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使臣在刘显回来的城东门等着,陪同的有县令文申等一众杨氏县的官吏。另外,还有许多看热闹的百姓。
接圣旨的时候,是必须要跪接的。
刘显没有办法,这个时候还真的不可以公然的违抗。如果是给别人的圣旨,刘显还可以不管,可以避开,但是这是给自己的圣旨,刘显避无可避。
如此,刘显的心里哪里是极不情愿,也不得不跪接圣旨。
不跪接,那么就等于给予朝廷把柄,可以直接派人来抓捕刘显。
在宣读圣旨的钦差使臣扯着公鸭一般的嗓子要刘显跪接时,四周的百姓就都先跪了一地。这样的情况,也说明了,大汉皇权在一般的百姓心目中,依然还是有着比较深重的影响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显的确很难带着这些百姓造反,跟大汉朝廷对抗。
大汉虽乱,但大汉的权威依然还刻在百姓的心中。
这样的情况,让刘显的心里的确也感到有些难受。自己为杨氏县、柳林村做了那么多,想尽办法弄到了粮食让他们活下来,再想办法子他们有了更好的生计,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未来,给了他们美好生活的希望。
可这到头来,还是敌不过朝廷的一道圣旨。
失落,真的有些失落。
刘显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毕竟刘显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得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对这种封建皇权的敬畏程度。
在大汉百姓的心目中,皇帝跟他们这些百姓平民,的确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在地下,皇帝是无比威严,至尊无上,皇帝的旨意,就是金科玉律,是无条件顺从的。
和刘显在一起的蔡嫣和孔雪,显然也发现了刘显的情绪有些不对,一左一右的陪着刘显跪下,又各自探出一只手,抓着刘显的臂膀。
钦差宣读的圣旨自然不是白话文,刘显也没用心去听。
大意就是皇帝先为先帝歌颂一翻,再说到马贵人,表达了对马贵人的敬重以及怜惜之意。然后就是认可马贵人收刘显为义子的事,表示马贵人的确需要一个膝前奉孝的人。此后就是赐封刘显为义勇侯,可继承平原王府,食邑除了原平原王府的封地之外,增加了杨氏县、柳林村之地。
这杨氏县和柳林村地理位置一河之隔,这就等于是把柳林村划归到了杨氏县的意思差不多。当然,名义上,柳林村依然还是廮陶县所辖。
从表面上看来,刘显是真正的获得了大汉朝廷的承认,是真真正正的王侯了,有了属于刘显自己的封地。这是喜事。
所以,无论是杨氏县的官员,还是百姓,在听完了钦差使臣宣读的圣旨之后,全都欢呼起来,纷纷向刘显表示祝贺。
对于他们来说,刘显为他们做了那么多,现在获得了大汉朝廷的封赏是应当的,是好事喜事。
一般的官员百姓,他们都会认为这样就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光宗耀祖。
不只是他们,就算是郑伯,甚至是一起返回的郑玄以及陶丘洪等等,都认为是好事、喜事。
他们真的不知道,刘显是一个后现代的人,并且来到了这个时代后,知道了这具身体的真正身份,所以,对大汉皇权真的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也更加不会认为朝廷的封赏是一件值得高兴以及觉得荣耀的事。
所以,刘显的心里有些郁闷。
如果可以,刘显的确不会随便向谁下跪。跪天跪地跪父母,哪怕是皇帝,刘显都不愿意向其下跪,现在,却在这里不得不向一道圣旨下跪,跪在一个皇宫内侍的面前。
好吧,其实这些都是小事。
