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有威望不允许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开府治事扩大职权,并在中央层面暂时杜绝二重君主制的出现。
但是很难避免今后他们靠这样的地位和权力再次立下功劳,继而问鼎三公,再一次掌握辟召之权,把自己的家族发展为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那样的顶级士族。
尚书台本身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没有那么大的尊荣。
其草创的意义和明代内阁还有清代南书房军机处一样,都是为了延伸拱卫皇权,但是后来都发展为强悍的权力部门。
不一样的是,因为科举制度存在与否,内阁和南书房军机处的权力永远来自于皇帝,皇帝一言以决之,只会加固君主专制,而不会威胁君主的权力,强悍如张居正也是如此。
而尚书台并非如此。
尚书台是士人的尚书台,皇帝换来换去,换的都是他们的自己人,难以加固皇权,根本就是在规则内戴着镣铐跳舞,无法做出根本性变革。
曹睿做皇帝的时候,就曾经因为不能干预尚书台政务,甚至不能进入尚书台行文书而十分烦恼,却又无可奈何,可见曹魏皇权的衰弱。
所以在郭鹏无法用科举制度斩断士人权势来源的根基之时,他必须要分化尚书台的权力,弱化尚书令和尚书仆射的权威,一点一点削弱他们的作用。
然后再想办法把权力重新集中在自己手里。
以此在新的全国性士族诞生之前就把萌芽掐灭在摇篮里。
权分八部,各置首脑,又要程昱和田丰专司一部以费其心力,使之不能全心全意行使相权。
这还不算,郭鹏为了进一步制衡尚书台,还在尚书台之外设立了内阁。
尚书台最早就是汉帝为了分三公九卿之权而设立的秘书部门,且在编制上属于少府,属于内廷部门,和内阁的诞生有相近的意义。
所以郭鹏很早就设置了内阁,他有意让内阁的官员成为他的亲信之臣,帮助他处理政务,且只能由他来任命,不能走其他任何路子进入内阁。
再然后,内阁首辅一样没有辟召属官的权力,这一点很重要,这是郭鹏特意确定的。
内阁是他的私人顾问部门,虽然也是正式的官署,但是首辅没有征辟属官的资格,所以内阁首辅只能依附于郭鹏存在,整个内阁都是如此,这将是郭某人可以操控内阁对抗尚书台的重要前提。
又因为内阁首辅是郭鹏的亲近之臣,最接近郭鹏,背靠郭鹏面对尚书台,随时可能以亲信的身份被外放到某个重要实权部门做大佬,所以内阁首辅具备的优势和权势在尚书台看来是不可小觑的。
而内阁首辅的权势来自于郭鹏,并不能来源于他的本身和他的血脉。
因为这样的事实,加上郭鹏对内阁阁员的各种优待,所以已经有一些士人对内阁的存在提出了不满。
他们认为内阁里都是一群『幸臣』,包括前任内阁首辅王粲,以数学得到了郭鹏的赏识,只会曲意奉承,没有士人的风骨。
初步的政治纠纷已经开始出现。
郭鹏虽然不能从传统意义上动摇士人政治的基础,但是自己搞点革新,在士人们看来,虽然不满,但就是捏着鼻子也要承认,谁让郭鹏威望高权力大呢?
