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请求去传齐王殿下。”阴弘治说道。
李世民知道他是要先去给李佑打个招呼,让李佑有所准备。李世民也希望李佑考虑好了再来回话,于是说道:“好,你去吧。”
宜阳王府。
李佑回到王府,就找来王寮继续研究蛋糕,他拿着笔画着蛋糕的图案,给王寮讲解配方。
阴弘治快马加鞭赶来,为的是让李佑多一点考虑时间。他进了王府,来到李佑的寝殿,远远看到白虎在外面执勤,就喊道:“你家王爷呢?”
白虎说道:“国舅爷,他在书房里呢。”
见到李佑,阴弘治急忙将朝堂上的事情告诉了他,说道:“殿下,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他极其希望李佑能够解决此事,这样李佑就可以留在长安了。
李佑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他说道:“我没办法。这些事和我没关系,朝廷里那么多能人,找我干嘛?”
阴弘治说道:“哎呀,他们都没办法了,才来找你的。你赶紧着,陛下还等着你回话呢。”
李佑说道:“要不,你就说我病了,去不了了。”
阴弘治说道:“你糊弄鬼呢?刚才还活蹦乱跳的,病个屁啊!赶紧着,我是来传旨的,你可别害我没法交差。”
李佑无奈,只好跟着阴弘治上朝。路上,他检索了关内道的地方志,吓了他一跳。今年关中地区,一直到6月29号才下了第一场雨,旱灾极其严重,死亡人数达到70万人,赤地千里,异常惨烈。
造成这场旱灾的还有人为的原因。因为在3月3日下了一场小雨,大家都放松了警惕。谁也没有预料到,旱情一直持续到了6月29日,以至于赈灾不力。
李佑三观很正,他不想管,这件事太大,太麻烦了。管了没什么好处,不管心里却有些不落忍。他仔细研究了这场旱灾的情况,发现了一个转机,决定出手帮忙了。
李佑走后,李泰担心李佑真的想出了什么高招来,风头会被他抢走,于是他把李佑可能想到的方法都想了一遍,赶紧先说出来,让李佑显不出什么才能来。
他刚要开口,太子李承乾说话了,他说道:“父皇,您心系百姓,如此为难,儿臣愚钝,不能为您分忧,心里难过。儿臣愿意捐出一年的俸禄,为赈灾尽一点绵薄之力。”
李泰十分郁闷,就这么点出彩的地方还被李承乾给抢走了。他立刻说道:“父皇,儿臣也愿意捐出两年的俸禄,为父皇分忧。”
接着,他说道:“各位大臣,在此危难时刻,请各位伸出援手,为百姓排难,为父皇解忧。”
看到太子和亲王都这样做了,大臣们不管愿不愿意,只好出来说道:“臣等愿意捐款赈灾。”
李世民很感动,他说道:“各位爱卿,你们由此善举,可见卿等的一片爱民的赤子之心。有你们这样的忠臣,何愁我大唐不能振兴。朕决定,从今日起,宫中的一切用度减半,赈济灾民。”
“陛下圣明。”众臣一起赞誉。
李佑来到大殿上,还没开口。李泰抢先说道:“齐王,抗旱救灾,父皇和我们大家都捐款支持,你打算捐出多少啊?”他的意思是,捐款的建议你就别提了,我们都已经想到了。
李佑说道:“我没钱,一文钱也不捐。”
这下,又触怒了很多人,李泰带头,御史们跟着,弹劾之声四起。
李世民没有生气,他看到李佑气定神闲的样子,就知道这小子应该是有办法的,他咳嗽一声,制止了大殿上的喧哗,说道:“齐王,你有什么看法?”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反对捐款。”
他的话音一落,立马又有人跳起来了。这回不是御史们了,刚刚发生的血淋淋的事情还在眼前,他们没有胆量跳出来说话了。
李泰就是和李佑杠上了,他说道:“齐王,你什么意思?父皇和大臣们节衣缩食,赈济百姓,一片爱民之心。你自己不肯捐款,还不让别人捐款,你安的是什么心,把百姓置于何地,把众位大臣置于何地,把父皇置于何地?”
