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等待没有太久,伴随着汽车特有的轰鸣声,由五辆卡车,四辆轿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开到设计局大办公室门口。
却说这位军区司令,任何的风雪都不能干扰他对新式武器的热情。今日的他顶着哥萨克风格的绒帽无所谓风雪下了车,见到杨明志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就是想趁早看看新枪。
“啊!新枪就在箱子里了。”杨明志顺手一指,“您看到那些满是积雪的帆布了吗?它的下面就是木箱,子弹、枪械,都在里面。”
“是吗?真是太好了。看起来现在的状态有些不方便。”
“是的,司令同志,我万万没想到您会亲自来到科学院。”杨明志顺便左看右看,现在站在军区司令身边的老家伙们,有不少人让杨明志熟悉。不错,其中一些军区的高级军官,自己也是在酒桌上与之逞英豪的。
今日之行李森科也是不请自来,想想也是,不管怎么样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都是科学院的下属单位,如果设计局立下大功,李森科照样也能捞一点“领导有方”的功劳。
也罢,闲杂人等不过是欢送一下。
杨明志麻溜的命令自己的部下,协助军区的卫戍部队,将装载新枪的木箱抬上卡车。至于他本人,则钻进军区司令的专车……
无视着风雪,梅德韦杰夫对今日的试验充满信心,待枪械设计者本人上了车,话匣子就打开了。
军区司令提出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对枪械前景的讨论。
“别列科夫将军,您看到外面的风雪了吗?”
“当然!谢天谢地,我们赶在风雪之前完成麦收,若是再晚上几天,一切都完了。”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军区司令的老脸不禁凑近车窗,“再过三十天,东欧也将大雪皑皑。我们俄罗斯人可能天生耐寒,或许冬将军将给予红军战士们一定帮助。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寒冷状态下,所有的军事装备的性能都将受到影响。亲爱的将军,您准备好了吗?”
“啊!您是担忧我的新枪不耐寒?”
“就是这个意思。据我所知,一些工厂原本是造水管的,他们改行造莫辛纳甘,所造枪械在寒冷状态下拉栓都变得困难。将军,如果您的新枪出现类似的问题,我……我可不好向斯大林同志交代啊。”
“您还是担心试验问题。”杨明志摆出一副自信满满的态度,“您完全不用担心。我的新枪比较特殊,哪怕是在南极北极,还是在炎热沙漠,甚至满是泥巴的沼泽,它的性能都是卓越了。我就是要用这些卓越表现,征服斯大林同志的心。”
“但愿……希望,一切都是美好的。”
目前,现有的突击步枪还是样抢,军区司令有意率先量产一番,碍于形式,此事不可操之过急。突击步枪的靶场试验的确惊艳,但它还是缺乏进一步试验。今日的极寒状态下的射击试验,可以说真是恰到时候。
军区司令既期待又担忧,他尤其担忧一点,所谓苏军的dp机枪的那个大弹盘,其缝隙处一旦浸水后结冰,枪械的使用就会出现一些障碍。固然枪打热了,冰雪就成了蒸汽。然而过低的温度枪油都能变成固体,所谓过低温度下,越是结构复杂的枪械面临的障碍越大。
莫听别列科夫吹得天花乱坠,军区司令以自己的经验,在心里划定一个底线。所谓新枪可以卡壳,只要射击比dp机枪稍微顺畅些就足够了。
为此,他还特意令随性部队带上一挺调试好的dp轻机枪,以及十个装满子弹的弹盘。
谁强谁劣,比试一下不就行了。
才是第一天降雪,固有的道路已经被冻得结结实实,加装铁栏的轮胎轧着雪地吱喳作响。如此天气绝不是行车的好时机,哪怕是对于行人,这等天气还是待在家里最为稳妥。
然而车队抵达郊外军营后,杨明志看到那些新兵的训练依旧进行,换装棉衣的他们还在走着队列,不远处的靶场,枪炮声亦是此起彼伏。
此情此景军区司令颇为自豪:“别列科夫同志我们又回来了,您看如何?无论风雪,新兵训练依旧。他们必须适应当下的极寒天气,很快的,他们就要去战场了!”
