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寒蝉】1、古人通常多久洗一次澡?
他们用什么来洗头呢?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
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
2、古人整容吗?
古人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古人是不会像现代人那样,主动在自己的身上动刀子的。
以前的战争很盛行割掉战俘的鼻子,因此古人研发出一套鼻子的再造手术,就是将手臂割开一个缺口,将手臂固定在受伤的鼻子上,等两边的伤口愈合,再从手臂上挖掉一块鼻子大小的肉,来当作新鼻子。
不过,这和为了变美的现代整容完全不同。
3、古人女人刮除体毛吗?
比起她们与时俱进的高智商,中国的女人在刮除体毛上可没什么进化。
事实上,很早之前古代女性就推崇将眉毛剃掉,再用黑色颜料画眉……
没错,黑泽明的电影《乱》里的女人喜欢把眉毛搞成一小点儿,就是师从中国先人的成果……
除此之外,古代女人们还流行“挽面”,就是用线除掉脸上的细毛……都说只有男人爱面子,看来并非如此。
4、古代有女同性恋吗?
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
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故称“磨镜”。
古代女同性恋多发生在**,因为宫女们接触的男人只有皇帝和太监,在男性不足的情况下,宫女只好自行“内部消化”。
5、古人如何预测天气?
在商朝,运用眼睛耳朵等感官系统来观测天象,是很了不起的本事,在政府里混个高职完全不成问题。
到了周朝,人们已经学会从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了。
秦汉时期,古人完成了二十四气节的制定。之后,农历的问世,更是历代祖先智慧的结晶。
古人预测天气,虽然没有精密的仪器,但很多时候却比现在那些所谓的“天气预报员”靠谱多了。
6、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妆的?
涂脂抹粉是女人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爱好。
古代女人最常用的三样法宝是:黛粉、妆粉和胭脂。“黛”是一种黑色矿物,把它先磨成粉再和水,可以用来画眉。妆粉就是现在的粉饼。
胭脂是古代的口红,原料是一种叫“红蓝”的花朵,与妆粉调和后也可当腮红使用。
现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让女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假面”功力更胜古人几筹。
7、古人常说学富五车,五车到底能装多少书?
需要指出,这“车”是马车、牛车,而不是大卡车。
这词儿是描述战国时代的名家施惠如何勤奋好学的。他每次出个门,都要带上五车竹简在路上阅读。
也不知道这一路颠簸的,他能不能看得进去,总之这范儿算是做足了。
这五车竹简也没几本书,大概连精装版的《古文观止》也装不完。
8、古人上班时几点到几点?打卡吗?
别以为打卡上班是现代的**发明。看看古人上班的记录,你会觉得现在算是人性化多了。
古代衙门里的公务员上班的时段为:春冬二季,清晨六点签到;夏秋二季,清晨五点半就得签到。如果谁敢无故旷工或迟到,就不是扣点钱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依天数和情节轻重,可处以笞刑或徒刑。
所以,上班迟到有可能遭受皮肉之苦,不好混啊。
9、铁杵真能磨成绣花针吗?如果不行,那针是怎么做的?
在古代,凡属于金属类的东西都算贵重物品,如果典故属实,那位磨铁杵的阿婆,算得上有钱又有闲的人了。
不过,制作铁针的确需要很大的恒心和耐心。先要将烧红的铁抽成铁丝,再剪成一段段,将一头磨尖,另一头钻洞。
制作用于针灸的针就更烦琐了,要先插入腊肉中用油脂来填补坑洞,尖端还要磨得又尖又圆,才能避免针戳断血管。
10、古人喝水是生饮还是会煮开再喝呢?
只有现代人才会被这个问题困扰。
古时候还没有环境污染,无论是河水、泉水、井水,甚至是雨水都可以直接饮用,不用担心拉肚子。
只有天气寒冷时,古人才会把水烧开了喝。
虽然可以随时随地取水,但古人要提防水源受到污染,因为古代瘟疫的流行,大多跟饮用水有关。
11、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们穿**吗?
古人说的衣裳,上半身为“衣”,下半身为“裳”。
“裳”有点像裙子,说白了就是块遮羞布。直到春秋时代,才有了裤子。
后来,女性月经时会多穿一条旧裤子在内,避免弄脏外裤,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渐演变成今天穿的**。
如今,不穿**却成为另一种性感的表达。
12、飞鸽传书真的可行吗?
在中国古代,何时开始使用飞鸽传书,已不可考。在蒙古西征时,传讯鸽就已经被大量用于军事活动,立下汗马功劳。
发展到后来,鸽子还成为传递情书的绝妙用具,成为不少美好姻缘的“红娘”。
古人飞鸽传书,多用红丝线捆扎信笺字条,以引起收信者的注意。
13、古代男生头发都留长发吗?
古人对三千发丝劳心劳神的程度,非现代人所能想像。古代无论男女都留长发,而且是越长越好。
他们几乎都不剪头发,顶多修理一下边毛,即便这样,还得看着黄历挑日子。男孩到了读书的年纪,会将头发挽结成发髻,叫“束发读书”。
古时的“秃刑”,是古人不堪忍受的惩罚,也就是司马迁说的“剃发受辱”。
14、如果古代的大侠参加现在的奥运会,会大获全胜吗?
你觉得蜘蛛侠和孙悟空pk,谁会胜出?这种问题只能激起唇枪舌战,永远没有结论。
古人大多数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所以耐力和承受力应该比现代人要好很多。
秦陵出怪事:揭秦陵惊天秘闻。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
2002年4月,我国首次对秦始皇陵进行地下考古勘察工作。在历时一年的考古勘察中,研究人员初步确定地宫的深度达到了30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的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建筑。
同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在地宫上的封土堆上居然存在着严重的汞异常。
难道地宫中真的像《史记》中记载的那样存在水银吗?地宫中放置水银究竟隐藏着秦始皇怎样的隐秘心事?大量的水银又来自何处呢?传说秦始皇死后躺在纯金打就的棺材里,在水银的河上飘来飘去,并且秦始皇遗体完好无损,用灵魂统治着一切,难道是真的?
如此规模庞大的建筑群以及内部埋藏的无数珍宝,在华夏盗墓史上能够独善其身完好保留下来确实是一个奇迹,而对于这个奇迹中最匪夷所思的就是秦陵墓中的水银了,纵观至今发现的所有大型帝王陵墓,你还能找得出比秦陵最令人诧异的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秘秦陵水银五大谜团。
揭秘一:秦始皇为何要使用水银。
科学的勘测结果表明,地宫中不仅有水银,而且水银的藏量非常庞大。有人推测,地宫中的水银可能多达几吨甚至上百吨。
更让专家称奇的是,将地宫内水银分布探测图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疆域图对照,发现这两张图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
那么,秦始皇如此在地宫中大量使用水银难道仅是为了实现他一代帝王的恢弘想象吗?
