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建设 作者:风中蝴蝶
分卷阅读205
穿到古代搞建设 作者:风中蝴蝶
分卷阅读205
”郑钰铭站起身走下木台,朝武铣温和一笑,他话里的意思却不温和,这是要武铣承认吴国对咽喉口的占据,赵国如果承认,吴国同样默认赵国对卫国的侵吞。
武铣只感觉自己眼前一片炫目,他不由低垂下眼帘,定了下心神,才艰难万分朝郑钰铭躬身一揖:“不错,公子说得是。”
赵国两万大军灭了卫国后,因为风雪天气,粮草供应不上,赵轩对卫青和曾游的军队情况不太了解,只知道瞿城的粮草很足,不知道山谷供应的器械箭枝也因为天气供应不上,只以为吴军军需充足。两厢对比,人数占优的赵军攻打城池并不具备多少优势。再加上吴国王都密探送回的消息。赵轩深深觉得不能再跟吴国兵戎相见,如果吴国不顾一切跟赵国死磕,赵国不但来不及消化兼并的卫国土地,还得陷入拉锯战的深渊,这对赵国是非常不利。
赵轩派武铣出使吴王都吊唁,就是打的议和主意,当然,可以将咽喉口要回最好,要不回,就以咽喉口为界,划分赵吴边境线。
吴国跟赵国使者达成侵吞卫国、和平共处的协议,划分好两国边境线后,楚朝辉赶紧发出两条命令,一条是不再招募新兵,一条是不再雇佣商人向北部大道运送砖石和泥土。
☆、第 120 章
毛家村的五六个年轻人到征兵招募处报名,体检面试合格被征收的只有毛老大和毛柱子。虽然毛老大和毛柱子被征收进军队不算正式兵,只是预备兵,不过没有工资待遇的预备兵待遇仍然让毛老大感到很满意。
预备兵入伍住进王都的兵营后,每人发到一套冬衣加一双厚布鞋,每天供应三餐,早晨是稀饭加面疙瘩,中午和晚上是干饭和一菜一汤。毛老大对预备兵的吃穿待遇很满足,只是住的条件差了一点,兵营中士兵人数众多,宿舍不够分配,往往二十几个人打地铺挤在一间兵房内。
毛老大在征兵处体检合格得到征用后,当天就没有回家,跟着毛柱子进了兵营报到,领到新衣和新鞋后,将自己的旧衣旧鞋托送他们来王都的族长带回家中,好使自己的妻子外出也有御寒的冬衣。
预备兵们住进兵营第二天,就有监督官带领他们到王都各处干活,每干一天,预备兵可以领到五斤粟米的报酬,报酬记在出工单上,累积到十天发一张五十斤粮券的条子,预备兵可以将条子交给自己的家人,由家人拿着到王都指定的粮食店铺兑换粮食。
郑钰铭进入王都后,曾派人到王城和王城附近的村庄调查过百姓家中情况。发觉不论是王都还是周围村庄中的百姓,家中生活都非常困难。今年王都附近的田地收获一般,算不得丰收年,百姓本来跟往年一样交完赋税,剩余的粮食还能保证温饱。可是漪姬作乱上位后,又补征了两次田赋,两次收刮,将百姓家中余粮收走一大半。郑钰铭得到的调查结果就是,王都附近百分之九十的百姓家中缺粮,过了春节,这百分之九十的百姓就要陷入饥荒。
原来的封建历史上的君王统治者,不想百姓饿死的话,往往都是派臣子开仓发粮,帝王选派的臣子有良心了,那大半粮食会发放到百姓手中,如果臣子是个贪婪黑心的,那么赈粮往往大部分被臣子联合土豪侵吞,或者以次粮霉粮调换赈粮,特别贪婪的,索性只拿出一点出来意思意思。说到底,奉旨意发放赈粮的差事其实是肥差,钦差们只要想,都能从赈粮中得到好处。当然,也有一心为民的,比如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包青天在陈州放粮。
不过郑钰铭没想做包青天,他没有将漪姬搜刮来的粮食,再无偿发还给老百姓,而是采取了另一种将粮食交到百姓手中方式。那就是在王都城内和周围田庄附近,招募大量的劳动力,进行都城改造和修建水利,使老百姓以劳力换取粮食,每日的劳动报酬和预备兵们一样,也是管吃管喝后可以领到五斤粟米,同样是用粮券代替粮食,十天发放一次。
郑钰铭坚持给干活的百姓发放粮券,而不是直接发放粮食,也有用意在内。郑钰铭和楚朝辉虽然算掌握了吴国大权,可是手上可用的人实在太少,南埠和山谷抽调来的一部分识字奴隶和平民,因为地位关系,只能充当小吏。如今的行政管理,主要依靠的还是识字的贵族阶层。
