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寒蝉】中国广义的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灵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只有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
学术界普遍认为神话产生于野蛮期的低级阶段,到了野蛮期的中级阶段,神话进入了繁荣的时期。中国学者杨堃和袁珂等人认为神话的起源要早到蒙昧期的高级阶段,即旧石器时代晚期,或者比这个时期更早。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尤其能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神话也就由此产生。
分类。
创世神话。
上帝。
关于上帝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书经中,它可能在西元前700年或更早以前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已经存在;文献对于上帝“人性”的诠释相当的少,庄子中记载的混沌、倏和忽算是最具备“人”的形象,它主要的功能是向民间传达“敬天地”的概念。
天。
也称为皇天:关于天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书经中,在儒家文学中被称为昊天上帝;虽然普遍上认为天和上帝属于同一概念,但汉学家顾立雅的研究确显示上帝的出现更早于天。在民间,天的形象也比上帝更具有“人性”;中国古代帝皇自誉为“天之子”,北京天坛既是明清两代帝皇祭天的所在地。
盘古开天。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但严格来说,上古神话的定义是:广义的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综叙,出于学术上的求实求是,盘古成型于三国时期吴国,盘古神话虽然不是最早出现的神话,但因其创世神话的性质而无可厚非地被书写在中国神话的扉页上,彰显了原始初民对于宇宙生成的直观认识。在汉文献中,盘古创世神话首见于三国时吴国徐整的《三五历记》,明代周游的《开辟衍绎通俗传》第一回对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描绘似乎更接近上古神话的本来面貌。
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流传相当广泛。目前汉族有关盘古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吴国徐整的《五运历年记》,其中这样记述盘古化身的过程:“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也有类似的记述:“若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此后有关盘古的记述更加丰富。在这些神话传说中,盘古创造世界的过程,乃是一个化身的过程,他以自身的牺牲,化育了宇宙万物。于是,盘古就成为了汉民族创世造人的人格神。
盘古神话在泌阳县经过民间传承,又有了更为生动、传奇的版本。
盘古山又名九龙山。北魏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明确记载:“泌阳故城,城南有蔡水,出盘古山,亦曰盘古川,西北流注于泌水”。这条蔡水所发源的盘古山就在泌阳县盘古乡境内。神话从远古时期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开始。当时天地处于混沌状态,在神的启示和帮助下,一家复姓盘古的兄妹,先造天,后造地,神又恩赐给他们山川树木、五谷杂粮,命盘古兄妹滚磨成婚,结为夫妻。盘古奶先后生了两胎,但都是肉疙瘩。盘古爷盛怒之下用砍柴刀砍开肉疙瘩,没想到一个疙瘩里是白白胖胖的女婴,另一个疙瘩里是活蹦乱跳的男婴。这一百对孩子很快长大成人。盘古爷便让他们从事不同的劳动。从事什么劳动,就叫他们什么名姓,于是,产生了“百家姓”,百家盘古后代渐渐繁衍壮大,最后发展成如今的人类世界……
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流传久远。泌阳县盘古山保存有盘古庙、盘古井、盘古墓、盘古楼、大磨、百神庙、甜水河等大量的考古实物,保留有一套完整的有关盘古文化的神话传说和域名体系,具有丰富的盘古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盘古文化底蕴。
盘古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华夏人文明智慧、勇敢无畏、战天斗地、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的代表。盘古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盘古文化的精髓蕴涵着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宏大胆识;蕴涵着以人为本、无私奉献的价值观。盘古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其他优秀文化交相辉映。
注意:一、盘古在史籍文献里并无明言性别,且有部分文献“盘古氏夫妻”,兼之“盘古兄妹”的故事,现代也有盘古氏夫妻纪念墓,可能早期盘古是一对夫妻神的合称;二、在相关史籍里明言提到“盘古氏”是一群人,而非一个人;三、盘古在史籍文献里的唯一明言形象,是“蛇/龙身”,非人型。
燧人取火。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燧人氏在商丘当了皇帝。那时候,人们靠打猎为生,打到什么就吃什么,连血带肉地生吃,人们过着动物一样在生活。燧人氏是他们的首领,也经常带领人们去山林里打猎。
有一天,山林里起了大火。大火熄灭后,树林里留下了许多被烧死的**的尸体。燧人氏捡起一只山鸡尝了尝,啊,好香!
