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惇一大早起来,到外面街市上买了几个包子放在了笼屉里,小丫头还呼呼大睡着,嘴巴还吧唧着,似乎在回忆什么香甜的滋味。他想了想又把包子拿了出来,这样她醒来了就应该能看到。
陈惇怀揣着自己昨晚上重新誊写的《白蛇传》书稿,晃悠悠漫步去了山阴。山阴会稽不过隔了几座桥罢了,不至于说是迷路什么的,而且他到了山阴一打听徐文长的家,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穿过两条幽深的小巷,徐渭的大门隔角就是,这个不大不小的院子被徐渭弄得像是乡下宅院,里面鸡犬相闻,透过低矮的门户甚至可以望到里面的藤萝架,绿意森森,怪不得世人皆称其为“青藤先生”。
大门是虚掩的,而里面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笑声,看样子徐渭今天有客人,而且客人还不少。此时的徐文长还不是以后那样的孤僻景象,因为世人对他的赞誉,他这里经常是人满为患,多得是闻名来拜谒,或者是求字画的人。
陈惇站在门口犹豫了几番,还是没有准备进去。然而他刚提步要走,却从门缝里窜出一道黑影来,这黑影笨拙地一跃,挡在了陈惇的面前。
“你就是那一只黑狗了!”陈惇不由得一怔:“徐文长所蓄黑犬一条,贫病交加之时,唯有此犬不离不弃,陪他终老。”
这黑犬明显还是个狗娃子的模样,浑身黝黑,大眼睛水汪汪地,努力做出凶悍的模样,龇牙咧嘴朝着陈惇吠叫起来,在陈惇听来简直就是可爱的小奶音。他伸手一把捞起了小狗,几番顺毛下来,小奶狗就舒服地翻起了肚皮了。
“我听到大黑在叫,”里面走出来一个人:“我去看看。”
等见到门口的人,吴兑哈哈大笑起来:“说曹操,曹操到!你知不知道,昨天我们还找你呢,你不在家!”
据吴兑说,昨天他们几个就是想邀陈惇去徐渭家里喝酒的,结果人不在,今日还打算再去一次呢,结果陈惇自己送上门来了。被吴兑像是姑娘一样拖着手进去,陈惇一整衣冠,对前来相迎的几人施礼道:“几位兄长请了,小子陈惇这厢有礼。”
果然就是那天沈府筵席上同桌之人,诸大绶哈哈笑着拉他进屋,却道:“会稽八百里,左不见,右不见,贤弟由何而来?”
听到这对子陈惇就笑了:“山阴十二峰,前难寻,后难寻,小子从天而降!”
见陈惇张口就对上了,几个人眼里都微微闪过一丝惊异,却都笑道:“对得好,可见急智!”
这座中却有一人,似乎阴不阴阳不阳地哼了一声,陈惇看向他,这人也是个俊秀的年轻人,眉目周正,一袭青衣,很容易让人顿生好感,只不过他不曾见过。
“虞臣,”诸大绶面色微微一滞,却道:“这是陈惇,与你同是会稽人。”
说罢又对陈惇道:“这是陶大临,你应该听过他的名字。”
何止是听过,在陈惇的记忆里,“陶大临”是陈温经常会提及,会拿来对比自己的人名。绍兴这地方不大,但是人才辈出,尤其是青年才俊,有如过江之鲫。陈温就经常念叨:“不求你天资聪颖能与徐渭比肩,那是五百年出一个的才子,可遇不可求啊。但是你看看人家陶大临,咱们会稽的小秀才,人家三岁开蒙,七岁就读百家,得了知县青眼,十九岁就中了秀才,你也是三岁开蒙,七岁上头连百家姓都背不全呢!”
陶大临大概就属于“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看都好得不得了,比自己家的孩子强百倍的那种。当然陶大临也是家学渊源,他的祖父是弘治年间的解元陶谐,那时候陈惇天天被说,他也有忍耐不了的时候,顶过一句嘴:“他祖父为官,我家出过什么官宦?”