今天我们知道水银是一种有毒性的液态金属,如果有人进入地宫,会吸入水银所释放出来的汞蒸气而中毒。而且水银能够很好地隔热,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同时水银具有杀菌作用。所以,科学家普遍认为地宫中的水银是用来防腐防盗的。
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水银有这些作用。
在那个时候,人们为了解决黄金不足的困难,发明了镀金镀银,而水银是镀金镀银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所以可以推测,在春秋时期,墓室里面放水银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根据这个推测,考古专家认为秦始皇在死后仍然希望继续占有天下的财富。
但是,和之前贵族古墓不同的是,秦陵地宫的水银量十分庞大,而且历史学家在考察这段历史的时候发现,水银对于秦始皇而言,似乎有着更为不寻常的意义。
《史记》记载,秦始皇20多岁时迷上了“长生药”和“真人术”。为了达到修仙的目的,在炼丹方士卢生等人的鼓动下,秦始皇甚至把皇宫搬进咸阳地宫,足不出户呆在里面,一面批阅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许外人打扰。
秦始皇为了能达到他永远统治天下的梦想,十分迷恋寻找长生不死之药,于是即使在设想他死后情形的时候,仍然希望能够把权力和财富带到另一个他只能想象的世界里去,一样地可以巡视九州。
为了寻求长生不死,秦始皇就需要炼丹。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的时候,水银的地位就一下子上升了,因为水银是炼制所有丹药的一种最基本的材料。
揭秘二:这么多的水银从哪里来。
按照地理位置推想,秦始皇陵的水银来源应该不止一个渠道,其中距离最近的一条线索,来自于陕西南部的旬阳。
旬阳,这座城市非同一般。因为汉江和旬河正好在此交汇,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所以旬阳县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太极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旬阳县神奇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它是全国最大的汞锑矿产基地。
就在旬阳县公馆镇附近的矿山上,考古学家找到了大量的古矿洞,大小有一百多个,最深的有几百米,最浅的十几米,形状最大的地方空间很大,小的则只能容纳一个人进去。
老矿洞的存在证明了旬阳县开采汞矿的久远历史,在旬阳县博物馆秦汉史展厅里,出土的文物又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线索。
在古代,水银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制造鎏金青铜器,而这些战国时期的文物无疑证明了早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人开始使用水银了。同时,馆里众多的文物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早在秦朝以前旬阳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城镇了。
到了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旬阳正处在秦、楚两国的交界地带,虽说位于山区,陆路交通十分不便,不过险要的地理形势、便利的水路运输又让这里成为了秦、楚两国必争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楚国,终于占领了着名的旬阳,也占有了水银的蕴藏地。于是今天人们可以遥想2000多年前的秦国人,就是在这宽阔的汉江水面上,为众多的船只挂起了风帆,装载着大量的汞矿石浩浩荡荡地从旬阳驶向了秦始皇陵。
揭秘三:水银的另一重要来源地。
秦陵地宫存在着大量水银,但是,按照当时秦朝的能力,这些水银的开采应该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专家们认为,除了陕西旬阳县之外,这些水银最有可能是从当时最大的汞矿产地重庆东南地区运过来的。而当地最大的汞矿主,是一个叫清的**。她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因为她和秦始皇陵有着千丝万缕的神秘联系,留下种种千古传奇。
《史记》专门记录经济事件的篇章《货殖列传》里,特别提到了清这个特殊的女人。她是一名生活在四川的**,因为她的家族掌握了丹穴山这个地方,世代靠着它,赚了很多钱。其中,丹穴山指的就是现在重庆市酉阳县的银岭山,这里自古以来就以盛产丹砂而着名。
丹砂,在古代,除了用作书写、绘画和化妆的颜料外,另一个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提炼水银。《汉书》中的《食货志》中更为明确地说道:巴**清,其家族数代垄断丹砂经营,成为巨富。
那么如何认定秦陵地宫的水银就来自清或者是巴郡这个地方呢?
原来,东汉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在上古时代,丹砂这种红色矿石的主产地很少,主要集中在巴郡和南越两地,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和广西。
而先秦古书《逸周书》里更是记载过,在西周时期,就有巴蜀地区的人向周王进贡丹砂。也就是说,早在秦朝之前,帝王们就知道并获得过这里盛产的丹砂。这些历史记载,让专家们迅速圈定,秦始皇地宫的大部分水银就来自于巴郡这个地方。
很多年前,重庆地质勘探大队就曾在银岭山上先后找到了几十个大小不等的老矿洞。老矿洞的发现,证明了历史记载的准确性:巴山地区的汞矿开发的确在秦朝就已经大规模开始。
那么在2000年前的秦朝,又是如何翻山越岭,把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矿石运到数百公里之外的秦始皇陵呢?
历史上的嘉陵江是一条非常通畅的运输的航道,从重庆开始沿嘉陵江而上,通过阆中,再北到广元,然后翻过秦岭通过嘉陵江进入陕西境内,这是水道。这是先秦以来一直到近现代川陕之间一条主要的交通要道。
揭秘四:巴女清的传奇丰富的汞矿资源,便捷的水路运输,种种条件都可证明秦陵地宫里的水银来自川东南地区。可在当时究竟有谁有数量如此庞大的水银呢?拥有如此实力的,正是巴蜀女子清。
而清不仅仅是当时最大的丹砂经营者,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发现,这个女人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秦始皇对待她,实在有着太多的反常举动。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清时,用了意味深长的八个字:“礼抗万乘,名显天下”。意思是,她可以与皇帝分庭抗礼,名扬天下。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女商人,居然能与君王的排场相匹敌,这在秦始皇当政的霸权时期,是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史记》中还有描述清的另一段文字:“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就是说清用自己的财富豢养了一支私人武装,来保护她的丹砂经营。《长寿县志》里则详细记载了清家族的仆人上千、私人保镖上万。
在彭水县郁山镇,考古学家发现了在一些河流流经的地方,有许多神秘的山洞,它们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开凿的。考古人员认定这些山洞是当年清囤放武器的山洞,可以想象,在这些山洞里能存放数量多么庞大的武器,而这些武器背后的军队,也无疑是庞大的。
清收藏武器的山洞,进一步验证了《史记》中提到的清有私人武装的事实,这让历史学家感到震惊。
在一个严禁民间私藏武器的秦代,清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得到了帝王高度器重,这不能不说是件奇事。
就在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们又在史书中发现了一个更为反常的记载,说:清早年丧夫,终生守寡没有再嫁,秦始皇因此封清为“贞妇”,并命人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怀清台”来加以表彰。
秦始皇为什么会对一个“女商人”的“贞节”大加表彰呢?他对她的器重,真是出于对“贞操”的赞赏吗?
