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到了以后,向嫣放松了下来。
    寇季向赵祯和曹皇后施礼以后,对赵祯感叹道:“你别把他宠坏了……”
    赵祯瞥了寇季一眼,慈爱的盯着寇天赐道:“他才多大,知道什么是宠?又怎么可能会被宠坏?”
    寇季对赵祯这个拿别人家儿子当自家儿子宠的官家,有些无奈。
    赵祯逗了寇天赐好久,逼着寇天赐叫了好久的‘父皇’,等到寇天赐困的打哈欠了,才放过他。
    赵祯吩咐人将寇天赐还给了向嫣以后,对曹皇后瞥了一眼。
    曹皇后会意,找了个由头,带着向嫣和寇天赐离开了兴庆府正殿。
    曹皇后和向嫣走后。
    赵祯吩咐陈琳给寇季搬了个座椅,等寇季坐下以后,对寇季道:“四哥,朕几经思量,决定将朱能的爵位定为二等。”
    赵祯的话,在寇季意料之中。
    寇季听到了赵祯的话,沉吟道:“官家是打算任命朱能出任枢密副使。”
    赵祯缓缓点头。
    朱能拥有破城之功,赵祯不可能不赏,但封为一等公的话,有些不妥当。
    不是因为赵祯小气。
    而是因为爵封一等的人,大多都是皇子、或者已经告老的重臣。
    因为一等公,距离王爵,只剩下半步之遥。
    套用俗话说,就是距离功高盖主只有半步之遥的人,才有资格获封。
    但凡是朝臣获封一等公,那就只能告老辞仕。
    朱能还没老,还能为大宋做许多事情,现在让朱能告老,有些不妥。
    赵祯对寇季坦言道:“曹玮在燕云之地一战,虽然没能一举拿回燕云十六州,但也帮我大宋得了五州之地。曹玮还朝以后,朕必然得加封他为一等公。
    朕已经跟皇后说过此事,让他在事后提点一下曹玮,让曹玮告老。
    曹玮一去,武臣之列,就没了领头之人。
    你我二人随后要大动大宋的许多政令、律法,所以武臣领头之人,就不能选武勋出身的人。
    朱能出身微末,能有今日成就,全赖寇公、朕,还有你的提携。
    由他出任枢密副使,帮我们震慑着武臣,你我二人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寇季盯着赵祯笑道:“如今朝堂上已经有不少人,弹劾臣把持了文臣的言路。若是朱能出任枢密副使,到时候他们就要弹劾臣把持朝堂上的文武大权了。”
    赵祯失笑道:“你有没有把持言路,朕心里清楚。朕都不在意,你在意什么。”
    寇季坦言道:“朱能毕竟是我祖父提携的,朱能对我祖父也是孝敬有加,他出任枢密副使,朝堂上肯定会有人说三道四。”
    赵祯收起了笑脸,郑重的道:“朕不会信的……”
    寇季笑道:“臣自然知道官家不信,可百姓们会不会信,你我都说不准。”
    赵祯略微一愣,感叹道:“难道朕还用不了朱能了?”
    寇季继续笑道:“官家想用朱能,只管用就是了。臣回头找臣祖父商量一二,断了跟朱能的交往就是了。”
    赵祯皱起了眉头。
    寇季安慰道:“官家不必为此感觉到不舒服。一切都是为了大宋,为了百姓。”
    赵祯长叹了一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赵祯所讲的是《国语·周语上》中的一段。
    大致的意思是,阻止百姓说话的危害超过了堵塞河川的危害。
    即便赵祯和寇季君臣如今权倾天下,也要在乎百姓的想法、说法、感受。
    当百姓们的声讨声形成浪潮的时候,赵祯和寇季二人再厉害,也得向百姓们服软。
    若是不服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狼烟四起、烽火遍地。
    但凡是圣明之君、贤良之臣,都知道江山社稷的根基在何处。
    赵祯感叹过后,看向了寇季道:“如此便要委屈朱能了……”
    寇季沉声道:“臣会去找朱能说一说,相信朱能能够理解。”
    赵祯缓缓点头道:“朱能答应以后,你派人告知朕一声,朕即刻草拟加封朱能为枢密副使的诏书。”
    寇季点点头,问道:“枢密正使,由谁担任?”