郑钰铭为了防止发放粮食环节出现贪污现象,就用粮券来预防这一现象,因为指定兑换粮券的粮店由郑钰铭完全掌控,只要拿着粮券去兑换的人有不妥,粮店的人会记下报告给黄钟,黄钟马上会让情报处进行调查。这样一来,想钻以工代赈空子的官吏马上就会显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贪污。
郑钰铭使用以工代赈粮方式进行建设,既可以解决百姓的饥饿问题,又可以集中到大批的劳力进行基础建设,而且参加劳动的劳力劳作时,主观积极性很强,即使工地上监工不多,也很少有怠工现象。
郑钰铭粗粗计算过,一家五口人,只要有一人能出工以工代酬,其余四口人靠着每天的五斤粟米,加点野菜蔬菜和杂粮,还是能填宝饱肚子。到了明年五月份大小麦收割后,农民家中就能接上青黄。而那时,土豆和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会在全国全面推广,兴修了水利后的农田,只要不是遇上百年一见的大旱和大涝,吴国农夫们精耕细作下,将在秋季迎来大丰收,可以预见,吴国的农民将有一个富裕的丰收年。
这时候的百姓,上缴赋税的同时,还得承担统治者指派的劳役,劳役是义务的,是无偿没有任何报酬。郑钰铭的以工代赈方案一出,王庭的许多大臣觉得郑钰铭为人太过仁义,对百姓应该承担的义务还付给报酬,真正是一位仁善的公子。郑钰铭动用付报酬的粮食除了漪姬收刮的,就是抄家抄来的,这种方案不触及贵族们的利益。王庭庭议讨论时,反对声音微弱也不坚决。
在太子府邸干着活的毛老大,心里就在感激着仁厚的公子明,他根本就不会意识到,郑钰铭拿着本来属于他们自己的粮食,在驱使他们出力去换回。
太子府中的人被漪姬灭了满门,人死光了,府邸却没有受到损坏,房屋建筑还保持着王国继承人应该有的富丽堂皇。太子府除了有三百多间房子,还有两个花园,一块面积很大的练武场。
郑钰铭已经决定明年开春,在王都和达城各设一所大学院,王都的学院在吴国北部,就称之为北学院,在达城的学院地处吴国南部,就取名南学院。
北部学院院长由太傅担任,太傅自西侯继位后
分卷阅读205
分卷阅读205
-
分卷阅读205
穿到古代搞建设 作者:风中蝴蝶
分卷阅读205
”郑钰铭站起身走下木台,朝武铣温和一笑,他话里的意思却不温和,这是要武铣承认吴国对咽喉口的占据,赵国如果承认,吴国同样默认赵国对卫国的侵吞。
武铣只感觉自己眼前一片炫目,他不由低垂下眼帘,定了下心神,才艰难万分朝郑钰铭躬身一揖:“不错,公子说得是。”
赵国两万大军灭了卫国后,因为风雪天气,粮草供应不上,赵轩对卫青和曾游的军队情况不太了解,只知道瞿城的粮草很足,不知道山谷供应的器械箭枝也因为天气供应不上,只以为吴军军需充足。两厢对比,人数占优的赵军攻打城池并不具备多少优势。再加上吴国王都密探送回的消息。赵轩深深觉得不能再跟吴国兵戎相见,如果吴国不顾一切跟赵国死磕,赵国不但来不及消化兼并的卫国土地,还得陷入拉锯战的深渊,这对赵国是非常不利。
赵轩派武铣出使吴王都吊唁,就是打的议和主意,当然,可以将咽喉口要回最好,要不回,就以咽喉口为界,划分赵吴边境线。
吴国跟赵国使者达成侵吞卫国、和平共处的协议,划分好两国边境线后,楚朝辉赶紧发出两条命令,一条是不再招募新兵,一条是不再雇佣商人向北部大道运送砖石和泥土。
☆、第 120 章
毛家村的五六个年轻人到征兵招募处报名,体检面试合格被征收的只有毛老大和毛柱子。虽然毛老大和毛柱子被征收进军队不算正式兵,只是预备兵,不过没有工资待遇的预备兵待遇仍然让毛老大感到很满意。
预备兵入伍住进王都的兵营后,每人发到一套冬衣加一双厚布鞋,每天供应三餐,早晨是稀饭加面疙瘩,中午和晚上是干饭和一菜一汤。毛老大对预备兵的吃穿待遇很满足,只是住的条件差了一点,兵营中士兵人数众多,宿舍不够分配,往往二十几个人打地铺挤在一间兵房内。
毛老大在征兵处体检合格得到征用后,当天就没有回家,跟着毛柱子进了兵营报到,领到新衣和新鞋后,将自己的旧衣旧鞋托送他们来王都的族长带回家中,好使自己的妻子外出也有御寒的冬衣。