从礼抗万乘,到用财自卫,再到贞节牌坊,清果然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人。难道仅仅因为她的富有么?或是她拥有着美貌无双的容颜?这其中是不是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呢?
揭秘五:她是巫山“神女”
清家族的所在地巴郡枳县就是如今的重庆东南地区,几年前,考古人员在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找到了清的陵墓,由于年代久远,墓穴的地上建筑已经面目全非。但正是这个发现,让谜底的揭晓更近了一步。
原来,专家们把清墓穴所在的长寿区、武器库所在的彭水县、汞矿所在的酉阳县,圈在一起观察,竟然发现,清所掌控的势力范围,恰恰处在中国巫文化的发源地巫山的范围之中。
巫山是上古神话中的神山、灵山,是中国巫文化的发祥地,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是“不死之药”的主要产地,而在当时丹砂与水银就是“不死之药”的代名词。
事实上,被誉为远古智者的巴人巫师,很早就了解丹砂这种特性,开始了漫长而神秘的丹术之路,并以此拥有了峡江流域无可争议的通神力量。
在进行巫术意识过程当中,有一个天和人之间交流的过程,而这个交流的过程不能像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需要有一些外在性的体征,服用丹砂或者丹砂的细末甚至服用轻微的水银,它可以导致身体僵硬,全身发抖,这是巫术仪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层面。
在当时巫文化盛行的状况下,如果不掌握巫术肯定不行,只有将政权、军权、神权统一掌握的人,才能真正控制强大帝国的财政力量,而清恰恰能够控制。
种种迹象表明,清很可能就是一个着名的巴巫家族的传人,她也许就是巫师群体中最具权威的巫师。
在秦始皇看来,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巫师,她一定是个最具专业功力的巫山“神女”。
秦始皇可以完全控制她的丹砂水银,但无法获得她头脑中所掌握的“不死之术”,所以,秦始皇为了实现永生的梦想,完全有理由为清的丹砂经营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和庇护,而作为回报,清也完全可能为秦始皇陵地宫提供大量的水银和不死之术。
所以,巴蜀女人清就能够获得秦始皇的极度恩宠,顺理成章地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特权。
在考古学家的追问当中,清的面纱被逐渐揭开。
我们也终于明白种种反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清家族庞大的丹砂产业,控制者已经不再是清了,而实际上正是秦始皇。现在流淌在秦始皇陵深处的水银,不仅记述着一个女子的古老传奇,它更记录了中国古老的巫文化给予一代封建帝王的永生迷梦。
1974年2月,一群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世界最大的地下王国展露在世人面前。至今40年过去了,关于秦始皇陵地宫何时打开却一直没有答案。
秦始皇陵地地宫为什么不能挖?
神秘诱人的秦始皇陵地宫,一直令世人关注。不久前,着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为打开秦陵地宫算起了一笔经济账,他说;“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人民币。”这是好大的增长点。于是,又引发了一场“尽快发掘秦陵地宫”的大讨论,经检索,力主发掘秦陵地宫的理由有如下种种。
一曰“资源浪费”论,认为秦陵如果不加发掘,只是黄土一堆,对旅游资源也是一种巨大浪费。
要打开才有价值,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如果永远不打开,等于没有价值。
二曰“激励自豪”论,认为发掘秦陵可以吸引国民的目光,并带动全民参与,凝聚民心,随之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情与关注,同时还可以吸引世界优秀的专家和科研机构献计献策,对于向全世界弘扬中华文化,对于培养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大有好处。
三曰“证实文献”论,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对秦陵地宫有所记载,如说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墓室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使之流动灌输;令工匠制作弩机弓箭,以防盗墓之贼,等等。打开地宫,以证实《史记》记载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四曰“有效保护”论,认为秦陵如果不及早发掘,地宫里的文物只会逐渐腐烂,因为地宫浸水是很常见的事,同时还有其他不测和不知因素的存在,让其一直深埋地下又何谈保护?惟有发掘,才能有效保护。
五曰“阶段发掘”论,认为对于打开不打开秦始皇陵,并非完全是技术问题,打开后到底需要怎样的技术,谁能说清呢?惟有阶段性地渐进式发掘秦陵,方可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研究所需要的保护技术,做到“有的放矢”。
六曰“学习外国”论,认为外国有发掘帝陵的经验,值得借鉴,有的还以埃及的金字塔的发掘为成功的典范,既弘扬了文明,又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七曰“满足民意”论,认为始皇陵是一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国”。那幽深的地宫更是谜团重重,地宫形制及内部结构至今尚不清楚,千百年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测与遐想。如今民众有十分强烈的动机和愿望,不能不考虑这一民意。
面对以上种种议论,考古界人士说,秦始皇陵墓是不是打开?什么时候打开?不是由经济学家,或是部分民众的意愿所决定的。考古,毕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考古发掘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的工程。
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研究员说:“在当前的环境下,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构成发掘秦始皇陵墓的借口。以发掘帝王陵墓为切入点,以文物带动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观点,是一种幻想,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此生也许看不到地宫的秘密,但仍愿把一生献给秦始皇陵的考古事业!”
段清波也称,除了技术不具备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心态问题。目前国内的考古技术还不成熟,谁可保证出土的文物万无一失呢?我们当代人如果不遵循客观规律,只图一时的冲动与快感去发掘始皇陵墓,那么,后人非但不会赞扬我们的聪明睿智,反而可能会痛责我们因急功近利而导致后患无穷的愚蠢之举。
上文提及力主发掘秦陵的“学习外国”论,其实,外国对于帝陵也是多加保护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陈淳教授说:“如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主动开掘帝陵。”他指出,考古界对现在打开秦始皇陵均持反对态度,因为发掘后,从技术上来说,不能保证能保护好这些文物。特别是壁画、陶器、纸质、绢质、丝质等文物的保护现在还是难题。
技术上的瓶颈常常会使文物的开掘成为破坏。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刚开始发掘出来时,表面有艳丽陶彩,但现在已经逐渐黯淡,甚至变黑;在长沙的马王堆汉墓发掘中,千年鲜桃却转眼化成一摊水。因此,“尽量不主动发掘”的理念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成为考古界的国际共识。
听到这样一种议论:“赶快把秦陵挖开,还是考古界发出的呼声呢?”还以老山汉墓和埃及金字塔的电视直播热为例说,考古工作者坐了多年冷板凳,突然到了聚光灯下,一时难免冲动:这是“富矿”啊!秦陵为何不开掘?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正是考古界认识了文物的特性及其珍贵,才始终反对发掘始皇帝陵。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化成教授说:“保护是第一的,保护好了才能研究。两害相权取其轻,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利弊。文物中有许多有机物的保护比较困难,虽然有了很多办法,但还没有找到完美无缺的手段。帝陵不发掘,这是考古界的共识。”
秦陵考古专家张占民说:“如果有人问我的态度如何?我实话实说,迟一天挖,比早一天挖更好。如果把地宫保存了2200多年的珍贵文物毁在现代考古学家手上,那不成了千古罪人!”
