在不锈钢托盘中,一层层码放在靠墙的货架上。
苏晓佳身穿一件白sè的工作服,手上拿着一块抹布,正在来回擦拭木制餐桌餐椅,其实屋子里早已经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了。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江逸晨拿起一块准备好的宣传木牌子,出门放到了窗户下,上面书写着“麻辣烫新店开张大酬宾,所有食品八折优惠”的字样。
此时还不到饭点,街上行人大多是赶路或者购物的,只有少数几个偶尔拿眼睛瞟了木牌子一眼,随即匆匆而过。
“大娘,那个通知贴出去了吧”江逸晨不太放心,扭头问吴大娘。
“贴了,就在我们平时摆摊子那棵大杨树干上,还贴了两张呢。”腰间系了条灰sè围裙的吴大娘回应道。
因为忙于店铺的事情,管理学院北门外的小吃街那边,吴大娘的麻辣烫摊车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出摊了。曾经给就餐的客人们宣传过要在合林路上开店,但是一直到前天,才确定了开张的具体时间,于是昨ri下午,吴大娘特意前去张贴了通知,准备将老客们招揽过来。
“可能时间还早,再等等吧。”江逸晨点点头,又把宣传木牌子的摆放位置调整了一下,让它更醒目一些。
小吃街上的顾客群,那可是一笔宝贵的资源。
他当初决定把特种调料用于麻辣烫这种小吃,做为事业的起步,不仅仅是因为和吴大娘她们的关系较为融洽。除此之外还进行了市场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普通消费群体的变化。
众所周知,麻辣烫是所谓“下里巴人”爱好的食品,是不能登高级饭店等大雅之堂的。
但面对的这些普通人群,近年来的消费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农民工这一群体,由于城市建设加快,市场普遍缺乏基层体力劳动者,造成相关人员工资持续上涨。像在建筑工地,即便是小工,勤快一点儿一个月都能挣上三四千元,有技术的大工自然更高,据说施工队长之类月入上万都大有人在。装修行业也大体如此。当然,拖欠薪水的也不少,但那是另外的问题。
农民工有钱了,消费能力也和过去扣扣缩缩的境况不可同ri而语。
江逸晨仔细观察过,在学校北门外的小吃街上,自从麻辣烫涨过价后,学生们来摊子上消费,已经变得越来越缩手缩脚,往往都要斟酌再三才开始点单。
而那些农民工则不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大手一挥,荤串素串几十几十的只管上。
他们都是干体力活儿的,胃口大,尤其那些蔬菜串子,味道虽香,但很难填饱肚皮。这就造成了消费量的急剧提升。
别小瞧一块钱一根串子,看似不多,但这一旦吃上了瘾头,一个人干掉二三十串都不在话下。
最后一结算,往往人均消费都能达到几十块。
这也是那些卖包子馅饼之类所无法比拟的,毕竟面食更容易让人吃饱。
话题收回。此时已经十一点多钟了,小吃街上的老客们竟然还没有一个前来,江逸晨不禁蹙起了眉头。
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突然都集体改换口味,不喜欢吃麻辣烫了。按说不应该啊。
原本设想的开张思路是依照羊群效应,以老客带动新客,但当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既然老客们不来,那就只有在合林街上就地招揽生意了。
“新店开张,大酬宾啊,机会难得,全天消费八折优惠。”他站在门前,开始向过路行人大声吆喝。
吴大娘似乎也明白情况不是太顺利,她给苏晓佳打了个手势,让她看着点儿汤锅,然后自己也走出店门,跟着江逸晨一起做宣传。
“麻辣烫,串串香,材料新鲜,特制汤料,来尝尝吧,不好吃不要钱哪。”吴大娘也扬起粗嗓门,高声喊道。
吆喝声产生了效果,渐渐,开始有人关注这里了。
人行道上走来两位穿着入时的年轻女子,路过这里时停下了脚步,仰头看了看店铺的招牌,然后两人相互小声商议一下。
其中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上前问道:
“这麻辣烫,多少钱啊”
“姑娘,来里面坐吧,原价素串一块,荤串两块,今天打八折。”吴大娘笑容满面地回答。
“这么贵啊,人家的串串都是几毛一块的,哪儿有你们这个价啊。”那名女子皱皱弯眉,不满地质疑道。
第五十四章 鼎香园开张中
鼎香园店门口,吴大娘正在向过路行人招揽生意。
“姑娘,一分钱一分货啊,我们这里都是用最新鲜的蔬菜肉食,汤料也是特别制作,很香的。你们进来尝尝就知道了,准保喜欢。”吴大娘耐心地解释。
“小丽,算了吧,谁不说自家的东西好,其实都一个样子。前面还有一家,便宜多了。”另一名女子走近,劝说同伴放弃。
“嗯,那我们走吧。”为首那名叫小丽的女子思索片刻,觉得八折也贵,遂退后两步,与女伴一同离开。
吴大娘的表情稍微有点儿尴尬,不过她干这行已经不少年头,经历得多了,也并不是十分在意。
她转过头,继续向过往路人吆喝。
谁知一连几名在店前停步的行人,在得知价格之后,都纷纷摇头离开。
小吃街上大受欢迎的麻辣烫,竟然在这儿受到冷遇。吴大娘的脸sè不由耷拉了下来。
“小江,这样不行啊。要不,我们再便宜点儿。”她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向江逸晨提出建议,目前来看价格明显是主要的障碍。
“这样不合适,降了价以后要涨回来的话,很容易引起客人不满的。”江逸晨摇头否决。
直到现在,已经十一点半了,小吃街上的老客依旧没有过来一位。这真是很奇怪的事情。
就在这时,苏晓佳从店里走了出来,她口中发出了呜呜的声音,然后对吴大娘打了个手势,将一手拇食指在鼻端前捻动,然后指向屋里的汤锅。
这个手语江逸晨倒是认识,是表示“香”的意思。
他一拍脑门,回过味儿来。
他和吴大娘都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简单的误区,在小吃街的时候,摊车就在路边,汤锅散发的香气是吸引顾客的最强力武器。
现在开店了,汤锅架设在屋里的柜台附近,气味可传不出来,光靠他和吴大娘在街上空口白牙的招揽客人,价格又比别家高,自然无人买账。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都缺乏正规店铺经营经验的缘故。
“晓佳妹子说得对,大娘,我们把汤锅搬出来。噢,不行,大白天的有人查,那就搬到门边上,敞着门让香味儿传出来就成。”江逸晨提议道。
吴大娘也明白了,她用围裙擦擦手,随着小江进屋。
两分钟后,冒着腾腾热气的汤锅被搬到了玻璃大门附近,不多时,煮沸的红汤中,牛骨牛油肉块各种调料的混合香气四溢而出,覆盖了店前五六米远的人行道范围。
果不其然,货招人就是比人招人管用。
“嗯,好香啊。”
“麻辣烫,要不,中午就在这里吃点儿。”
“行。咱们进去吧。”
三名拿着提包,外地游客模样的男子,被浓郁的香气吸引住,简单商议几句后走进店门。
