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及此,嬴渠梁不禁微笑着眯起了眼,在脑海中勾勒着那道即将照耀在大秦国土地上的荣光。

    “咚!咚!咚!”远处传来三声清脆的钟鸣声,嬴渠梁翛然睁开双眼,朗声说道:“朝会始!”

    “诸位臣工,我大秦求贤已有十数年,十数年中各国入秦士子不下数百人,可惜畏于大秦国势艰难,其中多有半途而废者,其余贤士历经坎坷,已经各任其职,诸人励精图治,为治秦强秦殚精竭虑,可见寡人求贤令之策已初见成效。”说到这里,嬴渠梁顿了顿,将目光缓缓投向宋涛,朗声开口道,“三月前魏国大贤宋涛先生不远千里入秦,苦访三月,踏遍秦国荒僻山川,堪为贤士楷模。今日朝会,特请先生一抒治秦长策。”

    “谢秦公!”堂下的宋涛朝嬴渠梁盈盈一拜,然后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轻声道,“秦国积弱凋敝,天下皆知,所谓六国卑秦,不与之盟,由来已久。但凡东方士人官吏相聚,言及秦国,必定笑曰秦人落后、愚昧与野蛮。”

    宋涛缓缓的说着,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然而周遭秦臣的表情却是越发的难看,甚至开始有人对他怒目相视。

    “在他们眼里,秦国毫无可取之处,三代同居,男女同屋;寒食恶饮,好逸恶劳,悍勇好斗,不通礼法,钝蛮憨愚,不知诗书。即便是对享有盛名的穆公,也有“人殉酷烈,滥用蛮夷”的恶名相加…”

    “够了。”终于有人听不下去了,一口打断了宋涛的话,粗犷的声音震得宋涛耳朵嗡嗡作响,宋涛循声望去,开口的是自己左手方,也就是坐在政事堂右首的一位壮汉,显然是行伍中人,只见他一拍桌案,愤然道,“今日请先生来是要先生诉说治秦强秦之道,不是要先生说这些六国流言的。”

    宋涛虽不知此人官阶如何,但是看他所坐的位置,想来也是个秦国重臣。只是脾气急了点,如此说说便按捺不住,若是放他到洞香春里,只怕不出半日,便要闹出人命来。

    “将军忒心急了。”宋涛对他此举丝毫不以为忤,反而笑望了他一眼,缓缓道,“既是要治秦强秦,若是不看清大秦何处该治,大秦如何能够富强?”

    “子岸无礼!还不速速退下!”黑玉堂上的嬴渠梁瞪了刚才那位愤然起身的将军,不满的斥道。

    “诺。”见国君训斥,子岸将军讪讪的坐了下来,搔搔头,却仍旧不甘心的低声嘟囔,“管他甚多,这些直娘贼,不打是不服的。”

    “我大秦确是积弱凋敝,为山东各国看轻…”嬴渠梁假装没听到这位大头将军的腹诽,扭头看向宋涛,开口道,“此之皆为事实,如何使诸国改变看法,还请先生…”

    “何必要其改变看法。”未曾想,宋涛却是微微一笑,“正如这位子岸将军所言,以理服人不若以力服人!”

    “我就说嘛,这些个士子整日毁谤我大秦,不打疼他们,如何才能让他们知道我大秦的厉害。”那子岸面露喜色,抚掌笑道。

    “子岸!”这次不等嬴渠梁开口,坐在最右首方的那个男子先开了口,狠狠瞪了他,子岸顿时便噤若寒蝉。

    来之前宋涛早已好好研究过这政事堂的坐次,知道这位男子乃是手握大秦兵马的左庶长嬴虔,更是如今秦公的兄长,只是想不到他在军中比堂上的秦公威信更盛,显然那子岸较之秦公更加的信服于他。不过若是宋涛知道这嬴虔从军二十余载,这政事堂跪坐着的武将中多少人都是他的老下属,子岸这个栎阳将军自然也不例外,或许他便会明了许多。