秦俑博物馆副馆长田静研究员说:“现在急于发掘秦始皇陵,那完全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既没有迫切性,技术上也不能过关。两千多年来,秦始皇陵地宫中的各种因素,已经达到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发掘将是更佳的保护环境。”
根据专家的推算,如果使用传统的考古钻探技术,要想全面了解秦始皇陵区地下埋藏情况,至少还需要200年!值得庆幸的是,现代高科技手段在考古学上的应用可以大大加快这一进程。然而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焦点话题:何时发掘秦陵地宫?文物主管部门和保护专家却给出了一个异常简洁明确且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答复:短时间内不可能挖!
这是什么缘故?前文已述,不完全是技术和资金问题。如果说几十年前不发掘帝王陵墓,很重要的原因是资金和技术问题,而现在不挖帝王陵,更多的是出于文物保护理念的进步。
至于何时发掘秦始皇帝陵,从目前来看,是遥远的将来了,有的说50年内是不可能发掘,有的说100年内不可能发掘。这是为什么?就此问题,笔者专访了秦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研究员,他说了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贯彻文物保护政策的需要。现在文物保护政策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帝王陵一般不主动去发掘。此项文物保护政策是从国内外的教训中吸取的。当今世界各国的文物考古机构,对于保存状况较好的大型遗址和墓葬,都制订政策,尽可能地保持文物的原生环境,一般不进行主动发掘。
其二,世界遗产保护的特殊要求。发掘秦陵费工费时费财,在没有十分必要的时候,应该不予考虑,加之秦始皇帝陵已经成为世界遗产名单中的一员,因此更要慎而又慎。埋于地下两千多年的文物,氧化、腐败只是下葬后的最初几年,后来微量的氧化,现在相当隐定了。若冒然打开,文物受到湿度、温度、风、光以及外界震动的影响,随即发生变化。
其三,发掘秦陵确有难度。发掘秦陵必须是“大揭顶”的,要取掉封土,才能发掘,这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揭开封土以后,地宫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又不是短期内可以发掘得完的,如何保证在发掘中地宫的遗迹及文物不受风、雨、日光等自然因素的破坏?揭开封土发掘完后,封土如何再覆盖上去,保持原来的面貌?发掘出来的文物又怎样保护?等等,这些都是实际问题。
其四,从民族尊重祖先的道德取向来说,也是不允许随意挖掘祖坟的。旧社会那种挖坟鞭尸之为是一种仇恨发泄。秦始皇是暴君,毕竟是祖先。应该说,秦始皇功大于过,“过”也是从“功”中导致出来的。人都有一种好奇心,希望挖开来看个究竟,这可理解,但更要从尊祖道德上来考虑。
说到这里,吴馆长动情地说:“葬者,藏也,中国帝王陵是秘而不宣。对于帝陵不可主动发掘,再也不能取悦于洋人去发掘。外国对于帝陵保护也有一套措施,不让人靠近观看,而在陵的周围用栅栏隔开,只能远距离观看,而秦陵不仅零距离观看,而且可以登陵观看。”
还说:“冒然打开,墓里的文物将会顷刻发生变化,如此发掘等于破坏。在马王堆挖掘时,我亲眼看到墓室确有耦片,从左边拿到右边,瞬间就没有了,这就是文物出土之后的变化。再说,祖先留下来的遗产,不能让我们这一代都给发掘了,要给子孙后代留着。
是啊,文物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旦损坏,将永远消失。而文物保护的难度又相当大,诸如壁画、彩绘、简牍、织物等有机质文物的保护,更是世界性的难题。
很多保护技术即使当时效果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无法预测长久的负面影响。其实,开挖的同时就意味着历史传奇魅力的失落,或者失望的开始。如果乾陵里什么都没有,像那个在亿万世人面前打开的空荡荡的金字塔一样。从此再也没了与想象同在的魅力。
对此,中国文物考古学界曾有过惨痛的教训!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就有专家私下里心存渴望:研究了这么多年,有生之年能看看“真相”多好!在老一辈历史学家郭沫若、吴晗、邓拓、范文澜等人的坚持下,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被打开了。
但这次鲁莽行动的后果,被一直持反对态度的着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不幸言中:色彩鲜艳的丝绸类织物在接触空气的瞬间化为灰烬,大量有机质文物遭到毁灭性破坏,连万历皇帝的尸骨,后来也被“红卫兵”焚毁。定陵发掘的考古报告,也是时隔30多年以后才得以完成。
因此,在10余年后,当郭沫若先生再次向国务院报请发掘明长陵及唐乾陵时,被周恩来总理坚决否定后,曾题诗“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写出了他的失落与不甘。
时光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在借鉴国内外文物保护先进经验和理念后,中国政府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确定了基本方向。因此,在面对国内外舆论和社会各界对发掘秦始皇陵地宫的关注时,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及文物考古界的专家学者,都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宋新潮:“把它们留在没有开掘过的墓葬里更好,墓内稳定的状态更适合文物长时间保存,至少目前的技术能力和人工环境远远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发掘秦始皇陵必须具备这么几个条件:其一,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墓,是我们的,也是我们子孙的,对它的发掘必须要具备好的条件;其二,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特别是像秦始皇陵这样极其重要的文物,保护条件不好,损失就会很大。
也就是说,必须有万无一失的保护条件;其三,国际上,对一切考古发掘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古遗址都是不主动去发掘。正因为如此,在短期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主动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的。”
在文物考古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陕西省政府正通过立法等程序对秦始皇陵进行保护。将秦始皇陵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对可能影响文物安全、环境景观的各种行为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和规范。
基于上述原因,秦俑博物馆研究室原主任张文立和他女儿张敏合着《秦始皇帝陵》一书中指出:“秦始皇帝陵的发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个方面的因素,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就决定了它是遥远的未来,只能耐心地等待,甚至要等待几代人。当然,如果出现某种偶然的奇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他们用什么来洗头呢?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
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
2、古人整容吗?