代表,也有权势强弱之分。
郭鹏虽然暂时不能从名义上把内阁提升到和尚书台一样的地步,但是至少可以让内阁在实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位卑权重。
这和尚书台一开始的定位是一样的,郭鹏要让尚书台产生危机意识,从而和内阁打擂台,吸引火力。
让尚书台和郭鹏之间产生的联系无论如何绕不开内阁,让内阁实际上成为皇权的打手,某种意义上形成对目前权力空前庞大的尚书台的制衡。
也要更加促进郭鹏作为皇帝的高高在上。
皇帝不方便下场亲自手撕臣子争夺权力,那很没有逼格,会失去神秘感。
不仅如此,郭鹏还要在内阁之内逐渐动手,多纳入寒门豪强子弟,排斥士人子弟,在不久的将来,让内阁和尚书台分别成为寒门和士族斗法的大本营。
这是拉拢寒门打击士人的手段之一。
与此同时把尚书台集于一身的权力划分出去,细分职责,每一部都置一个尚书两个侍郎,把目前尚未形成规矩的六曹尚书之类的雏形直接催生为成熟的各部尚书,各有各的职权。
至高无上的尚书令自然眼下还要存在,但是未来,郭鹏会逐步架空尚书令的权力,让尚书令有名无实,把尚书台和各部实际上进行切割。
郭鹏会逐渐,一点一点的直接下令给这些办事部门而非尚书令,渐渐让八部尚书实际上通过内阁直接和皇帝对接,以至于没有一个统一的首脑,以此弱化士人的权势。
慢慢的,把尚书令这个实际上的宰相给架空,废除相权,把相权和皇权二合一,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程昱和田丰固然是郭某人的亲信,但是在郭某人现在是皇帝,是君,不是民了。
为了巩固皇权,这两人实际上掌握的相权就是他最大的敌人,他在的时候还能驾驭相权,可一旦他不在了,他的后代就可能面临曹睿的窘况。
曹睿甚至都不能插手干预尚书台的行政,面对士人的抵制,他甚至无能为力,只能干瞪眼,那就等于是相权侵夺了皇权,是皇权危机。
曹魏的覆辙,郭魏不能重蹈。
可是一个内阁明显是不够的,而且眼下,内阁里也有很多士人子弟,甚至是优秀的士人子弟,比如诸葛亮,比如司马懿。
郭鹏要用他们,但是他们本身的阶层属性就注定了他们是郭鹏的敌人。
所以仅仅只是依靠内阁是不行的,最多形成党争,难以带来正面影响。
所以还需要其他的助力。
御史台算一个。
因为郭氏家族是法律世家的特殊性,所以御史台的主要职位已经基本上被郭氏家族及亲眷垄断了。
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作为监察官员,被郭鹏定义为背靠皇帝面向群臣的职位,拥有监察之权,主要的职责就是对尚书台的官员进行监察。
看看他们有没有贪污腐败,有没有渎职。
御史台被郭鹏完全掌握的好处就在于方便郭鹏随时以反腐为名掀起政治清洗。
郭鹏在后人眼里一定会成为自秦始皇以来第一个大规模高频率反腐的皇帝。
参谋台也是郭鹏设立的机构,也是郭鹏为了分裂士人之权而建设的。
戏忠和郭嘉是参谋台的一号二号首脑,专司行军征战的谋划和战略设计,不参与行政。
参谋台和军队之间仅仅只隔着一个郭鹏,虽然参谋台本身就是郭鹏用来隔离传统士人和军队的,但是参谋台本身所用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士人。
目前是不担心,但是长久看来,为了避免目前被自己牢牢掌握的军队被士人渗透,郭鹏决定同步建立一所军校。
目前他正在筹划。
但是很难避免今后他们靠这样的地位和权力再次立下功劳,继而问鼎三公,再一次掌握辟召之权,把自己的家族发展为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那样的顶级士族。
尚书台本身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没有那么大的尊荣。
其草创的意义和明代内阁还有清代南书房军机处一样,都是为了延伸拱卫皇权,但是后来都发展为强悍的权力部门。
不一样的是,因为科举制度存在与否,内阁和南书房军机处的权力永远来自于皇帝,皇帝一言以决之,只会加固君主专制,而不会威胁君主的权力,强悍如张居正也是如此。
而尚书台并非如此。
尚书台是士人的尚书台,皇帝换来换去,换的都是他们的自己人,难以加固皇权,根本就是在规则内戴着镣铐跳舞,无法做出根本性变革。
曹睿做皇帝的时候,就曾经因为不能干预尚书台政务,甚至不能进入尚书台行文书而十分烦恼,却又无可奈何,可见曹魏皇权的衰弱。
所以在郭鹏无法用科举制度斩断士人权势来源的根基之时,他必须要分化尚书台的权力,弱化尚书令和尚书仆射的权威,一点一点削弱他们的作用。
然后再想办法把权力重新集中在自己手里。
以此在新的全国性士族诞生之前就把萌芽掐灭在摇篮里。
权分八部,各置首脑,又要程昱和田丰专司一部以费其心力,使之不能全心全意行使相权。
这还不算,郭鹏为了进一步制衡尚书台,还在尚书台之外设立了内阁。
尚书台最早就是汉帝为了分三公九卿之权而设立的秘书部门,且在编制上属于少府,属于内廷部门,和内阁的诞生有相近的意义。
所以郭鹏很早就设置了内阁,他有意让内阁的官员成为他的亲信之臣,帮助他处理政务,且只能由他来任命,不能走其他任何路子进入内阁。
再然后,内阁首辅一样没有辟召属官的权力,这一点很重要,这是郭鹏特意确定的。
内阁是他的私人顾问部门,虽然也是正式的官署,但是首辅没有征辟属官的资格,所以内阁首辅只能依附于郭鹏存在,整个内阁都是如此,这将是郭某人可以操控内阁对抗尚书台的重要前提。
又因为内阁首辅是郭鹏的亲近之臣,最接近郭鹏,背靠郭鹏面对尚书台,随时可能以亲信的身份被外放到某个重要实权部门做大佬,所以内阁首辅具备的优势和权势在尚书台看来是不可小觑的。
而内阁首辅的权势来自于郭鹏,并不能来源于他的本身和他的血脉。
因为这样的事实,加上郭鹏对内阁阁员的各种优待,所以已经有一些士人对内阁的存在提出了不满。
他们认为内阁里都是一群『幸臣』,包括前任内阁首辅王粲,以数学得到了郭鹏的赏识,只会曲意奉承,没有士人的风骨。
初步的政治纠纷已经开始出现。
郭鹏虽然不能从传统意义上动摇士人政治的基础,但是自己搞点革新,在士人们看来,虽然不满,但就是捏着鼻子也要承认,谁让郭鹏威望高权力大呢?
