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寒蝉】[鞨]
中国古代革制的胸甲。《管子·小匡》:"轻罪人兰盾、拾革、二戟。"尹知章注:兰,即所谓兰拾,兵架也。拾革,重革,当心著之,可以御矢。"
[古埃及头盔]
新王国时代以前的埃及军队作战没有盔甲,全靠盾牌防护,以后出现了金属和缝制的盔甲。头盔有青铜的但更多是缝制的。头盔缝制的很厚,长度一般达于耳的下部,较长者下垂至肩部,形状与头形一致,贴扣在头上。国王头盔隆起,设有尖*。有的头盔*上有圆形饰物,如同鸟冠。
[古埃及衣甲]
新王国时代的鱼鳞甲衣外表由约11行横排金属片组成,由青铜钉固定。鳞片宽度l英寸多。袖短,有时不及肘的一半。胸甲大部分无颖,袖较长,几乎达到肘部。胸甲的长度一一般不小汗2·5英尺。为了减轻胸甲对肩部的压力,埃及人用腰带把它紧束在腰上,并使用亚麻材料缝制的甲衣背心。
[亚述尖*式头盔]
亚述尖*式头盔呈圆锥形,底部有1一2个环,前额外一般有半圆的护罩,有的头盔挂有下垂的护颈,上覆金属片以保护额、颈、耳、后脑。这种护颈制做复杂,有时代之以简单的金属薄板,与头盔下缘相连,仅护住耳朵和两颊,呈半圆或半椭圆形。考古发现的亚述尖*头盔是铁制的,其下部的环和前额护罩是铜的。
[亚述鸟冠式头盔]
鸟冠式头盔多种多样,制作材料为金属,盔本身呈半圆、大半圆形,头盔下缘连结下垂的护颈和耳盖。*部有一马冠,有的为金属制、有的为一簇茸毛,样式有的向前弯曲呈勾状,有的向前后两边弯曲呈双勾状。
[中国皮革甲]
甲是古代作战中人马防护装具。中国传说堂尤发明甲,在夏代常备军已装备甲。早期的甲以藤条·木片、皮革等原料制成,以皮革为主。商代一一般以整皮护驴干,四肢不着甲。由于整片皮裹身不便于作战,至迟到春秋末期已出现由小块皮革联缀成的片甲。周代,全甲由身甲、甲块、甲袖三部分组成,每部分由小块革以丝带连接。
[亚述铠甲]
亚述人是最早使用铁铠甲的民族。亚述人的铠甲,按其长度大体可分为二种。早期的铠甲较长,有的达于足部,有的达于膝部。这一时期的铠甲只是把铁鳞片和铜片一排一排地缝在亚麻布或毡制的衣服上。后期的铠甲较短,其长度不超过腰部,根据鳞片的长度可分为新、旧两种。鳞片的一端呈方形,·而另一端呈圆形。鳞片是由铁和铜制成的。旧式的铠甲鳞片长约2一3英寸,新式的不超过1英寸。亚述人的铠甲通常有短袖,达于肩和肘的中间部位。
[拜*庭骑兵盔甲]
拜*庭帝国骑兵盔甲。呈锅形头盔或圆锥形头盔,带护耳,盔*上有一簇彩色马鬃。身着锁子甲,由皮条、金属片编织而成,脚蹬铁履,上部为皮靴或轻甲保护小腿,手和腕部带有铁手套。铠甲外罩较轻的棉制披风或长衣。全付重装甲重30--50磅。每支骑兵盔*马鬃统一颜色,以区别其他部队。队列前排马匹配有头、胸、胫甲。
[波斯鱼鳞甲]
波斯人的一种铠甲。波斯人的鱼鳞甲带有袖子。波斯和米底人的步兵和骑兵就穿着这样的铠甲。铠甲是由一排排连结在一起的金属片制的,有青铜制的,有铁制的。贵族骑兵的铠甲常常是镀金的。这些铠甲是由国王军械制造作坊生产。鱼鳞甲的样式有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用金属鳞片制成的。鳞片的上边呈直角,下边呈圆形。它有各种尺寸,从1·5厘米到5厘米不等。用金属
(青铜)鳞片制成的盔甲产生于公元前二千年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制作形式
(都是把鳞片固定在软底上)有两种:第一种型式是鳞片的上部、中部和下部都有孔,整个平面被固定在软底上;第二种形式是鳞片仅仅上部有孔,有时中间也有孔,鳞片只是上半部被固定在软底上。第二种类型是用长方形金属薄片制成的。这类的薄片呈长方形,长度为2·5一9厘米,宽度为1·2一3·2厘米。大多数长方形的薄片有4个孔,每个角上有一个,供穿绳
(或皮条)固定之用。第三种类型通常是用镀金的方形薄铁片制成的。第四种类型是用边上带有许多孔的青铜直角薄片制成的。阿黑门尼德时代的波斯人还有用非金属的软材料制成的铠甲,例如用亚麻、毡子和皮革等材料制成的铠甲。
[古印度铠甲]
古印度铠甲因地制宜,种类繁多。据《政事论》记载有下列各种1)罗哈甲利克,用铁丝编成的周身防护;(2)罗哈帕陀,除手之外全身遮盖的铁制铠甲;(3)罗哈迎婆,
遮盖头、胸、手臂的铁制铠甲;(4)罗哈苏陀罗迹,铁丝制成系于腰或腿的防护物;(5)悉罗斯特拉那,头盔;(6)乾陀特拉那,咽喉甲;(7)俱罗帕斯,胸甲;(乾鸣迦,膝甲;(9)婆罗婆那,至脚部的全身甲胄;(10)帕陀,仅露手臂的铠甲;(11)那高陀里迦,手套;(12)帕提,植物纤维编制的铠甲;(13)荫摩罗,兽皮甲。
[球*尖盔]
用铁、钢或铜制成的战斗防护帽,头盔的一种。由盔圈、盔头和*端安有苹果形或松球形小球的管状物组成。盔圈附有护罩、护耳、护鼻、帽瓦和护颈。球*尖盔12一17世纪始用于东方国家,后流传到俄国和西欧。
