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有多厉害?这玩意在古代没用化肥的情况下,亩产至少十几石。这还是在贫瘠的山区的产量,要是换做江南熟田,精心种植,亩产可达二三十石,也就是三五千斤。
这个数字,在现代也许没啥。可是,在没有化肥和精心育种的古代,亩产200斤才是正常。亩产300绝对算丰收。当然,这是指小麦。水稻的话,江南上等水田最高亩产可达500斤。
当然,水稻亩产能达到500斤,本书前面就说过。这除了江南上等水田本就肥沃,还有淤泥和河水中因为江南河湖鱼虾的尸体带来了大量的磷元素,也就是天然的磷肥。
水稻水稻,其植株很长时间内是泡在水里的。江南河湖纵横,鱼虾很多。鱼虾死后,会析出磷元素,成为利于庄稼的肥水。
有粪肥,没事再堆点草木灰(钾肥),再长期泡着有鱼虾尸体的磷肥水,也不怪江南水稻高产。
但即使如此,亩产500斤在古代也是非常罕见的。一般水稻亩产,也不过300斤左右,小麦的普通产量则是200来斤。
所以,像红薯这样动辄亩产一千几百斤,甚至能达到三五千斤亩产的东西,在古代农业社会,绝对是核弹一般的存在啊。
不过,再厉害的农作物,因为是外来新品种,老百姓未必能快速接受。而马林前世在乡下待过,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官方推广”……
官方推广的威力多大?它可以让万亩良田短时间内改种另一种奇怪的经济作物,只要官方下大力气。
在后世,马林可没少见一些有想法但不靠谱的官员拍脑袋决策,瞎指挥农民种植一些新奇作物,一会儿要种蓝莓,一会儿让种猕猴桃……最后,因为市场接受程度不高,农民反而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不过,这是现代。而且,那些官员推广的,一般都是经济作物,有可能会不被人接受。
但红薯不一样,这玩意就是粮食。对古人而言,能吃饱才是大事。不像现代人,吃饱早就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发财……
想要发财,红薯还真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但想要吃饱,红薯绝对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在山区以及北方贫瘠土地上,红薯绝对是最佳选择。比如,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黄土种植稻麦不行,可种植红薯,再怎么差,也有十石以上的产量,也就是一千几百斤。
亩产一千多斤是啥概念?在后世,农村因为人口太多,一家只能分到几亩地,但因为水稻亩产一千几百斤,小麦亩产也有千斤左右。所以,虽然只有几亩地,一家人也是能吃饱的,还能卖掉很多粮食。只要亩产千斤,基本上,只要两三亩地,就能全家吃饱了。当然,想要房子、衣服什么的,还得更多产量……
古代人的土地数量可不是现代人可比的,一般来说,一家人再穷也得有几亩薄地。而北方地区,因为亩产低,一家拥有10亩以上绝不是问题。当然,多半是薄地。
可红薯不管啊,哪怕是薄地,亩产也有10石以上。要是十亩地,至少能收获一万几千斤红薯啊!有一万多斤红薯,怎么才能饿死?这是个难题……
如果黄土高原上种满了红薯,那么,陕北那旮旯,是很难出现饥荒的。就算到了明末,气候异常,有红薯,也能顶过去。然后,就没李自成什么事了——大家有饭吃,鬼才跟你去造反……
……
当然,想要让大明朝接受红薯,也不那么简单。起码,你得让人喜欢上红薯啊。老百姓喜欢不喜欢其实不重要,只有皇帝和大臣喜欢了,这玩意才能得到推广。
但红薯想让人喜欢吃,也不是那么难。比如,在后世很流行的烤红薯……
这玩意在后世很流行,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卖烤红薯的大叔。而且,这些大叔年收入,一般怎么都有好几万一年,好点的有十几万一年。当然,前提是你是摆摊的,不是开店的。否则,你一年的十几万利润,都拿去给房东了。所以,卖烤红薯,还需要和城管斗智斗勇,以省下那每年十几万的店面租金。年轻人是不行的,肯定会被城管揍。而老大爷则不同,大部分城管还是要脸的,不敢对老人下狠手。少数敢对老人下狠手的,都上新闻了。至于年轻人,嘿嘿,揍你没商量……
