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公局呢?”
陈芝廷问道,显然他们对这个组织都很关心,因为不管是龙元喜也好,陈芝廷也好,他们都曾组建过公局,陈家就是靠着沙井练勇起家的,沙井练勇当时可是归属于沙井局。
朱敬伦说道:“总归还是有好处的。但他们还不会用乡勇,那就让刑部收编了吧。将这些乡勇收归刑部警务司统一管理。”
这等于将过去公局用来维持乡村治安的乡勇组织,变成了乡村警察。
“至于公局,暂且保留。”
朱敬伦还想试一下,看看这种乡村自治的组织,能不能慢慢进化到现代化的代议组织,而且现在保留这些组织,作为官府跟乡间沟通的一个渠道,也有利于化解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对官府的误解和不信任情绪。
任何事没有百姓从心底的支持,总归会遇到很大的麻烦。现在的情况就很明显了,虽然警察和士兵进入乡村,保护住了那些学堂。但是学生们却不敢来上学了,从省城派下去的新教师哪怕一家家去说服,学生家长也很不愿意让孩子去学堂,因为他们看到乡下那些乡绅都不把孩子送去,他们就觉得学堂不是什么好东西。
乡绅阶层则利用他们在乡村的话语权,极力歪曲新式教育,
乡绅们认为新式学堂不好,尤其是官府接管了学堂之后,强行派下来一大批数学教师,更让他们反感,他们说学了那些东西,就忘了礼义廉耻,忘了孝悌人伦,将来不定成个什么玩意呢,可能连父母都不认了。
淳朴又愚昧的农民就害怕这个,养儿子不认老子了,这简直就是天塌了的事情,加上看到很多乡绅把自家的孩子都接回家自己教育,农民们也就熄了让儿子读官办小学的念头。
乡绅夫子退避,軍队接管学堂,还让农村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村民们甚至出门都绕着学堂走,农村充满了一种压抑的气氛。
化解这种气氛,是官府张贴多少告示,是城里的报纸如何宣传,都不可能做到的,还是得让乡绅阶层主动带头示范,老百姓才能跟随。
因此现在大明的政府还真的离不开这些乡绅。
但犯罪的乡绅也不能包庇:“至于那些攻击学堂的公局,依律办理!该抓的人抓,该流放的流放。从上到下一纠到底。”
朱敬伦说完,陈芝廷他们心软了,因为很显然,这些公局背后,都是一个个乡绅,但凡对乡绅阶层动手的朝代,就没什么好名声,而且他们也都出身于这个阶层,如果真的流放了成百上千的读书人,他们有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于是刑部尚书罗天池开始解释起来,他表示这些公局之所以包围攻击学堂,其实并不是想要造反。主要原因还是出于警察下乡饶命所致,罗天池主动请罪。
可不止有警察,軍队也长期驻扎在农村,驻扎在宗族势力的地盘,而且因为分散,往往一个村只有两三个士兵。士兵和警察深处陌生的,异乡人的地方,其实也是很紧张的。而村民们见到警察和士兵,又有一种对方侵入了自己生活的感觉,更是紧张无比。
人跟人之间难免有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加上双方情绪都很紧张,擦枪走火在所难免,有的老百姓跟士兵起了冲突,一开始还忍让着,慢慢就开始爆发,为了个别军纪散漫的士兵偷了农民的鸡,或者农民不小心撞到了士兵,然后发生口角,都能一起乡民群起围攻士兵的现象。
士兵是有枪的,打起来他们吃不了亏,乡民人多势众,吃了亏也不会善罢甘休,引起流血事件不时发生。
今年半年时间,就发生了士兵打死人事件十多起,这种情况让城里一直批评农村乡绅文化垄断现象的报纸,都开始大声批评軍队,让政府异常头痛,刑部不断的给礼部施压,让礼部尽快解决教育问题,然后让軍队撤出乡村。
军事问题一般都是朱敬伦亲自指挥,他对这种问题也十分头痛,中国人是全世界出了名的顺从的民族,可这不是因为中国人真的胆小怕事,中国人一旦组织起来,往往变得缺乏理性而且好斗,因为那时候大家会产生一种法不责众的肆无忌惮。
之前朱敬伦也想撤兵,用軍队来维持教育,本身就是一件极具讽刺的现象,而且一旦一直将教育强加给农民身上,朱敬伦甚至担忧破坏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普遍重视教育的传统,因为任何事情,一旦强加于人,最后都会遇到反弹,要是教育成为一个贬义词的时候,再想推动教育,就更不容易了。
他很想撤出軍队,缓和跟乡村社会的对立,但眼下这种情况,他一旦撤出,恐怕学堂中不但剩下那一多半学生会因为强大的乡绅压力而流失,甚至学堂都有可能被拆除,现在乡绅们已经普遍认为这些学堂是官府干涉他们的借口,拆了这些学堂,官府也就没有再派兵到他们村子的理由了。