盾]
古代一种手持的防卫兵器。开始用木、竹、皮革,后来用铜铁制造。形体多为长方形、圆形或梯形。表面涂以色彩及图式。背后有握持的把手,通常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古代东方、古希腊及古罗马诸国,广泛使用盾。公元前两千年出现了铜后,后来又出现了铁盾。木盾外侧表面中央通常固定乍块突起的金属板--------铁护手。盾包有一层或数层皮革,可防止箭、矛和剑的伤害。作战时,可将盾用皮带系在一只手臂上,或执其把手;行军时,以盾内侧的皮带挂在背后。盾的证面通常绘有各种彩色图案、标志、徽章等。9一13世纪,扁桃形、三角形和圆形带铁护手的木盾在西欧和东欧得到广泛应用。到13世纪中叶,随着冷兵器的发展和盔甲的改进,步兵扁桃形盾的高度从1,7米减到0·75米,骑兵圆形盾的直径也缩小到0·75米。15一16世纪,直径为0·5米左右的圆形铁盾开始*多数。中国原始社会就有简单的盾,以后种类和形制越发完备,又称为"干"、"牌"、盾的名称、形状、尺寸也各有区别。如《释名》记载出于吴地大而平的盾叫"吴魁",出于蜀地脊部隆起的盾叫"滇盾",再如步兵用盾称步后,车上用盾叫"子盾",骑兵用盾叫。旁柳"等。明代还发明了一些与火器并用的盾牌,内藏火器或箭,接近敌人时,即可发出,不仅掩护自已,还可以杀伤敌人。随着火兵器的发展,盾逐渐被废弃。但是,在中非、南美及大洋洲诸岛的一些民族中,盾仍延用至今。
[中国盾牌]
中国古代盾牌又称“干、秉甲"。*人作战,左手秉盾以自卫,有手持刃以杀敌。盾一般不超过三尺长,多为长方形或梯形,也有圆形的。较大的盾叫"吴魁",或称吴科。战车用的盾较小,称为矛盾。盾的后面有把手,便于手持作战。大型的防盾称做。彭排",高约八尺,牌长可蔽身,内施枪木倚立于地,供城守、水战,布营用的大型盾叫苦,是防守战具。盾大部分用木头、藤、竹制作,有的蒙以生牛皮。铜铁盾因份量重,除仪仗用外,很少在战场上使用。盾的表面涂漆,并绘有龙虎、神怪、鸟兽花纹。殷商时期,盾牌上装有青铜饰器,多制成狰狞的兽面或人面,藉以恐吓敌人。东周流行长方形木后,表面涂漆,纹饰精美。春秋时代盾成为主要卫体护具。宋代骑兵用小圆形旁牌,步兵用长方形尖*旁牌。"明代军中多使用轻型盾牌,如手牌、搓
(挨)牌、燕尾牌等。每面长五尺,多用白杨木、松木制造,阔约二尺左右。还有藤条编织的圆形藤牌,径约二尺,周缘略卜高,箭射中后,防止箭滑脱伤人。火器出现后,盾逐渐被淘汰。
[亚述柳条盾]
这种盾牌与希罗多德所描写的古代波斯人的盾牌十分相似,他们所使用的盾牌是细枝编成的。柳条盾的长度,大者相当于或超过士兵的身高;宽度可掩护二至三人。这种大盾牌的形状,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部向后突出一块,与盾体成直角的方形;还有的是从一定高度(约2,3)开始向内弯曲并逐渐变窄,最后形成尖*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作战时,持盾者和弓箭手二人一组。持盾者携带短剑或矛,将盾牌立在地上以掩护弓箭手;而弓箭手在盾牌的掩护下得以充分发挥其射箭的效能。这种大柳条盾最适于攻城战斗。上部向内弯曲的尖*盾、*部向后突出类似屋*的后,都能有效地遮挡从城头抛下的石块。单人使用这种大盾时,则把尖*盾倚靠在墙上,自己藏匿其中进行攻城作业。柳条盾还有略小一点的,约半人高左右。这种小柳条盾供掩护一人或二人使用。
[亚述圆盾]
圆盾在亚述人中间使用的较为普遍。战车兵多半使用圆后,步兵矛手和早期帝王的侍从也使用这种盾。盾牌一般是用金属制成的,因而比较小,其直径很少超过2英尺或2英尺半。圆盾的边缘向内弯曲。圆盾的金属材料,有的是青铜制造的,有的是铁制的,也有少数是用金银制成的。金盾是为国王和高官显宦等少数上层人物制造的。后来,圆形金属盾为同样形状的圆形柳条盾所代替,盾缘是用硬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时盾的中央饰以凸出物。
[亚述凸面盾]
早期亚述凸面盾一般为长方形,后期也经常使用这种后,但要大得多。后记凸面盾的底部是方形的,而*部呈弧形。这种盾有的是柳条编的,有的是金属制的,盾的中心和边缘常常饰以蔷蔽花或环状图样。盾的长度有4寸5英尺,便士兵从头至膝都能够得到防护。行军时负在背上。也有些凸面盾是椭圆形的,较大,在行军t渡河或其他类似的场合都悬挂在背上。
[波斯柳条盾]
波斯人较普遍使用的盾牌。盾为长方形,立在地上能达战士的下巴或鼻子,宽度50,,70厘米。盾用树条编成,将树条狂人以皮板条为基架的切口里,使之相互连接,上下两端用横板条加固。这种柳条盾可能是仿效了亚达人的柳条盾。波希战争中,波斯步兵曾用这种盾连成屏障,从后面射箭。
[波斯椭圆盾]