    赵祯揉了揉眉心,道:“朕正为此事头疼呢。”
    寇季一脸不解。
    赵祯坦言道:“朕原本想着让种世衡出任枢密正使。种世衡乃是书香门第出身,他出任枢密正使,文臣们不会反对。
    种世衡有降伏李德明之功,他出任枢密正使,武臣们也难以反对。”
    寇季盯着赵祯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赵祯讲的这些都不是重点。
    果然,赵祯叹息了一声,神色难明的道:“但种世衡自己似乎有些不愿意。他似乎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想动一步。”
    寇季沉默了一下,询问道:“官家和种世衡谈过?”
    赵祯缓缓点头,“聊过两句,还没有等朕开口提及此事,他就婉言拒绝了。”
    寇季思量道:“官家还有没有其他人选?”
    赵祯没有说话,目光落在了寇季身上。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迟疑道:“臣?”
    赵祯认真的点头,道:“论出身,你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还是官宦世家,祖父又是在世圣贤,比种世衡还要高一等。
    论功劳,你能数出来的功劳,可远比种世衡要多。
    种世衡不过是打了几场胜仗,降伏了李德明而已。
    你却帮着朕,夺回了河西,守住了西北,征灭了西夏。
    所以你出任枢密使,远比种世衡站得住脚。”
    寇季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赵祯语重心长的道:“朕知道四哥心中有何顾虑,无非是觉得朝堂上文臣压着武臣,站在武臣之首,远没有站在文臣之首自在。
    但朝堂上是文压武,还是武压文,是满朝文武能作主的吗?”
    寇季略微一愣,明白了赵祯话里的意思。
    重文抑武,并不是在满朝文武的商议中定下的国策。
    而是赵氏皇帝,为了防备武人作乱,定下的国策。
    所以重文,还是重武,取决于赵氏皇帝,而非满朝文武。
    武臣经过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打压,已经势弱到了一定地步。
    但是随着大宋不断的开疆拓土,一大批新的武臣再次涌现了出来。
    新老武臣若是放下了成见跟文臣斗,那也是有一拼之力的。
    赵祯若是偏向一下武臣,武臣能趁势崛起,压着文臣,那也是能做到的。
    寇季以前一心想混文臣之列,是因为知道大宋的国策,知道大宋重文抑武,混武臣没前途,迟早会被文臣压着打。
    可如今的大宋,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谁压着谁,看的不是国策,而是赵祯的心思。
    在文臣和武臣的力量可以分庭抗争的时候,赵祯偏向谁,谁就能在朝堂上占据优势。
    更关键的是。
    枢密使也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好。
    都是为江山社稷服务的。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以议论兵事,在兵事上发表见解。
    枢密使也可以议论民政,在民政上发表见解。
    也就是说无论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是枢密使,都能参与到朝廷所有政事的讨论中。
    唯一的区别就是,真正到了需要决策的时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能代替官家作主,枢密使不能。
    “官家需要臣出任枢密使,臣出任枢密使就是了。臣是官家的臣子,自然得听从官家的吩咐。”
    寇季笑着说。
    虽然寇季不太愿意去出任枢密使,但赵祯需要,寇季也就鼎力支持,毕竟二人有共同的目的。
    只不过,我出任了枢密使,那还要朱能出任枢密副使干嘛?
    寇季心里在问。
    赵祯却不知道寇季的心思,他见寇季答应了,笑道:“那就委屈四哥在枢密使的位置上坐镇几年,等四哥卸任枢密使的时候,就是四哥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时候。”
    寇季失笑道:“官家是在许诺吗?”
    赵祯笑道:“朕难道没资格许诺?”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官家自然有资格许诺,只是臣记得,出任枢密使的人,就不能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
    赵祯大笑道:“谁说的?有国法可循,还是有祖制记载?满朝文武自己定下的规矩,朕就得遵循了?谁出任枢密使,谁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朕说了算,还是他们说了算?”
