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从殷大帅这里得到的信息,量有点大。
殷明一时间有点难以反应过来。
殷大帅是鬼族,而自己的母亲,外公都是妖族!
这...
当然,他也知道他母亲肯定是在殷大帅尚未坠入鬼族之前娶的他母亲。
可人妖结合...着实让他难以接受。
以为他的意识里,妖魔本性难移,决计不是什么好相与之人。
他的母亲怎么会是个妖?
这时,殷大帅的声音继续响起,“你外公并非积劳成疾而死。”
“而是当初人族与妖族战乱频繁,妖族之人强行将你外公与你母亲掳走。”
“那时候你外公本就时日无多,被掳回去后不久便死了。”
“而你的母亲这一连串的打击,也重病不起。”
“拖了几年,也死在了妖族手中。”
殷大帅顿了顿,“当时我已经是大将军,皇帝为了照顾我的颜面,所以对外宣称他们是积劳成疾而死。”
“那时候你还小,我也不知道你便是文道之祖。”
“因为你的身份特殊,所以我也不敢对你太过在意,无端引来暗算,一旦的你身份被公开,那咱们一家都得死。”
殷大帅当年其实是故意冷落殷明的。
他越显得对殷明不在意,那他的敌人才越会对殷明放松警惕。
如此一来,殷明也就才越安全。
那时候的殷大帅还不是大帅,不过是武道小圣,还算不上一个顶尖的高手。
而他征战八方,结下的仇家成百上千。
如果他对殷明太过在意,导致年纪尚小的殷明身份被揭穿,不止他殷大帅一家,甚至连皇室都会遭到抨击。
“后来,你来了。”
殷大帅目光灼灼的看着殷明,“你的到来,让我看到了希望。”
“也让我知道了自己肩上的担子。”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那是原本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一个阴鬼眼睛里的光芒。
殷明此刻回神,尽管信息量有点大,但他还是明白了殷大帅的意思。
他不是殷明。
他只是寄居在殷明的体内而已。
殷明笑着摇头,却没有说话。
殷大帅忽的拍着他的肩膀道,“你的路还很长,切莫为了一时意气断送人族前程。”
“鬼祖送我前来,乃是帮助你复兴人族。”
殷明却摇头道,“正是因为要复兴人族,所以我才不会让文道对强权低头。”
他当然知道殷大帅的意思。
殷大帅不让他为了一时意气断送人族前程,那不就是眼下在唐国立儒家之事吗?
殷大帅心中不忘,还是希望殷明能够顺从皇帝。
如此一来,儒道才能在唐国盛行,而文道也才会真正的昌盛。
但殷明的态度却也很坚决,说不低头,那便死也不会低头。
殷大帅一时无语,不知该如何言说。
他原本以为与殷明说了这么多,殷明应该能够理解他,鬼祖的用心良苦。
他期望殷明能够暂时委曲求全,就算是为了他自己。
可他没想到尽管殷明已经知道这许多事,但却仍旧固执不肯松口。
只听殷明道,“鬼祖用意,我自晓得。”
“但文道之事,这世间只怕无人比我更在意。”
“你放心,如果皇帝不允杨子铭成为儒家首主,我也有办法让他不得不同意。”
其实在回唐国的路上,殷明便已经想好了对策。
只是未曾与人说起罢了。
最近几日杨子铭讲道效果甚好,只要再持续几日,儒家必立。
殷大帅看了他一眼,而后微微点头,并未再多说。
第二日,黄国传来消息,木寅已经再赶往唐国的路上。
其实殷明之所以选择唐国,也正是试验自己的鉴鬼之术到底是否行得通。
而今他的认知里,只知道殷大帅一个鬼。
要试验他的法子是否可行,当然只能在殷大帅的身上进行实验。
又过去几日,杨子铭讲道完毕。
而殷明则拿出了《中庸》赐给杨子铭。
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杨子铭身为儒生,对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儒家核心思想已然了然。
那也是时候让他学习中庸之道了。
而且《中庸》又是儒家中专门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哲学专著。
用来给新入门的儒生讲道,实在再合适不过。
当杨子铭翻阅中庸,才刚刚晋入圣者不久的他,修为立时攀升,一下子冲到了圣者巅峰。
无边无际的文气蔓延至整个洪京城,全城上下无不惊动。
便是对儒家不甚看好的皇帝也惊得从宝座上站起,目光远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响彻整个洪京城。
殷明的身影出现在洪京城上空,右手握朱笔,左手提玉蚕纸。
“今立儒家!”
“杨子铭首主也。”
十个璀璨金字出现在玉蚕纸之上,无边文气瞬间卷入其中,蕴含着磅礴文气的玉蚕纸,霎时间出现在杨子铭的手中。
杨子铭抬头看向殷明,而后双手高举玉蚕纸,对着殷明恭敬一拜。
“弟子杨子铭,谨遵祖师之命!”
杨子铭慨然的声音随着万千百姓欢喜的声音响起。
一时间,洪京城沸腾无比。
而此刻,在皇宫之中,却是一片冷清。
皇帝看着面无表情的殷大帅,几欲发火,但都硬生生忍住了。
他低沉着嗓音问到,“大帅,为何会这样?”
殷大帅若无其事的道,“陛下,末将并非文道中人,无权对文道之事指手画脚。”
皇帝一听,顿时就坐不住了,起身厉声问到,“他殷明还想造反不成!”
殷大帅闻声蹙眉,目光略带疑惑的看向皇帝,“陛下此言何意。”
其实两人心中都明白,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皇帝被殷大帅一句“此言何意”给堵在当场,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一时间尴尬不已。
殷大帅看着他窘迫的样子,脸上仍旧毫无表情,“陛下若无要事,末将告退。”
话音落下,殷大帅转身便离开了皇宫。
殷明一时间有点难以反应过来。
殷大帅是鬼族,而自己的母亲,外公都是妖族!