波斯国王近卫军装备的质牌。尺寸很大,从肩到腿的中部,盾两侧有椭圆形开口。盾牌为木制,包以皮革或青铜片。
[古罗马大盾]
古罗马军团重装步兵使用的盾牌。罗马人初期使用圆形小铜盾,高卢战争后;被大盾所代替,一直沿用到低俗作品请删除。大盾为半圆,筒形,高1·25米,宽0·8米。盾为木框架,包戴皮革,铁皮镶边,里面中间部分衬有铁片。作战中;有时排列在战斗队形正面。侧面使用,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系兵器
[戈兵]
中国古代对系兵器的统称。最早特指带绳子可收回的箭为"戈兵"。飞钩、飞挝、流星锤、套索等均可称为代兵。
[飞锤]
又名"流星锤"。古代系兵器的一种。铁制,多棱,以绳索系之,用以打击敌人。
[飞钩]
又名"铁鹏脚"。古代系兵器的一种。其形如锚,有四个尖锐爪钩,用铁链系之,再续以绳,侍敌人蚁集在城脚时,出其不意,投人敌群中,据说一次可钩取2一3人。
[圈套]
捆束、套取敌人或敌装备的兵器。圈套一般用皮条、麻、藤、线绳制作,长短视需要而定,一端有活结套,预设在敌人经过的地面域半空,敌人经过时突然拉紧,捆束或勒死敌人。这种兵器在古代印度、非洲、东南亚等一些丛林国家和地区使用较多。
[轮索]
捆束敌人或装备的兵器。也称"套索"。其制作材料及方法与圈套大致相同、只是使用方法和对象不同。套索一一般由徒步或骑马者手持,使用时抛出,套住敌人或牲畜加以俘获。勒杀。套索--般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平原游牧国家和民族中使用较多。据希罗多德著《历史》一书记载,波斯军队中的撒咖尔提欧伊人
(游牧民)提供8000骑兵,他们的武器除一把匕首外,只用草纽、皮革编成的轮索,与敌人遭遇时投出轮索套敌人的人或马,并拉紧套圈将其绞死。
[罗网]
笼罩敌人的网状器具。罗网由原始社会捕鸟、兽、鱼的网沿用、发展而使用于格斗申。它多是用绳、革编成的大网,突然撒出罩住敌人,使其失去战斗力。古代各国普遍使用。
:长兵器
[戈]
中国古代击刺勾啄长兵器。其特点一般为在端首带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安有长柄,用以勾割或啄刺敌人。最早的戈由石刀、石斧、石镰等原始工具发展为石戈、青铜戈等。戈的形制尺寸多样,据《考工记》记载,戈的规格是:戈广
[宽度]
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
[1]
戈头,分为援、内、翻三部分。援:就是平出的刃,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约8寸,宽2寸,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称为"穿"。为了邀兔在挥杀时向后脱,有的在援和内之阔设有突起的"阑"。朗: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升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龋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更宇圃,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两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瑚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战圃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
[2]
柄: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戈柄的长度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柄短,车战用的柄长。
[3片尊:早期的锤9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蹲,并不能杀伤敌人。
也可能用于刺击。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它的缺点是易掉头,转头。使用不够灵活。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二里头遗址铜戈]
中国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青铜戈。·在河南僵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据考古学家测定,其年代距今约五00年。
