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寒蝉】【植物形态】菊多年生草本,高50~140厘米,全体密被白色绒毛。
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紫红色,幼枝略具棱。
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心形或阔楔形,边缘通常羽状深裂,裂片具粗锯齿或重锯齿,两面密被白绒毛;叶柄有浅槽。
头状花序顶生成腋生,直径2.5~5厘米;总苞半球形,苞片3~4层,绿色,被毛,边缘膜质透明,淡棕色,外层苞片较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第二层苞片阔卵形,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花托小,凸出,半球形;舌状花雌性,位于边缘,舌片线状长圆形,长可至3厘米,先端钝圆,白色、黄色、淡红色或淡紫色,无雄蕊,雌蕊1,花柱短,柱头2裂;管状花两性,位于中央,黄色,每花外具1卵状膜质鳞片,花冠管长约4毫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5,聚药,花丝极短,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矩圆形,花柱线形,柱头2裂。
瘦果矩圆形,具4棱,顶端平截,光滑无毛。
花期9~11月。
果期10~11月。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白菊花根)、嫩茎叶(菊花苗)、叶(菊花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霜降前花正盛开时采收,其加工法因各产地的药材种类而不同。
白菊:割下花枝,捆成小把,倒挂阴干。
然后摘取花序。
滁菊:摘取花序。
经硫黄熏过,晒至六成干时,用筛子筛成球状,晒干。
贡菊:摘取花序,烘干。
杭菊:有杭白菊、杭**两种,杭白菊摘取花序,蒸后晒干;杭**则用炭火烘干。
【药材】干燥头状花序,外层为数层舌状花,呈扁平花瓣状,中心由多数管状花聚合而成,基部有总苞,系由3~4层苞片组成。
气清香,味淡微苦。
以花朵完整、颜色鲜艳、气清香、无杂质者为佳。
各种菊花商品,其性状互有差异:1白菊呈不规则的球状或压扁状,直径约2厘米,瓣多紧密。
花序的绝大部分为白色舌状花,长约18毫米,宽约3毫米,中央为极少数短小的淡黄色管状花。
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
另有怀菊(河南)、祁菊(河北)、川菊(四川)也属白菊一类。
但质量较次。
2滁菊呈球状,形较小,瓣紧密。
舌状花白色,长约15毫米,宽约3毫米,中央管状花黄色。
主产安徽滁县,品质亦佳。
3贡菊形似滁菊,瓣细而厚。
舌状花白色,长10~12毫米,宽约2毫米,中央有少数黄色管状花。
主产安徽歙县,亦称徽菊。
过去浙江德清亦产,称德菊。
4杭菊1杭白菊,又名白茶菊(《纲目拾遗》)。
呈不规则压扁状,朵大,瓣宽而疏。
舌状花较少,类白色,长约22毫米,宽约6毫米,中央有少数深黄色管状花。
2杭**,又名黄甘菊(《圣惠方》)。
形与杭白菊相似,但舌状花黄色至淡棕色。
均产浙江。
【化学成分】花和茎含挥发油,并有腺嘌呤、胆碱、水苏碱等。
花又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微量维生素b1。
挥发油主要含龙脑、樟脑、菊油环酮等。
黄酮类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刺槐甙。
尚含丁二酸二甲基酰肼。
【药理作用】1抗病原体作用菊花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β-溶血性链球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
其水浸剂(1:4)对某些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些抑制作用。
高浓度在体外还有抗病毒(pb8株)及抗螺旋体作用。
2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花提取物刚、鼠腹腔注射,可使皮内注射组织胺之局部台盼蓝之扩散较小,显示其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
其提取物10毫克相当芦丁2.5毫克之效力。
【炮制】菊花:拣净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
菊花炭:取拣净的菊花,置锅内炒至焦褐黄色,但须存性,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甘苦,凉。
1《本经》:味苦,平。
2《别录》:甘,无毒。
3《天宝单方图》:白菊:味辛,平,无毒。
4《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归经】入肺、肝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肾四经。
1.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2.菊花粥:將菊花與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煩、悅目、去燥。
3.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氣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風、潤喉、養目、解酒。
4.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漿裏,蒸製成糕,或用綠豆粉與菊花制糕,具有清涼去火的食療效果。
5.菊花肴:用菊花與豬肉、蛇肉炒或與魚肉、雞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葷中有素,補而不膩,清心爽口,可用於頭暈目眩、風熱上擾之症的治療。
6.菊花羹:將菊花與銀耳或蓮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許冰糖,可去煩熱,利五臟,治頭暈目眩等症。
7.菊花膏:以鮮菊花加水煎熬,濾取藥汁並濃縮,兌入煉好的蜂蜜,製成膏劑,具有疏風、清熱、明目之效用。
8.菊花枕:將菊花瓣陰乾,收入枕中,對高血壓、頭暈、失眠、目赤有較好療效。
9.菊花護膝:將菊花、陳艾葉搗碎為粗末,裝入紗布袋中,做成護膝,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治療鶴膝風等關節炎。