生意总算来了,吴大娘兴奋不已,连忙上前招呼,将客人引导到靠里的一张餐桌上。
在客人点单前,她赶紧把价格报出,并解释了一番优质优价的理由。
三名游客虽然也觉得稍有些贵,但这么诱人的香气,估计味道肯定差不了,于是也就表示接受。
其中一个跟着吴大娘走到菜架前,点了一些荤素食材。
苏晓佳手脚麻利地将串串取出,下锅涮烫。
吴大娘从柜台出取出三个盘子,倒上香油蒜末,做为小蘸料,放到餐桌面上。
肉串直接取用锅中现成的,蔬菜串涮烫一分钟就可以了。
食物上桌,香气四窜,直往鼻孔里钻。
三名客人不由食指大动,用筷子将肉丸菜块撸到盘子中,试尝两块,只觉得麻辣鲜香,满口生津。
“唔,好吃。”
“没想到这种小地方,做出的东西还真不赖。”
“呵呵,你以为只有酒店的东西好吃啊。其实那些地方就讲究个大而全,才不专业呢。”
食客们一边大口吃,一边夸赞道。
吴大娘见他们吃得香甜,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露出了笑容。
这段时间以来,收拾店铺的辛苦倒是不算什么,就是多年的积蓄几乎被花光,这让她心里总是感觉不踏实,空落落的。
如今总算看到希望了。
“老板,你们这个串串的辣味很特别啊,用的是什么辣椒啊”其中一位客人的舌头很敏感,品出了调料中辣椒的与众不同。
“要说您可真懂行。这是农科所新品种的红尖椒,又辣又鲜,现在还在小面积种植阶段,市面上可见不着呢。”吴大娘笑着解释道。
“嗯,怪不得呢,这辣劲儿真过瘾,和以前吃过的都不一样。这么说来,我们还挺有口福的嘛。”客人满意地点点头,拿筷子继续招呼。
吴大娘看看沸腾的汤锅,那里面加入了小江刚刚拿来的特种辣椒和小茴香。小江特别说明,这辣椒的辣度很高,一个锅里只能放两颗,多了会让人受不了的,适得其反。
她当时也尝了尝,果然如此,而且放了新辣椒和小茴香之后,四种特别调料一起发挥作用,整个汤底似乎比以前更加鲜美浓郁了,汤好,食材的味道自然也跟着更胜一筹。
看来小江的那位老乡朋友,手中的好东西可真不少啊。
这时,又有客人进门,她赶紧迎了上去。
随着客人的增多,再加上香气的引诱,羊群效应开始显现,店内的八张桌子很快就坐满了。
江逸晨见状也停止在外面招揽客人,回到大厅中帮忙。
食客们刚刚进来时,只是试探xing地先少量点上几串,待尝到滋味儿,心中感叹原来竟是如此美食,随即放开,点菜的声音此起彼伏,吴大娘来回奔忙,额头见汗,苏晓佳和江逸晨也忙得不可开交。
再到后来,这些食客吃上了瘾,也不再细分什么菠菜油菜西葫芦藕片等品种了,而是张口直接要多少多少菜串豆腐串或者鱼丸之类。
最先进来那三位外地游客,待结账时愣了一下,居然一共吃了一百三十多块钱。看着满桌的竹签,这才感觉自己的肚子发胀,咽喉中频频打嗝。
都是走南闯北多年的人了,没想到自制力竟然变得这么差,三人不禁相对苦笑。
第五十五章 鼎香园开张下
鼎香园的大厅之中,已经是座无虚席。顾客们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相互交流谈笑,气氛也随之热烈起来。
随着客人的进进出出,菜架上的食材以惊人的速度飞快消失着,远远超过了以前的野摊子。坚持到一点钟左右,终于全部告罄。
今天是开张第一天,由于情况不明,不敢准备过多食材。以后倒是可以进行调整。
江逸晨早已收回了搁在店外的宣传木牌,并婉言回绝了新顾客的进门要求,请他们晚餐的时候再光临。
待店内最后一拨客人结账离开,他随即关上了玻璃店门,将门后标记着打烊的牌子翻正对外。
吴大娘和苏晓佳拿毛巾擦擦汗,接着收拾餐桌上的竹签碗碟,江逸晨也上前帮忙。
“小江,歇着吧,你又要上学又要照顾店里的,容易累着。我们俩干就行了。”吴大娘劝阻道。
“呵呵,我可没那么娇气。对了,大娘,我说不用担心吧,就凭咱们店串子的味道,独一份儿,换个地方生意一样好,根本不用犯愁的。”江逸晨想到先前吴大娘患得患失的模样,不由觉得好笑。
“那倒是,我这老婆子,可比不了你们大学生见识多。”吴大娘感叹地说道。
苏晓佳听了这话,不觉莞尔,冲nǎinǎi打了个江逸晨还看不懂的手势。
“这死丫头,还敢笑话nǎinǎi。看我不敲你。”吴大娘作势要捉她,苏晓佳赶紧笑着跑开。进厨房做午饭去了。
看着祖孙俩开起了玩笑,江逸晨的心情更加愉快起来,没想到晓佳妹子平时文文静静的,原来也有如此活泼的一面啊。
等全部收拾利落,三人坐在一起吃午餐。
午餐简简单单,就是白米饭,外加炒了两荤两素四个菜,都是苏晓佳掌勺。刚才看着菜刀锅铲在她的手中灵动地上下飞舞,江逸晨不由感慨,那句话说得一点儿没错,还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要知道现在的城市家庭里大多是独生子女,年轻一辈的女孩子中,会做饭的打着灯笼都难找,几乎已经快变成熊猫般的稀罕物了。
吴大娘见生意兴隆,不禁情绪高涨,干劲儿也起来了。
她交代孙女,早点儿把饭吃完,然后一起准备晚上的食材。趁热打铁,多招揽一些顾客,也打响鼎香园的牌子。
江逸晨见状连忙劝阻,说这店里的生意并不是靠走量维持的那种,讲究个细水长流,用不着那么拼。注意劳逸结合,千万别把身体搞垮了,那可得不偿失。要知道现在的医院都是老虎嘴,轻易可进不起。一会儿先睡个午觉,歇踏实了起来再说,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
前几天,吴大娘她们已经退掉了地下室的出租屋,正式搬到店里二楼来住了。
吴大娘一听也是这个理儿,便点头答应下来。
用餐完毕,江逸晨看店里的事情暂时不多,于是告辞出门,准备回学校苗圃去瞧瞧。
合林街距离学校北门并不远,大约一刻钟左右,江逸晨便走到了往ri麻辣烫摊车的位置。
此时,小吃街上的各种摊位还没有收摊,小贩们仍卖力地吆喝着招揽生意。
他突然想起了吴大娘说过的,昨天下午在那棵大杨树上张贴了两张开店告示,用来通知这里的老客户们。
谁知左看右看,也没有发现告示。难道是有关部门派人来清理小广告了不对啊,就在附近的墙上电线杆等位置,其他什么房屋出租招聘男女公关老军医治疗难言之隐等等小广告历历在目,丝毫也没有清洗过的痕迹。
于是他掏出手机,给吴大娘打了个电话,问问情况。电话中,吴大娘说自己肯定是贴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她又说店里还有,她马上再带两张过来。
江逸晨只得在原地等候,他又看看周围那些做生意的小贩,心中似乎有些明白了。
不多时,吴大娘骑着自行车赶过来,上坡时由于气力不济,便下车推着往上走。
两人碰面,吴大娘瞧瞧空空如也的杨树干,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哎,我说,是谁那么手欠,谁那么缺德带冒烟的啊还把我的通知给撕了。你们有气儿,有能耐找城管撒去啊,找贪官污吏撒去啊。欺负我一个老婆子算什么本事啊我带着一个没爹没妈的哑巴孙女,过ri子容易吗这谁撕的啊,良心让狗给吃了吧”
“谁撕了我的通知,谁生儿子没x眼儿啊。。。。”
吴大娘叉着腰面朝小吃街,拉长声音骂开了街,嗓门大得出奇。
没想到平时和善可亲的吴大娘居然还有这么泼辣的一面,江逸晨暗暗感到好笑。
怪不得说同行是冤家啊,这句话真是一点儿没错。