[曲内戈]
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其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没有阑,装上柄以后,容易脱落,商以后被淘汰。
[直内戈]
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它开始在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商以后,为了防止脱落,增添了阑,后来又增设了胡,不容易掉头。商以后。直内式的戈很流行。在殷墟西区出土的2!件直内铜戈中,11件有胡。
[商勾兵]
中圈商代青铜戈。解放蔚传说保定出土。也有说出于易县或平幽县的,也称"易州三勾兵"。三戈都是直援,内端饰樊纹。援上铸铭文,分别列祖辈、父辈、兄辈的名字,顺读时戈刃向上。从铭文内容和读法看,这种铸铭的戈应是商代仪仗,不是实用兵器。
[矛]
一种带有尖锐刃器的长直形刺杀兵器。世界上多数民族过去在野猎和战争中曾使用的刺杀武器或投掷武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最初的矛是削尖了的棍棒,后来的矛是在矛杆上装上矛头。全长1·5一5米。在石器时代使用石矛头和骨矛头,从青铜时**始使用金属矛头。矛使用最广泛的时间是在铁器时代。罗马步兵装备矛头重而长的投掷矛和长矛。中世纪时,骑兵和步兵使用矛。在古罗马,矛是徒步军人和乘骑军人的一种通用武器,军人通常将投掷矛放在铸制的矛简肉携带。15一16世纪,俄国的矛主要使用铁或上等铸剑铜制作的带棱矛头。矛头的头部称为矛尖,套在矛杆上的矛头的管部,称作矛盔。矛杆末端有金撬套箍。矛头和矛盔相连的粳大部分制成球形。一种长杆轻便矛在步兵中一直使用到枪刺的出现,而在骑兵中一直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矛又名
、销、镀,后进化为枪。矛由矛劈、骸、柄、韦尊四部分组成。矛劈,就是矛头带刃的部分,中线起脊,有的两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骸
[釜]
,路呈圆锥形。用来安插矛柄。柄为竹制或木制,长为2丈或2丈4尺。为了防止矛头脱落,两旁常有两个环纽或留出两个小孔,以便用绳索将矛头绑牢在矛柄上,或用钉子钉牢。柄端有
,用来插地。最初用尖形约石块或骨角做矛头,绑在竹木杆上,商周时期,矛头改用青铜制造,分酋矛和夷矛两种。战国以后,改为铁制。由于枪的出现和兴起,矛的作用减弱,晋以后矛逐渐演变为枪。
[酋矛]
中国周代铜矛。史料记载,酋矛柄长2丈
(周制),是步卒使用的武器。中国已出土的春秋、战国步卒用于柄一般在165一220厘米之间,最长者达297厘米。
[夷矛]
中国周代铜矛。夷矛柄长2丈4尺(周制),是兵车上使用的武器,是"五兵"中最长的一种兵器。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战国楚矛,柄长7米以上,折合周尺恰为"丈八长矛"。
[羽形矛]
一种有矛杆的、矛头比较粗重的矛。羽形矛12世纪出现于罗斯,是一种行猎武器。以后主要装备步兵,16世纪起也装备贵族骑兵。羽形矛矛尖称为"撅尖",俗语"硬往撅子上碰"(挺而走险之意)便由此而来。18世纪初起,羽形矛仅作为猎取大野兽的狞猎武器。
[菱形矛]
长杆上装有扁长铁
(钢)尖头的矛。尖头上饰有图案、徽志等。菱形矛往往长达2·5米或更长。菱形矛为16世纪德国雇佣兵的武器,17世纪时为君主卫士的武器。在俄国,菱形矛出现于17世纪,并作为军官的荣誉武器保留到18世纪30年代,但不用于作战。菱形矛的变体棗埃斯潘通矛作为俄国军队的武器一直沿用到19
世纪初。
[长矛]
公元前4一3世纪,古希腊(古马其顿)及其他一些古国长矛兵的基本武器。起初,长矛约长3米,是一种投掷和刺杀兵器,后来长度
增到6一7米,变成仅作刺杀用的兵器。
[瑞士长矛]
中世纪瑞士人使用的矛。瑞士长矛由上古时期欧洲长矛发展而来,经不断改进,到14一15世纪其长度达20英尺,矛前端3英
尺,用铁制成,以防敌人战斧,砍刀砍断。作战时,方阵正面排4一飞排长矛兵组成的屏障。
[马其顿长矛]
是古代世界上大规模使用
的矛申最长的一种。马其顿人的长矛短的2米,最长的达6一7米,矛杆用坚硬的山莱英木制成,矛头多为金属制成
(铜、青铜、铁等)。长矛是古马其顿重装步兵配备的主要武器之一,在重装步兵组
成的马其顿方阵中,长矛的威力发挥到古代战争的*点。在马其顿方阵中,前6排战士平持长短不同的长矛
(2一飞米),使6排矛头均露在最前方,象一面带刺的墙向敌人冲击。