因此驻兵的事情,朱敬伦其实也很为难,所以他才给官府施压,让他们尽快完成教育改革,将该派下去的教师都派下去,完善乡村教育机构,等平稳之后,他才敢撤出軍队。
现在罗天池请罪,只说警察的问题,却不说軍队的问题,因为他还不敢指责朱敬伦。
朱敬伦却摆摆手:“軍队的问题可能更大。这些事情我自己会处理的。警察那边你也得多费心,我看你恐怕也有难处。不用顾及赫德。”
赫德是门下省侍中地位上跟陈芝廷平级,而大明的警察部门基本上都是从海关的水警发展出来的,因此是当年赫德打下的根底,现在赫德又在门下省中成立了监察部门,归谏议大夫主管。
这样赫德对警察系统还是有监督之权,谁能想到一向给人一种不牵扯人情的洋人,竟然也沾染了人情这种风气,赫德竟然有意无意的对警察系统颇多留情,很少动警察部门,结果导致警察系统中弊政不少。
这种事朱敬伦不打算用赫德这个洋人,所以希望刑部能够自纠。
至于軍队,军中是有自己一套监察系统的,称为宪兵司,直接向朱敬伦负责,看来这个部门目前的监察力度还不够,他得考虑一下给他们施压了。
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问题,捂盖子,而不是借机解决问题,改善制度。
改进制度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朱敬伦向来是暴露问题立刻着手从制度上改进,因此他并不把軍队和警政中的弊政看的多么严重,眼下解决乡村自治问题才是关键。
立足依法办理这个原则,跟陈芝廷他们商量了一番,很快就定下了规则。
这些人执政到现在,即便过去不是强硬的人,现在也不缺执行力了,他们很清楚这种事情无法拖延,否则也不会马上来求见朱敬伦,这种事越早处理,越快处理越好,拖延下去才会蔓延。
他们回去后,第一时间先私下接触各地乡绅,告诉他们这件事的严重性,试图说服他们自首。很快绝大多数乡绅就妥协了,他们本就是出于一股义气,事后就已经后悔不已。他们根本就没有造反的勇气和动机。
对那少部分负隅顽抗的,軍队立刻就出动了,乡勇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正规军的打击之下,很快就土崩瓦解,不到一周时间,三县的包围学堂事件平息下去,最终有十一个士兵和三十多个警察因此而死,而在镇压的过程中,乡勇则死了一百多人。
接下来是正规的审判,大多数负责的乡绅认罪,不打算上诉。也有一些乡绅抱着一种殉道的态度,在法庭上就叫嚷不止,大骂官府大逆不道云云,甚至都有骂皇帝的。他们的表现还赢得了一些看客的叫好声,颇有将他们当作英雄的。
只是这些英雄最后基本上就被判了绞刑,这些主要都是为首者。从犯则大多被判了流放,包括那些公局的局董和大批的乡勇。
公开透明的判决过程中,教育改革和公局改革继续进行。
果然改革是需要用血来祭奠的,强硬的打击了这些以暴力对抗的反对派之后,各项制度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在乡村教师、官府以及一些已经改变了观念的乡绅的努力下,学生们陆续返回学堂,到这年年底,总算恢复到了曾国藩时期的水平,入学率再次达到了八成,基本上能够方便上学的学生基本上都进入了学堂。那些上不了学的,往往都在一些偏远山区。日后想要继续提高升学率,恐怕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公局的改革方案也出台了,公局依然存在,依然是乡绅们管理。但是归县衙管辖,由县衙发给“局戳”作为公局行使权力的凭证。而公局的权力,也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保护,基本上公局成为了乡村政府,县以下的乡村的警政、政治和建设都归他们管辖,官府不进行干涉。
只是受到这次打击,乡绅阶层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敢跟官府对抗,公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变成了官府的一个附属组织。
这是后话了。
1872年完成了两件大改革,应该说是这些年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大大加强官府的权力不说,还终于完成了教育的普及,这在朱敬伦推进教育开始,已经经历了十年时间,他为此付出的经历和耐心,终于收到了回报,尽管最后还是出现了流血情况,但破坏已经局限到了最小的程度,朱敬伦不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他心里对此表示了满意。