这表面看来是好事,那钦差内侍,在宣读完圣旨之后,也由原来一脸肃穆威冷的样子,换转了一副笑脸,上前来把圣旨交到了刘显的手上,并且对刘显表达了祝贺。
伸手不打笑脸人,刘显也只好笑脸相向,跟他寒暄着一起进了城。
朝廷派来的钦差其实已经来了好几天了,实际已经派了人前往北海向刘显告知此事。但刘显一行并没有和送信的人相遇。另外,钦差也并不着急,就留在杨氏县等侯。
刘显让人把郑玄、孔夫人、孔雪等人都先送到柳林村安顿,他本人就留在杨氏县,设宴接待钦差。
刘显也想通了,现在没有必要彻底站在大汉朝廷的对立面上,真的没有那样的必要。给自己封赏什么的就受着,这些并不会影响自己现在以及以后的发展。
钦差是皇宫内侍,五十来岁了,名赵和。
宴席间,刘显也问了一下他的来历,却是十常侍中赵忠的人,且跟赵忠是同乡,都是邺城人,他也是利用这次来杨氏县、柳林村向刘显宣旨的机会,先到回家探了亲,这才到杨氏县来的。
现在的圣旨,只是为了安抚住刘显,所以张让、赵忠他们肯定会派出自己的心腹来宣读圣旨。同时,也一再叮嘱,不要向刘显索要什么的好处。
所以,这赵和,没有什么坏心思,所以,在有意的讨好的情况之下,在表面上,和刘显也就相谈甚欢。不停的向刘显讲述洛阳京城的繁华,也向刘显介绍了一下现在洛阳京城的一些权贵等等,总的来说,就是说洛阳歌舞升平,是人间乐土。
刘显随意的应付着。
第二天,赵和便离开了,返回京城复命。
让刘显感到奇怪的是,他让文申等人准备了一些钱财送给这个钦差,可是居然拒绝了。
这让刘显感到有些不对。
现在大汉朝廷腐败,从皇宫中出来的内侍,哪一个不贪?他们不仅不暗示索贿,连基本的送礼人情都不要,这就真的让人奇怪了。
刘显让文申等准备一些钱财打发这些钦差使臣,的确是基本的常规人情往来。哪怕是如皇甫嵩、卢植等等刚正之士,在接圣旨之后,也肯定得要多少都奉送一些钱财给他们作为辛苦费。这些是必要的。
华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人情社会,莫说是钦差来宣旨了,就是随便一个人到自己家里传递一句话传递一些消息,那也得要给人家一点辛苦费什么的。这些很正常。
可这次的钦差,刘显就感到很不正常。
刘显的心里很警惕,毕竟朝廷已经出手对付自己了,先是把马贵人召到了京城,再暗示皇甫嵩出手对付自己,然后干脆派了王越来刺杀。
那么现在忽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还封自己为义勇侯,这的确有些反常。
刘显觉得,这当中肯定会有阴谋。
可刘显毕竟不是神人,这一时实在想不到朝廷会如何对付自己。
但有一点,刘显也可以肯定的,暂时,朝廷不会再派人来刺杀自己,也不会明着来对付自己了。这才封侯,跟着又派人来对付自己?
可刘显也隐隐觉得,后面肯定会有什么的大招,要不然,明明是想弄死自己的,又何必给自己什么的好处呢?
这不仅仅是封刘显为义勇侯,以及赐了刘显食邑之地,还有一些绫罗绸缎等等的赏赐。
这让刘显真的感到古怪,有一种自己要被招安的感觉。
不管这些,刘显离开这一段时间,柳林村的城池已经真正的建好了。从现在开始,柳林村的确可以改名为柳林城。
当然,这是指外城已经修建好了,但是城墙外的护城河还须要一段时间才真正的挖好,还有要引水入护城河。在引水入护城河之前,刘显自然也打算先布置好护城河的一些基本的防御设置,比如,先在护城河底布置好尖锐的倒桩等等。
以后肯定不会太平,绝对会有敌人来打柳林城的主意,现在刘显就得要考虑柳林城如果遭受到敌军的攻击时,这个守城要如何守。
所以,刘显要把守城的工作做到极致,要让敌军每前进一步,都得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刘显把下面的人都召到一起来,一起商议,设立假想敌。
事实也不用设立假想敌,因为现在还有黑山黄巾军的威胁。
这一商议,的确又有了许多的建议。
刘显现在,下面已经有了不少人了。
除了黄忠不在,王越不露面,负责训练军马的黄叙等人也不算。