;
中国古代革制的胸甲。《管子·小匡》:"轻罪人兰盾、拾革、二戟。"尹知章注:兰,即所谓兰拾,兵架也。拾革,重革,当心著之,可以御矢。"
[古埃及头盔]
新王国时代以前的埃及军队作战没有盔甲,全靠盾牌防护,以后出现了金属和缝制的盔甲。头盔有青铜的但更多是缝制的。头盔缝制的很厚,长度一般达于耳的下部,较长者下垂至肩部,形状与头形一致,贴扣在头上。国王头盔隆起,设有尖*。有的头盔*上有圆形饰物,如同鸟冠。
[古埃及衣甲]
新王国时代的鱼鳞甲衣外表由约11行横排金属片组成,由青铜钉固定。鳞片宽度l英寸多。袖短,有时不及肘的一半。胸甲大部分无颖,袖较长,几乎达到肘部。胸甲的长度一一般不小汗2·5英尺。为了减轻胸甲对肩部的压力,埃及人用腰带把它紧束在腰上,并使用亚麻材料缝制的甲衣背心。
[亚述尖*式头盔]
亚述尖*式头盔呈圆锥形,底部有1一2个环,前额外一般有半圆的护罩,有的头盔挂有下垂的护颈,上覆金属片以保护额、颈、耳、后脑。这种护颈制做复杂,有时代之以简单的金属薄板,与头盔下缘相连,仅护住耳朵和两颊,呈半圆或半椭圆形。考古发现的亚述尖*头盔是铁制的,其下部的环和前额护罩是铜的。
[亚述鸟冠式头盔]
鸟冠式头盔多种多样,制作材料为金属,盔本身呈半圆、大半圆形,头盔下缘连结下垂的护颈和耳盖。*部有一马冠,有的为金属制、有的为一簇茸毛,样式有的向前弯曲呈勾状,有的向前后两边弯曲呈双勾状。
[中国皮革甲]
甲是古代作战中人马防护装具。中国传说堂尤发明甲,在夏代常备军已装备甲。早期的甲以藤条·木片、皮革等原料制成,以皮革为主。商代一一般以整皮护驴干,四肢不着甲。由于整片皮裹身不便于作战,至迟到春秋末期已出现由小块皮革联缀成的片甲。周代,全甲由身甲、甲块、甲袖三部分组成,每部分由小块革以丝带连接。
[亚述铠甲]
亚述人是最早使用铁铠甲的民族。亚述人的铠甲,按其长度大体可分为二种。早期的铠甲较长,有的达于足部,有的达于膝部。这一时期的铠甲只是把铁鳞片和铜片一排一排地缝在亚麻布或毡制的衣服上。后期的铠甲较短,其长度不超过腰部,根据鳞片的长度可分为新、旧两种。鳞片的一端呈方形,·而另一端呈圆形。鳞片是由铁和铜制成的。旧式的铠甲鳞片长约2一3英寸,新式的不超过1英寸。亚述人的铠甲通常有短袖,达于肩和肘的中间部位。
[拜*庭骑兵盔甲]
拜*庭帝国骑兵盔甲。呈锅形头盔或圆锥形头盔,带护耳,盔*上有一簇彩色马鬃。身着锁子甲,由皮条、金属片编织而成,脚蹬铁履,上部为皮靴或轻甲保护小腿,手和腕部带有铁手套。铠甲外罩较轻的棉制披风或长衣。全付重装甲重30--50磅。每支骑兵盔*马鬃统一颜色,以区别其他部队。队列前排马匹配有头、胸、胫甲。
[波斯鱼鳞甲]
波斯人的一种铠甲。波斯人的鱼鳞甲带有袖子。波斯和米底人的步兵和骑兵就穿着这样的铠甲。铠甲是由一排排连结在一起的金属片制的,有青铜制的,有铁制的。贵族骑兵的铠甲常常是镀金的。这些铠甲是由国王军械制造作坊生产。鱼鳞甲的样式有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用金属鳞片制成的。鳞片的上边呈直角,下边呈圆形。它有各种尺寸,从1·5厘米到5厘米不等。用金属
(青铜)鳞片制成的盔甲产生于公元前二千年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制作形式
(都是把鳞片固定在软底上)有两种:第一种型式是鳞片的上部、中部和下部都有孔,整个平面被固定在软底上;第二种形式是鳞片仅仅上部有孔,有时中间也有孔,鳞片只是上半部被固定在软底上。第二种类型是用长方形金属薄片制成的。这类的薄片呈长方形,长度为2·5一9厘米,宽度为1·2一3·2厘米。大多数长方形的薄片有4个孔,每个角上有一个,供穿绳
(或皮条)固定之用。第三种类型通常是用镀金的方形薄铁片制成的。第四种类型是用边上带有许多孔的青铜直角薄片制成的。阿黑门尼德时代的波斯人还有用非金属的软材料制成的铠甲,例如用亚麻、毡子和皮革等材料制成的铠甲。
[古印度铠甲]
古印度铠甲因地制宜,种类繁多。据《政事论》记载有下列各种1)罗哈甲利克,用铁丝编成的周身防护;(2)罗哈帕陀,除手之外全身遮盖的铁制铠甲;(3)罗哈迎婆,
遮盖头、胸、手臂的铁制铠甲;(4)罗哈苏陀罗迹,铁丝制成系于腰或腿的防护物;(5)悉罗斯特拉那,头盔;(6)乾陀特拉那,咽喉甲;(7)俱罗帕斯,胸甲;(乾鸣迦,膝甲;(9)婆罗婆那,至脚部的全身甲胄;(10)帕陀,仅露手臂的铠甲;(11)那高陀里迦,手套;(12)帕提,植物纤维编制的铠甲;(13)荫摩罗,兽皮甲。
[球*尖盔]
用铁、钢或铜制成的战斗防护帽,头盔的一种。由盔圈、盔头和*端安有苹果形或松球形小球的管状物组成。盔圈附有护罩、护耳、护鼻、帽瓦和护颈。球*尖盔12一17世纪始用于东方国家,后流传到俄国和西欧。
盾]