李佑觉得李泰就像是一只苍蝇,实在是太烦人了。他翻了翻白眼,眼睛朝天,不吭气了。
李泰以为把李佑问住了,愈发的得意,他接着说道:“你每天讲究美食,也不看看那些灾民,他们连饭都吃不上,多么可怜啊。父皇和大臣们满怀同情之心,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赈济百姓,你却在这里大放厥词,你的良心在哪里,你……”他表情沉痛,说不下去了。
李泰的表演赢得了不少大臣的共鸣,纷纷表示赞叹。
李佑冷静地看着他表演,依旧一言不发。
李世民等着李佑出主意呢,看到他这个样子,也有些不满,说道:“齐王,有什么主意赶紧说。”
李佑依旧不吭气,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李泰。
魏征出来说道:“陛下,齐王殿下有自己的主意,还请让他从容道来。”
李世民也发觉了这个问题,说道:“齐王在说话的时候,不准打断他。”然后对李佑说道:“好了,你说吧。”
李佑说道:“谢父皇。”
他说道:“父皇,各位大臣,你们的一片心意,固然值得称道,可是,面对几百万受灾的百姓,你们这点捐款不过是杯水车薪,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大唐此时的灾荒不仅仅是关中地区,黄河上游冰冻开化,冰凌堆积造成的水患此时也在发生吧?靠着你们捐出的这点俸禄,有多大用处?”
李泰急眼了,他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个了,也得到了李世民和大臣们的支持,被李佑否定了,不免急怒攻心。他不顾李世民的禁令,跳出来说道:“那就眼看着百姓受灾不管吗?身为皇子,难道就不该为百姓们做点什么吗?”
李佑只好又闭嘴了,他仰头望天,从怀里掏出一颗奶糖,放进嘴里,品尝香甜的美味。
这下,满大殿的人都看出来了,是李泰有问题了。
李世民知道他是要先去给李佑打个招呼,让李佑有所准备。李世民也希望李佑考虑好了再来回话,于是说道:“好,你去吧。”
宜阳王府。
李佑回到王府,就找来王寮继续研究蛋糕,他拿着笔画着蛋糕的图案,给王寮讲解配方。
阴弘治快马加鞭赶来,为的是让李佑多一点考虑时间。他进了王府,来到李佑的寝殿,远远看到白虎在外面执勤,就喊道:“你家王爷呢?”
白虎说道:“国舅爷,他在书房里呢。”
见到李佑,阴弘治急忙将朝堂上的事情告诉了他,说道:“殿下,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他极其希望李佑能够解决此事,这样李佑就可以留在长安了。
李佑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他说道:“我没办法。这些事和我没关系,朝廷里那么多能人,找我干嘛?”