10.菊花香氣:有疏風、平肝之功,嗅之對感冒、頭痛有輔助治療作用。[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紫红色,幼枝略具棱。
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心形或阔楔形,边缘通常羽状深裂,裂片具粗锯齿或重锯齿,两面密被白绒毛;叶柄有浅槽。
头状花序顶生成腋生,直径2.5~5厘米;总苞半球形,苞片3~4层,绿色,被毛,边缘膜质透明,淡棕色,外层苞片较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第二层苞片阔卵形,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花托小,凸出,半球形;舌状花雌性,位于边缘,舌片线状长圆形,长可至3厘米,先端钝圆,白色、黄色、淡红色或淡紫色,无雄蕊,雌蕊1,花柱短,柱头2裂;管状花两性,位于中央,黄色,每花外具1卵状膜质鳞片,花冠管长约4毫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5,聚药,花丝极短,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矩圆形,花柱线形,柱头2裂。
瘦果矩圆形,具4棱,顶端平截,光滑无毛。
花期9~11月。
果期10~11月。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白菊花根)、嫩茎叶(菊花苗)、叶(菊花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霜降前花正盛开时采收,其加工法因各产地的药材种类而不同。
白菊:割下花枝,捆成小把,倒挂阴干。
然后摘取花序。
滁菊:摘取花序。
经硫黄熏过,晒至六成干时,用筛子筛成球状,晒干。
贡菊:摘取花序,烘干。
杭菊:有杭白菊、杭**两种,杭白菊摘取花序,蒸后晒干;杭**则用炭火烘干。
【药材】干燥头状花序,外层为数层舌状花,呈扁平花瓣状,中心由多数管状花聚合而成,基部有总苞,系由3~4层苞片组成。
气清香,味淡微苦。
以花朵完整、颜色鲜艳、气清香、无杂质者为佳。
各种菊花商品,其性状互有差异:1白菊呈不规则的球状或压扁状,直径约2厘米,瓣多紧密。
花序的绝大部分为白色舌状花,长约18毫米,宽约3毫米,中央为极少数短小的淡黄色管状花。
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
另有怀菊(河南)、祁菊(河北)、川菊(四川)也属白菊一类。
但质量较次。
2滁菊呈球状,形较小,瓣紧密。
舌状花白色,长约15毫米,宽约3毫米,中央管状花黄色。
主产安徽滁县,品质亦佳。
3贡菊形似滁菊,瓣细而厚。
舌状花白色,长10~12毫米,宽约2毫米,中央有少数黄色管状花。
主产安徽歙县,亦称徽菊。
过去浙江德清亦产,称德菊。
4杭菊1杭白菊,又名白茶菊(《纲目拾遗》)。
呈不规则压扁状,朵大,瓣宽而疏。
舌状花较少,类白色,长约22毫米,宽约6毫米,中央有少数深黄色管状花。
2杭**,又名黄甘菊(《圣惠方》)。
形与杭白菊相似,但舌状花黄色至淡棕色。
均产浙江。
【化学成分】花和茎含挥发油,并有腺嘌呤、胆碱、水苏碱等。
花又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微量维生素b1。
挥发油主要含龙脑、樟脑、菊油环酮等。
黄酮类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刺槐甙。
尚含丁二酸二甲基酰肼。
【药理作用】1抗病原体作用菊花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β-溶血性链球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
其水浸剂(1:4)对某些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些抑制作用。
高浓度在体外还有抗病毒(pb8株)及抗螺旋体作用。
2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花提取物刚、鼠腹腔注射,可使皮内注射组织胺之局部台盼蓝之扩散较小,显示其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
其提取物10毫克相当芦丁2.5毫克之效力。
【炮制】菊花:拣净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
菊花炭:取拣净的菊花,置锅内炒至焦褐黄色,但须存性,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甘苦,凉。
1《本经》:味苦,平。
2《别录》:甘,无毒。
3《天宝单方图》:白菊:味辛,平,无毒。
4《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归经】入肺、肝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肾四经。
1.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2.菊花粥:將菊花與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煩、悅目、去燥。
3.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氣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風、潤喉、養目、解酒。
4.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漿裏,蒸製成糕,或用綠豆粉與菊花制糕,具有清涼去火的食療效果。
5.菊花肴:用菊花與豬肉、蛇肉炒或與魚肉、雞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葷中有素,補而不膩,清心爽口,可用於頭暈目眩、風熱上擾之症的治療。
6.菊花羹:將菊花與銀耳或蓮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許冰糖,可去煩熱,利五臟,治頭暈目眩等症。
7.菊花膏:以鮮菊花加水煎熬,濾取藥汁並濃縮,兌入煉好的蜂蜜,製成膏劑,具有疏風、清熱、明目之效用。
8.菊花枕:將菊花瓣陰乾,收入枕中,對高血壓、頭暈、失眠、目赤有較好療效。
9.菊花護膝:將菊花、陳艾葉搗碎為粗末,裝入紗布袋中,做成護膝,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治療鶴膝風等關節炎。
10.菊花香氣:有疏風、平肝之功,嗅之對感冒、頭痛有輔助治療作用。[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