杨明志懂得军区司令说得是什么,当下整训的新兵多半是要去伏尔加河流域作战,时间也是本年冬季。他们在风雪中保持训练,不过是为冬季作战进行的预演。
“好啊!”杨明志回应,“他们从一开始就了解如何在风雪中战斗,至于侵略者,他们最好就在寒冷中冻成冰雕,就像一年前我们保卫莫斯科那样。”
“哈哈,但愿会有大量敌人冻死。如果您有意,我欢迎您进一步参观军营。现在,让我们把新机枪的试验胜利结束吧。”
还是老靶场,至少军区司令口口声声说就是此地。
杨明志下了车,冷风如刀,冻得脸庞有些疼痛。介于他戴着眼镜,算是抵挡了些许雪花的侵蚀。
待在寒冷的户外可不是什么好事,就是一线的士兵,也冻得躲在战壕里自己挖掘的避弹洞里,学做地鼠缩成一团。
一众士兵明显清理了一下所谓的靶场,若不是对之前的试验环境有多了解,杨明志一时间觉得此地是另一处靶场。
积雪覆盖了曾经的荒地,降雪持续着,搞得整个世界能见度也非常有限。所以之前试验的痕迹完全被积雪掩盖,唯有远处摆放的靶标,证明这里就是个靶场。
和上次试验的围观者人满为患完全不同的是,本次试验来着人数寥寥。观摩者固然稀少,每一个都是军队的高级人物。尤其是军区司令,只要这位军区司令觉得新枪性能卓越,制造在新西伯利亚这个地界,以后的量产绝对大开绿灯。
军区司令热情似火,他抽了一根烟,在看到士兵们已经把木箱卸下车,这便拍拍肩膀的积雪,对杨明志说:“让我们开始吧!早点胜利结束,我们还能喝顿酒。这该死的地方,会冻出病的。”
“好吧!格里申科!”杨明志大喝一声,“你!指导他们把箱子大开。”
为了本次试验,军营这便毫不犹豫的由派出以谢苗诺夫为首的五名试枪员,毕竟也只有此五人全程参与了突击步枪打靶试验,他们的确有了经验。
既然试枪员是老面孔,杨明志暗自高兴,先是命人把新枪搬出木箱一字摆开,再以极快的速度给他们讲解了一番新型轻机枪的操作要领。
“我记得你们都有操作dp轻机枪的经验,现在使用新型轻机枪,两者的使用要领基本相似。我命令你们采取常规的趴卧射姿,以往你们接受过怎样的轻机枪操作训练,如今就按照这些规则操作。”
话说得很简单,不仅试枪员谢苗诺夫有些困惑,军区司令本人一样有着强烈质疑。
不是说好了它是突击步枪改造的吗?用的分明就是中间威力弹。如此轻机枪已经不是那种常规轻机枪了,还用老方案试验合适吗?
“可是,还有更好的方案吗?”杨明志无所谓的耸耸肩,他还是决定以不变应万变。他灵机一动,又想出一番看似靠谱的说辞:“反正战场上的各类机枪手几乎都是采取趴卧姿势战斗的,不同的轻机枪操作方式大同小异。如果我的班用机枪以传统射姿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我军现有的机枪手,就具备着瞬间操作新型机枪的能力,甚至不需要特别训练。”
突然使用另一种武器,第一次接手就能发挥出极好效能,这可能吗?它是不太可能的,到时操作者本身或有能力快速适应。
不过杨明志这种老油条非常了解班用机枪操作技巧,今日,他干脆亲自上阵,完全不管身上是否附着积雪,待射击位的沙袋固定好后,无所谓他人的态度,直接爬了下来并双腿岔开。
和dp轻机枪手的趴卧姿势有所区别,杨明志采取的是狙击手常用的姿势,即身体和枪管并非一条直线,之所以这样姿势,也是使得肩膀更能忍受枪托的后坐力。
设计者是如此姿势,其他试枪者随即有样学样。
再没有什么拖沓,再没有什么磨蹭,加上杨明志在内合计有七名试枪员,而设计局的多布洛夫,就带着笔记本担任专属记录员。
每个人的前方有两种靶标,一百米和二百米的。
当下的风雪天气在俄国的冬季颇为常见,碍于能见度的暴跌,它实在适合于坦克部队进行突击。德军很乐意利用这类天气,毕竟履带很喜欢冻结的大地与积雪,糟糕的能见度又很大程度限制了苏军反坦克炮之类武器的战术效能,趁机突袭不是很好吗?