    寇季也跟着笑了起来。
    赵祯说的对。
    朝堂上的一些小规矩,那是朝臣们和之前的君王心照不宣的定下的,又或者是朝臣们自己心照不宣的定下的。
    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昭告天下。
    赵祯身为大宋主宰,也可以当它们不存在。
    寇准曾经劝诫寇季求学的时候,告诉过寇季,大宋朝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刑不上大夫’。
    可现在的大宋朝有吗?
    没有。
    谁若是高喊一句‘刑不上大夫’,估计会被人笑死。
    要是有人当真,那些死在寇季监斩下的大夫们,估计会哭死。
    笑过以后。
    赵祯对寇季道:“既然四哥答应了,那朕回头就草拟诏书,任四哥为枢密使。”
    寇季拱手道:“多谢官家厚爱。”
    赵祯摆摆手,道:“朕记得,朕登基之初,还很年幼,一直有一个给四哥封大官的念头,想不到短短数年,就实现了。”
    寇季笑着道:“满朝文武当时可都没当真。”
    赵祯笑道:“他们是不知道朕的决心,也不知道四哥的才能。”
    寇季笑了笑,没有说话。
    赵祯笑了许久以后,突然开口道:“种世衡有降伏李德明之功,朕是不是该封他个一等公?”
    寇季愣了一下,“官家若是不召他还朝,他估计会吓的日夜难免。”
    赵祯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淡淡的道:“朕就是要吓一吓他。折家如今已经去除,朕不希望大宋朝出现第二个藩镇。即便是有,也只能在我大宋域外。”
    寇季缓缓点头。
    他能理解赵祯的心思。
    但凡有雄心壮志的皇帝,都很难容忍藩镇的存在,即便是你忠心耿耿,即便是你忠烈满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既然身处王土的疆土,身为王臣之臣,就没有听调不听宣的道理。
    若是天下掌兵之人人人效仿,那岂不是一夜之间又回到了那个分封诸侯的年代?
    寇季对赵祯笑道:“种世衡也是有才之人,不能荒废了。臣回头找他说说,看看他能不能回到汴京城任职。”
    赵祯思量了一下,道:“四哥可以劝说,但不必刻意。他真要是不愿意,那就一直留在清涧城吧。”
    寇季缓缓点头,心里感叹了一声。
    以前有折家在前面顶着,种世衡将清涧城当成自己的自留地,也就不那么显眼。
    如今折家已经交出了兵权,成为了大宋一个普通的豪门。
    种世衡再占着清涧城当自留地,自然就格外耀眼了。
    耀眼的让赵祯有些看不下去。
    寇季又陪着赵祯商量了一番其他人的封赏,然后才带着妻儿离开了兴庆宫。
    一家三口出了兴庆宫,坐上了马车,行了没一炷香时间,就停在了一座华丽的大宅前。
    宅子是兴庆府安定以后,赵祯赐给寇府的别院。
    以前是西夏一位皇族居住的地方。
    谈不上有多华丽,但是占地面积足够大。
    寇准从夏州赶到了兴庆府以后,就跟寇季搬了进来。
    赵祯派人打扫过,所以里面干干净净的。
    此前只有寇准、寇季,以及一些跟随寇准和寇季的侍卫,显得有些冷清。
    向嫣将汴京城里的仆人带过来以后,才热闹了起来。
    寇季和向嫣刚到府上。
    寇准就迫不及待的冲了出来,从向嫣手里抢走了又睡着了的寇天赐,抱着进了府。
    向嫣和寇季对视了一眼,苦笑了一声,双双踏入到了府内。
    二人在简单的洗漱过了一番后,就进了卧房。
    在卧房的大炕上,聊了一夜的家常。
    西夏贵族,并不像是汴京城的贵族那样喜欢床榻。
    他们更喜欢坚实耐用的炕。
    床榻有床榻的优势,炕也有炕的优势。
    特别是冬日,炕的优势就更明显。
    数九寒天的,炕烧的暖暖的,躺在上面格外的舒服。
    盖上一床软绵绵的被子,人在被窝里可以窝一天。
    寇季只是在炕上多赖了一个时辰,就被寇准派人三催四请的喊醒了。
    寇季醒了以后,喊醒了向嫣,一起洗漱了一番,赶到正堂里去给寇准施礼。
    到正堂以后,就看到了寇准大马金刀的坐在座椅上,怀抱着寇天赐在玩耍,见到了寇季和向嫣二人以后,不等他们施礼,就开口道:“什么时候再给老夫添一个重孙儿?”