比生肉好吃多了。于是,他带领大家把这些烧熟的飞禽走兽捡起来吃了个精光。熟肉吃完了,他们只好又去打猎,重新吃生肉,喝生血。这时,人们都觉得生肉真的不好吃。于是,他们盼望山林里能再来一场大火,给他们送来香喷喷的熟肉。
不知怎的,正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忽然从天上飞来一只大鸟。大鸟飞到燧人氏面前停了下来,看着他说:“你不是想要火吗?太阳宫里有,我带你去吧。”燧人氏一听可高兴了,就骑到大鸟的背上,向太阳宫飞去。
到了太阳宫,太阳公主对燧人氏说:“你是人间的帝王,太阳宫里有很多宝贝,你可以随便挑,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燧人氏说:“我只要火。”
太阳公主说:“那好吧,我这里有一块会生出火的宝石,就送给你吧。
燧人氏接过这块宝石,高兴地谢过太阳公主,又骑上大鸟飞回到人间。
回到人间之后,燧人氏天天把这块生火的宝石拿在手里,想等他生出火来。可是几天过去了,怎么也看不见宝石生出火来,燧人氏好心急呀,他想:“太阳公主怎么会骗我呢?这宝石怎么生不出火来?我要它有什么用!”说着抓起宝石,狠狠地向一块大石头摔去。只听“嘭”的一声,火花四溅。燧人氏一下子明白了,只有用石头去击石头,才能生出火来呀。他又重新试了试,果然用击石的方法得到了火种。从此,人们都学会了击石取火,再也不吃生肉喝生血了。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和方便,人们都十分高兴。
伏羲画卦。
相传八卦是伏羲画的。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艰难困苦,就在这时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诞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伏羲。他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他十分茫然,不知所措。在闲暇之余,时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秘。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不断地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风雨无阻。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境,一声炸响之后,渭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体卦分明,闪闪发光。这时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唯阴阳而已。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神圣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表示阳,以“--”表示阴,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伏羲一画开天,打开了人们理性思维的闸门,将困苦中挣扎的人们送上了幸福的彼岸,从而博得了人们永生永世的怀念和尊崇[17]。
女娲补天。
关于女娲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楚辞·天问和列子·汤问及山海经中,她可能在西元前350年或更早以前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已经存在,她的形象是一日七十化。在传说中,从最初的女娲化神然后到女娲化万物到女娲造人、补天,这一系列的功绩都是在天地对立的状态中展开。女娲之前是无天无地无人的状态。自女娲诞生之始,她先以身化神,神的出现导致天的诞生,然后女娲以身化万物,紧随着万物的出现,地也出现,这个时候天地一片祥和。夭折前的女娲创世神话,女娲是预备作为古希腊大地之母盖亚一样的性质:为万物之母、众神之母与人类之母。
就像关心宇宙的起源一样,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起源也有极大的兴趣。而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则首推女娲的故事。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
《淮南子·览冥训》载:“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女娲经过辛勤的劳动和奋力的拼搏,重整宇宙,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必要的自然条件。
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她也是人类的创造者。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义》:“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这一则神话意蕴丰富,它不但虚构了人类的产生,同时也试图阐释人类为什么会有社会地位的差别。有关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补天和女娲造人的不朽功绩,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以上神话为人们塑造了一个有着奇异神通而又辛勤劳作的女性形象,她所做的一切,都充满了对人类的慈爱之情。
除了人类共同的始祖外,各部族又有自己的始祖神话。商民族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和经历更具传奇色彩。后稷神话记录在《诗经·大雅·生民》中:姜嫄因踩到天帝的足拇指印而受孕,顺利的产下稷,姜嫄觉得不祥,便把他丢弃在窄巷、树林、寒冰等处,但稷分别得到牛羊、樵夫、鸟的奇迹般的救助,成活下来,并迅速表现出种植农作物的天赋,最终成为周人的始祖。这类神话几乎各部族皆有,而且不少在情节或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它们反映了部族成员对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
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身体透明,头上长有两角,即牛头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大禹治水。
