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王爷。观朱由榔之为政,颇见革新之锐意。他推行的土地新政,一开始奴才以为他是因为国库空虚,把手伸向了士绅大户。可后来再看,却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如果真是单纯为了充盈国库,完全可以加税派饷,或者向大户劝捐乐输。可他没有这么做,非但没有加税派饷,也不劝捐,反而实行减税政策,唯一不同的,是鼓励商业,加征了商税。所以,他实行土地新政,目的并不是为了充盈国库,或者说,充盈国库并不是他短期目标,而是他长远的目标。”范文程皱着眉头说道。
“宪斗,自我大清立国以来,你不是一直鼓吹要实行儒家治国吗?朱由榔的土地新政,本王听着,怎么就像是从富人嘴里抢食,然后分给穷苦百姓的意思呢?这跟儒家所倡导的牧民之道大相径庭啊。”豪格疑惑地问道。
“王爷,奴才以为,朱由榔的治国理念是不是儒家还真不好说,儒家讲究仁民爱物,他的治政思路是‘以民为本’,这跟儒家并不冲突。只能说,他跟过去帝王的做法不一样罢了,或者说,他更看重百姓利益。还有,在士大夫眼里,耕读为本,圣人的道理才是治国和做人的大道,像工匠们弄的那些东西,都被归为奇技淫巧之列,而朱由榔则不然,偏偏热衷于这些旁门左道,不但从民间大量招集工匠,还弄了一些泰西人奉为上宾。你说他这种施政不对吧,但从两广和福建的反应来看,百姓们倒是非常欢迎,士绅大夫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也有人闹事,但都没有形成大的威胁。而且,明军赖以打胜仗的手榴弹和地雷,就是靠工匠们弄出来的。总之一句话,朱由榔正在试图革新弊政,重万民而轻士绅是其施政核心。”范文程道。
“二位王爷,‘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朱由榔大概走的是这个路子。革新可以,但同时这种革新又是双刃剑,搞得好,吏治清明,百姓安乐,国力上升;搞得不好,则会伤到自己,甚至于祸起萧墙。因为,革新总会伤到一些人。
目前来看,永历朝并不是没有隐患,而是这种隐患还没有被发现。比如,朱由榔在军队当中的革新,伤到了一些当官的利益,他们不能再喝兵血,不能再发横财;土地新政,又伤到了读书人的利益,没有读书人相助,朱由榔用什么人来治理天下?如今,除了在两广地盘上的读书人,其他省份极少有人去投奔朱由榔。按说朱由榔是明朝仅存的皇帝,汉人中的读书人应该想方设法偷偷去广州才对,为什么极少有人去?就是因为朱由榔的改革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同时,也应该看到,朱由榔并不是不要读书人,而是不要旧文人,他要培养认同并拥护自己的读书人群体,所在,他开始大量兴建官学,免除束修,目的就在于此。”洪承畴接着范文程的话说道。
“所以,朱由榔现在需要时间,他要培养人材,他要把新政顺利推下去……”范文程道。
“范师傅,朕有一问一直萦怀,朱由榔为什么不把全部精力用到打仗上去?所谓新政,就这么着急推行吗?”这时,一直听政的福临,突然开口问道。
“皇上,欲速则不达啊。朱由榔其志非小,他的目的是恢复大明江山,但同时他也清楚地看到了大明的弊病,所以,从现在开始他就要打好根基。若待功成之日,再进行革新,难度更大,必然事倍功半。当然,我大清朝君明臣忠,兵士骁勇,哪能让他成功?所以,他的这种想法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范文程连忙躬身答道。
“哦,大明的天下就好比是一座房子,我们给他推倒了,他要重建。他呢,又担心在老地基上重建房子会不稳,所以,他要重新打造一个新地基。是不是这么个理?”福临问道。
“甚是。皇上如此聪睿,又如此好学善思,真乃我大清之幸啊。”豪格不等范文程回答,自己抢先答道。
兄弟才十一岁,就有如此聪明的脑子,能举一反三列出实例,他感到非常欣慰。同时,让他听政,自己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谢谢皇兄夸奖。你们接着议,不用管朕。”福临对豪格笑了笑,说道。
“亨九,既然你已经将永历分析透了,那么你看接下来咱们该如何应对呢?”豪格回过身,问洪承畴。
洪承畴看了一眼索尼,见索尼冲他微笑点头,这才躬身答道:“回王爷,奴才以为,对付朱由榔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
“讲。”豪格道。
“是。这一,当然是军事上。朱由榔将他的军队分为三大块,一块是西部的李定国,一块是中部的张家玉,一块是东部的李成栋。东、西部我军如今势力相对薄弱,且取守势,按郑王爷所说,凭借坚城防御,决不给他野战的机会;中部则取攻势,集大军重点进攻江西。为什么要在中部突破呢?因为张家玉文人出身,在担任明军中路军统帅之前从来没有领过兵,同是,江西明军构成复杂,既有金声桓、王得仁的原李自成旧部,又有收降自陈际泰的原绍武系人马,张家玉的嫡系不过数千兵,容易为我所趁。”
“其二,充分利用永历朝内部矛盾,可以用间,渗透到其军队和朝臣之中,伺机挑拨事端,不能让他安安稳稳地休养生息。若是能让他内部大乱,土崩瓦解之期则不远矣。”
“亨九,用间?过去也这么干过,可是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徒惹明朝君臣耻笑。”豪格皱了皱眉头说道。