他顺势望向不远处的那些摊贩,一个个面露尴尬,都低头干活儿,根本没有人应声,更谈不上站出来了。
吴大娘骂累了,收住声,转而又从自行车后架子的袋子里拿出两张新的通知告示,刷上浆糊,重新贴在大杨树树干上。
并嚷嚷谁再撕,她就天天到这里来骂,让大家都不安生。
江逸晨安慰她了几句,两人这才分开,各回各处。
晚上五点半钟,鼎香园麻辣烫店继续开门营业。
下午准备了充足的食材,菜架上一层层堆得满满当当的。为图省时间,原料都没有外出采购,而是吴大娘打电话让以前熟识的菜贩子送货上门的。
江逸晨站在店外,举目观察四周情况,新店开张,人生地不熟的,只能有样学样,跟随别人的步子走,这样也比较安全。
这时看到马路东边的一些饭馆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将店内的餐桌椅搬出,摆放在门口的人行道上。并派伙计吆喝招揽生意,路边顿时热闹起来。
这是中午所没有的情景,说明当前这个时间段应该没人检查。
江逸晨放心了,回屋招呼苏晓佳,把备用的桌椅板凳抬出来,在店门前摆上四桌。
这样就餐座位就从八桌增加到了十二桌,有效营业面积也随之马上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可谓立竿见影。
第五十六章 老顾客上门
傍晚时分,鼎香园的麻辣烫汤锅依旧架在门口附近,让香气飘散。
不多时,陆陆续续的开始有顾客上门了,就坐点菜,鲜香的麻辣烫串子,让他们吃得赞不绝口。
这幅情景也吸引了更多的客人,于是屋里屋外,随意就坐。
店里的三个人也随之忙碌起来。
没过多久,从路西走来五位民工模样的人,一路上东张西望。
“哎,鼎香园,就是这儿噻。”
“对头,就是那个老婆婆和那个女娃儿。我认得的。”
“好多天了,总算找到喽。”
“走啰,坐到里面去。”
五人cāo一口南方口音,往店里面走。
吴大娘一抬头,原来是老顾客找过来了,不由一阵惊喜,连忙招呼张罗。
客人点完菜,和吴大娘闲聊了几句。
最近这些天都没有看到吴大娘的麻辣烫摊子,嘴里馋得很,尝别家的怎么都不对味儿。后来就干脆窝在工地上吃食堂。
直到今天下午,才在小吃街那儿看到了通知告示,随后按图索骥找到这里。
吴大娘笑容可掬地谢谢他们捧场,然后介绍今天全部是八折优惠。几位民工听了也非常高兴,说今晚要敞开肚皮吃个安逸,好好打打牙祭。
片刻之后,苏晓佳端着烫好的头一批串串上桌。
几位民工立刻停止闲聊,一人一个调料盘,捋下肉丸菜块大吃起来。
“哎,啷个比原先的味道还好些了哩”其中一位发出疑问。
“是噻,我晓得喽,海椒嘛,这里面放的海椒硬是要得。”
“嗯,这海椒味道好。就是放得不够。”
“老板,恁个好的海椒,多放点儿嘛,不过瘾噻。”
平时还都能将就,但今天难得尝到如此美味的辣椒,民工们按耐不住,纷纷提出要求。这也得到了其他部分客人的附和,要求汤锅里添加辣椒。
但是也有另外一些顾客说辣味刚刚好,不要再加了,否则受不了。
辣椒这东西,南北方人的口味差异很大,起初是南方人的专利,后来传到北方,北方人也开始能吃点儿了,但食用量普遍不大。
所以很多像拉面馆之类的餐馆,在桌子上放着辣椒面调料,随客人取用,以适应不同口味儿。
但麻辣烫却不大适宜采用这种形式,因为辣椒面直接撒到串串上不容易调开,造成味道不均匀,所以通常都是统一下锅的。
更何况特种辣椒的数量有限,而且辣度极高,也不可能做成辣椒面随便放到餐桌上。
顾客是上帝,既然提出了要求,也不能不予理睬。吴大娘立即与江逸晨商量,然后向就餐的客人们咨询了一下,大致统计出能吃辣的比例。
最后决定将两口汤锅分开,一口微辣,一口重辣。
江逸晨随即往重辣的汤锅中增加投放了两个特种红尖椒,并告知苏晓佳,注意区分,千万别搞错了。
重新上桌的加辣串串,立刻受到了重口味顾客们的欢迎。
尤其是那五位南方民工,解开上衣扣子招呼,个个吃得是酣畅淋漓,连赞巴适安逸。
吴大娘上前介绍店里刚刚进了粼江啤酒,要不要来点儿。
得到同意后,五瓶啤酒上桌,倒入杯中,白sè的泡沫,黄澄澄的酒液,更是催人食yu大开。
餐桌上,辣味儿菜与啤酒往往是天作地合的一对伴侣。
其他客人见状,也招手点要啤酒。
在美食的诱惑下,屋里屋外的人们无论男女,都不再顾忌形象,纷纷大口吃菜举杯痛饮。
这幅热烈的场景吸引了更多的行人加入,桌子不够用了,吴大娘又从楼上搬出几把折叠圆凳,让他们靠边坐着就餐。
江逸晨瞧着,心里不由产生了一点儿担忧,由于辣椒的加入,顾客们的吃相明显超过了以往在小吃街上出摊的时候。另外三种调料还无所谓,但这特种辣椒似乎具备一定的致瘾xing,包括苗圃的廖老头儿,现在也几乎是顿顿离不开。
不过转念一想,这世界上带致瘾xing的食物饮料可不少,除了违禁品以外,常见的香烟可乐咖啡槟榔浓茶等等都会使人上瘾,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尤其是后面四种,不仅合法,似乎也并没多少人对之进行抨击。
算了,以后看看情况再说吧。
暂时也没功夫细琢磨,因为此时那边又有顾客招手叫人。
点单取料下锅结账收钱,店里的三人都忙得团团转。夜sè渐渐降临,一直到八点多钟,全部食材销售一空,麻辣烫店随之宣布关门。
将外面的桌椅搬进屋,吴大娘和苏晓佳坐在椅子上,不住喘着气。今天晚上这段儿真是累坏了,几个小时就没有停过。
江逸晨的状态还行,没有感觉过于疲乏。
他想了一下,建议吴大娘去招个店员来帮忙,瞧这架势,今后的生意肯定是一片火红。
至于人员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老实勤快,身体健康就行。工资可以适当给高一些。
吴大娘也同意了,要是天天如此,自己这把老骨头还真受不了。
随后粗粗一算账,今天两餐,共计卖出荤串一千一百串,素串两千五百串。啤酒一百余瓶。
按素串成本三毛,荤串成本七毛来算,不算啤酒,光这两样就赚了两千二百多元的毛利,这还是在首ri开张打八折的基础上产生的业绩。
吴大娘手持计算器,乐得合不拢嘴。开个小吃店的利润竟然如此丰厚,真是始料未及啊,真是比那个野摊子强太多了。她心中暗暗庆幸自己有眼光,当初舍得下本钱与小江合作。
江逸晨一抬头,看见了挂在墙面上的石英钟,突然想起今天是周六,晚上还有魔术表演任务。
“大娘,晓佳妹子,我还有点儿急事儿,得马上走了。屋里就得你们收拾,辛苦了。还有,晚上关好店门,注意安全。明天上午就去把多余的钱存银行,店里留下基本的花销就行了。”他赶紧交代几句,然后站起身向门外走去。
“知道了,小江,你有事儿就忙去吧,这里有我们,就不用cāo心了。”吴大娘应承道。
苏晓佳的脸上汗津津红扑扑的,她见江逸晨要出门,也对着他挥了挥手告别。
第五十七章 麻辣烫店增添人手
鼎香园顺利开张后,接下来的ri子,生意越发红火起来。
靠着口口相传,大批的回头客在较短的时间内诞生,成为消费主力。
合林路上顾客的消费能力明显超过了管理学院北门外的小吃街,其中社会人士居多,学生模样的很少。大多数人进店就坐之后,熟练地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尽情点单,敞开吃个痛快,并不是很计较钱包的问题。
每桌客人结账离开时,桌面上往往都剩下一大堆的竹签子,以及空空如也的瓷盘待收拾,让人不得不感叹消费者的胃口之旺盛。