真正可称为谋臣的,就有蔡邕、田丰、郑玄、陶丘洪等等,这几人,是真真的当世名士,无论是哪一个,都是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的名士。并且,他们在才学上,也各的各自的特长特点,但是,无一例外,其实都是内政高手。
现在,蔡邕、田丰他们,已经不仅仅只限于刘府学院的事,在刘显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已经兼顾到了杨氏县、柳林村方方面面的事务。
文申、梁济、单永、李元等等,他们亦已经对蔡邕、田丰的才干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难得的是,在这里,他们可以无所顾忌的尽展自己所学。用刘显跟他们所说的话来说,在这里,只要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发展的,他们认为如何做才好,他们所提出来的方案政策,经得起推敲实践的,那么马上就可以推行。
对于柳林城,他们根据刘显的理念,进行了一个重新的规划。
蔡邕、田丰都认为,既然刘显打算肯定得要发展河运,那么现在就可以先规划起来。如何呢?他们认为,可以先把这个码头水寨建起来,分别多修建两道城墙,其实就是沿着城墙延伸,把城东沿河的区域,全都纳入城墙的保护区。城墙修建到河边,这样,原城墙的城东沿河一片区域,也是一个安全区。到时候,码头、船厂以及一个沿河的商贸集市都可以设在这个安全区之内。
可以说,多修两道城墙,也等于可以将柳林城一下子扩大了成倍的面积。
另外,在防御方面,他们都认为,在城墙外面,三里之内,实行坚壁清野。当然,城墙外面三里之内,把地方弄平整后,是可以种上农作物的,但主要是用来种菜,因为种菜的周期短,万一发生战事,就算是遭受到破坏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是知道了敌人会来,那么也可以在敌人来到之前,抢先收割。
有敌来犯,可根据敌人的强弱,如果敌人势大,要做好长久守城的准备,那么也可以在城外三里之内做些手脚。比如挖陷坑布陷阱,平时可以做好一些拒鹿马等等,在有敌来犯时,可以快速的将拒鹿马搬出去,布置在城外,阻止敌军直接攻城的可能。
反正如何有利,就如何做。
刘显觉得他们的提议方案不错,确定了下来。
另外,数间学院都已经兴建好了,择日便可以正式开院授课。
各行各业,都一起拿出来商讨,然后刘显再决定。
商讨完,决定好各项事务后。
刘显对众人道:“各位,朝廷突然派钦差前来宣旨,对本人封侯赏赐,承认了本人是平原王府少主的身份,这表面上看来的确是好事。可是,我觉得其中有些不对,总觉得会有什么事发生。你们认为呢?”
田丰从朝廷辞官归田真的不算太久,对朝中的奸佞真的有较深了解,他似乎也早有所感,此时沉吟道:“少主,你不说田某也想提了,以朝中那些奸贼的性子,他们不可能不向少主以及文大人他们索贿的,连皇甫嵩大人他们都敢索要五千万钱,你们,少说也得要数百万钱才有可能打发得了他们。可他们竟然就真的来宣读了圣旨就走了,田某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他们会转性的。唉,如今连皇甫嵩大人都已经被免职了,咱们也很难通过皇甫大人了解到朝廷的意思。”
“呵呵,朝廷那位,连派出刺客的事都干出来了,肯定会有什么的后招,所以,咱们还真的不得不防啊。”蔡邕这时也说道。
蔡邕骨子里忠于汉室,可是以说对当今没有一点怨念那就是假的。他一生被数次流放,到处流离,其实都是拜当今的那位所赐。现在投靠了刘显,虽然没有想过要造反什么的,骨子里依然还是忠于汉室,可现在却真的会先为刘显考虑了。
毕竟刘显给了他安全安定的生活,在这里,他觉得真的很自在安乐,他真的不想这里的平定生活被打破。
“防?防什么?如何防?”
