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寒蝉】中国古典家具术语。
挤楔。
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魔术。
从一件损坏了的,很脏的,松开了的或畸形的家具到恢复到它原来的面目,完整的形状并给予一个崭新的生命,这整个过程就叫做魔术。这不仅需要用心去理解,还需要由世代相传的一流手艺。这是古董家具的精髓所在。
几案。
人们常把几案并称,是因为二者在形式和用途上难以划出截然不同的界限,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案是人们进食、读书写字时使用的家具,其形式早已具备,而几案的名称则是后来才有的。
关于几和案的实物,从考古发掘情况看,自战国至汉魏的墓葬中,几乎每座都有出土,有铜器、漆器、陶器等多种质地。
从种类上来分,案的种类有食案、书案、奏案、毡案、欹案。几的种类有宴几、凭几、炕几、香几、蝶几、花几、茶几、案头几。
几案的样式之多,且又各有各个用途,在厅堂殿阁的布置上,和其他家具一样,也各有其特定的规范。
椅凳。
我国古代椅子出现在汉代,它的前身是汉代北方传入的胡床,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为常见之物。唐以后,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宋代椅子更为普遍。在宫廷中,所使用的椅子都是极为华丽的。宋代帝后像中描绘的椅子都有用彩漆描绘的花纹,结构也趋于合理。宋代还流行一种圈背交椅。交椅又名“太师椅”,在家具种类中,也是唯一的椅官衔命名的椅子。所谓交椅,是指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作轴,可以折叠的椅子。北方民族最先使用,其特点十分适合游牧生活的需要。
交椅在元代家具中地位较高,只有地位较高和有钱有势的人家才有,大多设在厅堂供主客享用,妇女和下人只能坐圆板凳和马闸。到了明代,椅子的形式已很多,如宝椅、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
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它成为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宋代以后,用材及工艺都很讲究。
床榻。
我国床的历史很早,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床,吕望作榻。有关床的实物当以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彩漆床为代表。汉代刘熙《释名·床篇》云:“床,自装载也”,“人所坐卧曰床”。当时的床包括两个含义,既是坐具,又是卧具。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这个名称,它是专指坐具的。《释名》说:“长狭而卑者曰榻”,“榻,言其体,榻然近地也,小者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榻是床的一种,除了比一般的卧具矮小外,别无大的差别,所以习惯上总是床榻并称。
直到六朝以后的床榻,开始打破了传统习惯,出现了高足坐卧具,此时的床榻,形体都较宽大。唐宋时期的床榻大多无围子,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使用这种无围栏的床榻,一般是须使用凭几或直几作为辅助家具。
辽、金、元时期,三面或四面围栏床榻开始出现,做工及用材都较前代更好。到了明代,这种床榻已盛行,结构更具科学性,装饰手法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
如1架子床。通常的做法是四角安立柱,床顶安盖,俗谓“承尘”,顶盖四围装楣板和倒挂牙子。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多用小块木料做榫拼接成多种几何纹样。因为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
2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杂物。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
3罗汉床。它的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最简单的用三块整木板做成。围栏两端做出阶梯型软圆角,既朴实又典雅。