价格打八折的优惠活动也就仅仅维持了一天,开张第二ri即恢复原价。对此,一些已经光临多次,与吴大娘较为熟悉的老客人提出建议,说现在的餐饮行业都流行会员制vip卡什么的,持卡者能够享受订座就餐优先权与价格优惠,希望鼎香园也能够参照一下,当然,对他们这些老顾客应该优先办理。
吴大娘把这个意见告知江逸晨,江逸晨琢磨了一阵子,还是摇头否决了。
会员制vip金卡等模式,主要是饭馆用来拉拢留住顾客的手段,似乎已经成为行业内通行的做法,也没什么新意。但自己这边的麻辣烫食品目前销售火爆,供不应求,完全没有必要搞这套东西,让利更是毫无意义之举。另外在营业面积紧张的情况下,把顾客分成三六九等,不公平对待,搞不好还容易引起矛盾纠纷。
所以这一套还是算了,最多在结账的时候去掉个零头就足矣。
吴大娘听了他的分析之后,觉得也很有道理,现在是店方强势,那么由店方来制定自己的规矩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随后她便婉言回绝了那几位老顾客。
饭馆的食材原料供货方面,仍是由以前吴大娘认识的两位菜贩子提供。
当前饭馆每天消耗的食材数量很大,尤其是青菜藕片豆腐这些素食,更为可观,所以菜贩子送货上门的积极xing也随之大涨。
吴大娘本着一客不烦二主的原则,开出食材清单,让菜贩子照单准备,自己没有的就去外购,一同送来。这样省了不少的麻烦。
同时采用两位菜贩子轮流供货的模式,保持一定的竞争xing,以杜绝诸如价格不透明食材不新鲜送货不及时等问题的出现。
另外,既然店里的生意如此红火,有些地方的开销就不必太节省了,除了菜贩子直接送货上门以外,煤气罐的换气以及米面粮油的采购等等,大都照此办理。虽然比自己人亲自前往花费要高一些,但却节省下不少时间和jing力,显然是值得的。
吴大娘一人身兼数职,现在可比不得当初的野摊子,方方面面事情头绪众多,后勤采购账目管理接待客人制作食物以及清洁卫生等等,什么都得张罗,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实在忙不过来了。
于是,她听从江逸晨添加人手的建议,去原先住的地下室出租屋那儿,找熟人打听,看看有没有条件合适的愿意来麻辣烫店里工作。
找来找去,遇到了一家邻居,这家人原先与吴大娘原先认识,见面说过话。
这是一个标准的三口之家,夫妻俩带一个上小学的男孩。两口子都是外地人,前来粼江市打工已经有三年多了。女的三十多岁,名叫张凤兰,圆脸短发,大眉大眼的,瞧上去显得很jing干。她原先在一个私人玩具厂当线上工人,后来还提了个组长,她的老公则在一家汽修厂工作。
谁知近年赶上国际金融危机,玩具厂主要的出口业务受到极大影响,被迫压缩产能,裁掉了一批员工。张凤兰也不幸被划定在这批人当中。
光靠男人不高的工资,一家人生活得紧紧巴巴。张凤兰休息了一段时间过后,也待不住了,打算出门再去找个工作补贴家用,却正好碰上了吴大娘。
吴大娘很喜欢这个踏实贤惠的女人,于是加紧招揽。张凤兰听说工作地点离住处不远,倒是也还满意,因为这样方便她回家照顾孩子。
谈了一阵,双方顺利达成了协议。张凤兰到店里工作,试用期一个月,工资一千八百元,管两餐,试用期过后提到两千伍佰元,效益好的话还有奖金过节费之类福利。
这样,麻辣烫店添了一名主力人手,总算没有那么紧张了。
关于麻辣烫店的营业时间,江逸晨也制定了与众不同的安排。尽管店员增加,但他并不打算搞多数餐饮业同行通行的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连续营业模式,因为实在没有必要,一来店里并不靠走流水薄利多销,二来让吴大娘祖孙俩过于劳累也不好。
于是,他与吴大娘商量之后,把每天的营业时间定为两段:上午十点半开门,中午一点半钟休息。下午五点开门,七点半钟打烊。并且张贴告示,向顾客们正式公布。
江逸晨自己这边,开始进入了实习阶段。经学校安排,将他和班上其他几名同学派到市里城北一家贸易公司实习。
本来他们对实习单位还有所期待,以为能学到一些东西。谁知上班后才知道,所谓的实习,其实就是在公司里打杂,整理资料打字收发信件取报纸搬东西打扫卫生,什么都得干,基本被当成免费劳动力。和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几乎沾不上什么边。
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单位头头掌握着实习鉴定大权,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江逸晨和他的同学们只得打起jing神,听从指示,每天都忙得团团转,还不敢迟到早退。
一周下来,兴许是部门经理觉得这几个小伙子干得还不错,也老实听话,于是除了免费的一顿午餐之外,还给他们每人补助了一百元的津贴。算是额外的收获吧。
因为实习和上班差不多,再加上每周还有三次魔术表演,所以江逸晨的空余时间不富余,去鼎香园的机会也就比较少了。
好在吴大娘很体贴他,说只要调料的供货不出问题,其它事情店里的三人完全能够办妥当,让他不用过于cāo心。
第五十八章 污染报道引发的联想
进入十一月初,鼎香园开业已经有十来天了,在这段时间里,生意持续火爆。
不过麻辣烫店每天只有两餐共计七个小时的营业模式,也遭到部分顾客的质疑,因为这不方便他们随时zi you地就餐。建议店方本着顾客至上的原则,加以改善。
但店里在江逸晨的要求下,并不为所动,每天仍坚持执行作息制度。那些顾客埋怨抗议一番,也
海岛农场主第11部分阅读
-
海岛农场主第11部分阅读
- 肉肉屋
海岛农场主第11部分阅读
海岛农场主 作者:禁忌书屋
海岛农场主第11部分阅读
也懒得理睬,拿起口杯毛巾,出门到水房洗漱去了。
临入睡前,他躺在床上微闭双目,视察了一番寒冰空间的情况。空间内一切正常,形态各异的天然冰雕闪烁着梦幻般的流光。近期为浇菜地而取用的冰溜子,也自行慢慢得到了补充。
这也让他的心里感到踏实了。要知道一直以来,他最为担心的就是空间冰的资源面临枯竭。那对他刚刚起步的事业发展来说,可就意味着毁灭xing的打击。
另外自从发现了可以用意识勘察空间的功能后,现在的他已经不会再轻易进去,毕竟零下十几度的寒冷环境并不会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夜里,江逸晨又做了一个梦。
美丽的云沙岛,四周碧波翻滚。海岛上的银sè沙滩,沙子绵软,脚踩上去,仿佛踩在棉花上一般。真舒服啊。
阳光下,海豚乐球从水面上探出圆脑袋和宽大的吻突,发出尖锐的哨音。
他在水中与乐球嬉戏,又爬到乐球的背上,摆出船长的架势,指挥它向前方飞驰。
白sè水花向两边激荡,乐球像快艇一样冲刺。似乎没有什么阻力,就是飞翔的感觉,甚至超过了在海面掠过的海鸥。
早上醒来,江逸晨发了一阵子呆,心中茫然。
云沙岛,还真是一个梦啊。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去看看呢
第五十三章 鼎香园开张上
进入十月下旬,炎炎夏ri渐渐离去,两场连绵细雨之后,秋高气爽的季节来临了。