这...
当然,他也知道他母亲肯定是在殷大帅尚未坠入鬼族之前娶的他母亲。
可人妖结合...着实让他难以接受。
以为他的意识里,妖魔本性难移,决计不是什么好相与之人。
他的母亲怎么会是个妖?
这时,殷大帅的声音继续响起,“你外公并非积劳成疾而死。”
“而是当初人族与妖族战乱频繁,妖族之人强行将你外公与你母亲掳走。”
“那时候你外公本就时日无多,被掳回去后不久便死了。”
“而你的母亲这一连串的打击,也重病不起。”
“拖了几年,也死在了妖族手中。”
殷大帅顿了顿,“当时我已经是大将军,皇帝为了照顾我的颜面,所以对外宣称他们是积劳成疾而死。”
“那时候你还小,我也不知道你便是文道之祖。”
“因为你的身份特殊,所以我也不敢对你太过在意,无端引来暗算,一旦的你身份被公开,那咱们一家都得死。”
殷大帅当年其实是故意冷落殷明的。
他越显得对殷明不在意,那他的敌人才越会对殷明放松警惕。
如此一来,殷明也就才越安全。
那时候的殷大帅还不是大帅,不过是武道小圣,还算不上一个顶尖的高手。
而他征战八方,结下的仇家成百上千。
如果他对殷明太过在意,导致年纪尚小的殷明身份被揭穿,不止他殷大帅一家,甚至连皇室都会遭到抨击。
“后来,你来了。”
殷大帅目光灼灼的看着殷明,“你的到来,让我看到了希望。”
“也让我知道了自己肩上的担子。”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那是原本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一个阴鬼眼睛里的光芒。
殷明此刻回神,尽管信息量有点大,但他还是明白了殷大帅的意思。
他不是殷明。
他只是寄居在殷明的体内而已。
殷明笑着摇头,却没有说话。
殷大帅忽的拍着他的肩膀道,“你的路还很长,切莫为了一时意气断送人族前程。”
“鬼祖送我前来,乃是帮助你复兴人族。”
殷明却摇头道,“正是因为要复兴人族,所以我才不会让文道对强权低头。”
他当然知道殷大帅的意思。
殷大帅不让他为了一时意气断送人族前程,那不就是眼下在唐国立儒家之事吗?
殷大帅心中不忘,还是希望殷明能够顺从皇帝。
如此一来,儒道才能在唐国盛行,而文道也才会真正的昌盛。
但殷明的态度却也很坚决,说不低头,那便死也不会低头。
殷大帅一时无语,不知该如何言说。
他原本以为与殷明说了这么多,殷明应该能够理解他,鬼祖的用心良苦。
他期望殷明能够暂时委曲求全,就算是为了他自己。
可他没想到尽管殷明已经知道这许多事,但却仍旧固执不肯松口。
只听殷明道,“鬼祖用意,我自晓得。”
“但文道之事,这世间只怕无人比我更在意。”
“你放心,如果皇帝不允杨子铭成为儒家首主,我也有办法让他不得不同意。”
其实在回唐国的路上,殷明便已经想好了对策。
只是未曾与人说起罢了。
最近几日杨子铭讲道效果甚好,只要再持续几日,儒家必立。
殷大帅看了他一眼,而后微微点头,并未再多说。
第二日,黄国传来消息,木寅已经再赶往唐国的路上。
其实殷明之所以选择唐国,也正是试验自己的鉴鬼之术到底是否行得通。
而今他的认知里,只知道殷大帅一个鬼。
要试验他的法子是否可行,当然只能在殷大帅的身上进行实验。
又过去几日,杨子铭讲道完毕。
而殷明则拿出了《中庸》赐给杨子铭。
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杨子铭身为儒生,对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儒家核心思想已然了然。
那也是时候让他学习中庸之道了。
而且《中庸》又是儒家中专门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哲学专著。
用来给新入门的儒生讲道,实在再合适不过。
当杨子铭翻阅中庸,才刚刚晋入圣者不久的他,修为立时攀升,一下子冲到了圣者巅峰。
无边无际的文气蔓延至整个洪京城,全城上下无不惊动。
便是对儒家不甚看好的皇帝也惊得从宝座上站起,目光远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响彻整个洪京城。
殷明的身影出现在洪京城上空,右手握朱笔,左手提玉蚕纸。
“今立儒家!”
“杨子铭首主也。”
十个璀璨金字出现在玉蚕纸之上,无边文气瞬间卷入其中,蕴含着磅礴文气的玉蚕纸,霎时间出现在杨子铭的手中。
杨子铭抬头看向殷明,而后双手高举玉蚕纸,对着殷明恭敬一拜。
“弟子杨子铭,谨遵祖师之命!”
杨子铭慨然的声音随着万千百姓欢喜的声音响起。
一时间,洪京城沸腾无比。
而此刻,在皇宫之中,却是一片冷清。
皇帝看着面无表情的殷大帅,几欲发火,但都硬生生忍住了。
他低沉着嗓音问到,“大帅,为何会这样?”
殷大帅若无其事的道,“陛下,末将并非文道中人,无权对文道之事指手画脚。”
皇帝一听,顿时就坐不住了,起身厉声问到,“他殷明还想造反不成!”
殷大帅闻声蹙眉,目光略带疑惑的看向皇帝,“陛下此言何意。”
其实两人心中都明白,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皇帝被殷大帅一句“此言何意”给堵在当场,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一时间尴尬不已。
殷大帅看着他窘迫的样子,脸上仍旧毫无表情,“陛下若无要事,末将告退。”
话音落下,殷大帅转身便离开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