代表,也有权势强弱之分。
郭鹏虽然暂时不能从名义上把内阁提升到和尚书台一样的地步,但是至少可以让内阁在实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位卑权重。
这和尚书台一开始的定位是一样的,郭鹏要让尚书台产生危机意识,从而和内阁打擂台,吸引火力。
让尚书台和郭鹏之间产生的联系无论如何绕不开内阁,让内阁实际上成为皇权的打手,某种意义上形成对目前权力空前庞大的尚书台的制衡。
也要更加促进郭鹏作为皇帝的高高在上。
皇帝不方便下场亲自手撕臣子争夺权力,那很没有逼格,会失去神秘感。
不仅如此,郭鹏还要在内阁之内逐渐动手,多纳入寒门豪强子弟,排斥士人子弟,在不久的将来,让内阁和尚书台分别成为寒门和士族斗法的大本营。
这是拉拢寒门打击士人的手段之一。
与此同时把尚书台集于一身的权力划分出去,细分职责,每一部都置一个尚书两个侍郎,把目前尚未形成规矩的六曹尚书之类的雏形直接催生为成熟的各部尚书,各有各的职权。
至高无上的尚书令自然眼下还要存在,但是未来,郭鹏会逐步架空尚书令的权力,让尚书令有名无实,把尚书台和各部实际上进行切割。
郭鹏会逐渐,一点一点的直接下令给这些办事部门而非尚书令,渐渐让八部尚书实际上通过内阁直接和皇帝对接,以至于没有一个统一的首脑,以此弱化士人的权势。
慢慢的,把尚书令这个实际上的宰相给架空,废除相权,把相权和皇权二合一,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程昱和田丰固然是郭某人的亲信,但是在郭某人现在是皇帝,是君,不是民了。
为了巩固皇权,这两人实际上掌握的相权就是他最大的敌人,他在的时候还能驾驭相权,可一旦他不在了,他的后代就可能面临曹睿的窘况。
曹睿甚至都不能插手干预尚书台的行政,面对士人的抵制,他甚至无能为力,只能干瞪眼,那就等于是相权侵夺了皇权,是皇权危机。
曹魏的覆辙,郭魏不能重蹈。
可是一个内阁明显是不够的,而且眼下,内阁里也有很多士人子弟,甚至是优秀的士人子弟,比如诸葛亮,比如司马懿。
郭鹏要用他们,但是他们本身的阶层属性就注定了他们是郭鹏的敌人。
所以仅仅只是依靠内阁是不行的,最多形成党争,难以带来正面影响。
所以还需要其他的助力。
御史台算一个。
因为郭氏家族是法律世家的特殊性,所以御史台的主要职位已经基本上被郭氏家族及亲眷垄断了。
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作为监察官员,被郭鹏定义为背靠皇帝面向群臣的职位,拥有监察之权,主要的职责就是对尚书台的官员进行监察。
看看他们有没有贪污腐败,有没有渎职。
御史台被郭鹏完全掌握的好处就在于方便郭鹏随时以反腐为名掀起政治清洗。
郭鹏在后人眼里一定会成为自秦始皇以来第一个大规模高频率反腐的皇帝。
参谋台也是郭鹏设立的机构,也是郭鹏为了分裂士人之权而建设的。
戏忠和郭嘉是参谋台的一号二号首脑,专司行军征战的谋划和战略设计,不参与行政。
参谋台和军队之间仅仅只隔着一个郭鹏,虽然参谋台本身就是郭鹏用来隔离传统士人和军队的,但是参谋台本身所用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士人。
目前是不担心,但是长久看来,为了避免目前被自己牢牢掌握的军队被士人渗透,郭鹏决定同步建立一所军校。
目前他正在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