古人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古人是不会像现代人那样,主动在自己的身上动刀子的。
以前的战争很盛行割掉战俘的鼻子,因此古人研发出一套鼻子的再造手术,就是将手臂割开一个缺口,将手臂固定在受伤的鼻子上,等两边的伤口愈合,再从手臂上挖掉一块鼻子大小的肉,来当作新鼻子。
不过,这和为了变美的现代整容完全不同。
3、古人女人刮除体毛吗?
比起她们与时俱进的高智商,中国的女人在刮除体毛上可没什么进化。
事实上,很早之前古代女性就推崇将眉毛剃掉,再用黑色颜料画眉……
没错,黑泽明的电影《乱》里的女人喜欢把眉毛搞成一小点儿,就是师从中国先人的成果……
除此之外,古代女人们还流行“挽面”,就是用线除掉脸上的细毛……都说只有男人爱面子,看来并非如此。
4、古代有女同性恋吗?
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
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故称“磨镜”。
古代女同性恋多发生在**,因为宫女们接触的男人只有皇帝和太监,在男性不足的情况下,宫女只好自行“内部消化”。
5、古人如何预测天气?
在商朝,运用眼睛耳朵等感官系统来观测天象,是很了不起的本事,在政府里混个高职完全不成问题。
到了周朝,人们已经学会从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了。
秦汉时期,古人完成了二十四气节的制定。之后,农历的问世,更是历代祖先智慧的结晶。
古人预测天气,虽然没有精密的仪器,但很多时候却比现在那些所谓的“天气预报员”靠谱多了。
6、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妆的?
涂脂抹粉是女人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爱好。
古代女人最常用的三样法宝是:黛粉、妆粉和胭脂。“黛”是一种黑色矿物,把它先磨成粉再和水,可以用来画眉。妆粉就是现在的粉饼。
胭脂是古代的口红,原料是一种叫“红蓝”的花朵,与妆粉调和后也可当腮红使用。
现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让女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假面”功力更胜古人几筹。
7、古人常说学富五车,五车到底能装多少书?
需要指出,这“车”是马车、牛车,而不是大卡车。
这词儿是描述战国时代的名家施惠如何勤奋好学的。他每次出个门,都要带上五车竹简在路上阅读。
也不知道这一路颠簸的,他能不能看得进去,总之这范儿算是做足了。
这五车竹简也没几本书,大概连精装版的《古文观止》也装不完。
8、古人上班时几点到几点?打卡吗?
别以为打卡上班是现代的**发明。看看古人上班的记录,你会觉得现在算是人性化多了。
古代衙门里的公务员上班的时段为:春冬二季,清晨六点签到;夏秋二季,清晨五点半就得签到。如果谁敢无故旷工或迟到,就不是扣点钱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依天数和情节轻重,可处以笞刑或徒刑。
所以,上班迟到有可能遭受皮肉之苦,不好混啊。
9、铁杵真能磨成绣花针吗?如果不行,那针是怎么做的?
在古代,凡属于金属类的东西都算贵重物品,如果典故属实,那位磨铁杵的阿婆,算得上有钱又有闲的人了。
不过,制作铁针的确需要很大的恒心和耐心。先要将烧红的铁抽成铁丝,再剪成一段段,将一头磨尖,另一头钻洞。
制作用于针灸的针就更烦琐了,要先插入腊肉中用油脂来填补坑洞,尖端还要磨得又尖又圆,才能避免针戳断血管。
10、古人喝水是生饮还是会煮开再喝呢?
只有现代人才会被这个问题困扰。
古时候还没有环境污染,无论是河水、泉水、井水,甚至是雨水都可以直接饮用,不用担心拉肚子。
只有天气寒冷时,古人才会把水烧开了喝。
虽然可以随时随地取水,但古人要提防水源受到污染,因为古代瘟疫的流行,大多跟饮用水有关。
11、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们穿**吗?
古人说的衣裳,上半身为“衣”,下半身为“裳”。
“裳”有点像裙子,说白了就是块遮羞布。直到春秋时代,才有了裤子。
后来,女性月经时会多穿一条旧裤子在内,避免弄脏外裤,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渐演变成今天穿的**。
如今,不穿**却成为另一种性感的表达。
12、飞鸽传书真的可行吗?
在中国古代,何时开始使用飞鸽传书,已不可考。在蒙古西征时,传讯鸽就已经被大量用于军事活动,立下汗马功劳。
发展到后来,鸽子还成为传递情书的绝妙用具,成为不少美好姻缘的“红娘”。
古人飞鸽传书,多用红丝线捆扎信笺字条,以引起收信者的注意。
13、古代男生头发都留长发吗?
古人对三千发丝劳心劳神的程度,非现代人所能想像。古代无论男女都留长发,而且是越长越好。
他们几乎都不剪头发,顶多修理一下边毛,即便这样,还得看着黄历挑日子。男孩到了读书的年纪,会将头发挽结成发髻,叫“束发读书”。
古时的“秃刑”,是古人不堪忍受的惩罚,也就是司马迁说的“剃发受辱”。
14、如果古代的大侠参加现在的奥运会,会大获全胜吗?
你觉得蜘蛛侠和孙悟空pk,谁会胜出?这种问题只能激起唇枪舌战,永远没有结论。
古人大多数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所以耐力和承受力应该比现代人要好很多。
秦陵出怪事:揭秦陵惊天秘闻。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
2002年4月,我国首次对秦始皇陵进行地下考古勘察工作。在历时一年的考古勘察中,研究人员初步确定地宫的深度达到了30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的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建筑。
同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在地宫上的封土堆上居然存在着严重的汞异常。
难道地宫中真的像《史记》中记载的那样存在水银吗?地宫中放置水银究竟隐藏着秦始皇怎样的隐秘心事?大量的水银又来自何处呢?传说秦始皇死后躺在纯金打就的棺材里,在水银的河上飘来飘去,并且秦始皇遗体完好无损,用灵魂统治着一切,难道是真的?
如此规模庞大的建筑群以及内部埋藏的无数珍宝,在华夏盗墓史上能够独善其身完好保留下来确实是一个奇迹,而对于这个奇迹中最匪夷所思的就是秦陵墓中的水银了,纵观至今发现的所有大型帝王陵墓,你还能找得出比秦陵最令人诧异的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秘秦陵水银五大谜团。
揭秘一:秦始皇为何要使用水银。
科学的勘测结果表明,地宫中不仅有水银,而且水银的藏量非常庞大。有人推测,地宫中的水银可能多达几吨甚至上百吨。
更让专家称奇的是,将地宫内水银分布探测图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疆域图对照,发现这两张图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
那么,秦始皇如此在地宫中大量使用水银难道仅是为了实现他一代帝王的恢弘想象吗?