扯远了,烤红薯在后世受欢迎,其实也就是城里人见得少,觉得稀罕。事实上,在乡下,要是家里种了一亩地或者半亩地红薯,烤红薯能吃到想吐。
但是,在这个年代,明朝人和后世的城里人差不多,都没怎么见过红薯啊。甚至,从未见过红薯。而烤红薯本就味道尚可,只要正德那个熊孩子爱吃,加上大臣们吃了觉得不错,那就有推广的价值了。更何况,亩产还那么高。
……
除了烤红薯,马林还打算拿出红薯的另一个强大应用——红薯粉条……
粉条又叫粉丝,在后世,可是北方人常见食物。在东北,猪肉炖粉条那可是招牌菜,可以和翠花上的酸菜一起称为东北主菜。
马林上辈子虽然从小生活在江淮地区,可也没少吃粉丝。因为,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这段地区,属于南北交汇地带。南方的米饭、汤圆,北方的面条大饼,以及粉条,在江淮地区都很常见。而且,这个地带,是稻麦轮作区。也就是冬天种小麦,夏季收割。收割后种水稻,秋季收割。有稻有麦,所以这个地区的人米饭和面食都习惯吃。马林记得,上辈子过年的时候,家里水饺和汤圆是一起上的。正是因为如此,穿越到欧洲后,马林才能迅速适应欧洲的面食。否则,一个纯南方人,习惯了吃米饭,到了吃面食的欧洲,会很不适应的。
所以,马林打算,给大明朝的正德皇帝和几个重要大臣,做一份经典的猪肉炖粉条。而且,还会加上辣椒,让大明朝的皇帝和重臣,提前尝一下几百年后制霸东北的美食……
当然,除了这种东北吃法,马林还打算向明朝君臣推荐一种南派粉丝吃法——鸭血粉丝汤……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后世街头那种普通的鸭血粉丝汤,而是打算用炖得久的老鸭汤作为汤底,鸭血汤为辅。鸭血汤做汤底毕竟是民间吃法,想打动这些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大明君臣,还是提高点档次的好……
……
烤红薯、猪肉炖粉条、鸭血粉丝汤,这三大名吃祭出来,不信不能打动大明君臣。只要打动了他们,马林就能用红薯换到足够的利益了。起码,也要弄个自由通商啊。可不能像别的国家那样,两年才朝贡一次,那样利润是不足滴……
写这一章,居然把自己写饿了……
这个数字,在现代也许没啥。可是,在没有化肥和精心育种的古代,亩产200斤才是正常。亩产300绝对算丰收。当然,这是指小麦。水稻的话,江南上等水田最高亩产可达500斤。
当然,水稻亩产能达到500斤,本书前面就说过。这除了江南上等水田本就肥沃,还有淤泥和河水中因为江南河湖鱼虾的尸体带来了大量的磷元素,也就是天然的磷肥。
水稻水稻,其植株很长时间内是泡在水里的。江南河湖纵横,鱼虾很多。鱼虾死后,会析出磷元素,成为利于庄稼的肥水。
有粪肥,没事再堆点草木灰(钾肥),再长期泡着有鱼虾尸体的磷肥水,也不怪江南水稻高产。
但即使如此,亩产500斤在古代也是非常罕见的。一般水稻亩产,也不过300斤左右,小麦的普通产量则是200来斤。
所以,像红薯这样动辄亩产一千几百斤,甚至能达到三五千斤亩产的东西,在古代农业社会,绝对是核弹一般的存在啊。
不过,再厉害的农作物,因为是外来新品种,老百姓未必能快速接受。而马林前世在乡下待过,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官方推广”……
官方推广的威力多大?它可以让万亩良田短时间内改种另一种奇怪的经济作物,只要官方下大力气。
在后世,马林可没少见一些有想法但不靠谱的官员拍脑袋决策,瞎指挥农民种植一些新奇作物,一会儿要种蓝莓,一会儿让种猕猴桃……最后,因为市场接受程度不高,农民反而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不过,这是现代。而且,那些官员推广的,一般都是经济作物,有可能会不被人接受。
但红薯不一样,这玩意就是粮食。对古人而言,能吃饱才是大事。不像现代人,吃饱早就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发财……