清代床榻在康熙以前大体保留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乾隆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清代风格。其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以致志向繁缛奢靡,造作俗气。
箱柜。
箱柜的使用,大约起始于夏、商、周三代。
古代的柜,并非我们今天所见的柜,倒很像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却是指车内存放东西的地方。古代还有“匣”这个名称,形式与柜无大区别,只是比柜小些。
汉代有了箱子这个名称,器物则与战国前的柜子相同,多用于存贮衣被,称巾箱或衣箱,形体较大,是具备多种用途的家具。
两晋以后又有了“厨”这个名称,它是一种前开门的具有多种用途的家具,可供存贮书籍、衣被、食品等物。
唐代以后至明代,箱柜的形式无大变化,箱匣类大多做成盝顶盖,棱角处多以铜叶或铁叶包镶。
明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柜橱类家具也丰富多彩。
如:1、闷户橱。形体与桌案相仿,面下安抽屉,两屉称连二橱,三屉称连三橱,大体还是桌案的形式,只是使用功能上较桌案发展了一步。
2、柜橱。是一种柜和橱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家具,形体不大,高度近乎桌案,柜面可做桌子用。
3、顶竖柜。是一种组合式家具,在一个立柜的顶上另放一节小柜,小柜长宽与下面立柜相同。
4、亮格柜。是书房内常用的家具,通常下部做成柜子,上部做成亮格,下部用以存放书籍,上部存放古玩。
总之,箱柜也和其他家具一样,因用途不同而制法多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使之既美观又实用。
屏风。
屏风的使用在西周早期就已开始,称之为“邸”。最初是为了挡风和遮蔽之用,后来不断发展,品种趋于多样化,不仅有高大的屏风,也有较小的屏风,也有较小的床屏、枕屏,有专用的,也有纯装饰性的陈设品。
汉唐时期,几乎有钱人家都使用屏风。其形式也较前代有所增加,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可叠,可开合,汉代以前屏风多为木板上漆,加以彩绘,自从造纸术发明以来,多为纸糊。
屏风的种类有地屏风、床上屏风、梳头屏风、灯屏风等;而若以质地分则更多,如玉屏风、雕镂屏风、琉璃屏风、云母屏风、绨素屏风、书画屏风等等,不一而足。
明代以后出现了挂屏,已超出了屏风的实用性,成为纯粹的装饰品。
瘿木。
亦称影木,“影木”之名系指木质纹理特征,并不专指某一种木材。据现在北京匠师们讲,有楠木影(或作瘿)、桦木影、花梨木影、榆木影等。《博物要览》介绍花梨木产品时提到:“亦有花纹成山水人物鸟兽者,名花梨影木焉。”我国辽东、山西、四川等地均有生产。
《博物要览》卷十云:“影木产西川溪涧,树身及枝叶如楠。年历久远者,可合抱,木理多节,缩蹙成山水人物乌兽之纹。”
书中还提到《博物要览》一书的作者谷应泰曾于重庆余子安家中见一桌面,长一丈一尺,阔二尺七寸,厚二寸许。满面胡花,花中结小细葡萄纹及茎叶之状,名“满架葡萄”。
《新增格古要论》中有骰柏楠一条云:“骰柏楠木出西蜀马湖府,纹理纵横不直,中有山水人物等花者价高。四川亦难得,又谓骰子柏楠。今俗云斗柏楠。”按《博物要览》所说瘿(影)木产地、树身、枝叶及纹理特征与骰柏楠木相符,估计两者为同一树种。
《古玩指南》中提到:“桦木产辽东,木质不贵,其皮可用包弓。惟桦多生瘿结,俗谓之桦木包。取之锯为横面,花纹奇丽,多用之制为桌面、柜面等,是为桦木影。”
影木的取材,据《新增格古要论》骰柏楠条和《博物要览》影木出产品第条介绍,似乎取自树干,把其木纹形态描绘为“满架葡萄”。而《新增格古要论》“满架葡萄”条中记载:“近产岁部员外叙州府何史训送桌面是满面葡萄尤妙。其纹脉无间处云是老树千年根也。”我们现在还时常听到老师傅们把这种影木称为桦本根、楠木根等。可知影木大多取自树木的根部,取自树干部位的当为少数。
取自树干部位的多取树之瘿瘤,为树木生病所致,故数量稀少,瘿木又可分南瘿、北瘿,南方多枫树瘿,北方多榆木瘿。南瘿多蟠屈奇特,北瘿则大而多。《格古要论·异木论》瘿木条载:“瘿木出辽东、山西,树之瘿有桦树瘿,花细可爱,少有大者;柏树瘿,花大而粗,盖树之生瘤者也。国北有瘿子木,多是杨柳木,有纹而坚硬,好做马鞍鞒子。”
这里所说的影木和瘿木,取材部位不同,树种也不一样,但纹理特征却大体一致,制成器物后很难区分,以致人们往往把影木和瘿木混称,有的通称影木,有的通称瘿木,由于瘿木比其他材料更为难得,所以大都用作面料,四周以其他硬木镶边,世人所见影木家具,大致如此。
开门。
-成语“开门见山”的腰斩,用来评价一件无可争议的真货。也有呼作“大开门”的,那就更富江湖气了。
爬山。
原来用于评价修补过的老字画,过去旧货行的人将没有落款或小名头的老画挖去一部分,然后补上名字的题款,冒充名人真品。而在老家具行业,特指修补过的老家具。
叉帮车。