所以当下的能见度,看清楚二百米外标靶的存在已经是肉眼的极限。如此环境,杀伤射程两千米的机枪又如何?看不到敌人一通乱打,无非是浪费子弹罢了。
如此试验根本不能获得班用机枪的理想数据,能获得的,真的只有它在极寒状态下的数据。数据注定是有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介于两种弹鼓足有四十个,杨明志想了想,初次试验就来一记刺激的,毕竟带到靶场的子弹数量有五千发之多,目前尚有一些子弹尚未开箱。
每个射手分的两个弹鼓,试枪员们因为操作过突击步枪,给新型半用机枪装弹鼓确实是无师自通,唯一遗憾的是,他们目前还不清楚弹鼓的内部结构,只有打完两个弹鼓后的二次装填,他们必将命令其中的妙趣。
“子弹都上膛了吗?现在听我号令,像是操作突击步枪那般,瞄准一百米外靶标,自由射击!”
“开火!”
杨明志下达了开火命令,也是他率先扣动了扳机。
亮黄的枪焰从枪口喷出,杨明志上来就是一阵长点射,不一样的时空,给予他肩膀的却是同样的感触。他的内心兴奋无比,再看看不远处的木耙,它正在被一颗颗钢芯弹洞穿,风雪之下正是摇摇欲坠。
几乎所有的试枪员,见得别列科夫将军如同操持重机枪般操作,也纷纷按住扳机不松手,第一个五十发的弹鼓很快就打得干干净净。
仅仅十秒钟,枪声突然响起又突然结束,十挺机枪同时开火,那种震撼的感觉瞬间深深触动了军区司令的神经。
每一挺班用机枪都在冒烟,待士兵跑进靶场将各自的靶标拿回来,所有射手包括杨明志的脸上,都浮现出兴奋的笑容。
缘何?一切还是如上次那般,靶纸早已被打出密密麻麻的抢眼,每个靶子认真数一下洞口,当属别列科夫将军的靶纸枪眼最多,足有四十二个,就是最少的那个,也有多达三十发子弹上靶。
军区司令就是内行人,他分明看到许多人根本在疯狂扫射,按理说这种野蛮的射击模式就不要想着能有多少子弹上靶了,哪怕距离只有一百米,脱靶概率都是很大的。
原因非常简单,持续性射击下,射手已经难以用强壮的胳膊控制枪械的震动,所以为了射击精确性,dp轻机枪手多为三发四发的点射,哪怕是重机枪射手,唯有面对敌人的人海冲锋才会疯狂扫射。
靶纸上的枪眼密密麻麻,其后的木板早已面目全非,简直再给上一拳头,就完全成优质的柴火了。
不过军区司令很快从惊讶中清醒过来,射手疯狂扫**度还很高,背后的原因肯定只有一个——中间威力弹。
使用这类枪弹的枪械的共同特点就是后坐力小,再看看几位试枪员,哪一个不是虎背熊腰的壮汉?哪怕是别列科夫将军,那天喝酒时,军区司令可是知道这个中国人撸起袖子时,胳膊上清晰可见的肌肉文理。
一群壮汉操持较低后坐力的机枪,扫射状态还能打出稳定弹道,想想看的确合情理。
“看起来真是好极了!别列科夫将军,五十发子弹说明问题是有限的,现在你们再打打二百米的靶子如何?”
