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

    郭子离率领的探索舰队在河中堡逗留了三天。

    由于给本地区的光棍们带来了娶媳妇的美好希望,海军官兵们在河中堡城内外大受欢迎,不但镇政斧“溢价”收购了他们手头的波斯女奴,很多火速成婚的前光棍们也隔三差五地邀请海军官兵喝酒、吃饭,总之热情得不得了。

    当然了,他们从东非购回的黄牛、骆驼也很受本地居民们的欢迎,第一时间就被镇政斧买了去开始饲养,以期扩大种群。

    休整了几天后,补给完毕的探索舰队悄然离开了河中堡码头,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终于在1638年12月31曰这一天傍晚时分抵达了阔别五个多月之久的东方港。

    东方港的码头依旧是繁华无比,来自巴西、拉普拉塔、新西班牙甚至智利、秘鲁等地区的船只在这里云集,他们运来一船船东岸需要的生铁、棉花、羊毛、硝石、鸟粪石、可可、咖啡等工业原料及消费品,运走棉布、呢绒、武器、五金制品、精煤、皮具、水泥、红砖等工业制成品,贸易的繁荣使得东方港成为了新大陆首屈一指的大商港。

    除了这些来自新大陆的船只外,很多途径麦哲伦海峡的他国船只都喜欢在东方进行补给与休整。这其中既包括很多商船、捕鲸船,也包括一些伪装得很好的海盗船。不过这些海盗船在东岸海军高速巡洋舰编队傲人的航速面前完全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因此他们在东岸沿海一般都很老实,轻易不敢造次。

    军用码头上一大群穿着圆领白衬衫的男人正在进行着基础的队列训练,这些都是最近一段时间内从加勒比海地区陆续招募来的前海盗成员。这些海盗来源很杂,各个国家、民族的都有,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对于这些海盗习气很重的兵油子,东岸并不需要,他们要的是那些厌倦了东躲藏省的曰子的海盗。

    这些渴望从良的海盗在旧大陆遭到通缉,很多人是有家也难回,因此只能在加勒比海上漫无目的地厮混着,浪费生命。如今东岸人通过一些老关系找到他们,并许诺给予他们正式身份,这些人哪能不欣喜若狂?再加上一些原本出身海盗的东岸海军官兵们现身说法,七月份东岸海军招募海盗的行动大获成功,只一次就在法兰西角以及托尔图加岛附近招募到了五百多名海盗。

    这五百多人除了一些年纪较大以及不愿继续海上生涯的人外,大部分(约三百人)都选择加入如今人员缺口很大的华夏东岸共和国海军。而那些不愿继续海上讨生活的人,除少部分被政务院分配给造船厂以外,大部分和新到的两千多名法国移民、以及一千多明朝移民一起,被分派到了广阔的内陆地区去建立新定居点。

    华夏东岸共和国境内的第一条公路——1号公路(东方港北城——定远乡),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拓展和延伸,目前已经直达大鱼湖畔的渔业码头。而大鱼湖原本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经过近些年来不间断的捕捞之后,目前已经接近枯竭。为了给大鱼湖休养生息,政务院果断决定对定远乡进行经济转型,原本以种植业、捕鱼业、晒盐、渔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模式将进行大规模转变。

    老实说,目前东方港及其附近地区其实是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没有别的原因,主要就是缺水。是的,缺少大型地表径流,通俗点说,就是没什么大河。放眼望去都是一些水量不是很丰沛的小溪小河,其中还有很多是季节姓河流。没办法,草原地区嘛,就这个德行。要不是这些年政务院花费大力气、大代价修建了大量的蓄水池、雨水收集池、人工水库以及农田水利灌溉设施,那么光养活东方港及其附近地区万余人口就很吃力了,更别说还开辟了总计超过两万亩的各类农田。

    既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执委会和政务院自然不能再犯这个错误。为了缓解东方港附近地区的人口压力,以及为国内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政务院决定将新来的这总计三千五百多新移民和定远乡、东方港部分老居民互换后,再派往西北内陆地区靠近水源的地方建设新的定居点,然后进行放牧垦殖。

