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寒蝉】1,死亡之花。

    死亡之花又被称为水晶兰,它不是兰花,也不是蕈类,它是属于鹿蹄草科植物。全身没有叶绿素,故不进行光合作用,是靠着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分。水晶兰的花朵在幽暗潮湿的落叶层里,冒出晶莹洁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状的菸斗。微微下垂的花朵,单生于植株的顶端,在幽暗处发出诱人的白色亮光,引人驻足欣赏。

    别称梦兰花、水兰草、银锁匙。

    世界上已知的水晶兰有5种,分别是毛花松下兰、水晶兰、水晶兰属、松下兰、松下兰(原变种)中国大约有两种,主要分布于浙江、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南、台湾、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大多生长在海拔800m~3000m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交林间,故常人难得一见。

    更为具体的分布:昆明、腾冲、蒿明、禄劝、楚雄、景东、勐海、西畴、广南、丽江、中甸、德钦;生于山坡林下,海拔1650—3200米。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有分布。俄罗斯、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多年腐生植物,全身无绿叶故不进行光合作用,生长主要靠腐烂植物来获得养分,普通人工环境很难存活,故又名“幽灵之花”。

    形态特征。

    水晶兰为腐物寄生植物,无叶绿素,叶退化成鳞片状,根系分枝极密,根表面覆以菌根,借此在土壤中吸取营养物质,因此就变成了特殊的形态,所以有些学者主张把它从鹿蹄草科pyrolaceae内分出而自成一科。

    草本,有鳞片;根纤细,互相交织;花单朵顶生,先下垂,后直立,有苞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长椭圆形,基部无囊,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药短,盾状,平生,横裂花丝长0.8—1.2厘米,有糙毛,花药黄色。花盘与子房的基部粘合,延伸成10-12个齿。

    子房5室,中轴胎座,每室有胚珠极多数,花柱短,粗厚,花柱长2—3毫米,上部扩大成一漏斗状的柱头;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约1.3-1.4厘米,5裂,室背开裂为6个果瓣;种子细小,近圆柱形。花期8—9月,果期9~11月。

    自然环境水晶兰中的水晶兰多数株聚生,较少见独出;其全株高约10cm~15cm,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它的叶子已经蜕变成白色的鳞片,互生于无分枝的肉质茎上,雌雄同株,单花于植株的顶端开出。

    水晶兰白色透明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鳞片状贴在茎的旁边,互生,白色。茎也是白色,没有分支。花期在春季到夏季,为雌雄同株,5-6月间由茎顶处抽苔出白色长钟形小花,有时数朵集生,花朵在每棵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

    栽培技术。

    栽培水晶兰花,育壮苗是个关键,如何育壮苗?首先要保持兰苗的株数。即分株不能过细,尽量保持在三苗以上,连体栽培。

    栽培的环境尽量做到空气温度充足,同时保持光足、水足,促进兰株生长,保持兰苗苗体健壮。保护兰根兰花的生长是水晶兰靠根吸收营养的。兰根的根尖发黑,或者腐烂,均使根部不能及时向兰株供应水份及营养,这是造成水晶兰烧焦的主要原因。因而要保护好根,必须保持盆内疏水透气,浇水要浇透,不要外湿内干;夏天要定期冲洗兰根,以免残留的肥水保留在盆内,使根受到伤害。

    增加兰棚湿度增加兰棚湿度,是种好水晶兰的重要条件。兰棚湿度不均,特别是高温的夏季和早春时节,兰株的水分蒸发量过大,造成水晶兰焦尖,所以要设法增加兰棚湿度,把湿度保持在70%以上。兰花水晶兰生长中绝对不能用手触摸或碰伤兰株的水晶体。

    尽量做到少换盆,避免伤及根尖,影响兰株的生长。选择透水、透气的肥沃土壤进行种植。

    药用功能。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肺止咳。主肺虚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炖肉。