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学术界对洪水神话的成因也提出了种种解释。外国著名的洪水神话见于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基督教《圣经》等,可以说,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普遍流传着有关洪水的神话,中国少数民族中流行的洪水神话也相当丰富。曾经有过的洪水灾害是如此的惨烈,在人类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一种集体表象,伴随着神话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提醒人们对自然灾害保持戒惧的态度。
国外的洪水神话,大多是表现这样一个主题,即上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是对人类的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造,反映了对人性的反省和批判。而保留在中国华夏民族古代文献中的洪水神话,则主要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所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在这些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英灵当数鲧、禹二人。
鲧为了止住人间水灾,而不惜盗窃天帝的息壤,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而被杀。鲧的悲惨遭遇也赢得了后人深切的同情和尊敬,鲧由于志向未竟,死不瞑目,终于破腹以生禹,新一代的治水英灵由此诞生了。
禹继承了鲧的遗志,开始也是采取“堙”(堵)的方法,但仍难以遏止汹涌的洪水,于是改用疏导的方法。为疏通水路,禹不辞辛劳到处控察河道、地形,据《吕氏春秋》载,禹向东走到海边,向南走到羽人裸民之乡,向西走到三危之国,向北走到犬戎国。在治水过程中,“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34],可谓历尽千辛万苦。除此之外,禹还要和诸多恶神展开艰苦的斗争,如诛杀相柳等[35]。禹的精神也感动了诸多的神灵,传说河伯献出河图[36],伏羲帮助他丈量土地,还有一条神龙和一只灵龟帮助他从事劳动[37]。总之,弥漫天下、祸害人间的洪水终于被大禹制服了,而一个不辞辛劳、为民除害而又充满智慧的英灵形象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起来。洪水神话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
战争神话。
黄帝和炎帝是活跃在中原的两个大部族的首领,分别兴起于相距不远的姬水和姜水,二帝在向东发展的过程之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这一则神话中所言“诸侯”、“修德”等,很明显是出于后世儒者的附会。但黄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确实发生过一次残酷的战争,《新书·益壤》称当时的战场是“流血漂杵”。而黄帝居然能驱使熊、罴等猛兽参加战斗,为这次战争增添了神奇的色彩。这些猛兽可能是某些部落的图腾,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部落跟随着黄帝参加战斗。阪泉之战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它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38]这则神话实际是对一次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解释。
炎黄汇合后,另一次著名的大战是发生在黄帝和蚩尤之间。蚩尤属于南方的苗蛮部族,蚩尤有81个铜头铁额的同胞,这可能是暗示它们的军队已经装备了金属盔甲,一些文献上提及蚩尤冶炼金属作兵器,这与当时冶金术的发展程度是相适应的。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而风、雨、旱、雾等气象也成了相互进攻的利器。这两则神话不仅涉及古代的祈雨、止雨巫术,还涉及一些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发明,内涵较为丰富。[39-40]黄帝正是在对内兼并和对外抗御的两场战争之中,大显神威,确立了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出于对中华民族始祖的爱戴,后世又把许多文化史上的发明创造,如车、陶器、井、鼎、音乐、铜镜、鼓等,归功于黄帝,或是黄帝的臣子。黄帝在神话中又成了一个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灵。[24-25]仓颉造字。
传说中仓颉[jié]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8个人,虞舜、仓颉、项羽、重耳、高洋、吕光、鱼俱罗。还有李煜。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发明神话。
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灵身上,并把它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它标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英灵的神话,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它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它们的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等。
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弓箭的发明是初民生活中的大事,因此人们把无上的勇力和荣誉都赋予了这个弓箭的发明者。而后羿正是凭著自己发明的弓箭和神技,为民除害,造福人类。死于羿的弓箭之下的害人妖孽有凿齿、九婴、大风、猰貐、修蛇、封豨等。
斗争神话。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的神话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灵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如夸父追日。[43]夸父为何要与日逐走,已不得而知了,但它那强烈的自信心,那奋力拼搏的勇气,以及他那溶入太阳光芒之中的英勇形象,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反映了古代先民壮丽的理想。而它渴死道中的结局,又为整个故事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
另一则与自然抗争的悲剧神话,发生在一个纤弱的女子身上,如精卫填海。[44]女娃被东海淹死,化而为鸟,坚持以弱小的生命、菲薄的力量,向浩瀚的大海复仇,这是何等的悲壮,正是这种明知徒劳仍要抗争的精神,支持初民走过那险恶而艰难的年代。