想要发财,红薯还真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但想要吃饱,红薯绝对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在山区以及北方贫瘠土地上,红薯绝对是最佳选择。比如,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黄土种植稻麦不行,可种植红薯,再怎么差,也有十石以上的产量,也就是一千几百斤。
亩产一千多斤是啥概念?在后世,农村因为人口太多,一家只能分到几亩地,但因为水稻亩产一千几百斤,小麦亩产也有千斤左右。所以,虽然只有几亩地,一家人也是能吃饱的,还能卖掉很多粮食。只要亩产千斤,基本上,只要两三亩地,就能全家吃饱了。当然,想要房子、衣服什么的,还得更多产量……
古代人的土地数量可不是现代人可比的,一般来说,一家人再穷也得有几亩薄地。而北方地区,因为亩产低,一家拥有10亩以上绝不是问题。当然,多半是薄地。
可红薯不管啊,哪怕是薄地,亩产也有10石以上。要是十亩地,至少能收获一万几千斤红薯啊!有一万多斤红薯,怎么才能饿死?这是个难题……
如果黄土高原上种满了红薯,那么,陕北那旮旯,是很难出现饥荒的。就算到了明末,气候异常,有红薯,也能顶过去。然后,就没李自成什么事了——大家有饭吃,鬼才跟你去造反……
……
当然,想要让大明朝接受红薯,也不那么简单。起码,你得让人喜欢上红薯啊。老百姓喜欢不喜欢其实不重要,只有皇帝和大臣喜欢了,这玩意才能得到推广。
但红薯想让人喜欢吃,也不是那么难。比如,在后世很流行的烤红薯……
这玩意在后世很流行,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卖烤红薯的大叔。而且,这些大叔年收入,一般怎么都有好几万一年,好点的有十几万一年。当然,前提是你是摆摊的,不是开店的。否则,你一年的十几万利润,都拿去给房东了。所以,卖烤红薯,还需要和城管斗智斗勇,以省下那每年十几万的店面租金。年轻人是不行的,肯定会被城管揍。而老大爷则不同,大部分城管还是要脸的,不敢对老人下狠手。少数敢对老人下狠手的,都上新闻了。至于年轻人,嘿嘿,揍你没商量……
扯远了,烤红薯在后世受欢迎,其实也就是城里人见得少,觉得稀罕。事实上,在乡下,要是家里种了一亩地或者半亩地红薯,烤红薯能吃到想吐。
但是,在这个年代,明朝人和后世的城里人差不多,都没怎么见过红薯啊。甚至,从未见过红薯。而烤红薯本就味道尚可,只要正德那个熊孩子爱吃,加上大臣们吃了觉得不错,那就有推广的价值了。更何况,亩产还那么高。
……
除了烤红薯,马林还打算拿出红薯的另一个强大应用——红薯粉条……
粉条又叫粉丝,在后世,可是北方人常见食物。在东北,猪肉炖粉条那可是招牌菜,可以和翠花上的酸菜一起称为东北主菜。
马林上辈子虽然从小生活在江淮地区,可也没少吃粉丝。因为,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这段地区,属于南北交汇地带。南方的米饭、汤圆,北方的面条大饼,以及粉条,在江淮地区都很常见。而且,这个地带,是稻麦轮作区。也就是冬天种小麦,夏季收割。收割后种水稻,秋季收割。有稻有麦,所以这个地区的人米饭和面食都习惯吃。马林记得,上辈子过年的时候,家里水饺和汤圆是一起上的。正是因为如此,穿越到欧洲后,马林才能迅速适应欧洲的面食。否则,一个纯南方人,习惯了吃米饭,到了吃面食的欧洲,会很不适应的。
所以,马林打算,给大明朝的正德皇帝和几个重要大臣,做一份经典的猪肉炖粉条。而且,还会加上辣椒,让大明朝的皇帝和重臣,提前尝一下几百年后制霸东北的美食……
当然,除了这种东北吃法,马林还打算向明朝君臣推荐一种南派粉丝吃法——鸭血粉丝汤……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后世街头那种普通的鸭血粉丝汤,而是打算用炖得久的老鸭汤作为汤底,鸭血汤为辅。鸭血汤做汤底毕竟是民间吃法,想打动这些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大明君臣,还是提高点档次的好……
……
烤红薯、猪肉炖粉条、鸭血粉丝汤,这三大名吃祭出来,不信不能打动大明君臣。只要打动了他们,马林就能用红薯换到足够的利益了。起码,也要弄个自由通商啊。可不能像别的国家那样,两年才朝贡一次,那样利润是不足滴……
写这一章,居然把自己写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