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寒蝉】祝融与共工之战。
各种各样的打火机,已经普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民至今还随身携带著取火用的火链,因它不用汽油火石,随时用,随时取。所以,一直沿用了几千年。那么,火链最早是谁发明的呢?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著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经常带火种行路,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有一年,黄帝带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转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发,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浇得像落汤鸡。祝融负责管理火种,他随身带的火种也被暴雨扑灭了。
人们又冷又饿,孩子们哭叫不停。黄帝命令大家在一个大石洞里暂住下来,等待天晴之后再走。谁知,老天好像故意与人们作对,一连几天,雨一直不停地下著。人们住在山上石洞里饥寒难忍。但因失去了火种,无法生火做饭取暖。饿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开始吃生肉,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
祝融著急万分,想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钻了很长时间,也未钻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满头大汗,毫无效果,一气之下,便把手里的钻头狠狠地扔出去。
不料,钻头碰击在石洞的岩石上,溅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里顿时由忧变喜,他忘记了疲劳,找来好多岩块,用力互相碰击,只见火星不断飞溅。可是,怎样才能使火星燃烧呢?这又成了一个难题。黄帝走过来对祝融说:“你不要太急,从石头上能击出火星,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么办,需要多找些人来共同商量。”
黄帝的这番鼓励,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来常先、大鸿、力牧、嫘祖等人一同想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著,一句话也不说。大家以为他饿病了,劝告他去休息。不料,常先猛然往起一站,说了声:“有办法了!”说著,把自己缠腰的腰围解下来,用劲撕开,从容掏出一团花絮,对祝融说:你把这些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取火。”
祝融按他的建议把芦花絮摆好,再击石,火星溅落的越来越多,点燃芦花絮的声音越来越大,祝融用口轻轻一吹,随著一股浓烟窜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们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无不欢呼跳跃。黄帝专门为祝融举行了庆功会,给他记了大功,并封他为“火正”(官职)。
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这就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火又是红色的,所以后世人都把祝融称为“赤帝”。
祝融因为教会人类使用火,人们对祝融都非常之崇拜,但水神共工看不过眼,心想世界万物离不开水,为什么人类只崇拜祝融,而不崇拜自己,越想越气愤。
于是集四湖五海之水冲向昆仑山,把昆仑山上的圣火浇灭,顿时全世界漆黑一片。祝融得知非常愤怒,骑上火龙,与共工大战起来,水始终是往低处流,洪水从昆仑山下落下来,祝融乘机发起进攻,把共工烧得焦头烂额。共工输得不顺气,一气之下撞向不周山,谁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给撞断了,天也塌下来,给世界万物带来灾难,于是就引来女娲补天的故事。按今天的话来说这可以说是女娲补天的前传。
另一说法,伏羲死后共工作乱,黄帝派祝融平叛,虽然打败了共工,但没有杀死所有共工氏成员,黄帝杀了祝融。后由他的弟弟吴回担任火正官,依旧称祝融氏。
文献记载。
《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玄孙。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这样一说祝融又成了黄帝之后了。不过,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传说中的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就不奇怪了。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战争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
降火助战,这可能是首次把火战使用于战争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声没有祝融大,人们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不是没有依据的。于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灾一词的来历。
祝融,我国原始社会末期著名氏族领袖之一。名重黎,黄帝后裔高阳氏的玄孙。帝喾高辛氏时,任火正(官名),受封于有熊氏故墟(今河南新郑一代)。他以火施教,为民造福。帝喾命名曰:祝融,后世尊为火神。——河南省《新政县志》(1).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吕氏春秋?孟夏》:“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唐张说《蒲津桥赞》:“飞廉煽炭,祝融理炉。”清赵翼《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诗:“趋观乃知此楼毁,刹竿突兀招祝融。”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於东方,得祝融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颜师古注:“祝融,南方神。”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3).传说中的古帝。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4).峰名。衡山的最高峰。据《路史》云,祝融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唐韩愈《谒衡岳庙》诗:“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宋杨万里《送刘子思往衡阳》诗:“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廪与祝融。”
