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倚天照海,君忆我时我忆君——这话是刘涣还在信州之时,捎信给陆游所提及到的“肺腑之言”。

    按他二人而论,长此皆是神交往来,不曾亲身谋面。刘秀才却大言不惭,说出这等话来,就像是他和人家陆游如好多年便深交的挚友一般。

    陆游却欣赏他的才气,在朝野文武之中,鹅湖山刘涣之名如一颗流星划过,亮起璀璨光芒,夺目而耀眼。

    只是很可惜,此子尽急流勇退,便在那个夏天接到皇帝密旨以后,销声匿迹起来。关心他的人难免议论纷纷,不在乎的人却从未提及过。

    事后许久,有得好多文人骚客曾往信州鹅湖山去拜访过刘秀才,但尽皆寻他不得,反而被那太子殿下亲自提名的学堂所震惊,那一篇启蒙育学,真是飞来之笔,而今大宋东南一带,凡学堂之地,必有提及……

    当然,旁人不知他刘秀才去了哪里,有几个人却是知道的,其中一个便是陆游,虽然晓得此事有些晚了。

    他听刘三说起,刘涣不远千里而来,目的就是为了来寻他陆游,要商量一件大事的。陆游何德何能,心中感慨万千。他再刚直,朝野中也难免有些“朋友”,又据他那些朋友所讲,他之所以能得夔州知州一职,还是人家刘涣亲自举荐的。他也搞不懂,官家为何会听信一个布衣的话,那布衣与他素昧平生,又是如何知晓他陆游其人的?

    便在感激之中,陆某人难免耿耿于怀,这刘秀才难不成有三头六臂么?

    寒夜无风,谷中寂寥……

    话说刘涣全身而退,半点动静也没留给黑妇等人,他返回洞口之处,见得射手几人二话不说,他也懒得搭理,望着乌黑一片的穹庐,若有所思……

    天过三更,夔州来的兄弟们昏昏睡去,迷糊不醒。刘三摸了过来,小声道:“小哥,你看这伙兄弟,天寒地冻都能睡去,可他们是陆大人管辖,也不好‘打搅’,咋办?”

    刘涣收回神思,答道:“三哥,那洞中之人又遇到新的麻烦了,一时半会也不会顾及外间响动,我等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就是!兄弟们且疲乏不堪,让他们歇息一阵也好。”

    刘三笑道:“只怕上钩的鱼儿一多,里间大鱼说不得便会溜走。”

    刘涣道:“嘿,等天一亮,就叫陆大人‘收网’,短时间之内,出不了乱子的。对了三哥,此番还好你赶来及时,否则不知如何处理了。”

    刘三道:“小哥说的哪里话,那日初到夔州,你便交代过我的,还好老九报信及时,不然我与陆大人也不会这般快赶来这鬼地方。”

    刘涣见得他并不邀功,却把好话留给了自家兄弟,此人真是磊落光明,心细如发。刘涣与他交谈,最是愉快。他道:“三哥,你是如何说动陆游的,他为人咋样?”

    刘三叹道:“嘿,小哥哟,这陆游陆大人与那辛弃疾一个样子,刚直不阿,原则性极强,他初始时不相信我与你认识,看了我的官凭后稍稍好一些,可是我把你那三封书信交给他,他读完后尽与我谈起了诗词歌赋。小哥你是晓得的,我虽读过一些诗书,但哪里吃得消他陆大才子的‘子曰诗云’。后来我无法之极,便盗用你的诗文,与他对答对论……说也奇怪,他听闻以后,尽哈哈大笑,喜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虽不得与你家刘秀才谋面,但长期书信往来,早已心心相惜,算是望年之交的老朋友了’……不满小哥说,我当时冷汗都被他吓出来了,这陆游真是或文或武,一不小心必作诗词,其情感之起伏跌宕,非是懂他之人,难以接受!”

    刘涣诧道:“哦,那依你说来,你懂他陆游么?”

    刘三道:“呵,我哪里懂得他了……比如一次,他好端端的,突然见得雪地之上一片枯叶,尽对此痴迷起来,附身细看,久久不语。我那时不晓得他的脾气,便要询问,还好被那王冲拦住……还别说,陆游当场长叹一声,即兴作了一首七律,尔后回到书房之中,两天两夜不见客、不理事,你说怪不怪?”