郑玄这时有些不解的道。
郑玄新来,对于许多情况并不算太过清楚。
蔡邕对于郑玄很敬重,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当代大儒,但论年纪,郑玄比蔡邕稍大,这次认识后,蔡邕称郑玄为郑兄。
“郑兄有所不知,你一直不愿意出仕,对于朝廷的真实情况恐怕也有些迷糊。是这样的……”蔡邕少不得向郑玄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
主要就是当今那位,对先帝有亲近血缘后人的顾忌,当年灭刘悝一家的事,郑玄也是知道的。所以,这一说刘显跟平原王府马贵人的关系而遭受到朝廷猜忌,然后把马贵人召到了京城,再有对刘显的刺杀等等,这些一说,郑玄也马上就明白了,他也是有一点政治智慧的。
碰的一声,郑玄听后,一脸愤懑,拍了一下身前的宴桌,骂道:“可恶!刘显公子何罪之有?居然还派刺客来刺杀。不行,如此说来,这次赐封刘显公子,肯定不安好心。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注意刘显公子的安全。”
“如此朝廷,如此……唉,陶某感觉很荒唐。”陶丘洪亦似有些无语的说道。
“各位,不用担心太多。咱们只要把自己的事都做好就行了。至于朝廷想要我的小命,不是那么容易的。”刘显挥手说道。
接圣旨的时候,是必须要跪接的。
刘显没有办法,这个时候还真的不可以公然的违抗。如果是给别人的圣旨,刘显还可以不管,可以避开,但是这是给自己的圣旨,刘显避无可避。
如此,刘显的心里哪里是极不情愿,也不得不跪接圣旨。
不跪接,那么就等于给予朝廷把柄,可以直接派人来抓捕刘显。
在宣读圣旨的钦差使臣扯着公鸭一般的嗓子要刘显跪接时,四周的百姓就都先跪了一地。这样的情况,也说明了,大汉皇权在一般的百姓心目中,依然还是有着比较深重的影响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显的确很难带着这些百姓造反,跟大汉朝廷对抗。
大汉虽乱,但大汉的权威依然还刻在百姓的心中。
这样的情况,让刘显的心里的确也感到有些难受。自己为杨氏县、柳林村做了那么多,想尽办法弄到了粮食让他们活下来,再想办法子他们有了更好的生计,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未来,给了他们美好生活的希望。
可这到头来,还是敌不过朝廷的一道圣旨。
失落,真的有些失落。
刘显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毕竟刘显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得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对这种封建皇权的敬畏程度。
在大汉百姓的心目中,皇帝跟他们这些百姓平民,的确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在地下,皇帝是无比威严,至尊无上,皇帝的旨意,就是金科玉律,是无条件顺从的。
和刘显在一起的蔡嫣和孔雪,显然也发现了刘显的情绪有些不对,一左一右的陪着刘显跪下,又各自探出一只手,抓着刘显的臂膀。
钦差宣读的圣旨自然不是白话文,刘显也没用心去听。
大意就是皇帝先为先帝歌颂一翻,再说到马贵人,表达了对马贵人的敬重以及怜惜之意。然后就是认可马贵人收刘显为义子的事,表示马贵人的确需要一个膝前奉孝的人。此后就是赐封刘显为义勇侯,可继承平原王府,食邑除了原平原王府的封地之外,增加了杨氏县、柳林村之地。
这杨氏县和柳林村地理位置一河之隔,这就等于是把柳林村划归到了杨氏县的意思差不多。当然,名义上,柳林村依然还是廮陶县所辖。
从表面上看来,刘显是真正的获得了大汉朝廷的承认,是真真正正的王侯了,有了属于刘显自己的封地。这是喜事。
所以,无论是杨氏县的官员,还是百姓,在听完了钦差使臣宣读的圣旨之后,全都欢呼起来,纷纷向刘显表示祝贺。
对于他们来说,刘显为他们做了那么多,现在获得了大汉朝廷的封赏是应当的,是好事喜事。
一般的官员百姓,他们都会认为这样就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光宗耀祖。
不只是他们,就算是郑伯,甚至是一起返回的郑玄以及陶丘洪等等,都认为是好事、喜事。
他们真的不知道,刘显是一个后现代的人,并且来到了这个时代后,知道了这具身体的真正身份,所以,对大汉皇权真的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也更加不会认为朝廷的封赏是一件值得高兴以及觉得荣耀的事。