阴弘治说道:“哎呀,他们都没办法了,才来找你的。你赶紧着,陛下还等着你回话呢。”
李佑说道:“要不,你就说我病了,去不了了。”
阴弘治说道:“你糊弄鬼呢?刚才还活蹦乱跳的,病个屁啊!赶紧着,我是来传旨的,你可别害我没法交差。”
李佑无奈,只好跟着阴弘治上朝。路上,他检索了关内道的地方志,吓了他一跳。今年关中地区,一直到6月29号才下了第一场雨,旱灾极其严重,死亡人数达到70万人,赤地千里,异常惨烈。
造成这场旱灾的还有人为的原因。因为在3月3日下了一场小雨,大家都放松了警惕。谁也没有预料到,旱情一直持续到了6月29日,以至于赈灾不力。
李佑三观很正,他不想管,这件事太大,太麻烦了。管了没什么好处,不管心里却有些不落忍。他仔细研究了这场旱灾的情况,发现了一个转机,决定出手帮忙了。
李佑走后,李泰担心李佑真的想出了什么高招来,风头会被他抢走,于是他把李佑可能想到的方法都想了一遍,赶紧先说出来,让李佑显不出什么才能来。
他刚要开口,太子李承乾说话了,他说道:“父皇,您心系百姓,如此为难,儿臣愚钝,不能为您分忧,心里难过。儿臣愿意捐出一年的俸禄,为赈灾尽一点绵薄之力。”
李泰十分郁闷,就这么点出彩的地方还被李承乾给抢走了。他立刻说道:“父皇,儿臣也愿意捐出两年的俸禄,为父皇分忧。”
接着,他说道:“各位大臣,在此危难时刻,请各位伸出援手,为百姓排难,为父皇解忧。”
看到太子和亲王都这样做了,大臣们不管愿不愿意,只好出来说道:“臣等愿意捐款赈灾。”
李世民很感动,他说道:“各位爱卿,你们由此善举,可见卿等的一片爱民的赤子之心。有你们这样的忠臣,何愁我大唐不能振兴。朕决定,从今日起,宫中的一切用度减半,赈济灾民。”
“陛下圣明。”众臣一起赞誉。
李佑来到大殿上,还没开口。李泰抢先说道:“齐王,抗旱救灾,父皇和我们大家都捐款支持,你打算捐出多少啊?”他的意思是,捐款的建议你就别提了,我们都已经想到了。
李佑说道:“我没钱,一文钱也不捐。”
这下,又触怒了很多人,李泰带头,御史们跟着,弹劾之声四起。
李世民没有生气,他看到李佑气定神闲的样子,就知道这小子应该是有办法的,他咳嗽一声,制止了大殿上的喧哗,说道:“齐王,你有什么看法?”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反对捐款。”
他的话音一落,立马又有人跳起来了。这回不是御史们了,刚刚发生的血淋淋的事情还在眼前,他们没有胆量跳出来说话了。
李泰就是和李佑杠上了,他说道:“齐王,你什么意思?父皇和大臣们节衣缩食,赈济百姓,一片爱民之心。你自己不肯捐款,还不让别人捐款,你安的是什么心,把百姓置于何地,把众位大臣置于何地,把父皇置于何地?”
李佑觉得李泰就像是一只苍蝇,实在是太烦人了。他翻了翻白眼,眼睛朝天,不吭气了。
李泰以为把李佑问住了,愈发的得意,他接着说道:“你每天讲究美食,也不看看那些灾民,他们连饭都吃不上,多么可怜啊。父皇和大臣们满怀同情之心,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赈济百姓,你却在这里大放厥词,你的良心在哪里,你……”他表情沉痛,说不下去了。
李泰的表演赢得了不少大臣的共鸣,纷纷表示赞叹。
李佑冷静地看着他表演,依旧一言不发。
李世民等着李佑出主意呢,看到他这个样子,也有些不满,说道:“齐王,有什么主意赶紧说。”
李佑依旧不吭气,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李泰。
魏征出来说道:“陛下,齐王殿下有自己的主意,还请让他从容道来。”
李世民也发觉了这个问题,说道:“齐王在说话的时候,不准打断他。”然后对李佑说道:“好了,你说吧。”
李佑说道:“谢父皇。”
他说道:“父皇,各位大臣,你们的一片心意,固然值得称道,可是,面对几百万受灾的百姓,你们这点捐款不过是杯水车薪,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大唐此时的灾荒不仅仅是关中地区,黄河上游冰冻开化,冰凌堆积造成的水患此时也在发生吧?靠着你们捐出的这点俸禄,有多大用处?”
李泰急眼了,他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个了,也得到了李世民和大臣们的支持,被李佑否定了,不免急怒攻心。他不顾李世民的禁令,跳出来说道:“那就眼看着百姓受灾不管吗?身为皇子,难道就不该为百姓们做点什么吗?”
李佑只好又闭嘴了,他仰头望天,从怀里掏出一颗奶糖,放进嘴里,品尝香甜的美味。
这下,满大殿的人都看出来了,是李泰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