今天我们知道水银是一种有毒性的液态金属,如果有人进入地宫,会吸入水银所释放出来的汞蒸气而中毒。而且水银能够很好地隔热,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同时水银具有杀菌作用。所以,科学家普遍认为地宫中的水银是用来防腐防盗的。
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水银有这些作用。
在那个时候,人们为了解决黄金不足的困难,发明了镀金镀银,而水银是镀金镀银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所以可以推测,在春秋时期,墓室里面放水银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根据这个推测,考古专家认为秦始皇在死后仍然希望继续占有天下的财富。
但是,和之前贵族古墓不同的是,秦陵地宫的水银量十分庞大,而且历史学家在考察这段历史的时候发现,水银对于秦始皇而言,似乎有着更为不寻常的意义。
《史记》记载,秦始皇20多岁时迷上了“长生药”和“真人术”。为了达到修仙的目的,在炼丹方士卢生等人的鼓动下,秦始皇甚至把皇宫搬进咸阳地宫,足不出户呆在里面,一面批阅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许外人打扰。
秦始皇为了能达到他永远统治天下的梦想,十分迷恋寻找长生不死之药,于是即使在设想他死后情形的时候,仍然希望能够把权力和财富带到另一个他只能想象的世界里去,一样地可以巡视九州。
为了寻求长生不死,秦始皇就需要炼丹。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的时候,水银的地位就一下子上升了,因为水银是炼制所有丹药的一种最基本的材料。
揭秘二:这么多的水银从哪里来。
按照地理位置推想,秦始皇陵的水银来源应该不止一个渠道,其中距离最近的一条线索,来自于陕西南部的旬阳。
旬阳,这座城市非同一般。因为汉江和旬河正好在此交汇,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所以旬阳县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太极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旬阳县神奇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它是全国最大的汞锑矿产基地。
就在旬阳县公馆镇附近的矿山上,考古学家找到了大量的古矿洞,大小有一百多个,最深的有几百米,最浅的十几米,形状最大的地方空间很大,小的则只能容纳一个人进去。
老矿洞的存在证明了旬阳县开采汞矿的久远历史,在旬阳县博物馆秦汉史展厅里,出土的文物又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线索。
在古代,水银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制造鎏金青铜器,而这些战国时期的文物无疑证明了早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人开始使用水银了。同时,馆里众多的文物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早在秦朝以前旬阳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城镇了。
到了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旬阳正处在秦、楚两国的交界地带,虽说位于山区,陆路交通十分不便,不过险要的地理形势、便利的水路运输又让这里成为了秦、楚两国必争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楚国,终于占领了着名的旬阳,也占有了水银的蕴藏地。于是今天人们可以遥想2000多年前的秦国人,就是在这宽阔的汉江水面上,为众多的船只挂起了风帆,装载着大量的汞矿石浩浩荡荡地从旬阳驶向了秦始皇陵。
揭秘三:水银的另一重要来源地。
秦陵地宫存在着大量水银,但是,按照当时秦朝的能力,这些水银的开采应该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专家们认为,除了陕西旬阳县之外,这些水银最有可能是从当时最大的汞矿产地重庆东南地区运过来的。而当地最大的汞矿主,是一个叫清的**。她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因为她和秦始皇陵有着千丝万缕的神秘联系,留下种种千古传奇。
《史记》专门记录经济事件的篇章《货殖列传》里,特别提到了清这个特殊的女人。她是一名生活在四川的**,因为她的家族掌握了丹穴山这个地方,世代靠着它,赚了很多钱。其中,丹穴山指的就是现在重庆市酉阳县的银岭山,这里自古以来就以盛产丹砂而着名。
丹砂,在古代,除了用作书写、绘画和化妆的颜料外,另一个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提炼水银。《汉书》中的《食货志》中更为明确地说道:巴**清,其家族数代垄断丹砂经营,成为巨富。
那么如何认定秦陵地宫的水银就来自清或者是巴郡这个地方呢?
原来,东汉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在上古时代,丹砂这种红色矿石的主产地很少,主要集中在巴郡和南越两地,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和广西。
而先秦古书《逸周书》里更是记载过,在西周时期,就有巴蜀地区的人向周王进贡丹砂。也就是说,早在秦朝之前,帝王们就知道并获得过这里盛产的丹砂。这些历史记载,让专家们迅速圈定,秦始皇地宫的大部分水银就来自于巴郡这个地方。
很多年前,重庆地质勘探大队就曾在银岭山上先后找到了几十个大小不等的老矿洞。老矿洞的发现,证明了历史记载的准确性:巴山地区的汞矿开发的确在秦朝就已经大规模开始。
那么在2000年前的秦朝,又是如何翻山越岭,把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矿石运到数百公里之外的秦始皇陵呢?
历史上的嘉陵江是一条非常通畅的运输的航道,从重庆开始沿嘉陵江而上,通过阆中,再北到广元,然后翻过秦岭通过嘉陵江进入陕西境内,这是水道。这是先秦以来一直到近现代川陕之间一条主要的交通要道。
揭秘四:巴女清的传奇丰富的汞矿资源,便捷的水路运输,种种条件都可证明秦陵地宫里的水银来自川东南地区。可在当时究竟有谁有数量如此庞大的水银呢?拥有如此实力的,正是巴蜀女子清。
而清不仅仅是当时最大的丹砂经营者,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发现,这个女人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秦始皇对待她,实在有着太多的反常举动。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清时,用了意味深长的八个字:“礼抗万乘,名显天下”。意思是,她可以与皇帝分庭抗礼,名扬天下。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女商人,居然能与君王的排场相匹敌,这在秦始皇当政的霸权时期,是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史记》中还有描述清的另一段文字:“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就是说清用自己的财富豢养了一支私人武装,来保护她的丹砂经营。《长寿县志》里则详细记载了清家族的仆人上千、私人保镖上万。
在彭水县郁山镇,考古学家发现了在一些河流流经的地方,有许多神秘的山洞,它们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开凿的。考古人员认定这些山洞是当年清囤放武器的山洞,可以想象,在这些山洞里能存放数量多么庞大的武器,而这些武器背后的军队,也无疑是庞大的。
清收藏武器的山洞,进一步验证了《史记》中提到的清有私人武装的事实,这让历史学家感到震惊。
在一个严禁民间私藏武器的秦代,清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得到了帝王高度器重,这不能不说是件奇事。
就在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们又在史书中发现了一个更为反常的记载,说:清早年丧夫,终生守寡没有再嫁,秦始皇因此封清为“贞妇”,并命人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怀清台”来加以表彰。
秦始皇为什么会对一个“女商人”的“贞节”大加表彰呢?他对她的器重,真是出于对“贞操”的赞赏吗?