所以,刘显的心里有些郁闷。
如果可以,刘显的确不会随便向谁下跪。跪天跪地跪父母,哪怕是皇帝,刘显都不愿意向其下跪,现在,却在这里不得不向一道圣旨下跪,跪在一个皇宫内侍的面前。
好吧,其实这些都是小事。
这表面看来是好事,那钦差内侍,在宣读完圣旨之后,也由原来一脸肃穆威冷的样子,换转了一副笑脸,上前来把圣旨交到了刘显的手上,并且对刘显表达了祝贺。
伸手不打笑脸人,刘显也只好笑脸相向,跟他寒暄着一起进了城。
朝廷派来的钦差其实已经来了好几天了,实际已经派了人前往北海向刘显告知此事。但刘显一行并没有和送信的人相遇。另外,钦差也并不着急,就留在杨氏县等侯。
刘显让人把郑玄、孔夫人、孔雪等人都先送到柳林村安顿,他本人就留在杨氏县,设宴接待钦差。
刘显也想通了,现在没有必要彻底站在大汉朝廷的对立面上,真的没有那样的必要。给自己封赏什么的就受着,这些并不会影响自己现在以及以后的发展。
钦差是皇宫内侍,五十来岁了,名赵和。
宴席间,刘显也问了一下他的来历,却是十常侍中赵忠的人,且跟赵忠是同乡,都是邺城人,他也是利用这次来杨氏县、柳林村向刘显宣旨的机会,先到回家探了亲,这才到杨氏县来的。
现在的圣旨,只是为了安抚住刘显,所以张让、赵忠他们肯定会派出自己的心腹来宣读圣旨。同时,也一再叮嘱,不要向刘显索要什么的好处。
所以,这赵和,没有什么坏心思,所以,在有意的讨好的情况之下,在表面上,和刘显也就相谈甚欢。不停的向刘显讲述洛阳京城的繁华,也向刘显介绍了一下现在洛阳京城的一些权贵等等,总的来说,就是说洛阳歌舞升平,是人间乐土。
刘显随意的应付着。
第二天,赵和便离开了,返回京城复命。
让刘显感到奇怪的是,他让文申等人准备了一些钱财送给这个钦差,可是居然拒绝了。
这让刘显感到有些不对。
现在大汉朝廷腐败,从皇宫中出来的内侍,哪一个不贪?他们不仅不暗示索贿,连基本的送礼人情都不要,这就真的让人奇怪了。
刘显让文申等准备一些钱财打发这些钦差使臣,的确是基本的常规人情往来。哪怕是如皇甫嵩、卢植等等刚正之士,在接圣旨之后,也肯定得要多少都奉送一些钱财给他们作为辛苦费。这些是必要的。
华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人情社会,莫说是钦差来宣旨了,就是随便一个人到自己家里传递一句话传递一些消息,那也得要给人家一点辛苦费什么的。这些很正常。
可这次的钦差,刘显就感到很不正常。
刘显的心里很警惕,毕竟朝廷已经出手对付自己了,先是把马贵人召到了京城,再暗示皇甫嵩出手对付自己,然后干脆派了王越来刺杀。
那么现在忽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还封自己为义勇侯,这的确有些反常。
刘显觉得,这当中肯定会有阴谋。
可刘显毕竟不是神人,这一时实在想不到朝廷会如何对付自己。
但有一点,刘显也可以肯定的,暂时,朝廷不会再派人来刺杀自己,也不会明着来对付自己了。这才封侯,跟着又派人来对付自己?
可刘显也隐隐觉得,后面肯定会有什么的大招,要不然,明明是想弄死自己的,又何必给自己什么的好处呢?
这不仅仅是封刘显为义勇侯,以及赐了刘显食邑之地,还有一些绫罗绸缎等等的赏赐。
这让刘显真的感到古怪,有一种自己要被招安的感觉。
不管这些,刘显离开这一段时间,柳林村的城池已经真正的建好了。从现在开始,柳林村的确可以改名为柳林城。
当然,这是指外城已经修建好了,但是城墙外的护城河还须要一段时间才真正的挖好,还有要引水入护城河。在引水入护城河之前,刘显自然也打算先布置好护城河的一些基本的防御设置,比如,先在护城河底布置好尖锐的倒桩等等。
以后肯定不会太平,绝对会有敌人来打柳林城的主意,现在刘显就得要考虑柳林城如果遭受到敌军的攻击时,这个守城要如何守。
所以,刘显要把守城的工作做到极致,要让敌军每前进一步,都得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刘显把下面的人都召到一起来,一起商议,设立假想敌。
事实也不用设立假想敌,因为现在还有黑山黄巾军的威胁。
这一商议,的确又有了许多的建议。
刘显现在,下面已经有了不少人了。
除了黄忠不在,王越不露面,负责训练军马的黄叙等人也不算。
真正可称为谋臣的,就有蔡邕、田丰、郑玄、陶丘洪等等,这几人,是真真的当世名士,无论是哪一个,都是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的名士。并且,他们在才学上,也各的各自的特长特点,但是,无一例外,其实都是内政高手。
现在,蔡邕、田丰他们,已经不仅仅只限于刘府学院的事,在刘显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已经兼顾到了杨氏县、柳林村方方面面的事务。