女娃与夸父的神话,讴歌了人类顽强的生命力。
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民不屈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本身就意味着对于命运的抗争,由此而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神话英灵。前者如精卫以顽强的生命力,面对着难以征服的自然,作顽强的拼搏。后者如刑天舞干戚。[45]即使断首以死,也要对着天帝大舞干戚,这种顽强的抗争精神是何等的壮烈,刑天所象征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性格,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长河中的巨浪。
思维特征。
神话思维是与原始先民的心智能力紧密相联的。原始先民的心智发展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思维主体和客体还不能明确区分,在人和外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渗关系。路先·列维-布留尔认为:“在原始人的思维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
在原始先民眼里,自然万物就和自己一样,拥有活泼的灵魂、意志和情感,能够和人进行神秘的交往。因此,原始先民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奇异色彩和生命活力的世界。这种感受、理解世界的方法,是神话诞生的土壤,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古神话思维的特点。
象征性。
首先,由于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截然分开,因此,人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这在解释自然现象时表现得更为特出。
如《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这则神话即以人的一些常见的生理行为来解释昼夜、四季以及风的形成。再如盘古化生万物的神话,则是以人体的各部分推论天地间的诸物形成。原始先民习惯将自己所熟悉的人体本身作为参照系统或标准,以诠释自然万物,为此,人们必须设想了一些巨大的、初始的神灵,从而也就创造了一些十分壮丽的开辟神话。
以此为基础,从人体稍稍扩大到人的性情、行为人所熟悉的环境,则神话的领域进一步扩大。比如在解释星系为何多偏移西北、中国地理形势为何西北高东南低时,一则神话说道: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以自我来观照万物的思维特征几乎渗透在所有的神话中,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人们正是从自身的生命形态中,感受到精灵的存在,这才有了神话。可以说,这种思维方式是先民理解神秘世界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
隐喻性。
其次,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因此,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不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材料。比如,原始先民为了把握一日之中时间的变化,就利用太阳在空间的位置变动来加以说明,并因此创造了种种关于太阳的神话,诸如日出旸谷,至于蒙谷。时间的流逝,在神话中成了一连串具体可感的情节。同样,在神话中,四方也并不表现为纯粹的几何学空间,它必然和某些特定的内容甚至特定的情感体验紧紧联系在一起。比如东方被表现为春神勾芒、春天、青色、木等,而北方则与冬神颛顼、冬天、黑夜、黑色、水等不能分开。这一思维方法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联系十分紧密。一定的时间、空间往往和一定的神明相对应,时间、位置等观念是无法从具体内容中抽象出来的。
在神话思维中也有对事物的综合,通过一定程度的概括,使某些神话形象脱离了具体事物。比如龙凤神话形象,就是经过长时间的综合而形成的,但是,神话的综合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还不能达到真正的抽象。龙的前身只不过是一个以蛇为图腾的部落标志,由于“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才最终形成这一威武宏壮的神话形象。[49]显然,这一形象不是纯粹想象的产物,它只不过是对具体物象的再组合,仍然带有具体、形象的特点。
再次,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在先民心中引起恐惧、敬畏或惊喜等情感,先民认为这些情感也是外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因而,在先民看来,自然万物或是神秘的,或是恐怖的,或是有魔力的。这些具有意志、情感的自然万物,他们之间以及它们和人类的交往,正是构成神话故事的根本原因。
同样,在神话的传播、复述的过程中,也是充满了情感体验的。比如楚辞《九歌》表演中那些充满激情的场面,显然与神话形象的情感故事有关。再比如《山海经》中每当出现龙凤神话形象时,总是伴有歌舞音乐,显示了祥和安乐的情感体验。神话中所蕴含的情感,是神话之所以感人的魅力所在,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人往往难以理解神话中所附属的情感体验。
总说。
由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所谓象征、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黑格尔把“艺术前的艺术”称为“象征型艺术”,认为象征包含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意义就是一种观念或对象,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感性存在或一种形象。”[53]原始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原始人还不能利用抽象观念进行独立的思考,但随着文化的发展,追溯历史、交换思想、总结经验、表达信仰等,往往会涉及一些较为抽象的观念,因此,人们必须借用某些具体的物象来暗示某些特征上相似或相联系的观念,比如把葫芦和禽卵视为母体崇拜、生殖崇拜,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例子。