古代一种手持的防卫兵器。开始用木、竹、皮革,后来用铜铁制造。形体多为长方形、圆形或梯形。表面涂以色彩及图式。背后有握持的把手,通常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古代东方、古希腊及古罗马诸国,广泛使用盾。公元前两千年出现了铜后,后来又出现了铁盾。木盾外侧表面中央通常固定乍块突起的金属板--------铁护手。盾包有一层或数层皮革,可防止箭、矛和剑的伤害。作战时,可将盾用皮带系在一只手臂上,或执其把手;行军时,以盾内侧的皮带挂在背后。盾的证面通常绘有各种彩色图案、标志、徽章等。9一13世纪,扁桃形、三角形和圆形带铁护手的木盾在西欧和东欧得到广泛应用。到13世纪中叶,随着冷兵器的发展和盔甲的改进,步兵扁桃形盾的高度从1,7米减到0·75米,骑兵圆形盾的直径也缩小到0·75米。15一16世纪,直径为0·5米左右的圆形铁盾开始*多数。中国原始社会就有简单的盾,以后种类和形制越发完备,又称为"干"、"牌"、盾的名称、形状、尺寸也各有区别。如《释名》记载出于吴地大而平的盾叫"吴魁",出于蜀地脊部隆起的盾叫"滇盾",再如步兵用盾称步后,车上用盾叫"子盾",骑兵用盾叫。旁柳"等。明代还发明了一些与火器并用的盾牌,内藏火器或箭,接近敌人时,即可发出,不仅掩护自已,还可以杀伤敌人。随着火兵器的发展,盾逐渐被废弃。但是,在中非、南美及大洋洲诸岛的一些民族中,盾仍延用至今。
[中国盾牌]
中国古代盾牌又称“干、秉甲"。*人作战,左手秉盾以自卫,有手持刃以杀敌。盾一般不超过三尺长,多为长方形或梯形,也有圆形的。较大的盾叫"吴魁",或称吴科。战车用的盾较小,称为矛盾。盾的后面有把手,便于手持作战。大型的防盾称做。彭排",高约八尺,牌长可蔽身,内施枪木倚立于地,供城守、水战,布营用的大型盾叫苦,是防守战具。盾大部分用木头、藤、竹制作,有的蒙以生牛皮。铜铁盾因份量重,除仪仗用外,很少在战场上使用。盾的表面涂漆,并绘有龙虎、神怪、鸟兽花纹。殷商时期,盾牌上装有青铜饰器,多制成狰狞的兽面或人面,藉以恐吓敌人。东周流行长方形木后,表面涂漆,纹饰精美。春秋时代盾成为主要卫体护具。宋代骑兵用小圆形旁牌,步兵用长方形尖*旁牌。"明代军中多使用轻型盾牌,如手牌、搓
(挨)牌、燕尾牌等。每面长五尺,多用白杨木、松木制造,阔约二尺左右。还有藤条编织的圆形藤牌,径约二尺,周缘略卜高,箭射中后,防止箭滑脱伤人。火器出现后,盾逐渐被淘汰。
[亚述柳条盾]
这种盾牌与希罗多德所描写的古代波斯人的盾牌十分相似,他们所使用的盾牌是细枝编成的。柳条盾的长度,大者相当于或超过士兵的身高;宽度可掩护二至三人。这种大盾牌的形状,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部向后突出一块,与盾体成直角的方形;还有的是从一定高度(约2,3)开始向内弯曲并逐渐变窄,最后形成尖*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作战时,持盾者和弓箭手二人一组。持盾者携带短剑或矛,将盾牌立在地上以掩护弓箭手;而弓箭手在盾牌的掩护下得以充分发挥其射箭的效能。这种大柳条盾最适于攻城战斗。上部向内弯曲的尖*盾、*部向后突出类似屋*的后,都能有效地遮挡从城头抛下的石块。单人使用这种大盾时,则把尖*盾倚靠在墙上,自己藏匿其中进行攻城作业。柳条盾还有略小一点的,约半人高左右。这种小柳条盾供掩护一人或二人使用。
[亚述圆盾]
圆盾在亚述人中间使用的较为普遍。战车兵多半使用圆后,步兵矛手和早期帝王的侍从也使用这种盾。盾牌一般是用金属制成的,因而比较小,其直径很少超过2英尺或2英尺半。圆盾的边缘向内弯曲。圆盾的金属材料,有的是青铜制造的,有的是铁制的,也有少数是用金银制成的。金盾是为国王和高官显宦等少数上层人物制造的。后来,圆形金属盾为同样形状的圆形柳条盾所代替,盾缘是用硬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时盾的中央饰以凸出物。
[亚述凸面盾]
早期亚述凸面盾一般为长方形,后期也经常使用这种后,但要大得多。后记凸面盾的底部是方形的,而*部呈弧形。这种盾有的是柳条编的,有的是金属制的,盾的中心和边缘常常饰以蔷蔽花或环状图样。盾的长度有4寸5英尺,便士兵从头至膝都能够得到防护。行军时负在背上。也有些凸面盾是椭圆形的,较大,在行军t渡河或其他类似的场合都悬挂在背上。
[波斯柳条盾]
波斯人较普遍使用的盾牌。盾为长方形,立在地上能达战士的下巴或鼻子,宽度50,,70厘米。盾用树条编成,将树条狂人以皮板条为基架的切口里,使之相互连接,上下两端用横板条加固。这种柳条盾可能是仿效了亚达人的柳条盾。波希战争中,波斯步兵曾用这种盾连成屏障,从后面射箭。
[波斯椭圆盾]
波斯国王近卫军装备的质牌。尺寸很大,从肩到腿的中部,盾两侧有椭圆形开口。盾牌为木制,包以皮革或青铜片。
[古罗马大盾]