就是将几件不完整的家具拼装成一件。此举难度较大,须用同样材质的家具拼凑,而且还要照顾到家具的风格,否则内行一眼就能看破。
生辣。
指老家具所具有的较好的成色。
包浆。
老家具表面因长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迹,因为有汗渍渗透和手掌的不断抚摸,木质表面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
皮壳。
特指老家具原有的漆皮。家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木材、漆面与空气、水分等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被慢慢风化,原有的漆面产生了温润如玉的包浆,还有漆面皲裂的效果。
做旧。
用新木材或老料做成仿老家具,以及在新家具上做出使用痕迹,以鱼目混珠。
年纪。
老老家具的年分。
吃药。
指买进假货。
掉五门。
这是苏作木匠对家具制作精细程度的赞美之语。比如椅子或凳子,在做完之后,将同样的几只置于地面上顺序移动,其脚印的大小、腿与腿之间的距离,不差分毫。这种尺寸大小相同、只只脚印相合的情况,就吃“掉五门”。
后加彩。
指在漆面严重褪色的老家具上重新描金绘彩,一般多用于描金柜。
蚂蟥工。
特指家具表面的浅浮雕,因浅浮雕的凸出部分呈半圆状,形似蚂蟥爬行在木器表面,故得此名。
玉器工。
特指家具表面的浅浮雕参照了汉代玉器的纹饰和工艺,在硬木家具上比较多见。
坑子货。
指做得不好或材质有问题的家具,有时也指新仿的家具和收进后好几年也脱不了手的货色。
叫行。
同行间的生意,也称敲榔头。
洋庄。
做外国人的生意。
本庄。
做国内人的生意。
鼓腿膨牙。
指家具的腿部从束腰处膨出,然后向后内收,顺势作成弧形,足部多作内翻马蹄行。
三弯腿。
将桌类家具的腿柱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状,弯腿家具的足部多为内翻成蹄形。
落膛。
指闷户柜、圆角柜等家具抽屉或门下面的空间,因不易被发现,可用于存放一些比较贵重的物品。
束腰。
指在家具面沿下作一道向内收缩、长度小于面沿和牙条的腰线。束腰有高束腰和低束腰之分,束腰线也有直束腰和打洼束腰之分。束腰家具是明式家具的重要特征。
托泥。
指家具的腿足之下另有木框或垫木承托,可以防止家具腿受潮腐烂,这一木框或垫木就是托泥。供桌和半月桌一般会有托泥。
硬屉。
硬屉指家具椅面、榻面用木板镶作。[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挤楔。
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魔术。
从一件损坏了的,很脏的,松开了的或畸形的家具到恢复到它原来的面目,完整的形状并给予一个崭新的生命,这整个过程就叫做魔术。这不仅需要用心去理解,还需要由世代相传的一流手艺。这是古董家具的精髓所在。
几案。
人们常把几案并称,是因为二者在形式和用途上难以划出截然不同的界限,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案是人们进食、读书写字时使用的家具,其形式早已具备,而几案的名称则是后来才有的。
关于几和案的实物,从考古发掘情况看,自战国至汉魏的墓葬中,几乎每座都有出土,有铜器、漆器、陶器等多种质地。
从种类上来分,案的种类有食案、书案、奏案、毡案、欹案。几的种类有宴几、凭几、炕几、香几、蝶几、花几、茶几、案头几。
几案的样式之多,且又各有各个用途,在厅堂殿阁的布置上,和其他家具一样,也各有其特定的规范。
椅凳。
我国古代椅子出现在汉代,它的前身是汉代北方传入的胡床,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为常见之物。唐以后,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宋代椅子更为普遍。在宫廷中,所使用的椅子都是极为华丽的。宋代帝后像中描绘的椅子都有用彩漆描绘的花纹,结构也趋于合理。宋代还流行一种圈背交椅。交椅又名“太师椅”,在家具种类中,也是唯一的椅官衔命名的椅子。所谓交椅,是指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作轴,可以折叠的椅子。北方民族最先使用,其特点十分适合游牧生活的需要。
交椅在元代家具中地位较高,只有地位较高和有钱有势的人家才有,大多设在厅堂供主客享用,妇女和下人只能坐圆板凳和马闸。到了明代,椅子的形式已很多,如宝椅、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
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它成为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宋代以后,用材及工艺都很讲究。
床榻。