可以说,原始神话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有一些意象的寓意相当复杂、丰厚,如龙凤这个意象,它不但是部落的符号,同时还包含着特定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成为全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神话是原始先民的一种认知和表达方式,还不能说是自觉的文学创作。但神话又确实在文学宝库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神话思维中的一些特征也同样出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中。相比较而言,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和情感表达更加主观化、个性化,抒发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怀,而神话的情感和象征植根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的神秘意味。[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灵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只有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
学术界普遍认为神话产生于野蛮期的低级阶段,到了野蛮期的中级阶段,神话进入了繁荣的时期。中国学者杨堃和袁珂等人认为神话的起源要早到蒙昧期的高级阶段,即旧石器时代晚期,或者比这个时期更早。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尤其能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神话也就由此产生。
分类。
创世神话。
上帝。
关于上帝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书经中,它可能在西元前700年或更早以前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已经存在;文献对于上帝“人性”的诠释相当的少,庄子中记载的混沌、倏和忽算是最具备“人”的形象,它主要的功能是向民间传达“敬天地”的概念。
天。
也称为皇天:关于天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书经中,在儒家文学中被称为昊天上帝;虽然普遍上认为天和上帝属于同一概念,但汉学家顾立雅的研究确显示上帝的出现更早于天。在民间,天的形象也比上帝更具有“人性”;中国古代帝皇自誉为“天之子”,北京天坛既是明清两代帝皇祭天的所在地。
盘古开天。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但严格来说,上古神话的定义是:广义的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综叙,出于学术上的求实求是,盘古成型于三国时期吴国,盘古神话虽然不是最早出现的神话,但因其创世神话的性质而无可厚非地被书写在中国神话的扉页上,彰显了原始初民对于宇宙生成的直观认识。在汉文献中,盘古创世神话首见于三国时吴国徐整的《三五历记》,明代周游的《开辟衍绎通俗传》第一回对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描绘似乎更接近上古神话的本来面貌。
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流传相当广泛。目前汉族有关盘古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吴国徐整的《五运历年记》,其中这样记述盘古化身的过程:“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也有类似的记述:“若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此后有关盘古的记述更加丰富。在这些神话传说中,盘古创造世界的过程,乃是一个化身的过程,他以自身的牺牲,化育了宇宙万物。于是,盘古就成为了汉民族创世造人的人格神。
盘古神话在泌阳县经过民间传承,又有了更为生动、传奇的版本。
盘古山又名九龙山。北魏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明确记载:“泌阳故城,城南有蔡水,出盘古山,亦曰盘古川,西北流注于泌水”。这条蔡水所发源的盘古山就在泌阳县盘古乡境内。神话从远古时期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开始。当时天地处于混沌状态,在神的启示和帮助下,一家复姓盘古的兄妹,先造天,后造地,神又恩赐给他们山川树木、五谷杂粮,命盘古兄妹滚磨成婚,结为夫妻。盘古奶先后生了两胎,但都是肉疙瘩。盘古爷盛怒之下用砍柴刀砍开肉疙瘩,没想到一个疙瘩里是白白胖胖的女婴,另一个疙瘩里是活蹦乱跳的男婴。这一百对孩子很快长大成人。盘古爷便让他们从事不同的劳动。从事什么劳动,就叫他们什么名姓,于是,产生了“百家姓”,百家盘古后代渐渐繁衍壮大,最后发展成如今的人类世界……
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流传久远。泌阳县盘古山保存有盘古庙、盘古井、盘古墓、盘古楼、大磨、百神庙、甜水河等大量的考古实物,保留有一套完整的有关盘古文化的神话传说和域名体系,具有丰富的盘古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盘古文化底蕴。
盘古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华夏人文明智慧、勇敢无畏、战天斗地、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的代表。盘古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盘古文化的精髓蕴涵着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宏大胆识;蕴涵着以人为本、无私奉献的价值观。盘古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其他优秀文化交相辉映。
注意:一、盘古在史籍文献里并无明言性别,且有部分文献“盘古氏夫妻”,兼之“盘古兄妹”的故事,现代也有盘古氏夫妻纪念墓,可能早期盘古是一对夫妻神的合称;二、在相关史籍里明言提到“盘古氏”是一群人,而非一个人;三、盘古在史籍文献里的唯一明言形象,是“蛇/龙身”,非人型。
燧人取火。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燧人氏在商丘当了皇帝。那时候,人们靠打猎为生,打到什么就吃什么,连血带肉地生吃,人们过着动物一样在生活。燧人氏是他们的首领,也经常带领人们去山林里打猎。
有一天,山林里起了大火。大火熄灭后,树林里留下了许多被烧死的**的尸体。燧人氏捡起一只山鸡尝了尝,啊,好香!