“王爷,对付朱由榔这种阴险毒辣之人,不能光给他来明枪,就得给他玩点阴的。过去没取得效果,是所用之人不当,这回只要我们好好筛选一下人选,想办法把他弄进中枢,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索尼语气阴沉地说道。
“宪斗,自我大清立国以来,你不是一直鼓吹要实行儒家治国吗?朱由榔的土地新政,本王听着,怎么就像是从富人嘴里抢食,然后分给穷苦百姓的意思呢?这跟儒家所倡导的牧民之道大相径庭啊。”豪格疑惑地问道。
“王爷,奴才以为,朱由榔的治国理念是不是儒家还真不好说,儒家讲究仁民爱物,他的治政思路是‘以民为本’,这跟儒家并不冲突。只能说,他跟过去帝王的做法不一样罢了,或者说,他更看重百姓利益。还有,在士大夫眼里,耕读为本,圣人的道理才是治国和做人的大道,像工匠们弄的那些东西,都被归为奇技淫巧之列,而朱由榔则不然,偏偏热衷于这些旁门左道,不但从民间大量招集工匠,还弄了一些泰西人奉为上宾。你说他这种施政不对吧,但从两广和福建的反应来看,百姓们倒是非常欢迎,士绅大夫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也有人闹事,但都没有形成大的威胁。而且,明军赖以打胜仗的手榴弹和地雷,就是靠工匠们弄出来的。总之一句话,朱由榔正在试图革新弊政,重万民而轻士绅是其施政核心。”范文程道。
“二位王爷,‘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朱由榔大概走的是这个路子。革新可以,但同时这种革新又是双刃剑,搞得好,吏治清明,百姓安乐,国力上升;搞得不好,则会伤到自己,甚至于祸起萧墙。因为,革新总会伤到一些人。
目前来看,永历朝并不是没有隐患,而是这种隐患还没有被发现。比如,朱由榔在军队当中的革新,伤到了一些当官的利益,他们不能再喝兵血,不能再发横财;土地新政,又伤到了读书人的利益,没有读书人相助,朱由榔用什么人来治理天下?如今,除了在两广地盘上的读书人,其他省份极少有人去投奔朱由榔。按说朱由榔是明朝仅存的皇帝,汉人中的读书人应该想方设法偷偷去广州才对,为什么极少有人去?就是因为朱由榔的改革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同时,也应该看到,朱由榔并不是不要读书人,而是不要旧文人,他要培养认同并拥护自己的读书人群体,所在,他开始大量兴建官学,免除束修,目的就在于此。”洪承畴接着范文程的话说道。
“所以,朱由榔现在需要时间,他要培养人材,他要把新政顺利推下去……”范文程道。
“范师傅,朕有一问一直萦怀,朱由榔为什么不把全部精力用到打仗上去?所谓新政,就这么着急推行吗?”这时,一直听政的福临,突然开口问道。
“皇上,欲速则不达啊。朱由榔其志非小,他的目的是恢复大明江山,但同时他也清楚地看到了大明的弊病,所以,从现在开始他就要打好根基。若待功成之日,再进行革新,难度更大,必然事倍功半。当然,我大清朝君明臣忠,兵士骁勇,哪能让他成功?所以,他的这种想法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范文程连忙躬身答道。
“哦,大明的天下就好比是一座房子,我们给他推倒了,他要重建。他呢,又担心在老地基上重建房子会不稳,所以,他要重新打造一个新地基。是不是这么个理?”福临问道。
“甚是。皇上如此聪睿,又如此好学善思,真乃我大清之幸啊。”豪格不等范文程回答,自己抢先答道。
兄弟才十一岁,就有如此聪明的脑子,能举一反三列出实例,他感到非常欣慰。同时,让他听政,自己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谢谢皇兄夸奖。你们接着议,不用管朕。”福临对豪格笑了笑,说道。
“亨九,既然你已经将永历分析透了,那么你看接下来咱们该如何应对呢?”豪格回过身,问洪承畴。
洪承畴看了一眼索尼,见索尼冲他微笑点头,这才躬身答道:“回王爷,奴才以为,对付朱由榔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
“讲。”豪格道。
“是。这一,当然是军事上。朱由榔将他的军队分为三大块,一块是西部的李定国,一块是中部的张家玉,一块是东部的李成栋。东、西部我军如今势力相对薄弱,且取守势,按郑王爷所说,凭借坚城防御,决不给他野战的机会;中部则取攻势,集大军重点进攻江西。为什么要在中部突破呢?因为张家玉文人出身,在担任明军中路军统帅之前从来没有领过兵,同是,江西明军构成复杂,既有金声桓、王得仁的原李自成旧部,又有收降自陈际泰的原绍武系人马,张家玉的嫡系不过数千兵,容易为我所趁。”
“其二,充分利用永历朝内部矛盾,可以用间,渗透到其军队和朝臣之中,伺机挑拨事端,不能让他安安稳稳地休养生息。若是能让他内部大乱,土崩瓦解之期则不远矣。”
“亨九,用间?过去也这么干过,可是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徒惹明朝君臣耻笑。”豪格皱了皱眉头说道。
“王爷,对付朱由榔这种阴险毒辣之人,不能光给他来明枪,就得给他玩点阴的。过去没取得效果,是所用之人不当,这回只要我们好好筛选一下人选,想办法把他弄进中枢,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索尼语气阴沉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