    刘涣道:“嘿,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你别小看了这陆游,他除了才华横溢以外,还是个痴情种子呢。其感悟伤神,难免不同凡响。恩,他与辛弃疾比起来,各有各的味道,辛弃疾浑身是胆,豪气冲天,做事也不拘小节,偶然心血澎湃之时,便是生死也能置之度外。陆游不同,陆游也是个心有家国,一腔热血的人物,只是他的骨子当中,文人气息较为浓烈,既有江山百姓,又有儿女情长。他还是个孝子,属于变态孝的那种,便在以前,就是因为他母亲不喜欢其妻子,其无奈之下休了妻子,可心中却对其长期思念,于此才写出了‘黄酥手’那等肝肠寸断的长短句来……三哥,我不满你,若以而今大宋人物而言,我的脾性更像陆游,相信定能与他好生相处,干出一番事业来的。”

    刘三听他长论,忽然感慨道:“小哥说得对啊……小哥,我忽然明白你的苦衷了,便在大江南岸,信州有辛弃疾和赵汝愚,那地方距离临安府最近,上能抗金,北能防守;夔州有陆游,若强大起来,也是可攻可防呀。涣哥儿,信州和夔州,遥遥相望,都是可以兴兵用兵的好地方,你是不是早就想明白的?”

    刘涣道:“三哥,你总算明白了。可你还疏漏了一点,信州与夔州又有不同之处,信州之地除了军事以外,还能大兴教育之事,可育天下英才无数,那地方人杰地灵,古来出了多少将相之才?便是这点,夔州就比不上;可夔州有夔州的优点,夔州只要控制瞿塘峡,便算是万夫莫敌,从防守上看,简直得天独厚,其次,这夔州是川东巴蜀一带的经济脉门,可以大兴‘赚钱’之道、可以兴办诸多实业,所以我安排曲烟在鄂州,与此形成遥相之势,等那女人把实业做成做强,便可迁移到此地来。此番我带兄弟们来,又是为了要兴建一‘军工’实业,成与不成,得看三个人。一个是赵昚、一个陆游、一个是王炎。”

    刘三震惊无比,急道:“哥儿,教育和军事,一直以来都是你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以前只以为你忘却了,却不知你是在付诸实践呢。可我还有一点想不明白,为何我等要在这苗人谷中纠缠?”

    刘涣闻言一声叹息,道:“三哥啊,这事本来是个偶然,都怨魏伯想寻他相好的,这才出了变数。可有失必有得,三哥你以为,这谷中如何?”

    刘三被他问及,联想起自己下谷时的困难,又四周展望一番,道:“这山谷看似狭小,其实就中自有广阔天地,最适宜隐匿不过,若在这里面当个山大王,真是得天独厚。可却有一个缺陷,便是外人攻来之时,若行水火巨石等战术,怕是防不胜防。”

    刘涣道:“嘿,三哥果然是个‘老兵’,但你还未说在点子之上,你不知道,这伙人早就想到了你说的缺陷,所以便在谷中挖了错综复杂的地道,地道中应有尽有,只要遇上你讲的水火巨石等战术,他们便躲到地道之中去……三哥,我是想,这谷中有利有弊,但若官府来用,绝对是个风水宝地,在这里建一个军工厂,专造火炮和兵器,等建好以后,将成品藏于盗洞之中,再经秘密通道运往瞿塘峡,沿大江走水路,交到北方军队手中,简直瞒天过海……你有所不知,我适才潜伏进去,意外听说这里间原来尽有一个硫石矿,天了,要是能利用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刘三道:“好是好,就是不知陆大人会不会同意?再说了,你不是讲及,此事非三人合力不可么?还有一人是王炎,那王炎可是四川宣抚使,那是有名的战将,你要他为此事做些甚么呢?最重要的是,倘若官家不点头,一切皆是泡影!”

    刘涣道:“王炎此人我从未见过,对之一切都是道听途说,但想必这等有利家国天下的大事,他应当会鼎力支持,我也不指望他做甚么,只要负责‘运输’即可。至于官家那里,我自有办法……”

    二人聊得兴起,不知不觉中已过四更,突然,洞**中传来响动。

    二人赶紧摸了过去,却见射手兴奋地骂道:“他妈的,这简直像钓鱼一般,等了许久不见动静,老子瞌睡犯得厉害。”

    刘涣急道:“嘘,你小声些,到时惊动了来人,可不好办,记住,先抓活的。”

    射手点头称是!

    又过片刻,那**中来人的脚步声越发响彻和清晰起来。

    刘涣打了手势道:“是两个人,万万不可放跑!”

    嘿,哪里会放得跑?这射手等了许久不见动静,早就焦躁难

章节目录


南宋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伯山子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伯山子鸳并收藏南宋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