比生肉好吃多了。于是,他带领大家把这些烧熟的飞禽走兽捡起来吃了个精光。熟肉吃完了,他们只好又去打猎,重新吃生肉,喝生血。这时,人们都觉得生肉真的不好吃。于是,他们盼望山林里能再来一场大火,给他们送来香喷喷的熟肉。
不知怎的,正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忽然从天上飞来一只大鸟。大鸟飞到燧人氏面前停了下来,看着他说:“你不是想要火吗?太阳宫里有,我带你去吧。”燧人氏一听可高兴了,就骑到大鸟的背上,向太阳宫飞去。
到了太阳宫,太阳公主对燧人氏说:“你是人间的帝王,太阳宫里有很多宝贝,你可以随便挑,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燧人氏说:“我只要火。”
太阳公主说:“那好吧,我这里有一块会生出火的宝石,就送给你吧。
燧人氏接过这块宝石,高兴地谢过太阳公主,又骑上大鸟飞回到人间。
回到人间之后,燧人氏天天把这块生火的宝石拿在手里,想等他生出火来。可是几天过去了,怎么也看不见宝石生出火来,燧人氏好心急呀,他想:“太阳公主怎么会骗我呢?这宝石怎么生不出火来?我要它有什么用!”说着抓起宝石,狠狠地向一块大石头摔去。只听“嘭”的一声,火花四溅。燧人氏一下子明白了,只有用石头去击石头,才能生出火来呀。他又重新试了试,果然用击石的方法得到了火种。从此,人们都学会了击石取火,再也不吃生肉喝生血了。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和方便,人们都十分高兴。
伏羲画卦。
相传八卦是伏羲画的。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艰难困苦,就在这时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诞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伏羲。他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他十分茫然,不知所措。在闲暇之余,时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秘。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不断地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风雨无阻。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境,一声炸响之后,渭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体卦分明,闪闪发光。这时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唯阴阳而已。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神圣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表示阳,以“--”表示阴,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伏羲一画开天,打开了人们理性思维的闸门,将困苦中挣扎的人们送上了幸福的彼岸,从而博得了人们永生永世的怀念和尊崇[17]。
女娲补天。
关于女娲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楚辞·天问和列子·汤问及山海经中,她可能在西元前350年或更早以前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已经存在,她的形象是一日七十化。在传说中,从最初的女娲化神然后到女娲化万物到女娲造人、补天,这一系列的功绩都是在天地对立的状态中展开。女娲之前是无天无地无人的状态。自女娲诞生之始,她先以身化神,神的出现导致天的诞生,然后女娲以身化万物,紧随着万物的出现,地也出现,这个时候天地一片祥和。夭折前的女娲创世神话,女娲是预备作为古希腊大地之母盖亚一样的性质:为万物之母、众神之母与人类之母。
就像关心宇宙的起源一样,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起源也有极大的兴趣。而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则首推女娲的故事。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
《淮南子·览冥训》载:“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女娲经过辛勤的劳动和奋力的拼搏,重整宇宙,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必要的自然条件。
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她也是人类的创造者。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义》:“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这一则神话意蕴丰富,它不但虚构了人类的产生,同时也试图阐释人类为什么会有社会地位的差别。有关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补天和女娲造人的不朽功绩,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以上神话为人们塑造了一个有着奇异神通而又辛勤劳作的女性形象,她所做的一切,都充满了对人类的慈爱之情。
除了人类共同的始祖外,各部族又有自己的始祖神话。商民族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和经历更具传奇色彩。后稷神话记录在《诗经·大雅·生民》中:姜嫄因踩到天帝的足拇指印而受孕,顺利的产下稷,姜嫄觉得不祥,便把他丢弃在窄巷、树林、寒冰等处,但稷分别得到牛羊、樵夫、鸟的奇迹般的救助,成活下来,并迅速表现出种植农作物的天赋,最终成为周人的始祖。这类神话几乎各部族皆有,而且不少在情节或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它们反映了部族成员对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
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身体透明,头上长有两角,即牛头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大禹治水。
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学术界对洪水神话的成因也提出了种种解释。外国著名的洪水神话见于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基督教《圣经》等,可以说,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普遍流传着有关洪水的神话,中国少数民族中流行的洪水神话也相当丰富。曾经有过的洪水灾害是如此的惨烈,在人类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一种集体表象,伴随着神话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提醒人们对自然灾害保持戒惧的态度。