    “荒谬!礼法之治,源远流长。士子多以礼待人,皆言我大秦野蛮愚昧,秦人粗鄙。先生不以理服人,却要以力使人信服,岂不是南辕北辙,大反其道?”这次声音来自宋涛的右手方,也就是政事堂的左首,开口自称杜挚者,乃是如今大秦长史。

    “礼法者,人与人可用之,这国与国如何能因循守旧。”没想到刚才还笑意盈盈的宋涛转过头来便换了一副模样,冷冷的瞥了杜挚一眼,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方今天下大争之世,各国角力争霸,皆是以武力相争,依长史所言,若是处处皆要以理服人,那各国还争个甚,不若回到周室初立,周公制礼之时,只怕在他看来,这诸国相争,兵戎相交,才是大大的于礼不符,大大的荒谬!”

    “你…”杜挚手指着宋涛,气得嘴唇微颤,却又说不出来,因为他的确无言语对。

    而坐在左首的诸文臣似乎很是不解这位魏国来的士子如何在对待那些粗鄙武将时如此和颜悦色,面对同为士子出身的文官时却又处处据理力争,不留情面。只有堂上端坐的那位秦公,似乎想到了什么,嘴角不自觉的流露出一抹笑意。

    老甘龙眯着眼瞥了眼振振有词的宋涛,眼底闪过一丝疑惑,因为他不知道这位所谓的魏国大才,为何只揪着礼法不放,丝毫不言及的强秦长策,隐隐中觉得有些不妥,却又说不出来不妥在何处,这位早已成精的三朝元老在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朝堂上,难得的产生了一次些许迷惘。

    “先生这以力服人,嬴虔深以为然。”嬴虔朝宋涛一拱手,开口道:“只是想请教先生,如何才能做到以力服人。”

    “列国争雄,国力消长为兴亡根本。三家分晋,魏国不过一个新立诸侯,然而如今却为天下诸国所俱,为何?”嬴虔沉默不语,宋涛则侃侃而谈,眼底闪耀着异样的光彩,“只为其有一支威震天下的魏武卒,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与他国相争每每皆占上风,诸国每战不胜,自不敢加兵于魏。国家安定,则/民生所向,民家富庶,田业兴旺;民心所向,则/民众与国府同心,举国凝聚如臂使指;国民同心则国库充盈;国库充盈则能引四方来客;四方客来,私学大盛,群贤毕至,文风顿起,这魏国自然便成了文化之中心,追根溯源,这皆是由武力强盛始,便是以力服人。”

    宋涛语速越来越快,将魏国这个立国不过百余年的国家如何成为天下第一大国的过程一样一样的娓娓道来,然而每一样都是因果相推,有因才会有果,这样使得诸人将前因后果看个通透,便让有心人无法辩驳。

    “如此便是以力服人,左庶长以为如何?”宋涛遥望着嬴虔,眼中似乎有些别的意味。

    “多谢先生与嬴虔解惑。”听完宋涛话,嬴虔微微颔首,只是目光却依旧没有离开宋涛的脸,目光中流露出来的是他积威数十年所拥有的上位者气息,他就这么看着宋涛,缓缓开口道,“只是先生以为我大秦如何能以力服人?”

    宋涛闻言却并没有马上开口,只是平静的注视嬴虔,似乎想要从这个身经百战的将军脸上读出些什么来,不过嬴虔神色没有任何的变化,甚至连动作也没有,依旧是那副正襟危坐的样子,右手握拳,轻放在桌案上,左手则摁住腰际的剑柄,一脸淡漠的样子,仿佛正和宋涛谈论的是与自己毫无干系的事情。

    宋涛微微一笑,他仿佛从嬴虔这副模样中得到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淡淡的开口道:“既然魏国有魏武卒,那我大秦如何不能有秦武卒呢?”

    嬴虔眉梢一挑,没有开口。

    “或许,大秦每一位士兵都可以成为武卒…”宋涛依旧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轻声道,“只要方法得当,秦国照样能有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铁军!”