二十六ri是个周末,经过jing心筹备,合林路上“鼎香园”麻辣烫小吃店终于迎来了正式开张的ri子。
上午十点多钟,店门大开,江逸晨和吴大娘苏晓佳三人都在屋里收拾忙活,等待宾客的光临。
铺子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楼顶安装了一块新订做的黑底金子招牌,上书“鼎香园”三个隶书大字。
门沿上方挂着两盏大红灯笼,落地玻璃上也贴了几条开张大吉的红sè剪纸。这两样东西没舍得外购,都是苏晓佳自己的手工制作,给铺子增添了不少喜气。
当然,店铺开张的装饰也就如此而已了。近段时间以来,店内整修采购设施物品办理营业执照许可证手续等等,还要接待消防卫生部门人员的检查以及不时打点一二,整体花钱犹如流水一般,将合作双方微薄的积蓄都几乎折腾个jing光。
无奈之下,除了瓦工油工活儿之外,其他所有的整理开荒清洁工作都是由三人自行完成的。
所以开业仪式自然也就因陋就简,别说请什么乐队歌手舞狮子之类,连鞭炮烟花都省了。
柜台前方的西墙边,摆放了一具双眼煤气灶,上面架着两口不锈钢的大汤锅,蓝sè的火苗舔舐着锅底,里面红汤滚滚,白气蒸腾。
一支支肉丸鱼丸虾丸火腿肠毛肚等荤串放置其中,散发出诱人的肉香。
蔬菜豆腐藕片蘑菇等素串因为不耐煮,必须等到客人点单才能下锅,所以此时都装在不锈钢托盘中,一层层码放在靠墙的货架上。
苏晓佳身穿一件白sè的工作服,手上拿着一块抹布,正在来回擦拭木制餐桌餐椅,其实屋子里早已经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了。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江逸晨拿起一块准备好的宣传木牌子,出门放到了窗户下,上面书写着“麻辣烫新店开张大酬宾,所有食品八折优惠”的字样。
此时还不到饭点,街上行人大多是赶路或者购物的,只有少数几个偶尔拿眼睛瞟了木牌子一眼,随即匆匆而过。
“大娘,那个通知贴出去了吧”江逸晨不太放心,扭头问吴大娘。
“贴了,就在我们平时摆摊子那棵大杨树干上,还贴了两张呢。”腰间系了条灰sè围裙的吴大娘回应道。
因为忙于店铺的事情,管理学院北门外的小吃街那边,吴大娘的麻辣烫摊车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出摊了。曾经给就餐的客人们宣传过要在合林路上开店,但是一直到前天,才确定了开张的具体时间,于是昨ri下午,吴大娘特意前去张贴了通知,准备将老客们招揽过来。
“可能时间还早,再等等吧。”江逸晨点点头,又把宣传木牌子的摆放位置调整了一下,让它更醒目一些。
小吃街上的顾客群,那可是一笔宝贵的资源。
他当初决定把特种调料用于麻辣烫这种小吃,做为事业的起步,不仅仅是因为和吴大娘她们的关系较为融洽。除此之外还进行了市场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普通消费群体的变化。
众所周知,麻辣烫是所谓“下里巴人”爱好的食品,是不能登高级饭店等大雅之堂的。
但面对的这些普通人群,近年来的消费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农民工这一群体,由于城市建设加快,市场普遍缺乏基层体力劳动者,造成相关人员工资持续上涨。像在建筑工地,即便是小工,勤快一点儿一个月都能挣上三四千元,有技术的大工自然更高,据说施工队长之类月入上万都大有人在。装修行业也大体如此。当然,拖欠薪水的也不少,但那是另外的问题。
农民工有钱了,消费能力也和过去扣扣缩缩的境况不可同ri而语。
江逸晨仔细观察过,在学校北门外的小吃街上,自从麻辣烫涨过价后,学生们来摊子上消费,已经变得越来越缩手缩脚,往往都要斟酌再三才开始点单。
而那些农民工则不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大手一挥,荤串素串几十几十的只管上。
他们都是干体力活儿的,胃口大,尤其那些蔬菜串子,味道虽香,但很难填饱肚皮。这就造成了消费量的急剧提升。
别小瞧一块钱一根串子,看似不多,但这一旦吃上了瘾头,一个人干掉二三十串都不在话下。
最后一结算,往往人均消费都能达到几十块。
这也是那些卖包子馅饼之类所无法比拟的,毕竟面食更容易让人吃饱。
话题收回。此时已经十一点多钟了,小吃街上的老客们竟然还没有一个前来,江逸晨不禁蹙起了眉头。
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突然都集体改换口味,不喜欢吃麻辣烫了。按说不应该啊。
原本设想的开张思路是依照羊群效应,以老客带动新客,但当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既然老客们不来,那就只有在合林街上就地招揽生意了。
“新店开张,大酬宾啊,机会难得,全天消费八折优惠。”他站在门前,开始向过路行人大声吆喝。
吴大娘似乎也明白情况不是太顺利,她给苏晓佳打了个手势,让她看着点儿汤锅,然后自己也走出店门,跟着江逸晨一起做宣传。
“麻辣烫,串串香,材料新鲜,特制汤料,来尝尝吧,不好吃不要钱哪。”吴大娘也扬起粗嗓门,高声喊道。
吆喝声产生了效果,渐渐,开始有人关注这里了。
人行道上走来两位穿着入时的年轻女子,路过这里时停下了脚步,仰头看了看店铺的招牌,然后两人相互小声商议一下。
其中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上前问道:
“这麻辣烫,多少钱啊”
“姑娘,来里面坐吧,原价素串一块,荤串两块,今天打八折。”吴大娘笑容满面地回答。
“这么贵啊,人家的串串都是几毛一块的,哪儿有你们这个价啊。”那名女子皱皱弯眉,不满地质疑道。
第五十四章 鼎香园开张中
鼎香园店门口,吴大娘正在向过路行人招揽生意。
“姑娘,一分钱一分货啊,我们这里都是用最新鲜的蔬菜肉食,汤料也是特别制作,很香的。你们进来尝尝就知道了,准保喜欢。”吴大娘耐心地解释。
“小丽,算了吧,谁不说自家的东西好,其实都一个样子。前面还有一家,便宜多了。”另一名女子走近,劝说同伴放弃。
“嗯,那我们走吧。”为首那名叫小丽的女子思索片刻,觉得八折也贵,遂退后两步,与女伴一同离开。
吴大娘的表情稍微有点儿尴尬,不过她干这行已经不少年头,经历得多了,也并不是十分在意。
她转过头,继续向过往路人吆喝。
谁知一连几名在店前停步的行人,在得知价格之后,都纷纷摇头离开。
小吃街上大受欢迎的麻辣烫,竟然在这儿受到冷遇。吴大娘的脸sè不由耷拉了下来。
“小江,这样不行啊。要不,我们再便宜点儿。”她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向江逸晨提出建议,目前来看价格明显是主要的障碍。
“这样不合适,降了价以后要涨回来的话,很容易引起客人不满的。”江逸晨摇头否决。
直到现在,已经十一点半了,小吃街上的老客依旧没有过来一位。这真是很奇怪的事情。
