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人是不是都喜欢住在山洞里的?苏秦摸摸鼻子,笑了笑。
    里面黑黝黝,像藏着无数的宝藏。
    他举着油灯,深吸一口气,平静一下心情,看着脚下慢慢向洞深处走去。
    一路用手扶着墙壁,摸索走过一段狭窄的甬道,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偌大的洞穴现入眼帘,大约纵深100步,横宽50布左右,隐约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
    更奇妙的是,洞的上方有个盆子大小的孔洞,天然光束照射下来,不仅让洞里陈设一览无余,而且空气十分流畅。
    这里的陈设极为简约,左边是一张木床和案几,右边是一排排木质书架。
    苏秦首先走到木床边,看得出,这床被东郭琴打理得非常干净。
    但床上用品简陋得令人想哭。
    草鞋,木枕,麻被。
    他缓缓掀开席子,里面的干草还好没有潮湿,又看了看木枕和被子,也没有发霉,显然是经常拿到外面去晾晒的缘故,这样鬼谷先生一回来,随时可以入住。
    床榻边是一张没有漆过的原木案几,本色的木质条纹上有几条成年累月留下的墨迹,几上有盏青铜小灯,上面浅浅的灯油里,还残留着一截泛黄的灯芯。
    除此以外,案几的右上角,搁着一笔一墨,和一卷空白的竹简。
    苏秦立在一旁肃然起敬,想象当年无数山居之夜,万籁俱寂之时,鬼谷先生跪坐在一盏孤灯之下伏案写作的情景。
    自古先生皆寂寞。
    不是他们喜欢寂寞,或许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参悟天地之道。
    据张仪介绍,鬼谷先生淡泊名利,虽有惊世之才,却不求闻达于诸侯,视高官厚禄为浮云,宁可布衣粗食隐居山野。
    我苏秦做不到这一点,果然只是一个在名利场打滚的俗人罢了。
    他自嘲地笑笑。
    所谓为民为苍生,是不是自己安慰自己的一个漂亮借口呢?
    想起上次在桥上与张仪的一番对话,此刻想来,心里有点发虚。
    苏秦心情复杂,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名望和权势有着本能的欲望,如何在自己和苍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是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思考的问题。
    ……
    苏秦呆呆看着,感慨良久。
    然后举着油灯向右侧的一排书架走去,又停下脚步,蹲下,这才发现,脚下居然有一条一肩宽的山泉蜿蜒流过。
    他用手抄起一口水,饮了一口,清纯润喉,比清溪谷的更甘甜。
    他沿着泉水上游找去,发现山泉由东而来向西穿壁而去,居然是人口开凿的。
    他眯起眼,看向头顶那个透光的孔洞,洞口直下的落点,正好对着下方的溪流中段,这样下雨时,雨水顺溪流而去,不会积水在洞里,果然巧夺天工。
    这里有水,有空气,有光。
    鬼谷先生,果然是个奇人也。
    ……
    洞穴右侧是七排木质书架。
    每排书架大约有八尺多高,六丈之长,远看上去,像站着一排排黑压压的巨人。
    虽然洞里有光,但这里还是稍稍偏暗了一些,苏秦举灯走了过去。
    发现每排书架共分为十二个竖格九个横格,每格都悬挂着一块竹子木牌,上面写着每格竹简的归类标识。
    苏秦举灯从头到尾细细查看,从第一排书架开始,依次排列的是:
    第一竖格,儒家,
    第二竖格,道家,
    第三竖格,墨家,
    第四竖格,法家,
    第五竖格,杂家,
    第六竖格,名家
    第七竖格,农家
    第八竖格,兵家
    第九竖格,医家
    第十竖格,阴阳家
    第十一竖格,小说家
    第十二竖格,纵横家。
    熟读历史的苏秦知道,这是诸子百家中,在当时最有影响的十二个流派,据《汉书?艺文志》,春秋战国时期所谓的诸子百家真的是有一百多家,数得上名字的共有189家,相关著作共有4324篇,而且更夸张的是,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诸子百家其实有上千家之多。
    苏秦吐出一口气,看着后面黑压压的几排,这成百上千个流派不会都在这里吧,就是从一岁开始看到老也看不完啊。
    别的流派,他都如雷贯耳的,但那个“小说家”是什么回事?战国居然这么早就有人开始写小说了,他心中一喜,快步走到这一格前,抽出一卷竹简,书名写的是《周考》,又抽出另一卷,书名《青史子》,苏秦兴冲冲,蹲下细细翻阅。
    不一会儿,他悲催地放了回去。
    这哪是什么小说啊,记得都是民间街头巷尾的风俗哩语,还有歌谣什么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是看得苏秦头皮都发麻了,和他想象中的小说完全不一样啊。
    得,古人太调皮了。
    这不应叫小说,叫小道消息才恰当。
    他又在书架上瞄了一眼,这“杂家”又是什么鬼?