    不但是嬴虔,政事堂中右首端坐的所有人的目光都同时汇聚在宋涛脸上,显然是要在这位年纪轻轻、一脸清秀寻找到他如何能够自信满满的说出这样的话语,而且他显然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一瞬间,这些将军们的表情变得十分精彩,有人满脸期望,也有人流露着轻蔑;有人兴奋异常,也有人沉稳冷静,当然更多的人是紧抿着嘴唇,安静的思索着,怀疑着。

    他们都是叱咤疆场的勇士,自秦襄公立国以来,能在秦**队中衔领统兵之任的将军,无一不是勇武过人,从来没有不会上马作战的秦人能成为将军,即便是公子也不行。然而勇武过人并不代表这些秦国的将军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在与义渠人、戎狄人以及魏人、赵人的作战中,他们早就体会到魏武卒的可怕之处,相较其他诸人,不知要强了多少个档次。若非如此,一向以骁勇善战闻名的秦军如何会在与魏**队的作战中屡屡战败,将大好的河西之地拱手让人。扪心自问,虽然不愿承认,但是他们对魏武卒的战斗力终究还是有一丝的钦佩。

    而如今,这个年轻的士子竟是大言不惭的说只要方法得当,那么每一个秦国士兵都能成为想魏武卒那样的精锐,他们如何不产生些怀疑?

    不过宋涛依旧是那么坦然,直面着所有怀疑的目光,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那股发自肺腑的自信,仿佛是在告诉着所有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发生!

    “嬴虔信先生!”良久,嬴虔竟是牵动唇角,牵扯出了一个几不可见笑容。即便这个笑容转瞬即逝,然而众人清楚这位左庶长无论面临任何的情况,都永远是那么一副表情,无喜无悲,不喜不怒。即便是大败魏军,也不能让他流露出丝毫的笑意,可是今天这个年轻士子的一番话却让他笑了,可以想见众人是如何的吃惊。只不过更让人吃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这练兵之法,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嬴虔收敛起笑容,朝宋涛一拱手,肃然说道。

    被烧得火红的木炭不时发出“吡卜、吡卜”的声响,提醒着屋内的人们此时正是寒风料峭的严冬时节。

    宋涛望着嬴虔那张严肃的面孔,抱拳回了一礼,努努嘴正待说点什么,却听到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咳咳…先生所言颇多,但却未言及根本,我等还待倾听先生治秦高策。”宋涛再次转过头,正对上老甘龙那双浑浊的双眸,瞥一眼这老头满脸的皱纹,以及那两颗褐色的斑点,淡淡的开口道,“宋涛才疏学浅,所虑不深,只是若要强秦…”宋涛顿了顿,将政事堂右首端坐的大小官员们扫了一眼,眼底闪过一缕精芒,一字一句的说道,“唯有变法而已。”

    他的声音虽然轻,但是落到一干秦国文臣耳里,却不吝宏钟磬鼓,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诸人左盼右顾,面面相觑,脸上皆有惊色。

    唯有老甘龙面色不变,他矗立朝堂三十余载,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断不会因为宋涛这个无名士子的一番话而乱了方寸。只是初闻“变法”二字,仍旧不由自主的用眼角的余光瞥了眼那主持招贤馆事宜的景监一眼,见他虽面不改色,然而眉宇间却有一丝抑制不住的喜色,不由暗自蔑笑不已。

    老甘龙微微转头朝侧后方看了一眼,坐在他后方的行人孟坼是他的学生,随他修习多年,自然对他的这一眼中包含的意味了如指掌,当下长声说道:“祖宗之法,岂可胡乱变更?我大秦立国数百年,数度强盛,一直是沿用此法,敢问先生,我大秦法制,弊在何处?”

    孟坼轻蔑的望着宋涛,他身为秦国行人,深知秦国民生,若是宋涛以民生之陋说法制弊端,他自然可以一一对答,孟坼坚信一个初入秦国不过三月的士子,对于秦国国情的了解决计比不上自己,因而才会有此一问。(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我的大秦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卡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卡家并收藏我的大秦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