古罗马军团重装步兵使用的盾牌。罗马人初期使用圆形小铜盾,高卢战争后;被大盾所代替,一直沿用到低俗作品请删除。大盾为半圆,筒形,高1·25米,宽0·8米。盾为木框架,包戴皮革,铁皮镶边,里面中间部分衬有铁片。作战中;有时排列在战斗队形正面。侧面使用,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系兵器
[戈兵]
中国古代对系兵器的统称。最早特指带绳子可收回的箭为"戈兵"。飞钩、飞挝、流星锤、套索等均可称为代兵。
[飞锤]
又名"流星锤"。古代系兵器的一种。铁制,多棱,以绳索系之,用以打击敌人。
[飞钩]
又名"铁鹏脚"。古代系兵器的一种。其形如锚,有四个尖锐爪钩,用铁链系之,再续以绳,侍敌人蚁集在城脚时,出其不意,投人敌群中,据说一次可钩取2一3人。
[圈套]
捆束、套取敌人或敌装备的兵器。圈套一般用皮条、麻、藤、线绳制作,长短视需要而定,一端有活结套,预设在敌人经过的地面域半空,敌人经过时突然拉紧,捆束或勒死敌人。这种兵器在古代印度、非洲、东南亚等一些丛林国家和地区使用较多。
[轮索]
捆束敌人或装备的兵器。也称"套索"。其制作材料及方法与圈套大致相同、只是使用方法和对象不同。套索一一般由徒步或骑马者手持,使用时抛出,套住敌人或牲畜加以俘获。勒杀。套索--般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平原游牧国家和民族中使用较多。据希罗多德著《历史》一书记载,波斯军队中的撒咖尔提欧伊人
(游牧民)提供8000骑兵,他们的武器除一把匕首外,只用草纽、皮革编成的轮索,与敌人遭遇时投出轮索套敌人的人或马,并拉紧套圈将其绞死。
[罗网]
笼罩敌人的网状器具。罗网由原始社会捕鸟、兽、鱼的网沿用、发展而使用于格斗申。它多是用绳、革编成的大网,突然撒出罩住敌人,使其失去战斗力。古代各国普遍使用。
:长兵器
[戈]
中国古代击刺勾啄长兵器。其特点一般为在端首带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安有长柄,用以勾割或啄刺敌人。最早的戈由石刀、石斧、石镰等原始工具发展为石戈、青铜戈等。戈的形制尺寸多样,据《考工记》记载,戈的规格是:戈广
[宽度]
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
[1]
戈头,分为援、内、翻三部分。援:就是平出的刃,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约8寸,宽2寸,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称为"穿"。为了邀兔在挥杀时向后脱,有的在援和内之阔设有突起的"阑"。朗: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升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龋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更宇圃,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两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瑚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战圃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
[2]
柄: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戈柄的长度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柄短,车战用的柄长。
[3片尊:早期的锤9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蹲,并不能杀伤敌人。
也可能用于刺击。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它的缺点是易掉头,转头。使用不够灵活。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二里头遗址铜戈]
中国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青铜戈。·在河南僵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据考古学家测定,其年代距今约五00年。