【道场】自燧人氏发明的转木取火,但有了火种不会保留和使用,后由祝融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后,黄帝封了他为主管火的正火官。后因祝融对南方的情况比较熟悉,又派了他来到衡山附近做司徒,死后葬于衡山,故南岳衡山就是祝融的道场。现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山顶还有一座祝融殿。
祝融故事新解。
大致说来,祝融氏是神农氏时代,或者早在伏羲氏时代出现的一个以善于取火管火用火而闻名的部落,并逐渐迁移到南方生活,对中华先民用火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到五帝时代,“祝融”又因此被用作官职名称,其实更准确地讲应该是一个行业名称。
《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这是古人对“祝融”一词的解释。“祝”字在甲骨文的字形,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其本义指男巫,是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引申用来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融”字是个形声字,从鬲,虫省声。鬲是古代一种烹饪器。“融”字的本义是炊气上升,引申为长久、明亮、通达、流通、显明、昌盛、和乐、恬适、和煦、暖和等义。所以,“祝融”一词表示在炊器旁用火,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人,是掌管用火的人。
在现代人自来,用火是一项很简单的技术,但在远古时期,用火并不简单。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发现,在一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的4座房址内出土有红烧土块、陶器及最早的彩陶制品,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取火用火。在二期文化(仰韶早期,距今6000年)的156座房址中,均出现了圆形和瓢形灶炕,并有保存火种的火种罐。
这说明,中华先民很早就掌握了人工取火、保管火种和用火技术,但由于早期的房屋离不开草木建筑材料,一旦失火,危害极其严重。所以早期的中华先民还没有在房内用火的习惯,只有进一步了解火的性质,掌握了更加全面的用火技术以后,才敢于在房内用火。发展提高用火技术正是祝融氏部落的传统。
大地湾f301为一座近似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遗存,属于仰韶早期半坡类型,集中展示了先民取火、用火、保存火的方法。该房址出土石斧、石刀、骨锥、陶纺纶、夹砂粗红陶罐、细泥红陶罐、瓶、碗、杯等以及彩陶罐、骨匕、骨针、骨锉、蚌壳、兽骨等50多件器物,说明人们日常生活全部在室内进行。
经碳14测定,距今6000多年。石刀、骨针、蚌壳均穿孔,说明已熟炼掌握了钻孔技术。石斧、骨锥、骨匕、陶锉、骨针之类,可见有这些工具钻木取火是毫无问题的。该房址门向西北,门道开在西壁中间。室内靠近门道处,有一口径为1.12米的圆形灶坑,接近门道处有一地穴开一直径0.3米的通风洞直通入灶坑内,并在对准通风洞的另一壁开一直径为0.25米、深0.31米的洞穴,内置一夹砂粗红陶罐,作为存火种之用。
门道由3级台阶组成,绕灶坑两侧可直通入室内。如此设置灶坑作用有三:一是利于防止野兽侵袭。当时周围是原始大森林,野兽出没,对人威胁很大。晚上人们休息入睡后,野兽出没。当它来到房屋门口,见到一大堆火就会被吓跑了。二是门口通风,并且灶坑置有通风洞,火不仅容易燃烧,而且火势旺。
三是门口有火,能够防止冬天冷空气入内,不但房内温度高,而且暖和。由此可见,灶坑相当复杂,在当时是房屋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它,房屋才成为人们温暖的家。发展如此复杂的灶坑设施并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这应该就是祝融氏事迹广为流传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祝融氏的贡献在于,最终把火引入了人们的住房内,使住房变成了温暖的家。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屈原的《天问》中就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的句子。这则故事可能反映的正是祝融氏开创人类在房内用火的事实。
“烛”字与“祝”同音,“龙”字读音则与“融”相近,“烛龙”可以视为“祝融”的谐音词,或同名异写之词。在抹布看来,烛龙的形象就是黑夜里亮着火光的房子。远古时期,人口稀少,人们的住房也比较分散,每当黑夜降临,人类的居住区完全隐藏在黑暗之中,只有一个个透着闪闪火光的房门凝视着行人,背后是无边无际的黑夜,如长龙一般。只要把这个形象放大,就变成了“其瞑乃晦,其视乃明”的烛龙了。