文申、梁济、单永、李元等等,他们亦已经对蔡邕、田丰的才干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难得的是,在这里,他们可以无所顾忌的尽展自己所学。用刘显跟他们所说的话来说,在这里,只要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发展的,他们认为如何做才好,他们所提出来的方案政策,经得起推敲实践的,那么马上就可以推行。
对于柳林城,他们根据刘显的理念,进行了一个重新的规划。
蔡邕、田丰都认为,既然刘显打算肯定得要发展河运,那么现在就可以先规划起来。如何呢?他们认为,可以先把这个码头水寨建起来,分别多修建两道城墙,其实就是沿着城墙延伸,把城东沿河的区域,全都纳入城墙的保护区。城墙修建到河边,这样,原城墙的城东沿河一片区域,也是一个安全区。到时候,码头、船厂以及一个沿河的商贸集市都可以设在这个安全区之内。
可以说,多修两道城墙,也等于可以将柳林城一下子扩大了成倍的面积。
另外,在防御方面,他们都认为,在城墙外面,三里之内,实行坚壁清野。当然,城墙外面三里之内,把地方弄平整后,是可以种上农作物的,但主要是用来种菜,因为种菜的周期短,万一发生战事,就算是遭受到破坏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是知道了敌人会来,那么也可以在敌人来到之前,抢先收割。
有敌来犯,可根据敌人的强弱,如果敌人势大,要做好长久守城的准备,那么也可以在城外三里之内做些手脚。比如挖陷坑布陷阱,平时可以做好一些拒鹿马等等,在有敌来犯时,可以快速的将拒鹿马搬出去,布置在城外,阻止敌军直接攻城的可能。
反正如何有利,就如何做。
刘显觉得他们的提议方案不错,确定了下来。
另外,数间学院都已经兴建好了,择日便可以正式开院授课。
各行各业,都一起拿出来商讨,然后刘显再决定。
商讨完,决定好各项事务后。
刘显对众人道:“各位,朝廷突然派钦差前来宣旨,对本人封侯赏赐,承认了本人是平原王府少主的身份,这表面上看来的确是好事。可是,我觉得其中有些不对,总觉得会有什么事发生。你们认为呢?”
田丰从朝廷辞官归田真的不算太久,对朝中的奸佞真的有较深了解,他似乎也早有所感,此时沉吟道:“少主,你不说田某也想提了,以朝中那些奸贼的性子,他们不可能不向少主以及文大人他们索贿的,连皇甫嵩大人他们都敢索要五千万钱,你们,少说也得要数百万钱才有可能打发得了他们。可他们竟然就真的来宣读了圣旨就走了,田某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他们会转性的。唉,如今连皇甫嵩大人都已经被免职了,咱们也很难通过皇甫大人了解到朝廷的意思。”
“呵呵,朝廷那位,连派出刺客的事都干出来了,肯定会有什么的后招,所以,咱们还真的不得不防啊。”蔡邕这时也说道。
蔡邕骨子里忠于汉室,可是以说对当今没有一点怨念那就是假的。他一生被数次流放,到处流离,其实都是拜当今的那位所赐。现在投靠了刘显,虽然没有想过要造反什么的,骨子里依然还是忠于汉室,可现在却真的会先为刘显考虑了。
毕竟刘显给了他安全安定的生活,在这里,他觉得真的很自在安乐,他真的不想这里的平定生活被打破。
“防?防什么?如何防?”
郑玄这时有些不解的道。
郑玄新来,对于许多情况并不算太过清楚。
蔡邕对于郑玄很敬重,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当代大儒,但论年纪,郑玄比蔡邕稍大,这次认识后,蔡邕称郑玄为郑兄。
“郑兄有所不知,你一直不愿意出仕,对于朝廷的真实情况恐怕也有些迷糊。是这样的……”蔡邕少不得向郑玄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
主要就是当今那位,对先帝有亲近血缘后人的顾忌,当年灭刘悝一家的事,郑玄也是知道的。所以,这一说刘显跟平原王府马贵人的关系而遭受到朝廷猜忌,然后把马贵人召到了京城,再有对刘显的刺杀等等,这些一说,郑玄也马上就明白了,他也是有一点政治智慧的。
碰的一声,郑玄听后,一脸愤懑,拍了一下身前的宴桌,骂道:“可恶!刘显公子何罪之有?居然还派刺客来刺杀。不行,如此说来,这次赐封刘显公子,肯定不安好心。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注意刘显公子的安全。”
“如此朝廷,如此……唉,陶某感觉很荒唐。”陶丘洪亦似有些无语的说道。
“各位,不用担心太多。咱们只要把自己的事都做好就行了。至于朝廷想要我的小命,不是那么容易的。”刘显挥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