就在这时,苏晓佳从店里走了出来,她口中发出了呜呜的声音,然后对吴大娘打了个手势,将一手拇食指在鼻端前捻动,然后指向屋里的汤锅。
这个手语江逸晨倒是认识,是表示“香”的意思。
他一拍脑门,回过味儿来。
他和吴大娘都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简单的误区,在小吃街的时候,摊车就在路边,汤锅散发的香气是吸引顾客的最强力武器。
现在开店了,汤锅架设在屋里的柜台附近,气味可传不出来,光靠他和吴大娘在街上空口白牙的招揽客人,价格又比别家高,自然无人买账。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都缺乏正规店铺经营经验的缘故。
“晓佳妹子说得对,大娘,我们把汤锅搬出来。噢,不行,大白天的有人查,那就搬到门边上,敞着门让香味儿传出来就成。”江逸晨提议道。
吴大娘也明白了,她用围裙擦擦手,随着小江进屋。
两分钟后,冒着腾腾热气的汤锅被搬到了玻璃大门附近,不多时,煮沸的红汤中,牛骨牛油肉块各种调料的混合香气四溢而出,覆盖了店前五六米远的人行道范围。
果不其然,货招人就是比人招人管用。
“嗯,好香啊。”
“麻辣烫,要不,中午就在这里吃点儿。”
“行。咱们进去吧。”
三名拿着提包,外地游客模样的男子,被浓郁的香气吸引住,简单商议几句后走进店门。
生意总算来了,吴大娘兴奋不已,连忙上前招呼,将客人引导到靠里的一张餐桌上。
在客人点单前,她赶紧把价格报出,并解释了一番优质优价的理由。
三名游客虽然也觉得稍有些贵,但这么诱人的香气,估计味道肯定差不了,于是也就表示接受。
其中一个跟着吴大娘走到菜架前,点了一些荤素食材。
苏晓佳手脚麻利地将串串取出,下锅涮烫。
吴大娘从柜台出取出三个盘子,倒上香油蒜末,做为小蘸料,放到餐桌面上。
肉串直接取用锅中现成的,蔬菜串涮烫一分钟就可以了。
食物上桌,香气四窜,直往鼻孔里钻。
三名客人不由食指大动,用筷子将肉丸菜块撸到盘子中,试尝两块,只觉得麻辣鲜香,满口生津。
“唔,好吃。”
“没想到这种小地方,做出的东西还真不赖。”
“呵呵,你以为只有酒店的东西好吃啊。其实那些地方就讲究个大而全,才不专业呢。”
食客们一边大口吃,一边夸赞道。
吴大娘见他们吃得香甜,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露出了笑容。
这段时间以来,收拾店铺的辛苦倒是不算什么,就是多年的积蓄几乎被花光,这让她心里总是感觉不踏实,空落落的。
如今总算看到希望了。
“老板,你们这个串串的辣味很特别啊,用的是什么辣椒啊”其中一位客人的舌头很敏感,品出了调料中辣椒的与众不同。
“要说您可真懂行。这是农科所新品种的红尖椒,又辣又鲜,现在还在小面积种植阶段,市面上可见不着呢。”吴大娘笑着解释道。
“嗯,怪不得呢,这辣劲儿真过瘾,和以前吃过的都不一样。这么说来,我们还挺有口福的嘛。”客人满意地点点头,拿筷子继续招呼。
吴大娘看看沸腾的汤锅,那里面加入了小江刚刚拿来的特种辣椒和小茴香。小江特别说明,这辣椒的辣度很高,一个锅里只能放两颗,多了会让人受不了的,适得其反。
她当时也尝了尝,果然如此,而且放了新辣椒和小茴香之后,四种特别调料一起发挥作用,整个汤底似乎比以前更加鲜美浓郁了,汤好,食材的味道自然也跟着更胜一筹。
看来小江的那位老乡朋友,手中的好东西可真不少啊。
这时,又有客人进门,她赶紧迎了上去。
随着客人的增多,再加上香气的引诱,羊群效应开始显现,店内的八张桌子很快就坐满了。
江逸晨见状也停止在外面招揽客人,回到大厅中帮忙。
食客们刚刚进来时,只是试探xing地先少量点上几串,待尝到滋味儿,心中感叹原来竟是如此美食,随即放开,点菜的声音此起彼伏,吴大娘来回奔忙,额头见汗,苏晓佳和江逸晨也忙得不可开交。
再到后来,这些食客吃上了瘾,也不再细分什么菠菜油菜西葫芦藕片等品种了,而是张口直接要多少多少菜串豆腐串或者鱼丸之类。
最先进来那三位外地游客,待结账时愣了一下,居然一共吃了一百三十多块钱。看着满桌的竹签,这才感觉自己的肚子发胀,咽喉中频频打嗝。
都是走南闯北多年的人了,没想到自制力竟然变得这么差,三人不禁相对苦笑。
第五十五章 鼎香园开张下
鼎香园的大厅之中,已经是座无虚席。顾客们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相互交流谈笑,气氛也随之热烈起来。
随着客人的进进出出,菜架上的食材以惊人的速度飞快消失着,远远超过了以前的野摊子。坚持到一点钟左右,终于全部告罄。
今天是开张第一天,由于情况不明,不敢准备过多食材。以后倒是可以进行调整。
江逸晨早已收回了搁在店外的宣传木牌,并婉言回绝了新顾客的进门要求,请他们晚餐的时候再光临。
待店内最后一拨客人结账离开,他随即关上了玻璃店门,将门后标记着打烊的牌子翻正对外。
吴大娘和苏晓佳拿毛巾擦擦汗,接着收拾餐桌上的竹签碗碟,江逸晨也上前帮忙。
“小江,歇着吧,你又要上学又要照顾店里的,容易累着。我们俩干就行了。”吴大娘劝阻道。
“呵呵,我可没那么娇气。对了,大娘,我说不用担心吧,就凭咱们店串子的味道,独一份儿,换个地方生意一样好,根本不用犯愁的。”江逸晨想到先前吴大娘患得患失的模样,不由觉得好笑。
“那倒是,我这老婆子,可比不了你们大学生见识多。”吴大娘感叹地说道。
苏晓佳听了这话,不觉莞尔,冲nǎinǎi打了个江逸晨还看不懂的手势。
“这死丫头,还敢笑话nǎinǎi。看我不敲你。”吴大娘作势要捉她,苏晓佳赶紧笑着跑开。进厨房做午饭去了。
看着祖孙俩开起了玩笑,江逸晨的心情更加愉快起来,没想到晓佳妹子平时文文静静的,原来也有如此活泼的一面啊。
等全部收拾利落,三人坐在一起吃午餐。
午餐简简单单,就是白米饭,外加炒了两荤两素四个菜,都是苏晓佳掌勺。刚才看着菜刀锅铲在她的手中灵动地上下飞舞,江逸晨不由感慨,那句话说得一点儿没错,还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要知道现在的城市家庭里大多是独生子女,年轻一辈的女孩子中,会做饭的打着灯笼都难找,几乎已经快变成熊猫般的稀罕物了。
吴大娘见生意兴隆,不禁情绪高涨,干劲儿也起来了。
她交代孙女,早点儿把饭吃完,然后一起准备晚上的食材。趁热打铁,多招揽一些顾客,也打响鼎香园的牌子。
江逸晨见状连忙劝阻,说这店里的生意并不是靠走量维持的那种,讲究个细水长流,用不着那么拼。注意劳逸结合,千万别把身体搞垮了,那可得不偿失。要知道现在的医院都是老虎嘴,轻易可进不起。一会儿先睡个午觉,歇踏实了起来再说,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
前几天,吴大娘她们已经退掉了地下室的出租屋,正式搬到店里二楼来住了。
吴大娘一听也是这个理儿,便点头答应下来。
用餐完毕,江逸晨看店里的事情暂时不多,于是告辞出门,准备回学校苗圃去瞧瞧。
合林街距离学校北门并不远,大约一刻钟左右,江逸晨便走到了往ri麻辣烫摊车的位置。
此时,小吃街上的各种摊位还没有收摊,小贩们仍卖力地吆喝着招揽生意。
他突然想起了吴大娘说过的,昨天下午在那棵大杨树上张贴了两张开店告示,用来通知这里的老客户们。
