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早亡,皇侄年幼,如今大明正处于危难之际,身为我朱家儿郎,孤有责任、也有义务,出来承担责任!”看着魏忠贤、李康妃、郑贵妃他们,朱由检这脸上满是正义凛然,说话更是铿锵有力道:“待大明山河重归完好,孤会主动退位,让于皇侄继承大统!”
    这一顿操作为什么这么熟悉呢?
    为什么总感觉在哪里见过呢?
    就在众人听着朱由检讲述的这些时,这心中却不断的犯着嘀咕,可想着想着他们心中就有了震惊。
    咦!
    这不分明就是英宗被虏,北京城被围,景帝临危称帝的操作吗?!
    不得不说,朱由检的确是想到了一则最好的点子,因为这事不管怎么看,也总好过继续让外人把持大明朝政吧,这大明说到底是朱家的大明。
    诸如魏忠贤、李康妃、郑贵妃那说到底就是朱家的附庸,什么时候这朱家的附庸,能够一直代替朱家来管理朝政呢?
    让几个毛也没长齐的孩子去争夺皇帝,那么最少就是十几年把控在外人手中,这对于绝大多数大臣来说,那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毕竟他们读的圣贤书,讲究的正是忠君爱国的那一套。
    朱由检这话刚一说出,这本就内心很彷徨的张皇后,心中似乎是抓住了一根稻草,现在的局势,明显她已经把持不住了,如果说能够听从朱由检的话,那未来等自家皇儿顺利长大时,这帝位不还是自家皇儿的吗?
    而李康妃,郑贵妃二人,在这件事上根本就插不了什么话。
    为什么这么说?
    说来这帝位继承还牵扯到一个血脉论,能继承帝位的,那绝对是朱家最正宗的嫡脉,其他不管多受先皇宠爱,可一旦新皇登基,那么你就成了旁支,嫡脉永远就只有一家。
    传到天启皇帝这一代,那朱家的嫡脉就是由朱常洛一系,如果说天启皇帝不死的话,那么朱家的嫡脉就是天启皇帝一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往下传。
    但尴尬就尴尬在,现在天启皇帝所生的这三个皇子太小了,小到他们能把控朝堂,最起码也要十五年开外,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与其让外人去把持朝政,为什么就不能让血脉相对最亲近的朱由检暂继大统?
    待到皇子长大,朱由检便可从其中一个还位。
    要不说朱由检人鸡贼呢,人家不是让位,是还位,让位需立天启皇帝的皇子为太子,然后等到朱由检死了以后,在让这太子登基称帝,而还位则是,一旦这皇子长大成人,那么朱由检就会立即退位,让皇子登基称帝……
    这还说个屁啊!
    李康妃,郑贵妃这里算是没底气了。
    亦或者说,面对朱由检讲述的这种情况,她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这麾下的得力大臣都跑到朱由检麾下了,还应对个屁啊!
    “啪啪……”大殿内响起阵阵鼓掌声,原本沉默的众人皆循声看去,却见赵宗武身着飞鱼服,器宇轩昂的便从殿门处踱步走进,脸上带着笑意道:“信王殿下不愧是大明皇族的肱骨,能够在大明这等危难之际,来抢夺皇侄的皇位!”
    因为赵宗武清楚朱由检的嘴脸是什么,所以他从一开始就不会再对朱由检,有任何好脸色看待。
    赵宗武如果说不是为了,给死去的天启皇帝留几分面子,他就会直接把这个令人恶心的家伙,这段时间里所犯下的种种恶行都公布出来。
    朱由检眉头紧皱的看着走进来的赵宗武,心中虽略有慌乱,但是看了眼身旁的郭鸣翎微微点头,接着便讲道:“定国公何出此言?孤这么做一心为的就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何来抢夺皇侄皇位一说?”
    其实赵宗武在信王府发泄一通后,朱由检便与郭鸣翎他们商议过,此等消息,除非是到了最极端的时候,赵宗武绝对不会公布开的,毕竟这件事一旦公布开影响实在是太坏了。
    你说朱由检心中没有愧疚吗?
    那肯定是有的。
    但是看着阉党把控着大明江山,而天启皇帝却在那里沉迷于匠活,不断打压着大明的忠良,却一味地宠信奸臣小人,这要是长时间这般,大明的江山社稷一定会毁到天启皇帝的手中。
    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朱由检的身边慢慢就凝聚着一股势力,而这股势力在不断的耕植中变强变大。
    只是朱由检看到的对错,就一定是真的对错吗?
