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书友“minman”投的月票。
    河间府战役,为北伐战争中,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
    是役,博洛所部大军,约三万六千余人,皆被歼灭,令时人闻之变色的是,三万多敌军,俘虏者仅八百多人。
    也是北伐战争中,打得最顺手的一次,几乎是完胜!
    一万多第一军将士,阵亡者仅不足百人,连伤者都不到千人。
    以至于时人说起这场战役,皆感慨道,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屠杀!
    真是预谋的屠杀吗?
    如果按战役复盘而言,确实象!
    沈致远、钱翘恭率所部骑兵东西夹击,蒋全义率部于正南向正北,池二憨、鲁之域由东南向西北,四个方向包围东平州博洛大军。
    而清帝福临的临时“围狩”,京师驻防托付给了济尔哈朗,等于使博洛及其所部,成为了弃子。
    被逼无奈之下,博洛只能殊死一搏,向北突围,为他自己和所部大军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这正是徐州坐镇的吴争想要的。
    以合围使敌恐惧,再予敌一线生机,辅以疲敌之策,博洛率部行至河间府地界时,全军已如强弩之末。
    兵疲马乏,战力之虚,可想而知。
    加上北伐军早于敌军一天,在阻击地界构筑起工事,在东西十数里的战线上,部署了不下三百架连发机枪。
    这样的部署,就算博洛所率全是生力军,恐怕也难逾雷池一步。
    结果自然是没有悬念的,一意求生的清军,提起自己腹腔最后的一丝战意,以全军冲锋的决绝,将自己送上了黄泉路。
    也就是说,千里奔波,只为两天后,一战送死,着实,令人唏嘘!
    意外还是有的。
    世上本多意外嘛!
    博洛居然没死,除了一身污垢,还有精神的沮丧,身体上甚至连伤都没有,在这样的恶战中生存下来已是不易,象他这样毫发无伤,不可谓不是奇迹!
    ……。
    相较于杭州府。
    河间大捷的捷报传到应天府,整个应天府沸腾了。
    民众在狂欢,官员也在狂欢,连朝堂,亦在狂欢。
    题中之意,无外乎,民众与有荣焉,王师大捷,放在嘴边讲讲,茶余饭外侃侃,勾栏酒肆拍案狂呼,那也是一种欣慰。
    民众苦鞑子久矣,就算没有受鞑子荼毒的幸运民众,每每思及,那也是芒刺在背,如今,夜里能睡个安稳觉了,岂不乐哉?
    官员狂欢,那就是题外之意了,这六、七年的战争,打得是国库、府库、家里,皆是叮当响。
    为了此战,权代首辅的王翊,在向吴争保证后,下令朝野共克时艰,建兴朝的官员们,又已经停俸几个月了。
    好在如今河间大捷,这些苦日子,都将一去不复还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太平日子要来了,升官的大门,开启了!
    朝堂也在狂欢,理由就前二者“亮堂”得多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哪!
    虽说监国非吴王独创,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哪。
    这下好了,监国升阶为帝,此为水到渠成矣。
    那么,朝堂上这些开国元老们,岂不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理所应当,更上一层,此乃天经地义啊!
    内阁已经在草拟劝进折了,二十四名大学士,引经据典地润色,以使得骈文更花团锦簇。
    宫内坊司,已经在赶制新龙袍了,只是,无法取得监国吴王殿下身材的确切尺寸,美中不足啊!
    好日子,看来是真要来了!
    然而,一骑缇骑、一道诏令,由南向北,送入应天府时,整个沸腾的京城,瞬间死寂了。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不到半天,应天府又沸腾了。
    民众,依旧狂欢。
    官员,狂欢依旧。
    只有朝堂上的诸公,一片寂静。
    然而,其中暗流的涌动,恐怕连个太监、宫女,都能看得出来。
    ……。
    在熊汝霖、张国维等大明忠臣的拥立下,朱以海在杭州府突然登基。
    登基可谓仓促之至。
    甚至于朱以海只能用戏子的戏服,来充作他的龙袍。
    而登基之日,包括熊汝霖、张国维等在内的文武重臣,观礼者不过三十余人。
    不是拥立朱以海登基的只有这些人,而是更多的人,只想暗中拥立,不敢示面目于人。
    他们宁肯出资、派人,但要他们在局势不明前,露面表态,那就是为难他们了。
    用他们的话说,“臣之忠义,唯天可表”!
    也对,不止君子论行不论心,“忠臣”亦是。
    如果仅是一场登基秀,那或许也就罢了。
    毕竟,吴王殿下本人不在,麾下军队皆调往江北参与北伐,而大将军府诸公,除了一个一直不表态的按察司使张煌言,其余诸公大都参与政变,唯一可以替吴王发声或者斥责的吴老爷子,竟闭门谢客,连那些心向吴王的学生、官员上门请老爷子主持大局,都吃了闭门羹。
    吴伯昌,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而吴王府中,吴王内眷,更是紧闭内院,连往日因郡主滞留应天府,二位王妃需要帮着打理织造司的例行出府,都停滞了。
    按理说,杭州府大乱不起来了。
    因为府兵不属于北伐军,它在大将军府隶属之下,受熊汝霖指挥。
    只要军队不乱,其它的,乱不到哪去。
    也对,大将军府诸公,用尽心思,花了六、七年的时间,蛰伏于吴争手下。
    这种安排部署,岂能事先不考虑到。
    趁着北伐,发动政变,令吴争远水救不了近火,令军队诸将根本无法反应。
    部署周密啊,可谓是滴水不漏!
    可惜的是,他们依旧估摸不到,朱以海的登基,还是引发了整个江南一片混乱。
    当朱以海登基的消息传出。
    有义愤填膺的。
    有暗自窃喜的。
    有惊惶不知所措的。
    但更多的是,不知所以然,只能吃瓜看戏的。
    朱以海登基消息传出的次日,杭州城里,江南学院数千学子,在得不到吴老爷子和吴王府明确回应之后,毅然罢课上街游行,响应者众。
    半天之内,数万城中百姓加入队伍,至大将军府衙前时,已是人山人海。
    他们挂出的标语——鲁王窃国,人神共愤!
    他们喊出的口号是,“此明非彼明,建兴非复辟”。
    民智,初开!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