谁知左看右看,也没有发现告示。难道是有关部门派人来清理小广告了不对啊,就在附近的墙上电线杆等位置,其他什么房屋出租招聘男女公关老军医治疗难言之隐等等小广告历历在目,丝毫也没有清洗过的痕迹。
于是他掏出手机,给吴大娘打了个电话,问问情况。电话中,吴大娘说自己肯定是贴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她又说店里还有,她马上再带两张过来。
江逸晨只得在原地等候,他又看看周围那些做生意的小贩,心中似乎有些明白了。
不多时,吴大娘骑着自行车赶过来,上坡时由于气力不济,便下车推着往上走。
两人碰面,吴大娘瞧瞧空空如也的杨树干,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哎,我说,是谁那么手欠,谁那么缺德带冒烟的啊还把我的通知给撕了。你们有气儿,有能耐找城管撒去啊,找贪官污吏撒去啊。欺负我一个老婆子算什么本事啊我带着一个没爹没妈的哑巴孙女,过ri子容易吗这谁撕的啊,良心让狗给吃了吧”
“谁撕了我的通知,谁生儿子没x眼儿啊。。。。”
吴大娘叉着腰面朝小吃街,拉长声音骂开了街,嗓门大得出奇。
没想到平时和善可亲的吴大娘居然还有这么泼辣的一面,江逸晨暗暗感到好笑。
怪不得说同行是冤家啊,这句话真是一点儿没错。
他顺势望向不远处的那些摊贩,一个个面露尴尬,都低头干活儿,根本没有人应声,更谈不上站出来了。
吴大娘骂累了,收住声,转而又从自行车后架子的袋子里拿出两张新的通知告示,刷上浆糊,重新贴在大杨树树干上。
并嚷嚷谁再撕,她就天天到这里来骂,让大家都不安生。
江逸晨安慰她了几句,两人这才分开,各回各处。
晚上五点半钟,鼎香园麻辣烫店继续开门营业。
下午准备了充足的食材,菜架上一层层堆得满满当当的。为图省时间,原料都没有外出采购,而是吴大娘打电话让以前熟识的菜贩子送货上门的。
江逸晨站在店外,举目观察四周情况,新店开张,人生地不熟的,只能有样学样,跟随别人的步子走,这样也比较安全。
这时看到马路东边的一些饭馆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将店内的餐桌椅搬出,摆放在门口的人行道上。并派伙计吆喝招揽生意,路边顿时热闹起来。
这是中午所没有的情景,说明当前这个时间段应该没人检查。
江逸晨放心了,回屋招呼苏晓佳,把备用的桌椅板凳抬出来,在店门前摆上四桌。
这样就餐座位就从八桌增加到了十二桌,有效营业面积也随之马上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可谓立竿见影。
第五十六章 老顾客上门
傍晚时分,鼎香园的麻辣烫汤锅依旧架在门口附近,让香气飘散。
不多时,陆陆续续的开始有顾客上门了,就坐点菜,鲜香的麻辣烫串子,让他们吃得赞不绝口。
这幅情景也吸引了更多的客人,于是屋里屋外,随意就坐。
店里的三个人也随之忙碌起来。
没过多久,从路西走来五位民工模样的人,一路上东张西望。
“哎,鼎香园,就是这儿噻。”
“对头,就是那个老婆婆和那个女娃儿。我认得的。”
“好多天了,总算找到喽。”
“走啰,坐到里面去。”
五人cāo一口南方口音,往店里面走。
吴大娘一抬头,原来是老顾客找过来了,不由一阵惊喜,连忙招呼张罗。
客人点完菜,和吴大娘闲聊了几句。
最近这些天都没有看到吴大娘的麻辣烫摊子,嘴里馋得很,尝别家的怎么都不对味儿。后来就干脆窝在工地上吃食堂。
直到今天下午,才在小吃街那儿看到了通知告示,随后按图索骥找到这里。
吴大娘笑容可掬地谢谢他们捧场,然后介绍今天全部是八折优惠。几位民工听了也非常高兴,说今晚要敞开肚皮吃个安逸,好好打打牙祭。
片刻之后,苏晓佳端着烫好的头一批串串上桌。
几位民工立刻停止闲聊,一人一个调料盘,捋下肉丸菜块大吃起来。
“哎,啷个比原先的味道还好些了哩”其中一位发出疑问。
“是噻,我晓得喽,海椒嘛,这里面放的海椒硬是要得。”
“嗯,这海椒味道好。就是放得不够。”
“老板,恁个好的海椒,多放点儿嘛,不过瘾噻。”
平时还都能将就,但今天难得尝到如此美味的辣椒,民工们按耐不住,纷纷提出要求。这也得到了其他部分客人的附和,要求汤锅里添加辣椒。
但是也有另外一些顾客说辣味刚刚好,不要再加了,否则受不了。
辣椒这东西,南北方人的口味差异很大,起初是南方人的专利,后来传到北方,北方人也开始能吃点儿了,但食用量普遍不大。
所以很多像拉面馆之类的餐馆,在桌子上放着辣椒面调料,随客人取用,以适应不同口味儿。
但麻辣烫却不大适宜采用这种形式,因为辣椒面直接撒到串串上不容易调开,造成味道不均匀,所以通常都是统一下锅的。
更何况特种辣椒的数量有限,而且辣度极高,也不可能做成辣椒面随便放到餐桌上。
顾客是上帝,既然提出了要求,也不能不予理睬。吴大娘立即与江逸晨商量,然后向就餐的客人们咨询了一下,大致统计出能吃辣的比例。
最后决定将两口汤锅分开,一口微辣,一口重辣。
江逸晨随即往重辣的汤锅中增加投放了两个特种红尖椒,并告知苏晓佳,注意区分,千万别搞错了。
重新上桌的加辣串串,立刻受到了重口味顾客们的欢迎。
尤其是那五位南方民工,解开上衣扣子招呼,个个吃得是酣畅淋漓,连赞巴适安逸。
吴大娘上前介绍店里刚刚进了粼江啤酒,要不要来点儿。
得到同意后,五瓶啤酒上桌,倒入杯中,白sè的泡沫,黄澄澄的酒液,更是催人食yu大开。
餐桌上,辣味儿菜与啤酒往往是天作地合的一对伴侣。
其他客人见状,也招手点要啤酒。
在美食的诱惑下,屋里屋外的人们无论男女,都不再顾忌形象,纷纷大口吃菜举杯痛饮。
这幅热烈的场景吸引了更多的行人加入,桌子不够用了,吴大娘又从楼上搬出几把折叠圆凳,让他们靠边坐着就餐。
江逸晨瞧着,心里不由产生了一点儿担忧,由于辣椒的加入,顾客们的吃相明显超过了以往在小吃街上出摊的时候。另外三种调料还无所谓,但这特种辣椒似乎具备一定的致瘾xing,包括苗圃的廖老头儿,现在也几乎是顿顿离不开。
不过转念一想,这世界上带致瘾xing的食物饮料可不少,除了违禁品以外,常见的香烟可乐咖啡槟榔浓茶等等都会使人上瘾,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尤其是后面四种,不仅合法,似乎也并没多少人对之进行抨击。
算了,以后看看情况再说吧。
暂时也没功夫细琢磨,因为此时那边又有顾客招手叫人。
点单取料下锅结账收钱,店里的三人都忙得团团转。夜sè渐渐降临,一直到八点多钟,全部食材销售一空,麻辣烫店随之宣布关门。
将外面的桌椅搬进屋,吴大娘和苏晓佳坐在椅子上,不住喘着气。今天晚上这段儿真是累坏了,几个小时就没有停过。
江逸晨的状态还行,没有感觉过于疲乏。
他想了一下,建议吴大娘去招个店员来帮忙,瞧这架势,今后的生意肯定是一片火红。
至于人员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老实勤快,身体健康就行。工资可以适当给高一些。
吴大娘也同意了,要是天天如此,自己这把老骨头还真受不了。
随后粗粗一算账,今天两餐,共计卖出荤串一千一百串,素串两千五百串。啤酒一百余瓶。