    寇准左手抱着寇天赐,右手虚抱了一下,不满的道:“老夫还想着左右手各抱一个重孙儿,膝边再绕上三五个呢。”
    向嫣一下羞红了脸,不着痕迹的瞪了寇季一眼。
    寇季则厚着脸皮,向寇准施礼,“祖父安好……”
    寇准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继续道:“老夫可听说,你在河西的时候,给李迪出了个馊主意,让河西那些个无家可归的女子,跟那些民夫生了一堆崽。
    八九月的时候,李迪来信给老夫说,河西今岁添了两万多女娃娃,三万多男娃娃呢。
    怎么别人生娃娃,你如此上心,到了自己身上,就如此不上心?
    你是担心我寇府养不起吗?”
    不等寇季回话,寇准就豪迈的道:“你就算生一百个,我寇府也养得起。”
    向嫣已经羞的抬不起头了,寇季倒是十分光棍的笑道:“我倒是想多生几个,就怕生出了闺女,被官家讨去做皇子妃。”
    寇准听到这话,略微一愣,沉声道:“你说的也对,皇家就是一个事非窝。多好的姑娘进了皇家,也会被糟蹋。
    咱们寇府不需要借着闺女求富贵。”
    寇季郑重的点头。
    寇季以为寇准这下就放过自己了,却没料到寇准义正言辞的道:“你若是害怕生闺女被官家抢去,那就多生几个儿子。”
    寇季闻言,有些哭笑不得。
    寇准这话就有些不讲理了。
    寇准并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八成是故意的。
    就是想催他多生几个。
    向嫣是彻底待不下去了,频频用眼神向寇季求救。
    寇季干咳了一声,对向嫣道:“你带着天赐儿先下去用膳,我有一些事情要跟祖父商量。”
    向嫣如蒙大赦,向寇准一礼后,抱起了寇天赐,逃出了正堂。
    没了寇天赐在怀,寇准有些兴趣缺缺的对寇季道:“说吧,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非要跟老夫私底下商量。”
    寇季坦言道:“官家有意让我出任枢密使,而且不太好拒绝。”
    寇准闻言一愣,脸色凝重的几分,沉默不语的坐在哪儿思量。
    许久以后,寇准脸上的凝重之色散去,瞥了寇季一眼,淡淡的道:“枢密使挺好的,地位等同于王曾、张知白,你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寇季沉声道:“可我出任了枢密使,以后恐怕就没机会进入到内廷了。”
    寇准瞥了寇季一眼,冷哼道:“你在跟老夫讲笑话?”
    寇季一愣,追问道:“祖父何出此言?”
    寇准不屑的道:“再过几年,朝堂上还不是你们君臣说了算,到时候你们就算将枢密院和内廷合为一处,又有谁能说一个不字?
    到时候,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区别吗?”
    寇准似乎觉得自己的话不够重,又橫了寇季一眼,“你自己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又何必来问老夫?你要是真的不愿意去当这个枢密使,官家还真能强迫你?”
    寇季谎言被拆穿了,干巴巴一笑,“我就是心里没底,所以找祖父您请教啊。”
    寇准愣了一下,似笑非笑的道:“你们两个小子要干大事?”