    他在这一格里,只发现孤零零地躺着一卷竹简,他取出一看,头发都吓得竖起来,卷名赫然就叫《尸子》,世界上居然有人姓尸的?太惊悚了一点吧。
    他又蹲下摊开一看,最前面一根竹简写着一行注解:尸佼,晋人也,善学,将儒法道合一也,有新有义。
    原来杂家是这么回事,苏秦笑了笑,不过不够彻底啊,其实这世上最大的杂家是鬼谷老师创立的纵横一派才是。
    这字迹苍劲有力,一笔一划韵味悠长,看来是鬼谷先生做的笔记了。
    他感叹一番,之前在小说家那两卷竹简中,也发现了大量先生做的小注,可以想象这里这么多书简,那上面的笔记一定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离开第一排书架,他举灯一一检索,发现第二到六排书架上果然都是其他诸子百家流派,初步数了数竟然真的超过一百多家,不过不再单独归类,而是一卷卷混在一起,有的流派连名字都没听过。
    苏秦很干脆地跳过,来到最后一排,上面竹牌上标识的是各种经书的各个版本,最显著的是《易经》、《诗经》等等,还有各种其他经书,蔚为壮观。
    苏秦看得头都大了。
    他想起一个成语“汗牛充栋”,意思是说,书多得用老牛去拖运时,牛都要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嘘嘘。
    原来他一直没好好理解这个词,现在太理解了,什么是汗牛充栋,这就是汗牛充洞,瞧这一洞的书。
    ……
    咦,这是什么?
    他转过最后一排书架,居然发现最里面有两个大木箱。
    他好奇地打开一看,一箱满满是小型青铜器,大多是一些青铜器皿。拿起一个细看,器皿表面刻满了奇怪的文字,苏秦立刻明白了,这个叫“金文”,一般记载在青铜器上,在没有普及竹简以前,是西周时期最常用的文字记录方式。
    打开另一箱,他捂着鼻子不禁倒退了三步,里面有一股奇异的气味,他举灯上前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龟壳,里面密密麻麻都是龟壳。
    年代久远,像百年前的古物。
    他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块,在泛着青色又白得渗人的龟壳上,也刻满了奇诡的象形文字,呆了一呆,苏秦又立刻明白,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甲骨文”。
    不过这对广大的乌龟朋友可不是一件好事,怪不得那天,在去山上砍柴的路上,碰见一只乌龟,见到自己这个人类,居然跑得比兔子还快。
    ……
    苏秦转了一圈之后,决定还是温习鬼谷先生留下的著作,于是在纵横家那个格子里,找出一卷《鬼谷子》第二章节《反应》,他感觉自己的应变能力还要加强,看得出那位萧兄弟是个不服输的主儿,下次说不定又来找自己辩论。
    他想了想,又来到道家那一格,抽出一卷《庄子札记》,庄子是个寓言大师,多学几个寓言,对自己辩论有好处。
    在书架边也有一个小案几,上面有笔墨和一卷写了一半的竹简,看来这一卷东西就是《登记表》了。
    苏秦将书名一一写上,然后环顾了洞穴一眼,慢慢退了出去。

章节目录


逆流战国当名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虞龙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虞龙泽并收藏逆流战国当名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