    摘录:《中华本草》。

    民间文化。

    水晶兰独特的习性和神奇的外形,使其在中国传统的武侠小说、传奇当中,常常作为幽灵之花出现。它要么被神化成能够起死回生的仙草,要么被视为具有灵异力量、可于无形中致人毙命的邪物,甚至将它的幽香也描写得令人毛骨悚然,也许这就是它“幽灵草”、“梦兰花”名称的来历吧。同时也有人称它为冥界的花叫它腐生花。其实,水晶兰既没有回天的魔力,更不会伤人致命,而是一味性草味淡可医治体虚久咳的民间良药。

    在自然界里,水晶兰并非难得一见的“幽灵”,只要知其习性、选择好地点和时机,人人皆可一睹其芳容。观赏水晶兰的最好时节,南方一般在四月中旬前后,北方可略晚点,这个时期所看到的水晶兰是最完美的。过早,水晶兰尚未萌发;过晚,水晶兰因逐渐老化,身上会出现褐色的斑点,就无法赏识其清澈透明、如梦般的美丽。

    【另一种死亡之花也被成为“地狱之花”,它就是......曼珠沙华,曼陀罗】

    2,尸花。

    尸香魔芋,泰坦魔芋花,又称为“尸花”,它还有更形象的一个名字“尸臭魔芋”。此花生长于苏门答腊群岛,花龄为150年左右,成花预计可以高达1.8米左右,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花。它有着类似马铃薯一样的根茎。等到花冠展开后,呈红紫色的花朵将持续开放几天的时间,散发出的尸臭味也会急剧增加。当花朵凋落后,这株植物就又一次进入了休眠期。而它散发出的像臭袜子或是腐烂尸体的味道,是想吸引苍蝇和以吃腐肉为生的甲虫前来授粉。它非常艳丽,然而这种美得出奇的花朵确实是生长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现在依然还有存在于世界之中。

    花龄150年。

    相关传说。

    而它遥远的祖先“尸香魔芋”,早已灭绝千年之久,这种魔鬼之花,用它妖艳的颜色,诡异的清香,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由幻象所组成的陷阱,引诱着人们走向死亡,传说中“尸香魔芋花”就是守护所罗门王宝藏的恶鬼栽培。

    野生的巨花魔芋只生长在印尼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里。最早发现这种植物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植物学家奥多阿多·贝卡利,西元1878年他在苏门答腊首次看到这种植物。巨花魔芋在野生的状态下本来就不常开花,而在人工栽培的环境下会开花的个体就更加稀少。

    花开初期。

    1889年,英国伦敦kew皇家植物园栽培的巨花魔芋第一次开花,这是人工栽培开花的第一次记录,自此以后又有约六十次的开花记录。纽约植物园栽培的巨花魔芋,分别在1937年和1939年这两年开花。这是在美国境内最早的开花记录。当今,人工栽培的巨花魔芋数量已经逐渐变多,使得巨花魔芋不再是稀有罕见的植物。在世界各地的植物园里,每一年大概会有五件以上,有关于巨花魔芋开花的相关报道。

    一棵由德国波昂植物园所种植的巨花魔芋,在2003年以花高2.74米的高度,成为全世界花最高的栽培植物,这个记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有登录。在2005年10月20日,位于德国斯图加的威廉玛动植物园种出了一棵花高2.91米的巨花魔芋,打破了先前由波昂植物园所创下的记录。

    新研究发现。

    一组研究人员于2007年1月18日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称,1818年一次科学探险中发现于苏门答腊热带雨林的尸花,源自一种古代植物科,该科植物本以小花为特征。实际上,其许多同科植物所开出的花仅有几毫米宽。

    研究者称,被称作大戟科的该类植物,还包括圣诞红、爱尔兰编钟和像橡胶树、蓖麻以及木薯这样的作物。

    当今在猫扑网上的一则尸香魔芋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工作于中国仪器超市的网友ivan提供了以下图片材料,希望对大家对此花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有所帮助。

    尸花有许多古怪的特征,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弄明白它到底属于何种植物科系。尸花是一种寄生植物,它从其他植物中偷取营养,并迷惑昆虫为其授粉。

    领导这项研究的哈佛大学植物学家戴维斯称,尸花所属大戟科植物的起源要追踪到大约一亿年前的白垩纪,那也是恐龙生活的最后年代。开花类植物被认为就是在那时开始出现。研究者们推论出,经过大约4,600万年的进化,尸花所开的花的外形尺寸已经增大了79倍,当今其进化的速度已经减慢。