    统治江山社稷又怎会是一句简单的对错就能概括的。
    赵宗武并没有直接理会朱由检的索问,而是踱步向殿中走去,看着空悬的龙椅,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三拜九叩。
    之所以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这并非是做给旁人看的,而是赵宗武这心中对死去的朱由校有亏欠之意。
    “陛下!臣回来迟了……”
    说完此话,赵宗武便缓缓站起身来,转身看向气势逼人的朱由检,道:“正如信王殿下刚才所讲,言大明当前正处危难之时,那本公就想问信王殿下一句,我大明到底有什么危难的?”
    赵宗武这一反问,让朱由检先是一愣,接着便笑道:“定国公就不在朝堂,恐并不知当前政局。
    现阶段我大明各地灾荒不断,尤其是陕甘之地已经出现了民乱的苗头,如果说在这样一个光景下,朝廷不能尽快将其处置,恐会酿成大乱。而在这一特殊时期,如果大明的皇帝是一位幼儿,那么难免就会把朝堂大权旁落外人手中!”
    听着朱由检说的这些,赵宗武的脸上满是嘲讽,道:“据本公得到的消息来看,虽说陕甘之地有不稳之局,但那更多的是因为陕甘之地百姓,因为闹了旱灾使得地里产出尽无,朝廷只需根据陕甘之地的实际情况,调拨粮食前去赈灾即可。
    怎到了一些人口中就成了乱国之事?难道说百姓想要活命,想要向当地官府进行示威就成了祸国殃民的存在?
    再者说,就算是陕甘之地出现暴动,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也根本不会出现一丝动摇!
    辽东新军乃先帝特批所立,我辽东健儿身为大明的子民,一定不会眼睁睁看着大明的江山社稷出现一丝动摇!
    本公乃先帝爪牙,既然先帝已驾崩,那这帝位本就应是先帝子嗣继承!
    难道说信王殿下也想玩一出,景帝时出现的夺门之变吗?”
    对于朱由检,赵宗武他是一点面子都不会给他,他朱由检想借此机会登基称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事情已经到这一份上了,就不会因为一两句话,而退却下来的。
    “赵宗武!你太猖狂了!身为大明的臣子,竟敢这般跋扈,你莫是把这京城当做你辽东来作威作福了吧!”见朱由检被怼的无话可说,在旁的郭鸣翎肯定不会袖手旁观,这个时候必须要把大义立稳,如果说没了大义,那别说是做皇帝了甚至于朱由检还会被扣上个企图染指帝位的罪名。
    可显然赵宗武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看了眼情绪亢奋的郭鸣翎,赵宗武这脸上多了几分笑意,接着便反问道:“你是叫郭鸣翎对吧。”
    那郭鸣翎听后当即昂首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下正是郭鸣翎!”可就在郭鸣翎刚把话说完,从殿外窜进来数位锦衣卫。
    “郭鸣翎,福安人士,早年因科场舞弊罢免官职,后几经辗转入京,做了信王府的坐席,然其在信王府期间,不尊圣贤,却整日行巫蛊之术……”
    虽然说赵宗武不能把朱由检,设计谋害朱由校的事情给公布出来,但是查朱由检身边的人,给身边的人定罪,那还是异常简单的事情。
    为什么赵宗武要掌握锦衣卫?
    目的就是为了在合适的时候缉拿他想缉拿的人!
    在赵宗武讲述完这些后,进来的锦衣卫根本就不给郭鸣翎反应的机会,直接就把他给当众拿下,并直接给带走了。
    这突如其来的改变,让朱由检震惊不已,指着赵宗武愤怒不已,但刚要说些什么时,却被赵宗武打断继续起来。
    而这一打断,赵宗武就接连捕获了九十一名官员。
    以郭鸣翎、张昌思、孔敏新为首的信王一派,竟在短短盏茶的功夫,其主力尽数被锦衣卫缉拿,立时抓进了北镇抚司的诏狱!
    “信王殿下,真不知道你身边都聚集了一群什么样的人,就这样一群道貌岸然的小人,你居然还那么的相信!”
    赵宗武手持被抓的这九十一名官员查出的种种罪状,一句反问直接干掉了朱由检最后一丝拼劲。
    出现眼前的这一幕,也让在场众人尽皆震惊,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更没有想到,这昔日被传的武夫居然两三招,就把咄咄的朱由检打去了势头,这还是他们认知中的赵宗武吗?
    难道说之前有的种种传闻都是假的吗?
    还是说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曲解之意?

章节目录


锦衣御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仗剑至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仗剑至天涯并收藏锦衣御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