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看的比谁都明白,他年轻的时候可真是想励精图治的,可到头了怎么就变成了隐居深宫中的“懒皇帝”呢。
    有时候,他真的蛮佩服自己的祖父世宗皇帝的。
    同样是个“懒皇帝”,可偏偏大臣们都怕世宗皇帝。
    而万历这个“懒皇帝”,反过来却是怕大臣们。
    甚至于小臣怕、远臣怕、只要是外朝的官,他都怕。要说不怕,恐怕就是近臣们。
    无奈何,大臣也好,小臣也好,远臣也好,万历都骂不过他们。
    身为皇帝,骂不过不要紧,只要会杀人就行。
    可要说打,要说杀,登基数十年来,万历却是不曾真打杀过谁。
    他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天子。
    万历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昏君、暴君,因为他真的没有因为心中的怒气处死过谁。
    国家在他手里,治理的远比祖父更好。
    百姓丰衣足食,对外大征屡获大捷,无边患,无虏冦,丁口数量达到本朝最高…这一切,不是盛世天下又是什么,他不是明君又是什么!
    万历是个记仇的天子,可仅仅是记恨,不会动辄就杀人。
    就是那所有人都推崇的顾宪成,气的他要吐血的顾宪成,万历也仅仅是赶他出朝廷。明知对方心有不甘,在南直隶兴风作浪,以一介布衣操控朝堂,坏了朝廷多少事,也只作未见。
    前阵科道有人借李三才盗木一事攻击远在无锡的顾宪成,万历一看就知道这是党派相争,有人想借他这皇帝之手收拾东林党。
    但,他这皇帝内心深处何尝不想借此收拾顾宪成呢。
    当年王锡爵不能复阁的事一直令万历耿耿于怀,始作俑者就是顾宪成和李三才。
    所以,如果能把顾和李一起收拾掉,万历会高兴的睡不着觉。
    然而,最终他还是留中了。
    因为,他明白,真要把那些弹章下发部议,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收拾不了顾宪成,反把他这皇帝陷进去。
    于外朝士大夫而言,顾宪成所作所为并不算什么。可以有人去质疑顾宪成,可以有人去骂。但皇帝要借这由头对顾宪成动手,却是大大的不行。
    万历必须有所弃。
    逐走一个李三才于他这个皇帝而言,已是成功。
    真要再对顾宪成动手,除了徒惹麻烦,无一利处。
    东林党如今在朝中势力很大,首辅叶向高就是该党党魁。
    万历真要对顾宪成喊打喊杀,叶向高等人必不罢休。
    届时朝争一起,乱的是朝堂,害的是国家,郁闷的也是他这皇帝。
    各地矿监税使多被杀害一事,万历能为这些近臣做的,也仅仅是以绝食威胁他的首辅秉公处置。
    党争之弊,万历何尝不知。
    然,无力改变。
    数十年下来,党争已根深蒂固,但是官员必有亲附之党,无党则无立。
    关系错综,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一人而搅整个朝廷。
    在此前提下,万历只能压制,而不能将东林全盘否定。
    要不然,就是躲在宫中,也断无他的安稳日子过。
    闹到极处,整个外朝都会与他为敌。
    且真打压了东林,取而代之的亦旧还是那些科道清流。
    好比水中按葫芦,沉了这头崛起那头。
    都与他这皇帝不好相处,又何必费此苦心呢。
    保持眼下这个局面也算不错,至少东林势力再大,总有其余各党牵制。
    李三才不能入阁,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东林的一大胜利。
    万历心满意足。
    魏养蒙上书要他召还顾宪成,召还赵南星,说什么顾、赵之流都是大贤,用了他们朝堂就能清明,政通人和。
    笑话,真是笑话。
    魏养蒙的脑子仍是一根筋,人云亦云。
    哪些人在说顾、赵之类是贤臣,身为皇帝的万历比谁都清楚。
    诚论,魏养蒙不是东林党,但却是站在东林党那边的。
    其人治地有实干,但于朝堂之眼光还是差了些,不知党争之害。
    清流之辈掌握风评,黑的在他们嘴里就是白的,白的在他们嘴里也是黑的。任人唯亲,党同伐异。
    真要把顾宪成、赵南星这些东林党召进朝廷,那真就是一党独大,顾宪成之流完完全全替他皇帝做主了。
    万历不能容忍此事发生,他当初同意李三才入阁,是因为叶向高的逼迫,实在是找不到理由拒绝。
    现在好不容易得了李三才的罪状,又岂能不趁机利用。
    他罢李三才,是明着告诉外朝,朕不是瞎子,不是聋子,不是什么都不管。
    若非内阁还要叶向高维持,眼面前又没有人能够替换叶向高,又还算任事,把朝廷多少周转了下来。否则,万历定会换了叶向高这个独辅。
    魏养蒙的奏疏和刚才那一堆奏疏一样,都被万历下令封存。
    他不会给魏养蒙批一个字的,更不会将这份奏疏发出去。
    坐在那里,心有感叹。
    自己年事已高,活着可以压制这朝堂党争,但等他死后,继任者又如何面对这朝堂尽是党的局面呢。
    想到自己那个肥胖的长子,万历不由心思一沉。
    若非长孙天资聪慧,这废立之事还真是说不准。
    长子可以说是东林一手拥出来的,不难预料,将来长子继位后,东林势力必然更大。
    以长子的性格,万历悲哀的认为,长子很有可能成为东林的“傀儡”。
    届时,根本没有人可以制衡东林,完全掌握新君的东林弄的不好,就会将朝堂之上与他们敌对的官员全部罢除。
    只是,他再悲哀,再担心,都无法改变长子朱常继是他继任人的事实。
    万历,已经掀不动再一次国本之争了。
    叹,无托孤之臣。
    大臣、小臣、远臣、近臣,谁个能替朕辅佐新君呢。
    万历不是个迷信之人,人终有一死,寿命由天不由己,纵是天子也要坦然接受死去。
    又或,我死之后,任他洪水滔天?
    人死如灰飞,后人的事自有后人决,朕担的几个心思。
    万历苦笑一声,抬头见天色不早,便准备去贵妃那。
    内侍却又送来一份奏疏,说是会极门刚收到的。
    会极门递来的奏疏都是各地矿监、税使及镇守太监的上呈,对于这些奏疏,万历从来都是立收立览的。
    “谁递来的?”万历示意内侍将奏疏呈上。
    “回皇爷,内官监丞魏良臣的。”内侍恭声将奏疏呈上。
    “他给朕上什么题本?”万历好奇,接过一看,见题封上写的是《恭请皇爷校阅大明海军疏》。
    大明海军?
    万历拿着这份奏疏,一头雾水:朕何时有了海军?

章节目录


司礼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司礼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