我国床的历史很早,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床,吕望作榻。有关床的实物当以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彩漆床为代表。汉代刘熙《释名·床篇》云:“床,自装载也”,“人所坐卧曰床”。当时的床包括两个含义,既是坐具,又是卧具。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这个名称,它是专指坐具的。《释名》说:“长狭而卑者曰榻”,“榻,言其体,榻然近地也,小者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榻是床的一种,除了比一般的卧具矮小外,别无大的差别,所以习惯上总是床榻并称。
直到六朝以后的床榻,开始打破了传统习惯,出现了高足坐卧具,此时的床榻,形体都较宽大。唐宋时期的床榻大多无围子,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使用这种无围栏的床榻,一般是须使用凭几或直几作为辅助家具。
辽、金、元时期,三面或四面围栏床榻开始出现,做工及用材都较前代更好。到了明代,这种床榻已盛行,结构更具科学性,装饰手法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
如1架子床。通常的做法是四角安立柱,床顶安盖,俗谓“承尘”,顶盖四围装楣板和倒挂牙子。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多用小块木料做榫拼接成多种几何纹样。因为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
2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杂物。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
3罗汉床。它的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最简单的用三块整木板做成。围栏两端做出阶梯型软圆角,既朴实又典雅。
清代床榻在康熙以前大体保留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乾隆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清代风格。其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以致志向繁缛奢靡,造作俗气。
箱柜。
箱柜的使用,大约起始于夏、商、周三代。
古代的柜,并非我们今天所见的柜,倒很像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却是指车内存放东西的地方。古代还有“匣”这个名称,形式与柜无大区别,只是比柜小些。
汉代有了箱子这个名称,器物则与战国前的柜子相同,多用于存贮衣被,称巾箱或衣箱,形体较大,是具备多种用途的家具。
两晋以后又有了“厨”这个名称,它是一种前开门的具有多种用途的家具,可供存贮书籍、衣被、食品等物。
唐代以后至明代,箱柜的形式无大变化,箱匣类大多做成盝顶盖,棱角处多以铜叶或铁叶包镶。
明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柜橱类家具也丰富多彩。
如:1、闷户橱。形体与桌案相仿,面下安抽屉,两屉称连二橱,三屉称连三橱,大体还是桌案的形式,只是使用功能上较桌案发展了一步。
2、柜橱。是一种柜和橱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家具,形体不大,高度近乎桌案,柜面可做桌子用。
3、顶竖柜。是一种组合式家具,在一个立柜的顶上另放一节小柜,小柜长宽与下面立柜相同。
4、亮格柜。是书房内常用的家具,通常下部做成柜子,上部做成亮格,下部用以存放书籍,上部存放古玩。
总之,箱柜也和其他家具一样,因用途不同而制法多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使之既美观又实用。
屏风。
屏风的使用在西周早期就已开始,称之为“邸”。最初是为了挡风和遮蔽之用,后来不断发展,品种趋于多样化,不仅有高大的屏风,也有较小的屏风,也有较小的床屏、枕屏,有专用的,也有纯装饰性的陈设品。
汉唐时期,几乎有钱人家都使用屏风。其形式也较前代有所增加,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可叠,可开合,汉代以前屏风多为木板上漆,加以彩绘,自从造纸术发明以来,多为纸糊。
屏风的种类有地屏风、床上屏风、梳头屏风、灯屏风等;而若以质地分则更多,如玉屏风、雕镂屏风、琉璃屏风、云母屏风、绨素屏风、书画屏风等等,不一而足。
明代以后出现了挂屏,已超出了屏风的实用性,成为纯粹的装饰品。