国外的洪水神话,大多是表现这样一个主题,即上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是对人类的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造,反映了对人性的反省和批判。而保留在中国华夏民族古代文献中的洪水神话,则主要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所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在这些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英灵当数鲧、禹二人。
鲧为了止住人间水灾,而不惜盗窃天帝的息壤,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而被杀。鲧的悲惨遭遇也赢得了后人深切的同情和尊敬,鲧由于志向未竟,死不瞑目,终于破腹以生禹,新一代的治水英灵由此诞生了。
禹继承了鲧的遗志,开始也是采取“堙”(堵)的方法,但仍难以遏止汹涌的洪水,于是改用疏导的方法。为疏通水路,禹不辞辛劳到处控察河道、地形,据《吕氏春秋》载,禹向东走到海边,向南走到羽人裸民之乡,向西走到三危之国,向北走到犬戎国。在治水过程中,“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34],可谓历尽千辛万苦。除此之外,禹还要和诸多恶神展开艰苦的斗争,如诛杀相柳等[35]。禹的精神也感动了诸多的神灵,传说河伯献出河图[36],伏羲帮助他丈量土地,还有一条神龙和一只灵龟帮助他从事劳动[37]。总之,弥漫天下、祸害人间的洪水终于被大禹制服了,而一个不辞辛劳、为民除害而又充满智慧的英灵形象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起来。洪水神话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
战争神话。
黄帝和炎帝是活跃在中原的两个大部族的首领,分别兴起于相距不远的姬水和姜水,二帝在向东发展的过程之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这一则神话中所言“诸侯”、“修德”等,很明显是出于后世儒者的附会。但黄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确实发生过一次残酷的战争,《新书·益壤》称当时的战场是“流血漂杵”。而黄帝居然能驱使熊、罴等猛兽参加战斗,为这次战争增添了神奇的色彩。这些猛兽可能是某些部落的图腾,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部落跟随着黄帝参加战斗。阪泉之战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它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38]这则神话实际是对一次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解释。
炎黄汇合后,另一次著名的大战是发生在黄帝和蚩尤之间。蚩尤属于南方的苗蛮部族,蚩尤有81个铜头铁额的同胞,这可能是暗示它们的军队已经装备了金属盔甲,一些文献上提及蚩尤冶炼金属作兵器,这与当时冶金术的发展程度是相适应的。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而风、雨、旱、雾等气象也成了相互进攻的利器。这两则神话不仅涉及古代的祈雨、止雨巫术,还涉及一些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发明,内涵较为丰富。[39-40]黄帝正是在对内兼并和对外抗御的两场战争之中,大显神威,确立了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出于对中华民族始祖的爱戴,后世又把许多文化史上的发明创造,如车、陶器、井、鼎、音乐、铜镜、鼓等,归功于黄帝,或是黄帝的臣子。黄帝在神话中又成了一个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灵。[24-25]仓颉造字。
传说中仓颉[jié]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8个人,虞舜、仓颉、项羽、重耳、高洋、吕光、鱼俱罗。还有李煜。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发明神话。
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灵身上,并把它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它标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英灵的神话,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它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它们的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等。
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弓箭的发明是初民生活中的大事,因此人们把无上的勇力和荣誉都赋予了这个弓箭的发明者。而后羿正是凭著自己发明的弓箭和神技,为民除害,造福人类。死于羿的弓箭之下的害人妖孽有凿齿、九婴、大风、猰貐、修蛇、封豨等。
斗争神话。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的神话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灵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如夸父追日。[43]夸父为何要与日逐走,已不得而知了,但它那强烈的自信心,那奋力拼搏的勇气,以及他那溶入太阳光芒之中的英勇形象,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反映了古代先民壮丽的理想。而它渴死道中的结局,又为整个故事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
另一则与自然抗争的悲剧神话,发生在一个纤弱的女子身上,如精卫填海。[44]女娃被东海淹死,化而为鸟,坚持以弱小的生命、菲薄的力量,向浩瀚的大海复仇,这是何等的悲壮,正是这种明知徒劳仍要抗争的精神,支持初民走过那险恶而艰难的年代。
女娃与夸父的神话,讴歌了人类顽强的生命力。
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民不屈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本身就意味着对于命运的抗争,由此而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神话英灵。前者如精卫以顽强的生命力,面对着难以征服的自然,作顽强的拼搏。后者如刑天舞干戚。[45]即使断首以死,也要对着天帝大舞干戚,这种顽强的抗争精神是何等的壮烈,刑天所象征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性格,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长河中的巨浪。