“当然,司令同志您也要做好心理准备,现在的能见度有些低,如果……”
“无所谓!”军区司令耸耸肩,“其实二百米的距离,很多新兵都是很难击中如此距离的敌人呢?你们都是老兵,风雪状态下,您的新枪只要有五分之一的枪弹击中人形标靶,我就心满意足了。”
的确,现在鹅毛大雪不停飘落,偏偏靶标的靶纸也是偏白色的,距离稍远一些,人的眼睛都会产生出错觉呢!更别说如此状态下的德军,毕竟德国是最早批量装备迷彩服的,白雪皑皑之下德军官兵一律白衣,往雪地一趴,怕是距离二十米都看不明白那里有个大活人。
却说这位军区司令,任何的风雪都不能干扰他对新式武器的热情。今日的他顶着哥萨克风格的绒帽无所谓风雪下了车,见到杨明志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就是想趁早看看新枪。
“啊!新枪就在箱子里了。”杨明志顺手一指,“您看到那些满是积雪的帆布了吗?它的下面就是木箱,子弹、枪械,都在里面。”
“是吗?真是太好了。看起来现在的状态有些不方便。”
“是的,司令同志,我万万没想到您会亲自来到科学院。”杨明志顺便左看右看,现在站在军区司令身边的老家伙们,有不少人让杨明志熟悉。不错,其中一些军区的高级军官,自己也是在酒桌上与之逞英豪的。
今日之行李森科也是不请自来,想想也是,不管怎么样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都是科学院的下属单位,如果设计局立下大功,李森科照样也能捞一点“领导有方”的功劳。
也罢,闲杂人等不过是欢送一下。
杨明志麻溜的命令自己的部下,协助军区的卫戍部队,将装载新枪的木箱抬上卡车。至于他本人,则钻进军区司令的专车……
无视着风雪,梅德韦杰夫对今日的试验充满信心,待枪械设计者本人上了车,话匣子就打开了。
军区司令提出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对枪械前景的讨论。
“别列科夫将军,您看到外面的风雪了吗?”
“当然!谢天谢地,我们赶在风雪之前完成麦收,若是再晚上几天,一切都完了。”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军区司令的老脸不禁凑近车窗,“再过三十天,东欧也将大雪皑皑。我们俄罗斯人可能天生耐寒,或许冬将军将给予红军战士们一定帮助。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寒冷状态下,所有的军事装备的性能都将受到影响。亲爱的将军,您准备好了吗?”
“啊!您是担忧我的新枪不耐寒?”
“就是这个意思。据我所知,一些工厂原本是造水管的,他们改行造莫辛纳甘,所造枪械在寒冷状态下拉栓都变得困难。将军,如果您的新枪出现类似的问题,我……我可不好向斯大林同志交代啊。”
“您还是担心试验问题。”杨明志摆出一副自信满满的态度,“您完全不用担心。我的新枪比较特殊,哪怕是在南极北极,还是在炎热沙漠,甚至满是泥巴的沼泽,它的性能都是卓越了。我就是要用这些卓越表现,征服斯大林同志的心。”
“但愿……希望,一切都是美好的。”
目前,现有的突击步枪还是样抢,军区司令有意率先量产一番,碍于形式,此事不可操之过急。突击步枪的靶场试验的确惊艳,但它还是缺乏进一步试验。今日的极寒状态下的射击试验,可以说真是恰到时候。
军区司令既期待又担忧,他尤其担忧一点,所谓苏军的dp机枪的那个大弹盘,其缝隙处一旦浸水后结冰,枪械的使用就会出现一些障碍。固然枪打热了,冰雪就成了蒸汽。然而过低的温度枪油都能变成固体,所谓过低温度下,越是结构复杂的枪械面临的障碍越大。
莫听别列科夫吹得天花乱坠,军区司令以自己的经验,在心里划定一个底线。所谓新枪可以卡壳,只要射击比dp机枪稍微顺畅些就足够了。
为此,他还特意令随性部队带上一挺调试好的dp轻机枪,以及十个装满子弹的弹盘。
谁强谁劣,比试一下不就行了。
才是第一天降雪,固有的道路已经被冻得结结实实,加装铁栏的轮胎轧着雪地吱喳作响。如此天气绝不是行车的好时机,哪怕是对于行人,这等天气还是待在家里最为稳妥。
然而车队抵达郊外军营后,杨明志看到那些新兵的训练依旧进行,换装棉衣的他们还在走着队列,不远处的靶场,枪炮声亦是此起彼伏。
此情此景军区司令颇为自豪:“别列科夫同志我们又回来了,您看如何?无论风雪,新兵训练依旧。他们必须适应当下的极寒天气,很快的,他们就要去战场了!”