陈芝廷问道,显然他们对这个组织都很关心,因为不管是龙元喜也好,陈芝廷也好,他们都曾组建过公局,陈家就是靠着沙井练勇起家的,沙井练勇当时可是归属于沙井局。
朱敬伦说道:“总归还是有好处的。但他们还不会用乡勇,那就让刑部收编了吧。将这些乡勇收归刑部警务司统一管理。”
这等于将过去公局用来维持乡村治安的乡勇组织,变成了乡村警察。
“至于公局,暂且保留。”
朱敬伦还想试一下,看看这种乡村自治的组织,能不能慢慢进化到现代化的代议组织,而且现在保留这些组织,作为官府跟乡间沟通的一个渠道,也有利于化解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对官府的误解和不信任情绪。
任何事没有百姓从心底的支持,总归会遇到很大的麻烦。现在的情况就很明显了,虽然警察和士兵进入乡村,保护住了那些学堂。但是学生们却不敢来上学了,从省城派下去的新教师哪怕一家家去说服,学生家长也很不愿意让孩子去学堂,因为他们看到乡下那些乡绅都不把孩子送去,他们就觉得学堂不是什么好东西。
乡绅阶层则利用他们在乡村的话语权,极力歪曲新式教育,
乡绅们认为新式学堂不好,尤其是官府接管了学堂之后,强行派下来一大批数学教师,更让他们反感,他们说学了那些东西,就忘了礼义廉耻,忘了孝悌人伦,将来不定成个什么玩意呢,可能连父母都不认了。
淳朴又愚昧的农民就害怕这个,养儿子不认老子了,这简直就是天塌了的事情,加上看到很多乡绅把自家的孩子都接回家自己教育,农民们也就熄了让儿子读官办小学的念头。
乡绅夫子退避,軍队接管学堂,还让农村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村民们甚至出门都绕着学堂走,农村充满了一种压抑的气氛。
化解这种气氛,是官府张贴多少告示,是城里的报纸如何宣传,都不可能做到的,还是得让乡绅阶层主动带头示范,老百姓才能跟随。
因此现在大明的政府还真的离不开这些乡绅。
但犯罪的乡绅也不能包庇:“至于那些攻击学堂的公局,依律办理!该抓的人抓,该流放的流放。从上到下一纠到底。”
朱敬伦说完,陈芝廷他们心软了,因为很显然,这些公局背后,都是一个个乡绅,但凡对乡绅阶层动手的朝代,就没什么好名声,而且他们也都出身于这个阶层,如果真的流放了成百上千的读书人,他们有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于是刑部尚书罗天池开始解释起来,他表示这些公局之所以包围攻击学堂,其实并不是想要造反。主要原因还是出于警察下乡饶命所致,罗天池主动请罪。
可不止有警察,軍队也长期驻扎在农村,驻扎在宗族势力的地盘,而且因为分散,往往一个村只有两三个士兵。士兵和警察深处陌生的,异乡人的地方,其实也是很紧张的。而村民们见到警察和士兵,又有一种对方侵入了自己生活的感觉,更是紧张无比。
人跟人之间难免有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加上双方情绪都很紧张,擦枪走火在所难免,有的老百姓跟士兵起了冲突,一开始还忍让着,慢慢就开始爆发,为了个别军纪散漫的士兵偷了农民的鸡,或者农民不小心撞到了士兵,然后发生口角,都能一起乡民群起围攻士兵的现象。
士兵是有枪的,打起来他们吃不了亏,乡民人多势众,吃了亏也不会善罢甘休,引起流血事件不时发生。
今年半年时间,就发生了士兵打死人事件十多起,这种情况让城里一直批评农村乡绅文化垄断现象的报纸,都开始大声批评軍队,让政府异常头痛,刑部不断的给礼部施压,让礼部尽快解决教育问题,然后让軍队撤出乡村。
军事问题一般都是朱敬伦亲自指挥,他对这种问题也十分头痛,中国人是全世界出了名的顺从的民族,可这不是因为中国人真的胆小怕事,中国人一旦组织起来,往往变得缺乏理性而且好斗,因为那时候大家会产生一种法不责众的肆无忌惮。
之前朱敬伦也想撤兵,用軍队来维持教育,本身就是一件极具讽刺的现象,而且一旦一直将教育强加给农民身上,朱敬伦甚至担忧破坏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普遍重视教育的传统,因为任何事情,一旦强加于人,最后都会遇到反弹,要是教育成为一个贬义词的时候,再想推动教育,就更不容易了。
他很想撤出軍队,缓和跟乡村社会的对立,但眼下这种情况,他一旦撤出,恐怕学堂中不但剩下那一多半学生会因为强大的乡绅压力而流失,甚至学堂都有可能被拆除,现在乡绅们已经普遍认为这些学堂是官府干涉他们的借口,拆了这些学堂,官府也就没有再派兵到他们村子的理由了。
因此驻兵的事情,朱敬伦其实也很为难,所以他才给官府施压,让他们尽快完成教育改革,将该派下去的教师都派下去,完善乡村教育机构,等平稳之后,他才敢撤出軍队。