就一般说来,神农氏之前,人们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需要随着季节经常迁移而获取食物。只有原始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粮食产量基本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人类才能过上定居生活,住房的重要性才逐渐显现出来,人们才有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房内无火,算不上真正的住房。祝融氏部落发展用火技术,最终把火成功引入到住房内,为先民创造了温暖的家。祝融氏发展用火技术的漫长历史不该被忘记,这可能是祝融氏被一些传说定为“三皇”之一的原因吧?[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各种各样的打火机,已经普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民至今还随身携带著取火用的火链,因它不用汽油火石,随时用,随时取。所以,一直沿用了几千年。那么,火链最早是谁发明的呢?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著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经常带火种行路,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有一年,黄帝带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转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发,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浇得像落汤鸡。祝融负责管理火种,他随身带的火种也被暴雨扑灭了。
人们又冷又饿,孩子们哭叫不停。黄帝命令大家在一个大石洞里暂住下来,等待天晴之后再走。谁知,老天好像故意与人们作对,一连几天,雨一直不停地下著。人们住在山上石洞里饥寒难忍。但因失去了火种,无法生火做饭取暖。饿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开始吃生肉,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
祝融著急万分,想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钻了很长时间,也未钻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满头大汗,毫无效果,一气之下,便把手里的钻头狠狠地扔出去。
不料,钻头碰击在石洞的岩石上,溅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里顿时由忧变喜,他忘记了疲劳,找来好多岩块,用力互相碰击,只见火星不断飞溅。可是,怎样才能使火星燃烧呢?这又成了一个难题。黄帝走过来对祝融说:“你不要太急,从石头上能击出火星,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么办,需要多找些人来共同商量。”
黄帝的这番鼓励,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来常先、大鸿、力牧、嫘祖等人一同想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著,一句话也不说。大家以为他饿病了,劝告他去休息。不料,常先猛然往起一站,说了声:“有办法了!”说著,把自己缠腰的腰围解下来,用劲撕开,从容掏出一团花絮,对祝融说:你把这些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取火。”
祝融按他的建议把芦花絮摆好,再击石,火星溅落的越来越多,点燃芦花絮的声音越来越大,祝融用口轻轻一吹,随著一股浓烟窜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们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无不欢呼跳跃。黄帝专门为祝融举行了庆功会,给他记了大功,并封他为“火正”(官职)。
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这就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火又是红色的,所以后世人都把祝融称为“赤帝”。
祝融因为教会人类使用火,人们对祝融都非常之崇拜,但水神共工看不过眼,心想世界万物离不开水,为什么人类只崇拜祝融,而不崇拜自己,越想越气愤。
于是集四湖五海之水冲向昆仑山,把昆仑山上的圣火浇灭,顿时全世界漆黑一片。祝融得知非常愤怒,骑上火龙,与共工大战起来,水始终是往低处流,洪水从昆仑山下落下来,祝融乘机发起进攻,把共工烧得焦头烂额。共工输得不顺气,一气之下撞向不周山,谁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给撞断了,天也塌下来,给世界万物带来灾难,于是就引来女娲补天的故事。按今天的话来说这可以说是女娲补天的前传。
另一说法,伏羲死后共工作乱,黄帝派祝融平叛,虽然打败了共工,但没有杀死所有共工氏成员,黄帝杀了祝融。后由他的弟弟吴回担任火正官,依旧称祝融氏。
文献记载。
《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玄孙。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这样一说祝融又成了黄帝之后了。不过,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传说中的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就不奇怪了。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战争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
降火助战,这可能是首次把火战使用于战争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声没有祝融大,人们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不是没有依据的。于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灾一词的来历。
祝融,我国原始社会末期著名氏族领袖之一。名重黎,黄帝后裔高阳氏的玄孙。帝喾高辛氏时,任火正(官名),受封于有熊氏故墟(今河南新郑一代)。他以火施教,为民造福。帝喾命名曰:祝融,后世尊为火神。——河南省《新政县志》(1).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吕氏春秋?孟夏》:“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唐张说《蒲津桥赞》:“飞廉煽炭,祝融理炉。”清赵翼《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诗:“趋观乃知此楼毁,刹竿突兀招祝融。”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於东方,得祝融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颜师古注:“祝融,南方神。”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3).传说中的古帝。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4).峰名。衡山的最高峰。据《路史》云,祝融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唐韩愈《谒衡岳庙》诗:“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宋杨万里《送刘子思往衡阳》诗:“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廪与祝融。”