杨明志懂得军区司令说得是什么,当下整训的新兵多半是要去伏尔加河流域作战,时间也是本年冬季。他们在风雪中保持训练,不过是为冬季作战进行的预演。
“好啊!”杨明志回应,“他们从一开始就了解如何在风雪中战斗,至于侵略者,他们最好就在寒冷中冻成冰雕,就像一年前我们保卫莫斯科那样。”
“哈哈,但愿会有大量敌人冻死。如果您有意,我欢迎您进一步参观军营。现在,让我们把新机枪的试验胜利结束吧。”
还是老靶场,至少军区司令口口声声说就是此地。
杨明志下了车,冷风如刀,冻得脸庞有些疼痛。介于他戴着眼镜,算是抵挡了些许雪花的侵蚀。
待在寒冷的户外可不是什么好事,就是一线的士兵,也冻得躲在战壕里自己挖掘的避弹洞里,学做地鼠缩成一团。
一众士兵明显清理了一下所谓的靶场,若不是对之前的试验环境有多了解,杨明志一时间觉得此地是另一处靶场。
积雪覆盖了曾经的荒地,降雪持续着,搞得整个世界能见度也非常有限。所以之前试验的痕迹完全被积雪掩盖,唯有远处摆放的靶标,证明这里就是个靶场。
和上次试验的围观者人满为患完全不同的是,本次试验来着人数寥寥。观摩者固然稀少,每一个都是军队的高级人物。尤其是军区司令,只要这位军区司令觉得新枪性能卓越,制造在新西伯利亚这个地界,以后的量产绝对大开绿灯。
军区司令热情似火,他抽了一根烟,在看到士兵们已经把木箱卸下车,这便拍拍肩膀的积雪,对杨明志说:“让我们开始吧!早点胜利结束,我们还能喝顿酒。这该死的地方,会冻出病的。”
“好吧!格里申科!”杨明志大喝一声,“你!指导他们把箱子大开。”
为了本次试验,军营这便毫不犹豫的由派出以谢苗诺夫为首的五名试枪员,毕竟也只有此五人全程参与了突击步枪打靶试验,他们的确有了经验。
既然试枪员是老面孔,杨明志暗自高兴,先是命人把新枪搬出木箱一字摆开,再以极快的速度给他们讲解了一番新型轻机枪的操作要领。
“我记得你们都有操作dp轻机枪的经验,现在使用新型轻机枪,两者的使用要领基本相似。我命令你们采取常规的趴卧射姿,以往你们接受过怎样的轻机枪操作训练,如今就按照这些规则操作。”
话说得很简单,不仅试枪员谢苗诺夫有些困惑,军区司令本人一样有着强烈质疑。
不是说好了它是突击步枪改造的吗?用的分明就是中间威力弹。如此轻机枪已经不是那种常规轻机枪了,还用老方案试验合适吗?
“可是,还有更好的方案吗?”杨明志无所谓的耸耸肩,他还是决定以不变应万变。他灵机一动,又想出一番看似靠谱的说辞:“反正战场上的各类机枪手几乎都是采取趴卧姿势战斗的,不同的轻机枪操作方式大同小异。如果我的班用机枪以传统射姿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我军现有的机枪手,就具备着瞬间操作新型机枪的能力,甚至不需要特别训练。”
突然使用另一种武器,第一次接手就能发挥出极好效能,这可能吗?它是不太可能的,到时操作者本身或有能力快速适应。
不过杨明志这种老油条非常了解班用机枪操作技巧,今日,他干脆亲自上阵,完全不管身上是否附着积雪,待射击位的沙袋固定好后,无所谓他人的态度,直接爬了下来并双腿岔开。
和dp轻机枪手的趴卧姿势有所区别,杨明志采取的是狙击手常用的姿势,即身体和枪管并非一条直线,之所以这样姿势,也是使得肩膀更能忍受枪托的后坐力。
设计者是如此姿势,其他试枪者随即有样学样。
再没有什么拖沓,再没有什么磨蹭,加上杨明志在内合计有七名试枪员,而设计局的多布洛夫,就带着笔记本担任专属记录员。
每个人的前方有两种靶标,一百米和二百米的。
当下的风雪天气在俄国的冬季颇为常见,碍于能见度的暴跌,它实在适合于坦克部队进行突击。德军很乐意利用这类天气,毕竟履带很喜欢冻结的大地与积雪,糟糕的能见度又很大程度限制了苏军反坦克炮之类武器的战术效能,趁机突袭不是很好吗?