    寇准顿时来了兴致,对寇季摆摆手道:“你先别说,让老夫猜猜看。”
    寇准抚摸着胡须,猜测了许久,盯着寇季嘿嘿一笑,“你们两个小子想动所有达官显贵盘子里的肉。你们一旦动了他们盘子里的肉,他们一定会奋起反抗。
    你心里没底,是害怕坐在枢密使的位置上,权柄不够,被人家搬倒,搞不好还得搭上性命。
    老夫说的可对?”
    寇季闻言,感慨道:“祖父果然是慧眼如炬。”
    “放屁!”
    寇准骂了一声,道:“老夫是靠着脑子猜出来的,又不是靠着眼睛看的。”
    寇季哭笑不得。
    寇准骂骂咧咧的道:“你心里都没底,老夫更没底。”
    寇准可是知道寇季是天授之人。
    天授之人都觉得心里没底,他一个凡夫俗子,怎么可能帮寇季兜底,或者给寇季一个安稳的建议。
    寇季失笑道:“俗语有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祖父您这个官场宿老在,我自然得请教一二啊。”
    寇准哼哼了两声,低头沉思了起来。
    虽说他从头到尾都在调侃寇季,可到了该处主意的时候,他绝对不含糊。
    寇季想要做的大事,是他想做却没敢做的。
    寇季算是在帮他处理他没能处理的政务,他自然需要出一份力。
    寇准思量了许久以后,猛然抬起头,盯着寇季道:“你出任枢密使,是一步妙棋。”
    寇季盯着寇准,没有说话,静等下文。
    寇准继续说道:“你既然出任了枢密使,那就先从兵事上开始动手。如今新晋的武臣,一大部分都是你提携的,你对他们有恩,所以损伤他们一些利益,他们也不会跟你作对。
    他们还没有成为根深蒂固的将门,所以没那么贪婪。
    你只要不将他们逼到绝路上,他们不仅不会跟你作对,还会帮你。
    有他们帮你,加上满朝文臣,你处理起兵事就容易多了。”
    寇季缓缓点头。
    寇准的话,对他而言很有用。
    寇准又道:“在处理兵事的时候,你和官家最好能将兵马的掌控权抓在你们手里。”
    寇准说到此处,便不再多言。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追问道:“然后呢?”
    寇准瞥了寇季一眼,“还有什么然后?”
    寇季急忙道:“如何对付士绅?”
    寇准翻了个白眼,“杀呗。”
    寇季愕然瞪起眼。
    士绅的问题,是杀能解决的吗?
    寇准撇撇嘴道:“放开手脚的杀,反正没一个好东西。杀完了以后,你和官家将所有的骂名一背,你辞仕,官家退位。”
    寇季愕然道:“那天下岂不是乱了套了?”
    寇准看着寇季道:“所以你得劝劝官家,让他赶紧生一个儿子。等你们将自己想做的,全部做完以后,让官家效仿先贤,将皇位传给皇子。
    到时候新皇继位,大赦天下,自然能安抚所有人。
    兵马在你和官家手里掌控着,天下人就算真的要闹,也闹不出个什么。
    新皇继位以后,稍作安抚,就能安抚人心。
    到时候你们背骂名,新皇坐享其成。”
    寇季嘴角抽搐的道:“万一安抚不了呢?”
    寇准冷笑道:“你真当造反那么容易?我朝从立国之今,造反者无数,为啥没有一个成事的?”
    寇季没有说话。
    寇准冷哼道:“那是因为我们的兵马足够多。但凡有地方有风吹草动,朝廷的大军就能快速的过去将其平定。
    你们的目的终归是为了给百姓争取利益。
    起初百姓可能会被鼓动着跟人作乱,可到了最后,他们知道了你们的善政,感受到了你们的善政,谁还会去作乱?
    没有正规兵马支持,没有百姓帮忙,一帮子的士绅能干什么?
    除了被你们拍死,就只能向你们服软。”
    寇季皱着眉头,依旧没有说话。
    他觉得寇准的办法风险太大。
    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赵祯生儿子的问题。

章节目录


北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圣诞稻草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圣诞稻草人并收藏北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