从礼抗万乘,到用财自卫,再到贞节牌坊,清果然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人。难道仅仅因为她的富有么?或是她拥有着美貌无双的容颜?这其中是不是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呢?
揭秘五:她是巫山“神女”
清家族的所在地巴郡枳县就是如今的重庆东南地区,几年前,考古人员在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找到了清的陵墓,由于年代久远,墓穴的地上建筑已经面目全非。但正是这个发现,让谜底的揭晓更近了一步。
原来,专家们把清墓穴所在的长寿区、武器库所在的彭水县、汞矿所在的酉阳县,圈在一起观察,竟然发现,清所掌控的势力范围,恰恰处在中国巫文化的发源地巫山的范围之中。
巫山是上古神话中的神山、灵山,是中国巫文化的发祥地,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是“不死之药”的主要产地,而在当时丹砂与水银就是“不死之药”的代名词。
事实上,被誉为远古智者的巴人巫师,很早就了解丹砂这种特性,开始了漫长而神秘的丹术之路,并以此拥有了峡江流域无可争议的通神力量。
在进行巫术意识过程当中,有一个天和人之间交流的过程,而这个交流的过程不能像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需要有一些外在性的体征,服用丹砂或者丹砂的细末甚至服用轻微的水银,它可以导致身体僵硬,全身发抖,这是巫术仪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层面。
在当时巫文化盛行的状况下,如果不掌握巫术肯定不行,只有将政权、军权、神权统一掌握的人,才能真正控制强大帝国的财政力量,而清恰恰能够控制。
种种迹象表明,清很可能就是一个着名的巴巫家族的传人,她也许就是巫师群体中最具权威的巫师。
在秦始皇看来,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巫师,她一定是个最具专业功力的巫山“神女”。
秦始皇可以完全控制她的丹砂水银,但无法获得她头脑中所掌握的“不死之术”,所以,秦始皇为了实现永生的梦想,完全有理由为清的丹砂经营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和庇护,而作为回报,清也完全可能为秦始皇陵地宫提供大量的水银和不死之术。
所以,巴蜀女人清就能够获得秦始皇的极度恩宠,顺理成章地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特权。
在考古学家的追问当中,清的面纱被逐渐揭开。
我们也终于明白种种反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清家族庞大的丹砂产业,控制者已经不再是清了,而实际上正是秦始皇。现在流淌在秦始皇陵深处的水银,不仅记述着一个女子的古老传奇,它更记录了中国古老的巫文化给予一代封建帝王的永生迷梦。
1974年2月,一群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世界最大的地下王国展露在世人面前。至今40年过去了,关于秦始皇陵地宫何时打开却一直没有答案。
秦始皇陵地地宫为什么不能挖?
神秘诱人的秦始皇陵地宫,一直令世人关注。不久前,着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为打开秦陵地宫算起了一笔经济账,他说;“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人民币。”这是好大的增长点。于是,又引发了一场“尽快发掘秦陵地宫”的大讨论,经检索,力主发掘秦陵地宫的理由有如下种种。
一曰“资源浪费”论,认为秦陵如果不加发掘,只是黄土一堆,对旅游资源也是一种巨大浪费。
要打开才有价值,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如果永远不打开,等于没有价值。
二曰“激励自豪”论,认为发掘秦陵可以吸引国民的目光,并带动全民参与,凝聚民心,随之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情与关注,同时还可以吸引世界优秀的专家和科研机构献计献策,对于向全世界弘扬中华文化,对于培养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大有好处。
三曰“证实文献”论,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对秦陵地宫有所记载,如说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墓室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使之流动灌输;令工匠制作弩机弓箭,以防盗墓之贼,等等。打开地宫,以证实《史记》记载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四曰“有效保护”论,认为秦陵如果不及早发掘,地宫里的文物只会逐渐腐烂,因为地宫浸水是很常见的事,同时还有其他不测和不知因素的存在,让其一直深埋地下又何谈保护?惟有发掘,才能有效保护。
五曰“阶段发掘”论,认为对于打开不打开秦始皇陵,并非完全是技术问题,打开后到底需要怎样的技术,谁能说清呢?惟有阶段性地渐进式发掘秦陵,方可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研究所需要的保护技术,做到“有的放矢”。
六曰“学习外国”论,认为外国有发掘帝陵的经验,值得借鉴,有的还以埃及的金字塔的发掘为成功的典范,既弘扬了文明,又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七曰“满足民意”论,认为始皇陵是一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国”。那幽深的地宫更是谜团重重,地宫形制及内部结构至今尚不清楚,千百年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测与遐想。如今民众有十分强烈的动机和愿望,不能不考虑这一民意。
面对以上种种议论,考古界人士说,秦始皇陵墓是不是打开?什么时候打开?不是由经济学家,或是部分民众的意愿所决定的。考古,毕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考古发掘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的工程。
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研究员说:“在当前的环境下,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构成发掘秦始皇陵墓的借口。以发掘帝王陵墓为切入点,以文物带动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观点,是一种幻想,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此生也许看不到地宫的秘密,但仍愿把一生献给秦始皇陵的考古事业!”
段清波也称,除了技术不具备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心态问题。目前国内的考古技术还不成熟,谁可保证出土的文物万无一失呢?我们当代人如果不遵循客观规律,只图一时的冲动与快感去发掘始皇陵墓,那么,后人非但不会赞扬我们的聪明睿智,反而可能会痛责我们因急功近利而导致后患无穷的愚蠢之举。
上文提及力主发掘秦陵的“学习外国”论,其实,外国对于帝陵也是多加保护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陈淳教授说:“如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主动开掘帝陵。”他指出,考古界对现在打开秦始皇陵均持反对态度,因为发掘后,从技术上来说,不能保证能保护好这些文物。特别是壁画、陶器、纸质、绢质、丝质等文物的保护现在还是难题。
技术上的瓶颈常常会使文物的开掘成为破坏。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刚开始发掘出来时,表面有艳丽陶彩,但现在已经逐渐黯淡,甚至变黑;在长沙的马王堆汉墓发掘中,千年鲜桃却转眼化成一摊水。因此,“尽量不主动发掘”的理念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成为考古界的国际共识。
听到这样一种议论:“赶快把秦陵挖开,还是考古界发出的呼声呢?”还以老山汉墓和埃及金字塔的电视直播热为例说,考古工作者坐了多年冷板凳,突然到了聚光灯下,一时难免冲动:这是“富矿”啊!秦陵为何不开掘?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正是考古界认识了文物的特性及其珍贵,才始终反对发掘始皇帝陵。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化成教授说:“保护是第一的,保护好了才能研究。两害相权取其轻,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利弊。文物中有许多有机物的保护比较困难,虽然有了很多办法,但还没有找到完美无缺的手段。帝陵不发掘,这是考古界的共识。”
秦陵考古专家张占民说:“如果有人问我的态度如何?我实话实说,迟一天挖,比早一天挖更好。如果把地宫保存了2200多年的珍贵文物毁在现代考古学家手上,那不成了千古罪人!”