现在罗天池请罪,只说警察的问题,却不说軍队的问题,因为他还不敢指责朱敬伦。
朱敬伦却摆摆手:“軍队的问题可能更大。这些事情我自己会处理的。警察那边你也得多费心,我看你恐怕也有难处。不用顾及赫德。”
赫德是门下省侍中地位上跟陈芝廷平级,而大明的警察部门基本上都是从海关的水警发展出来的,因此是当年赫德打下的根底,现在赫德又在门下省中成立了监察部门,归谏议大夫主管。
这样赫德对警察系统还是有监督之权,谁能想到一向给人一种不牵扯人情的洋人,竟然也沾染了人情这种风气,赫德竟然有意无意的对警察系统颇多留情,很少动警察部门,结果导致警察系统中弊政不少。
这种事朱敬伦不打算用赫德这个洋人,所以希望刑部能够自纠。
至于軍队,军中是有自己一套监察系统的,称为宪兵司,直接向朱敬伦负责,看来这个部门目前的监察力度还不够,他得考虑一下给他们施压了。
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问题,捂盖子,而不是借机解决问题,改善制度。
改进制度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朱敬伦向来是暴露问题立刻着手从制度上改进,因此他并不把軍队和警政中的弊政看的多么严重,眼下解决乡村自治问题才是关键。
立足依法办理这个原则,跟陈芝廷他们商量了一番,很快就定下了规则。
这些人执政到现在,即便过去不是强硬的人,现在也不缺执行力了,他们很清楚这种事情无法拖延,否则也不会马上来求见朱敬伦,这种事越早处理,越快处理越好,拖延下去才会蔓延。
他们回去后,第一时间先私下接触各地乡绅,告诉他们这件事的严重性,试图说服他们自首。很快绝大多数乡绅就妥协了,他们本就是出于一股义气,事后就已经后悔不已。他们根本就没有造反的勇气和动机。
对那少部分负隅顽抗的,軍队立刻就出动了,乡勇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正规军的打击之下,很快就土崩瓦解,不到一周时间,三县的包围学堂事件平息下去,最终有十一个士兵和三十多个警察因此而死,而在镇压的过程中,乡勇则死了一百多人。
接下来是正规的审判,大多数负责的乡绅认罪,不打算上诉。也有一些乡绅抱着一种殉道的态度,在法庭上就叫嚷不止,大骂官府大逆不道云云,甚至都有骂皇帝的。他们的表现还赢得了一些看客的叫好声,颇有将他们当作英雄的。
只是这些英雄最后基本上就被判了绞刑,这些主要都是为首者。从犯则大多被判了流放,包括那些公局的局董和大批的乡勇。
公开透明的判决过程中,教育改革和公局改革继续进行。
果然改革是需要用血来祭奠的,强硬的打击了这些以暴力对抗的反对派之后,各项制度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在乡村教师、官府以及一些已经改变了观念的乡绅的努力下,学生们陆续返回学堂,到这年年底,总算恢复到了曾国藩时期的水平,入学率再次达到了八成,基本上能够方便上学的学生基本上都进入了学堂。那些上不了学的,往往都在一些偏远山区。日后想要继续提高升学率,恐怕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公局的改革方案也出台了,公局依然存在,依然是乡绅们管理。但是归县衙管辖,由县衙发给“局戳”作为公局行使权力的凭证。而公局的权力,也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保护,基本上公局成为了乡村政府,县以下的乡村的警政、政治和建设都归他们管辖,官府不进行干涉。
只是受到这次打击,乡绅阶层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敢跟官府对抗,公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变成了官府的一个附属组织。
这是后话了。
1872年完成了两件大改革,应该说是这些年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大大加强官府的权力不说,还终于完成了教育的普及,这在朱敬伦推进教育开始,已经经历了十年时间,他为此付出的经历和耐心,终于收到了回报,尽管最后还是出现了流血情况,但破坏已经局限到了最小的程度,朱敬伦不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他心里对此表示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