[曲内戈]
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其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没有阑,装上柄以后,容易脱落,商以后被淘汰。
[直内戈]
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它开始在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商以后,为了防止脱落,增添了阑,后来又增设了胡,不容易掉头。商以后。直内式的戈很流行。在殷墟西区出土的2!件直内铜戈中,11件有胡。
[商勾兵]
中圈商代青铜戈。解放蔚传说保定出土。也有说出于易县或平幽县的,也称"易州三勾兵"。三戈都是直援,内端饰樊纹。援上铸铭文,分别列祖辈、父辈、兄辈的名字,顺读时戈刃向上。从铭文内容和读法看,这种铸铭的戈应是商代仪仗,不是实用兵器。
[矛]
一种带有尖锐刃器的长直形刺杀兵器。世界上多数民族过去在野猎和战争中曾使用的刺杀武器或投掷武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最初的矛是削尖了的棍棒,后来的矛是在矛杆上装上矛头。全长1·5一5米。在石器时代使用石矛头和骨矛头,从青铜时**始使用金属矛头。矛使用最广泛的时间是在铁器时代。罗马步兵装备矛头重而长的投掷矛和长矛。中世纪时,骑兵和步兵使用矛。在古罗马,矛是徒步军人和乘骑军人的一种通用武器,军人通常将投掷矛放在铸制的矛简肉携带。15一16世纪,俄国的矛主要使用铁或上等铸剑铜制作的带棱矛头。矛头的头部称为矛尖,套在矛杆上的矛头的管部,称作矛盔。矛杆末端有金撬套箍。矛头和矛盔相连的粳大部分制成球形。一种长杆轻便矛在步兵中一直使用到枪刺的出现,而在骑兵中一直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矛又名
、销、镀,后进化为枪。矛由矛劈、骸、柄、韦尊四部分组成。矛劈,就是矛头带刃的部分,中线起脊,有的两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骸
[釜]
,路呈圆锥形。用来安插矛柄。柄为竹制或木制,长为2丈或2丈4尺。为了防止矛头脱落,两旁常有两个环纽或留出两个小孔,以便用绳索将矛头绑牢在矛柄上,或用钉子钉牢。柄端有
,用来插地。最初用尖形约石块或骨角做矛头,绑在竹木杆上,商周时期,矛头改用青铜制造,分酋矛和夷矛两种。战国以后,改为铁制。由于枪的出现和兴起,矛的作用减弱,晋以后矛逐渐演变为枪。
[酋矛]
中国周代铜矛。史料记载,酋矛柄长2丈
(周制),是步卒使用的武器。中国已出土的春秋、战国步卒用于柄一般在165一220厘米之间,最长者达297厘米。
[夷矛]
中国周代铜矛。夷矛柄长2丈4尺(周制),是兵车上使用的武器,是"五兵"中最长的一种兵器。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战国楚矛,柄长7米以上,折合周尺恰为"丈八长矛"。
[羽形矛]
一种有矛杆的、矛头比较粗重的矛。羽形矛12世纪出现于罗斯,是一种行猎武器。以后主要装备步兵,16世纪起也装备贵族骑兵。羽形矛矛尖称为"撅尖",俗语"硬往撅子上碰"(挺而走险之意)便由此而来。18世纪初起,羽形矛仅作为猎取大野兽的狞猎武器。
[菱形矛]
长杆上装有扁长铁
(钢)尖头的矛。尖头上饰有图案、徽志等。菱形矛往往长达2·5米或更长。菱形矛为16世纪德国雇佣兵的武器,17世纪时为君主卫士的武器。在俄国,菱形矛出现于17世纪,并作为军官的荣誉武器保留到18世纪30年代,但不用于作战。菱形矛的变体棗埃斯潘通矛作为俄国军队的武器一直沿用到19
世纪初。
[长矛]
公元前4一3世纪,古希腊(古马其顿)及其他一些古国长矛兵的基本武器。起初,长矛约长3米,是一种投掷和刺杀兵器,后来长度
增到6一7米,变成仅作刺杀用的兵器。
[瑞士长矛]
中世纪瑞士人使用的矛。瑞士长矛由上古时期欧洲长矛发展而来,经不断改进,到14一15世纪其长度达20英尺,矛前端3英
尺,用铁制成,以防敌人战斧,砍刀砍断。作战时,方阵正面排4一飞排长矛兵组成的屏障。
[马其顿长矛]
是古代世界上大规模使用
的矛申最长的一种。马其顿人的长矛短的2米,最长的达6一7米,矛杆用坚硬的山莱英木制成,矛头多为金属制成
(铜、青铜、铁等)。长矛是古马其顿重装步兵配备的主要武器之一,在重装步兵组
成的马其顿方阵中,长矛的威力发挥到古代战争的*点。在马其顿方阵中,前6排战士平持长短不同的长矛
(2一飞米),使6排矛头均露在最前方,象一面带刺的墙向敌人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