按素串成本三毛,荤串成本七毛来算,不算啤酒,光这两样就赚了两千二百多元的毛利,这还是在首ri开张打八折的基础上产生的业绩。
吴大娘手持计算器,乐得合不拢嘴。开个小吃店的利润竟然如此丰厚,真是始料未及啊,真是比那个野摊子强太多了。她心中暗暗庆幸自己有眼光,当初舍得下本钱与小江合作。
江逸晨一抬头,看见了挂在墙面上的石英钟,突然想起今天是周六,晚上还有魔术表演任务。
“大娘,晓佳妹子,我还有点儿急事儿,得马上走了。屋里就得你们收拾,辛苦了。还有,晚上关好店门,注意安全。明天上午就去把多余的钱存银行,店里留下基本的花销就行了。”他赶紧交代几句,然后站起身向门外走去。
“知道了,小江,你有事儿就忙去吧,这里有我们,就不用cāo心了。”吴大娘应承道。
苏晓佳的脸上汗津津红扑扑的,她见江逸晨要出门,也对着他挥了挥手告别。
第五十七章 麻辣烫店增添人手
鼎香园顺利开张后,接下来的ri子,生意越发红火起来。
靠着口口相传,大批的回头客在较短的时间内诞生,成为消费主力。
合林路上顾客的消费能力明显超过了管理学院北门外的小吃街,其中社会人士居多,学生模样的很少。大多数人进店就坐之后,熟练地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尽情点单,敞开吃个痛快,并不是很计较钱包的问题。
每桌客人结账离开时,桌面上往往都剩下一大堆的竹签子,以及空空如也的瓷盘待收拾,让人不得不感叹消费者的胃口之旺盛。
价格打八折的优惠活动也就仅仅维持了一天,开张第二ri即恢复原价。对此,一些已经光临多次,与吴大娘较为熟悉的老客人提出建议,说现在的餐饮行业都流行会员制vip卡什么的,持卡者能够享受订座就餐优先权与价格优惠,希望鼎香园也能够参照一下,当然,对他们这些老顾客应该优先办理。
吴大娘把这个意见告知江逸晨,江逸晨琢磨了一阵子,还是摇头否决了。
会员制vip金卡等模式,主要是饭馆用来拉拢留住顾客的手段,似乎已经成为行业内通行的做法,也没什么新意。但自己这边的麻辣烫食品目前销售火爆,供不应求,完全没有必要搞这套东西,让利更是毫无意义之举。另外在营业面积紧张的情况下,把顾客分成三六九等,不公平对待,搞不好还容易引起矛盾纠纷。
所以这一套还是算了,最多在结账的时候去掉个零头就足矣。
吴大娘听了他的分析之后,觉得也很有道理,现在是店方强势,那么由店方来制定自己的规矩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随后她便婉言回绝了那几位老顾客。
饭馆的食材原料供货方面,仍是由以前吴大娘认识的两位菜贩子提供。
当前饭馆每天消耗的食材数量很大,尤其是青菜藕片豆腐这些素食,更为可观,所以菜贩子送货上门的积极xing也随之大涨。
吴大娘本着一客不烦二主的原则,开出食材清单,让菜贩子照单准备,自己没有的就去外购,一同送来。这样省了不少的麻烦。
同时采用两位菜贩子轮流供货的模式,保持一定的竞争xing,以杜绝诸如价格不透明食材不新鲜送货不及时等问题的出现。
另外,既然店里的生意如此红火,有些地方的开销就不必太节省了,除了菜贩子直接送货上门以外,煤气罐的换气以及米面粮油的采购等等,大都照此办理。虽然比自己人亲自前往花费要高一些,但却节省下不少时间和jing力,显然是值得的。
吴大娘一人身兼数职,现在可比不得当初的野摊子,方方面面事情头绪众多,后勤采购账目管理接待客人制作食物以及清洁卫生等等,什么都得张罗,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实在忙不过来了。
于是,她听从江逸晨添加人手的建议,去原先住的地下室出租屋那儿,找熟人打听,看看有没有条件合适的愿意来麻辣烫店里工作。
找来找去,遇到了一家邻居,这家人原先与吴大娘原先认识,见面说过话。
这是一个标准的三口之家,夫妻俩带一个上小学的男孩。两口子都是外地人,前来粼江市打工已经有三年多了。女的三十多岁,名叫张凤兰,圆脸短发,大眉大眼的,瞧上去显得很jing干。她原先在一个私人玩具厂当线上工人,后来还提了个组长,她的老公则在一家汽修厂工作。
谁知近年赶上国际金融危机,玩具厂主要的出口业务受到极大影响,被迫压缩产能,裁掉了一批员工。张凤兰也不幸被划定在这批人当中。
光靠男人不高的工资,一家人生活得紧紧巴巴。张凤兰休息了一段时间过后,也待不住了,打算出门再去找个工作补贴家用,却正好碰上了吴大娘。
吴大娘很喜欢这个踏实贤惠的女人,于是加紧招揽。张凤兰听说工作地点离住处不远,倒是也还满意,因为这样方便她回家照顾孩子。
谈了一阵,双方顺利达成了协议。张凤兰到店里工作,试用期一个月,工资一千八百元,管两餐,试用期过后提到两千伍佰元,效益好的话还有奖金过节费之类福利。
这样,麻辣烫店添了一名主力人手,总算没有那么紧张了。
关于麻辣烫店的营业时间,江逸晨也制定了与众不同的安排。尽管店员增加,但他并不打算搞多数餐饮业同行通行的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连续营业模式,因为实在没有必要,一来店里并不靠走流水薄利多销,二来让吴大娘祖孙俩过于劳累也不好。
于是,他与吴大娘商量之后,把每天的营业时间定为两段:上午十点半开门,中午一点半钟休息。下午五点开门,七点半钟打烊。并且张贴告示,向顾客们正式公布。
江逸晨自己这边,开始进入了实习阶段。经学校安排,将他和班上其他几名同学派到市里城北一家贸易公司实习。
本来他们对实习单位还有所期待,以为能学到一些东西。谁知上班后才知道,所谓的实习,其实就是在公司里打杂,整理资料打字收发信件取报纸搬东西打扫卫生,什么都得干,基本被当成免费劳动力。和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几乎沾不上什么边。
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单位头头掌握着实习鉴定大权,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江逸晨和他的同学们只得打起jing神,听从指示,每天都忙得团团转,还不敢迟到早退。
一周下来,兴许是部门经理觉得这几个小伙子干得还不错,也老实听话,于是除了免费的一顿午餐之外,还给他们每人补助了一百元的津贴。算是额外的收获吧。
因为实习和上班差不多,再加上每周还有三次魔术表演,所以江逸晨的空余时间不富余,去鼎香园的机会也就比较少了。
好在吴大娘很体贴他,说只要调料的供货不出问题,其它事情店里的三人完全能够办妥当,让他不用过于cāo心。
第五十八章 污染报道引发的联想
进入十一月初,鼎香园开业已经有十来天了,在这段时间里,生意持续火爆。
不过麻辣烫店每天只有两餐共计七个小时的营业模式,也遭到部分顾客的质疑,因为这不方便他们随时zi you地就餐。建议店方本着顾客至上的原则,加以改善。
但店里在江逸晨的要求下,并不为所动,每天仍坚持执行作息制度。那些顾客埋怨抗议一番,也
海岛农场主第11部分阅读
-
海岛农场主第11部分阅读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