预备兵们住进兵营第二天,就有监督官带领他们到王都各处干活,每干一天,预备兵可以领到五斤粟米的报酬,报酬记在出工单上,累积到十天发一张五十斤粮券的条子,预备兵可以将条子交给自己的家人,由家人拿着到王都指定的粮食店铺兑换粮食。
郑钰铭进入王都后,曾派人到王城和王城附近的村庄调查过百姓家中情况。发觉不论是王都还是周围村庄中的百姓,家中生活都非常困难。今年王都附近的田地收获一般,算不得丰收年,百姓本来跟往年一样交完赋税,剩余的粮食还能保证温饱。可是漪姬作乱上位后,又补征了两次田赋,两次收刮,将百姓家中余粮收走一大半。郑钰铭得到的调查结果就是,王都附近百分之九十的百姓家中缺粮,过了春节,这百分之九十的百姓就要陷入饥荒。
原来的封建历史上的君王统治者,不想百姓饿死的话,往往都是派臣子开仓发粮,帝王选派的臣子有良心了,那大半粮食会发放到百姓手中,如果臣子是个贪婪黑心的,那么赈粮往往大部分被臣子联合土豪侵吞,或者以次粮霉粮调换赈粮,特别贪婪的,索性只拿出一点出来意思意思。说到底,奉旨意发放赈粮的差事其实是肥差,钦差们只要想,都能从赈粮中得到好处。当然,也有一心为民的,比如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包青天在陈州放粮。
不过郑钰铭没想做包青天,他没有将漪姬搜刮来的粮食,再无偿发还给老百姓,而是采取了另一种将粮食交到百姓手中方式。那就是在王都城内和周围田庄附近,招募大量的劳动力,进行都城改造和修建水利,使老百姓以劳力换取粮食,每日的劳动报酬和预备兵们一样,也是管吃管喝后可以领到五斤粟米,同样是用粮券代替粮食,十天发放一次。
郑钰铭坚持给干活的百姓发放粮券,而不是直接发放粮食,也有用意在内。郑钰铭和楚朝辉虽然算掌握了吴国大权,可是手上可用的人实在太少,南埠和山谷抽调来的一部分识字奴隶和平民,因为地位关系,只能充当小吏。如今的行政管理,主要依靠的还是识字的贵族阶层。
郑钰铭为了防止发放粮食环节出现贪污现象,就用粮券来预防这一现象,因为指定兑换粮券的粮店由郑钰铭完全掌控,只要拿着粮券去兑换的人有不妥,粮店的人会记下报告给黄钟,黄钟马上会让情报处进行调查。这样一来,想钻以工代赈空子的官吏马上就会显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贪污。
郑钰铭使用以工代赈粮方式进行建设,既可以解决百姓的饥饿问题,又可以集中到大批的劳力进行基础建设,而且参加劳动的劳力劳作时,主观积极性很强,即使工地上监工不多,也很少有怠工现象。
郑钰铭粗粗计算过,一家五口人,只要有一人能出工以工代酬,其余四口人靠着每天的五斤粟米,加点野菜蔬菜和杂粮,还是能填宝饱肚子。到了明年五月份大小麦收割后,农民家中就能接上青黄。而那时,土豆和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会在全国全面推广,兴修了水利后的农田,只要不是遇上百年一见的大旱和大涝,吴国农夫们精耕细作下,将在秋季迎来大丰收,可以预见,吴国的农民将有一个富裕的丰收年。
这时候的百姓,上缴赋税的同时,还得承担统治者指派的劳役,劳役是义务的,是无偿没有任何报酬。郑钰铭的以工代赈方案一出,王庭的许多大臣觉得郑钰铭为人太过仁义,对百姓应该承担的义务还付给报酬,真正是一位仁善的公子。郑钰铭动用付报酬的粮食除了漪姬收刮的,就是抄家抄来的,这种方案不触及贵族们的利益。王庭庭议讨论时,反对声音微弱也不坚决。
在太子府邸干着活的毛老大,心里就在感激着仁厚的公子明,他根本就不会意识到,郑钰铭拿着本来属于他们自己的粮食,在驱使他们出力去换回。
太子府中的人被漪姬灭了满门,人死光了,府邸却没有受到损坏,房屋建筑还保持着王国继承人应该有的富丽堂皇。太子府除了有三百多间房子,还有两个花园,一块面积很大的练武场。
郑钰铭已经决定明年开春,在王都和达城各设一所大学院,王都的学院在吴国北部,就称之为北学院,在达城的学院地处吴国南部,就取名南学院。
北部学院院长由太傅担任,太傅自西侯继位后
分卷阅读205
分卷阅读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