瘿木。
亦称影木,“影木”之名系指木质纹理特征,并不专指某一种木材。据现在北京匠师们讲,有楠木影(或作瘿)、桦木影、花梨木影、榆木影等。《博物要览》介绍花梨木产品时提到:“亦有花纹成山水人物鸟兽者,名花梨影木焉。”我国辽东、山西、四川等地均有生产。
《博物要览》卷十云:“影木产西川溪涧,树身及枝叶如楠。年历久远者,可合抱,木理多节,缩蹙成山水人物乌兽之纹。”
书中还提到《博物要览》一书的作者谷应泰曾于重庆余子安家中见一桌面,长一丈一尺,阔二尺七寸,厚二寸许。满面胡花,花中结小细葡萄纹及茎叶之状,名“满架葡萄”。
《新增格古要论》中有骰柏楠一条云:“骰柏楠木出西蜀马湖府,纹理纵横不直,中有山水人物等花者价高。四川亦难得,又谓骰子柏楠。今俗云斗柏楠。”按《博物要览》所说瘿(影)木产地、树身、枝叶及纹理特征与骰柏楠木相符,估计两者为同一树种。
《古玩指南》中提到:“桦木产辽东,木质不贵,其皮可用包弓。惟桦多生瘿结,俗谓之桦木包。取之锯为横面,花纹奇丽,多用之制为桌面、柜面等,是为桦木影。”
影木的取材,据《新增格古要论》骰柏楠条和《博物要览》影木出产品第条介绍,似乎取自树干,把其木纹形态描绘为“满架葡萄”。而《新增格古要论》“满架葡萄”条中记载:“近产岁部员外叙州府何史训送桌面是满面葡萄尤妙。其纹脉无间处云是老树千年根也。”我们现在还时常听到老师傅们把这种影木称为桦本根、楠木根等。可知影木大多取自树木的根部,取自树干部位的当为少数。
取自树干部位的多取树之瘿瘤,为树木生病所致,故数量稀少,瘿木又可分南瘿、北瘿,南方多枫树瘿,北方多榆木瘿。南瘿多蟠屈奇特,北瘿则大而多。《格古要论·异木论》瘿木条载:“瘿木出辽东、山西,树之瘿有桦树瘿,花细可爱,少有大者;柏树瘿,花大而粗,盖树之生瘤者也。国北有瘿子木,多是杨柳木,有纹而坚硬,好做马鞍鞒子。”
这里所说的影木和瘿木,取材部位不同,树种也不一样,但纹理特征却大体一致,制成器物后很难区分,以致人们往往把影木和瘿木混称,有的通称影木,有的通称瘿木,由于瘿木比其他材料更为难得,所以大都用作面料,四周以其他硬木镶边,世人所见影木家具,大致如此。
开门。
-成语“开门见山”的腰斩,用来评价一件无可争议的真货。也有呼作“大开门”的,那就更富江湖气了。
爬山。
原来用于评价修补过的老字画,过去旧货行的人将没有落款或小名头的老画挖去一部分,然后补上名字的题款,冒充名人真品。而在老家具行业,特指修补过的老家具。
叉帮车。
就是将几件不完整的家具拼装成一件。此举难度较大,须用同样材质的家具拼凑,而且还要照顾到家具的风格,否则内行一眼就能看破。
生辣。
指老家具所具有的较好的成色。
包浆。
老家具表面因长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迹,因为有汗渍渗透和手掌的不断抚摸,木质表面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
皮壳。
特指老家具原有的漆皮。家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木材、漆面与空气、水分等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被慢慢风化,原有的漆面产生了温润如玉的包浆,还有漆面皲裂的效果。
做旧。
用新木材或老料做成仿老家具,以及在新家具上做出使用痕迹,以鱼目混珠。
年纪。
老老家具的年分。
吃药。
指买进假货。
掉五门。
这是苏作木匠对家具制作精细程度的赞美之语。比如椅子或凳子,在做完之后,将同样的几只置于地面上顺序移动,其脚印的大小、腿与腿之间的距离,不差分毫。这种尺寸大小相同、只只脚印相合的情况,就吃“掉五门”。
后加彩。
指在漆面严重褪色的老家具上重新描金绘彩,一般多用于描金柜。
蚂蟥工。
特指家具表面的浅浮雕,因浅浮雕的凸出部分呈半圆状,形似蚂蟥爬行在木器表面,故得此名。
玉器工。
特指家具表面的浅浮雕参照了汉代玉器的纹饰和工艺,在硬木家具上比较多见。
坑子货。
指做得不好或材质有问题的家具,有时也指新仿的家具和收进后好几年也脱不了手的货色。
叫行。
同行间的生意,也称敲榔头。
洋庄。
做外国人的生意。
本庄。
做国内人的生意。
鼓腿膨牙。
指家具的腿部从束腰处膨出,然后向后内收,顺势作成弧形,足部多作内翻马蹄行。
三弯腿。
将桌类家具的腿柱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状,弯腿家具的足部多为内翻成蹄形。
落膛。
指闷户柜、圆角柜等家具抽屉或门下面的空间,因不易被发现,可用于存放一些比较贵重的物品。
束腰。
指在家具面沿下作一道向内收缩、长度小于面沿和牙条的腰线。束腰有高束腰和低束腰之分,束腰线也有直束腰和打洼束腰之分。束腰家具是明式家具的重要特征。
托泥。
指家具的腿足之下另有木框或垫木承托,可以防止家具腿受潮腐烂,这一木框或垫木就是托泥。供桌和半月桌一般会有托泥。
硬屉。
硬屉指家具椅面、榻面用木板镶作。[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