【道场】自燧人氏发明的转木取火,但有了火种不会保留和使用,后由祝融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后,黄帝封了他为主管火的正火官。后因祝融对南方的情况比较熟悉,又派了他来到衡山附近做司徒,死后葬于衡山,故南岳衡山就是祝融的道场。现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山顶还有一座祝融殿。
祝融故事新解。
大致说来,祝融氏是神农氏时代,或者早在伏羲氏时代出现的一个以善于取火管火用火而闻名的部落,并逐渐迁移到南方生活,对中华先民用火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到五帝时代,“祝融”又因此被用作官职名称,其实更准确地讲应该是一个行业名称。
《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这是古人对“祝融”一词的解释。“祝”字在甲骨文的字形,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其本义指男巫,是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引申用来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融”字是个形声字,从鬲,虫省声。鬲是古代一种烹饪器。“融”字的本义是炊气上升,引申为长久、明亮、通达、流通、显明、昌盛、和乐、恬适、和煦、暖和等义。所以,“祝融”一词表示在炊器旁用火,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人,是掌管用火的人。
在现代人自来,用火是一项很简单的技术,但在远古时期,用火并不简单。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发现,在一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的4座房址内出土有红烧土块、陶器及最早的彩陶制品,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取火用火。在二期文化(仰韶早期,距今6000年)的156座房址中,均出现了圆形和瓢形灶炕,并有保存火种的火种罐。
这说明,中华先民很早就掌握了人工取火、保管火种和用火技术,但由于早期的房屋离不开草木建筑材料,一旦失火,危害极其严重。所以早期的中华先民还没有在房内用火的习惯,只有进一步了解火的性质,掌握了更加全面的用火技术以后,才敢于在房内用火。发展提高用火技术正是祝融氏部落的传统。
大地湾f301为一座近似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遗存,属于仰韶早期半坡类型,集中展示了先民取火、用火、保存火的方法。该房址出土石斧、石刀、骨锥、陶纺纶、夹砂粗红陶罐、细泥红陶罐、瓶、碗、杯等以及彩陶罐、骨匕、骨针、骨锉、蚌壳、兽骨等50多件器物,说明人们日常生活全部在室内进行。
经碳14测定,距今6000多年。石刀、骨针、蚌壳均穿孔,说明已熟炼掌握了钻孔技术。石斧、骨锥、骨匕、陶锉、骨针之类,可见有这些工具钻木取火是毫无问题的。该房址门向西北,门道开在西壁中间。室内靠近门道处,有一口径为1.12米的圆形灶坑,接近门道处有一地穴开一直径0.3米的通风洞直通入灶坑内,并在对准通风洞的另一壁开一直径为0.25米、深0.31米的洞穴,内置一夹砂粗红陶罐,作为存火种之用。
门道由3级台阶组成,绕灶坑两侧可直通入室内。如此设置灶坑作用有三:一是利于防止野兽侵袭。当时周围是原始大森林,野兽出没,对人威胁很大。晚上人们休息入睡后,野兽出没。当它来到房屋门口,见到一大堆火就会被吓跑了。二是门口通风,并且灶坑置有通风洞,火不仅容易燃烧,而且火势旺。
三是门口有火,能够防止冬天冷空气入内,不但房内温度高,而且暖和。由此可见,灶坑相当复杂,在当时是房屋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它,房屋才成为人们温暖的家。发展如此复杂的灶坑设施并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这应该就是祝融氏事迹广为流传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祝融氏的贡献在于,最终把火引入了人们的住房内,使住房变成了温暖的家。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屈原的《天问》中就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的句子。这则故事可能反映的正是祝融氏开创人类在房内用火的事实。
“烛”字与“祝”同音,“龙”字读音则与“融”相近,“烛龙”可以视为“祝融”的谐音词,或同名异写之词。在抹布看来,烛龙的形象就是黑夜里亮着火光的房子。远古时期,人口稀少,人们的住房也比较分散,每当黑夜降临,人类的居住区完全隐藏在黑暗之中,只有一个个透着闪闪火光的房门凝视着行人,背后是无边无际的黑夜,如长龙一般。只要把这个形象放大,就变成了“其瞑乃晦,其视乃明”的烛龙了。
就一般说来,神农氏之前,人们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需要随着季节经常迁移而获取食物。只有原始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粮食产量基本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人类才能过上定居生活,住房的重要性才逐渐显现出来,人们才有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房内无火,算不上真正的住房。祝融氏部落发展用火技术,最终把火成功引入到住房内,为先民创造了温暖的家。祝融氏发展用火技术的漫长历史不该被忘记,这可能是祝融氏被一些传说定为“三皇”之一的原因吧?[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