所以当下的能见度,看清楚二百米外标靶的存在已经是肉眼的极限。如此环境,杀伤射程两千米的机枪又如何?看不到敌人一通乱打,无非是浪费子弹罢了。
如此试验根本不能获得班用机枪的理想数据,能获得的,真的只有它在极寒状态下的数据。数据注定是有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介于两种弹鼓足有四十个,杨明志想了想,初次试验就来一记刺激的,毕竟带到靶场的子弹数量有五千发之多,目前尚有一些子弹尚未开箱。
每个射手分的两个弹鼓,试枪员们因为操作过突击步枪,给新型半用机枪装弹鼓确实是无师自通,唯一遗憾的是,他们目前还不清楚弹鼓的内部结构,只有打完两个弹鼓后的二次装填,他们必将命令其中的妙趣。
“子弹都上膛了吗?现在听我号令,像是操作突击步枪那般,瞄准一百米外靶标,自由射击!”
“开火!”
杨明志下达了开火命令,也是他率先扣动了扳机。
亮黄的枪焰从枪口喷出,杨明志上来就是一阵长点射,不一样的时空,给予他肩膀的却是同样的感触。他的内心兴奋无比,再看看不远处的木耙,它正在被一颗颗钢芯弹洞穿,风雪之下正是摇摇欲坠。
几乎所有的试枪员,见得别列科夫将军如同操持重机枪般操作,也纷纷按住扳机不松手,第一个五十发的弹鼓很快就打得干干净净。
仅仅十秒钟,枪声突然响起又突然结束,十挺机枪同时开火,那种震撼的感觉瞬间深深触动了军区司令的神经。
每一挺班用机枪都在冒烟,待士兵跑进靶场将各自的靶标拿回来,所有射手包括杨明志的脸上,都浮现出兴奋的笑容。
缘何?一切还是如上次那般,靶纸早已被打出密密麻麻的抢眼,每个靶子认真数一下洞口,当属别列科夫将军的靶纸枪眼最多,足有四十二个,就是最少的那个,也有多达三十发子弹上靶。
军区司令就是内行人,他分明看到许多人根本在疯狂扫射,按理说这种野蛮的射击模式就不要想着能有多少子弹上靶了,哪怕距离只有一百米,脱靶概率都是很大的。
原因非常简单,持续性射击下,射手已经难以用强壮的胳膊控制枪械的震动,所以为了射击精确性,dp轻机枪手多为三发四发的点射,哪怕是重机枪射手,唯有面对敌人的人海冲锋才会疯狂扫射。
靶纸上的枪眼密密麻麻,其后的木板早已面目全非,简直再给上一拳头,就完全成优质的柴火了。
不过军区司令很快从惊讶中清醒过来,射手疯狂扫**度还很高,背后的原因肯定只有一个——中间威力弹。
使用这类枪弹的枪械的共同特点就是后坐力小,再看看几位试枪员,哪一个不是虎背熊腰的壮汉?哪怕是别列科夫将军,那天喝酒时,军区司令可是知道这个中国人撸起袖子时,胳膊上清晰可见的肌肉文理。
一群壮汉操持较低后坐力的机枪,扫射状态还能打出稳定弹道,想想看的确合情理。
“看起来真是好极了!别列科夫将军,五十发子弹说明问题是有限的,现在你们再打打二百米的靶子如何?”
“当然,司令同志您也要做好心理准备,现在的能见度有些低,如果……”
“无所谓!”军区司令耸耸肩,“其实二百米的距离,很多新兵都是很难击中如此距离的敌人呢?你们都是老兵,风雪状态下,您的新枪只要有五分之一的枪弹击中人形标靶,我就心满意足了。”
的确,现在鹅毛大雪不停飘落,偏偏靶标的靶纸也是偏白色的,距离稍远一些,人的眼睛都会产生出错觉呢!更别说如此状态下的德军,毕竟德国是最早批量装备迷彩服的,白雪皑皑之下德军官兵一律白衣,往雪地一趴,怕是距离二十米都看不明白那里有个大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