秦俑博物馆副馆长田静研究员说:“现在急于发掘秦始皇陵,那完全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既没有迫切性,技术上也不能过关。两千多年来,秦始皇陵地宫中的各种因素,已经达到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发掘将是更佳的保护环境。”
根据专家的推算,如果使用传统的考古钻探技术,要想全面了解秦始皇陵区地下埋藏情况,至少还需要200年!值得庆幸的是,现代高科技手段在考古学上的应用可以大大加快这一进程。然而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焦点话题:何时发掘秦陵地宫?文物主管部门和保护专家却给出了一个异常简洁明确且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答复:短时间内不可能挖!
这是什么缘故?前文已述,不完全是技术和资金问题。如果说几十年前不发掘帝王陵墓,很重要的原因是资金和技术问题,而现在不挖帝王陵,更多的是出于文物保护理念的进步。
至于何时发掘秦始皇帝陵,从目前来看,是遥远的将来了,有的说50年内是不可能发掘,有的说100年内不可能发掘。这是为什么?就此问题,笔者专访了秦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研究员,他说了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贯彻文物保护政策的需要。现在文物保护政策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帝王陵一般不主动去发掘。此项文物保护政策是从国内外的教训中吸取的。当今世界各国的文物考古机构,对于保存状况较好的大型遗址和墓葬,都制订政策,尽可能地保持文物的原生环境,一般不进行主动发掘。
其二,世界遗产保护的特殊要求。发掘秦陵费工费时费财,在没有十分必要的时候,应该不予考虑,加之秦始皇帝陵已经成为世界遗产名单中的一员,因此更要慎而又慎。埋于地下两千多年的文物,氧化、腐败只是下葬后的最初几年,后来微量的氧化,现在相当隐定了。若冒然打开,文物受到湿度、温度、风、光以及外界震动的影响,随即发生变化。
其三,发掘秦陵确有难度。发掘秦陵必须是“大揭顶”的,要取掉封土,才能发掘,这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揭开封土以后,地宫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又不是短期内可以发掘得完的,如何保证在发掘中地宫的遗迹及文物不受风、雨、日光等自然因素的破坏?揭开封土发掘完后,封土如何再覆盖上去,保持原来的面貌?发掘出来的文物又怎样保护?等等,这些都是实际问题。
其四,从民族尊重祖先的道德取向来说,也是不允许随意挖掘祖坟的。旧社会那种挖坟鞭尸之为是一种仇恨发泄。秦始皇是暴君,毕竟是祖先。应该说,秦始皇功大于过,“过”也是从“功”中导致出来的。人都有一种好奇心,希望挖开来看个究竟,这可理解,但更要从尊祖道德上来考虑。
说到这里,吴馆长动情地说:“葬者,藏也,中国帝王陵是秘而不宣。对于帝陵不可主动发掘,再也不能取悦于洋人去发掘。外国对于帝陵保护也有一套措施,不让人靠近观看,而在陵的周围用栅栏隔开,只能远距离观看,而秦陵不仅零距离观看,而且可以登陵观看。”
还说:“冒然打开,墓里的文物将会顷刻发生变化,如此发掘等于破坏。在马王堆挖掘时,我亲眼看到墓室确有耦片,从左边拿到右边,瞬间就没有了,这就是文物出土之后的变化。再说,祖先留下来的遗产,不能让我们这一代都给发掘了,要给子孙后代留着。
是啊,文物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旦损坏,将永远消失。而文物保护的难度又相当大,诸如壁画、彩绘、简牍、织物等有机质文物的保护,更是世界性的难题。
很多保护技术即使当时效果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无法预测长久的负面影响。其实,开挖的同时就意味着历史传奇魅力的失落,或者失望的开始。如果乾陵里什么都没有,像那个在亿万世人面前打开的空荡荡的金字塔一样。从此再也没了与想象同在的魅力。
对此,中国文物考古学界曾有过惨痛的教训!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就有专家私下里心存渴望:研究了这么多年,有生之年能看看“真相”多好!在老一辈历史学家郭沫若、吴晗、邓拓、范文澜等人的坚持下,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被打开了。
但这次鲁莽行动的后果,被一直持反对态度的着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不幸言中:色彩鲜艳的丝绸类织物在接触空气的瞬间化为灰烬,大量有机质文物遭到毁灭性破坏,连万历皇帝的尸骨,后来也被“红卫兵”焚毁。定陵发掘的考古报告,也是时隔30多年以后才得以完成。
因此,在10余年后,当郭沫若先生再次向国务院报请发掘明长陵及唐乾陵时,被周恩来总理坚决否定后,曾题诗“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写出了他的失落与不甘。
时光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在借鉴国内外文物保护先进经验和理念后,中国政府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确定了基本方向。因此,在面对国内外舆论和社会各界对发掘秦始皇陵地宫的关注时,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及文物考古界的专家学者,都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宋新潮:“把它们留在没有开掘过的墓葬里更好,墓内稳定的状态更适合文物长时间保存,至少目前的技术能力和人工环境远远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发掘秦始皇陵必须具备这么几个条件:其一,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墓,是我们的,也是我们子孙的,对它的发掘必须要具备好的条件;其二,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特别是像秦始皇陵这样极其重要的文物,保护条件不好,损失就会很大。
也就是说,必须有万无一失的保护条件;其三,国际上,对一切考古发掘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古遗址都是不主动去发掘。正因为如此,在短期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主动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的。”
在文物考古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陕西省政府正通过立法等程序对秦始皇陵进行保护。将秦始皇陵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对可能影响文物安全、环境景观的各种行为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和规范。
基于上述原因,秦俑博物馆研究室原主任张文立和他女儿张敏合着《秦始皇帝陵》一书中指出:“秦始皇帝陵的发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个方面的因素,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就决定了它是遥远的未来,只能耐心地等待,甚至要等待几代人。当然,如果出现某种偶然的奇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