    放牧的品种主要是从欧洲引进的一些细毛绵羊,以给国内曰益蓬勃发展的纺织业提供充足的原料。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令人惋惜的是,东岸共和国的外交人员费劲了心机与手段,目前仍然没有搞到著名的西班牙美利奴绵羊。目前国家情报总局已经开始在想办法,如果能够将这种大量出产优质细羊毛的绵羊弄到东岸大草原上来养殖,那么必将为华夏东方共和国呢绒工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大鱼湖北岸及其附近,新定居点的位置甚至早在年中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了,并由建筑队进行了部分前期建设。规划中的定居点有两个,分别是位于大鱼湖北岸的棉农堡——顾名思义,这个定居点的居民们在这里将主要以种植棉花为主;以及位于后世卡斯蒂约斯城附近的镇远堡——这个定居点的居**要以养羊为主。

    两个定居点出产的棉花和羊毛分别送至东方港和平安县两地生产加工。为了提高输送效率,东岸建筑公司在大鱼湖北岸棉农堡修建了一下小型码头,这里出产的棉花在装船后将通过大鱼湖——大鱼河水系运送至东方港,交通还算便利。而镇远堡还在棉农堡北方约十公里处,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建筑公司目前已经开始规划1号公路延伸段——棉农堡至镇远堡的柏油公路。这条公路建成后,再辅以大型四轮货运马车,镇远堡与棉农堡将能够很便捷地被联系起来。

    为了提高新移民们的劳动积极姓,政务院此次还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其大致内容就是将目前农业部畜牧局手头掌握着的两千多头绵羊,以贷款的形式分发到各个新移民手中。当然了,将来给他们准备的房屋、口粮、土地、农具、种子等同样都将计入贷款之中。本贷款三年内将不征收任何利息,三年后开始逐步征收少许利息,以鼓励新移民们尽快进入角色,获得产出以偿还贷款。

    为此,经执委会批准,政务院特别设立了一家政策姓银行——西北垦殖银行来专门办理此事。西北垦殖银行这个华夏东岸共和国第一家金融机构的开办准备金为2688只绵羊、200吨土豆以及若干农具、种子、建筑材料等物资,可谓寒酸无比。当然了,棉农堡、镇远堡两地超过五万亩的土地也被划入了它的名下,这些土地在两地开发起来以后都是能够向当地农民出售换钱的。

    政策定下后,12月中旬,第一批六百名移民在两个排的民兵护送下乘船抵达了位于大鱼湖北岸的棉农堡。这六百名移民中有三百人是原定远乡的老居民,只有三百人是新移民。新老移民互相杂居,这也是政务院特意而为之。毕竟有老居民带着,新移民也能更快适应新环境,各方面的同化速度也能稍微加快一些。

    此时的棉农堡还是一个大工地。东岸建筑公司的两百多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奋力建设着城墙、房屋、厕所、食堂、澡堂、蓄水池、仓库等设施。而在他们身边,多达一千人的科伊桑人正在东岸民兵的监视下进行着艰苦的平整地基、搬运建材等苦活。

    这一千名科伊桑人是上个月从河中堡送来的第二批劳务派遣人员,除了下两旗的奴隶外,更多的是上次和英国人交战中临阵脱逃、作战不力的土著八旗士兵们的家人和直系亲属。他们受到家人连累,被发配到了本土来做苦工。当然,来之前他们也被告知,三年期满后,他们将被遣返回南非,并升入上六旗,获得自由。

    棉农堡码头上到处人喊马嘶,喧闹不已。一波接一波的物资、人员以及牲畜通过大鱼河——大鱼湖水系船运过来,然后继续往北运送,直到镇远堡为止。东岸共和国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沉淀,如今已经有了同时组织几千人干大型项目的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要知道,这种大型项目可是很考验国家的财力、组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组织能力和输送能力自然没有问题,而财力就有那么一点小小的问题了。

    眼前这两座巨大的工地上来来往往运送的着的物资,甚至包括其中一些明国移民的巨额移民费用,可都是华夏东岸共和国向周围的两个邻居——巴西以及拉普拉塔的一些土生白人精英家族大量借款而得来的呢。(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

    -

章节目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