思维特征。
神话思维是与原始先民的心智能力紧密相联的。原始先民的心智发展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思维主体和客体还不能明确区分,在人和外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渗关系。路先·列维-布留尔认为:“在原始人的思维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
在原始先民眼里,自然万物就和自己一样,拥有活泼的灵魂、意志和情感,能够和人进行神秘的交往。因此,原始先民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奇异色彩和生命活力的世界。这种感受、理解世界的方法,是神话诞生的土壤,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古神话思维的特点。
象征性。
首先,由于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截然分开,因此,人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这在解释自然现象时表现得更为特出。
如《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这则神话即以人的一些常见的生理行为来解释昼夜、四季以及风的形成。再如盘古化生万物的神话,则是以人体的各部分推论天地间的诸物形成。原始先民习惯将自己所熟悉的人体本身作为参照系统或标准,以诠释自然万物,为此,人们必须设想了一些巨大的、初始的神灵,从而也就创造了一些十分壮丽的开辟神话。
以此为基础,从人体稍稍扩大到人的性情、行为人所熟悉的环境,则神话的领域进一步扩大。比如在解释星系为何多偏移西北、中国地理形势为何西北高东南低时,一则神话说道: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以自我来观照万物的思维特征几乎渗透在所有的神话中,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人们正是从自身的生命形态中,感受到精灵的存在,这才有了神话。可以说,这种思维方式是先民理解神秘世界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
隐喻性。
其次,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因此,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不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材料。比如,原始先民为了把握一日之中时间的变化,就利用太阳在空间的位置变动来加以说明,并因此创造了种种关于太阳的神话,诸如日出旸谷,至于蒙谷。时间的流逝,在神话中成了一连串具体可感的情节。同样,在神话中,四方也并不表现为纯粹的几何学空间,它必然和某些特定的内容甚至特定的情感体验紧紧联系在一起。比如东方被表现为春神勾芒、春天、青色、木等,而北方则与冬神颛顼、冬天、黑夜、黑色、水等不能分开。这一思维方法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联系十分紧密。一定的时间、空间往往和一定的神明相对应,时间、位置等观念是无法从具体内容中抽象出来的。
在神话思维中也有对事物的综合,通过一定程度的概括,使某些神话形象脱离了具体事物。比如龙凤神话形象,就是经过长时间的综合而形成的,但是,神话的综合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还不能达到真正的抽象。龙的前身只不过是一个以蛇为图腾的部落标志,由于“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才最终形成这一威武宏壮的神话形象。[49]显然,这一形象不是纯粹想象的产物,它只不过是对具体物象的再组合,仍然带有具体、形象的特点。
再次,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在先民心中引起恐惧、敬畏或惊喜等情感,先民认为这些情感也是外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因而,在先民看来,自然万物或是神秘的,或是恐怖的,或是有魔力的。这些具有意志、情感的自然万物,他们之间以及它们和人类的交往,正是构成神话故事的根本原因。
同样,在神话的传播、复述的过程中,也是充满了情感体验的。比如楚辞《九歌》表演中那些充满激情的场面,显然与神话形象的情感故事有关。再比如《山海经》中每当出现龙凤神话形象时,总是伴有歌舞音乐,显示了祥和安乐的情感体验。神话中所蕴含的情感,是神话之所以感人的魅力所在,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人往往难以理解神话中所附属的情感体验。
总说。
由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所谓象征、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黑格尔把“艺术前的艺术”称为“象征型艺术”,认为象征包含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意义就是一种观念或对象,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感性存在或一种形象。”[53]原始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原始人还不能利用抽象观念进行独立的思考,但随着文化的发展,追溯历史、交换思想、总结经验、表达信仰等,往往会涉及一些较为抽象的观念,因此,人们必须借用某些具体的物象来暗示某些特征上相似或相联系的观念,比如把葫芦和禽卵视为母体崇拜、生殖崇拜,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例子。可以说,原始神话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有一些意象的寓意相当复杂、丰厚,如龙凤这个意象,它不但是部落的符号,同时还包含着特定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成为全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神话是原始先民的一种认知和表达方式,还不能说是自觉的文学创作。但神话又确实在文学宝库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神话思维中的一些特征也同样出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中。相比较而言,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和情感表达更加主观化、个性化,抒发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怀,而神话的情感和象征植根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的神秘意味。[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