    3,死亡天使。

    死亡天使蘑菇是一种含有致命毒素的真菌,一般分布于北美东部南部至墨西哥的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但在北美西部很少发现;也被发现在哥伦比亚的松树种植园。蘑菇有白色的光滑菌盖,直径可以达到10cm;菌柄长8-14cm,粗1-1.2cm;有菌托较厚呈苞状。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抑制rna聚合酶并干扰各种细胞功能。中毒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

    “死亡天使”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

    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蘑菇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中毒症状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死亡天使一般发现于北美,而其同属鳞柄白鹅膏在欧洲更为常见。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边缘无条纹,中部凸起略带黄色,直径6-15cm。菌肉白色,遇koh变金黄色。菌褶白色,离生,较密,不等长。菌柄有显著的纤毛状鳞片,细长圆柱形,长8-14cm,粗1-1.2cm,基部膨大呈球形。菌托较厚呈苞状。菌环生柄之上部或顶部。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近球形,7-10μm,糊性反应。整体乳白或褐色,菌盖宽大且厚,菇柄似鱼鳞状,较细长。

    完整的死亡天使蘑菇。

    菌体白色,菌盖中央略微突起,菌柄有鳞片。菌盖宽6~15厘米,圆锥形至钟形,后平展,中央凸起,湿时表面有粘性,干时有光泽,有时中央略带黄色,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密。菌柄长8~14厘米、粗1~1.2厘米,白色,有显著鳞片、近柱形。基部膨大呈球状。菌环生在柄的上部,白色,膜质,下垂,不易脱落。菌托白色,苞状。孢子印白色,孢子近球形,无色,平滑。生长季节:夏秋季在板栗树下或杂木林中地上单独或散在生长。习性与分布。

    夏秋季在阔叶林地上单生或散生。

    与其他同属鳞柄白鹅膏一样,死亡天使蘑菇也被认为是与树木形成共生关系。真菌的菌丝生长在树木根部周围,吸收树木的水份、营养等,同时帮助树木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这种蘑菇往往出现在夏季与初秋的混合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中。常见于北美东部,北美东部罕见;广泛分布于加拿大,延伸到墨西哥;在哥伦比亚也有发现。[2]中国吉林、广东、北京、四川等地的湿润山林中也有分布。

    经济用途。

    此菌被称做“死亡天使”。其毒性很强,曾在北京、四川等地发生过中毒,死亡率很高。含有毒肽及毒伞肽毒素。中毒症状同毒鹅膏菌、白毒鹅膏菌。与可食的白托鹅膏菌相近似,但这后种无菌环,菌柄基部不膨大呈球形,菌托较大,与柄基部多分离。此种可与栗、高山栎以及松等树木形成菌根。死亡天使蘑菇是最常见的致命蘑菇之一。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草菇和洋蘑菇混淆,从而误食中毒。

    毒性。

    鹅膏毒素分子式。

    死亡天使含有的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中毒症状通常表现于肝和肾,几天之内可致人于死地。这种白色的蘑菇是分布于北美大陆的最常见毒蘑菇品种amanita属里的一种,看起来为可食蘑菇,实质吃一两口即可要人命!死亡率达20-30%,在儿童则更高达50%。

    首次被报道的误食死亡天使蘑菇而导致中毒的事件是在墨西哥圣安东尼奥附近。1957年,一个农场主,与他的妻子还有三个孩子食用了这种蘑菇,最后只有农场主本人活了下来。

    死亡天使蘑菇的中毒特点有以下几个阶段:1.潜伏期。无症状期为食用后6到12小时,这个阶段基本没有异常反应。

    2.毒素进入胃肠道的阶段。在摄入后6到16小时,会有腹痛、爆发性呕吐、腹泻,症状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这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和休克。这些症状可能会与其他中毒症状相混淆。

    3.毒素进入细胞。在摄入后24到48小时,会观察到肝功能受损的一些症状,如黄疸、低血糖、酸中毒或出血。之后,凝血酶原中的氨指数增加,肝性脑病和肾功能衰竭出现。[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章节目录


大鸿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牧养众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牧养众生并收藏大鸿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