陈温的表情他不太记得了,不过好像长叹了一句:“你也有一个……”
之后陈温就像是把这句话咽了下去,没再提及了。但是现在让陈惇猛然回想起来,这句话似乎值得推敲啊。
“久仰兄台,”陈惇恭恭敬敬客客气气道:“会稽可谓无人不知了,我记得沈府宴会上,沈老爷两次提及兄台名讳,为那一日兄台不在甚为憾惋。”
陶大临一副高冷模样,又从鼻子里哼出一个音节来,这让陈惇反而想笑,这人怎么喜怒这么容易见于颜色,这样直白地表达情绪,还真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啊。
孙鑨是个宽和的老好人,见陶大临如此模样,便打了个圆场:“当日虞臣是有事不在会稽,要不然那一日大家都认识了。虞臣,这便是我们跟你说过的,一口气书了三十副对联,略无重字的小才子,连沈老爷也十分夸赞的。”
“是吗?”陶大临居高临下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奉送了一个鄙视的眼神:“不曾听说。”
“往昔不曾听说,”吴兑似乎看他不惯,也冷笑一声:“今日不就听说了吗?端甫刚才出的那个对子,人家对上了,你说对得好不好?”
“对对子,小技也。”陶大临又充满鄙视地瞥了一眼他,道:“我也出一个,你对得上吗?”
“敢请教。”陈惇手里轻轻摸着大黑的狗头,眼中却盯着陶大临,仿佛在摸他的头一般。旁边的孙铤似乎看出来了,一口酒喷出来,低着头使劲憋住了笑。
“鸦过寒江,满地凤凰难下足。”陶大临意有所指道。
原来这屋子里除了他,其他人都是凤凰,他顶多算是个乌鸦啊,这比喻,真是难听。而其他被夸了“凤凰”的人似乎都没有自以为得意,反而都蹙起了眉头,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龙游北海,一江鱼鳖尽低头。”陈惇轻轻松松对上,却抄起桌上的酒杯,对诸大绶他们做了个抱歉的手势。
“哈哈哈哈,”诸大绶几个却不以为意,反而开怀大笑道:“对得好,对得好!”
陈惇也点点头,他这下联里,是将自己比作苍龙,而贬其他人做鱼鳖,其实他要贬的人也只有陶大临一个罢了,相信其他人都听得出来。
陈惇怀揣着自己昨晚上重新誊写的《白蛇传》书稿,晃悠悠漫步去了山阴。山阴会稽不过隔了几座桥罢了,不至于说是迷路什么的,而且他到了山阴一打听徐文长的家,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穿过两条幽深的小巷,徐渭的大门隔角就是,这个不大不小的院子被徐渭弄得像是乡下宅院,里面鸡犬相闻,透过低矮的门户甚至可以望到里面的藤萝架,绿意森森,怪不得世人皆称其为“青藤先生”。
大门是虚掩的,而里面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笑声,看样子徐渭今天有客人,而且客人还不少。此时的徐文长还不是以后那样的孤僻景象,因为世人对他的赞誉,他这里经常是人满为患,多得是闻名来拜谒,或者是求字画的人。
陈惇站在门口犹豫了几番,还是没有准备进去。然而他刚提步要走,却从门缝里窜出一道黑影来,这黑影笨拙地一跃,挡在了陈惇的面前。
“你就是那一只黑狗了!”陈惇不由得一怔:“徐文长所蓄黑犬一条,贫病交加之时,唯有此犬不离不弃,陪他终老。”
这黑犬明显还是个狗娃子的模样,浑身黝黑,大眼睛水汪汪地,努力做出凶悍的模样,龇牙咧嘴朝着陈惇吠叫起来,在陈惇听来简直就是可爱的小奶音。他伸手一把捞起了小狗,几番顺毛下来,小奶狗就舒服地翻起了肚皮了。
“我听到大黑在叫,”里面走出来一个人:“我去看看。”
等见到门口的人,吴兑哈哈大笑起来:“说曹操,曹操到!你知不知道,昨天我们还找你呢,你不在家!”
据吴兑说,昨天他们几个就是想邀陈惇去徐渭家里喝酒的,结果人不在,今日还打算再去一次呢,结果陈惇自己送上门来了。被吴兑像是姑娘一样拖着手进去,陈惇一整衣冠,对前来相迎的几人施礼道:“几位兄长请了,小子陈惇这厢有礼。”
果然就是那天沈府筵席上同桌之人,诸大绶哈哈笑着拉他进屋,却道:“会稽八百里,左不见,右不见,贤弟由何而来?”
听到这对子陈惇就笑了:“山阴十二峰,前难寻,后难寻,小子从天而降!”
见陈惇张口就对上了,几个人眼里都微微闪过一丝惊异,却都笑道:“对得好,可见急智!”
这座中却有一人,似乎阴不阴阳不阳地哼了一声,陈惇看向他,这人也是个俊秀的年轻人,眉目周正,一袭青衣,很容易让人顿生好感,只不过他不曾见过。
“虞臣,”诸大绶面色微微一滞,却道:“这是陈惇,与你同是会稽人。”
说罢又对陈惇道:“这是陶大临,你应该听过他的名字。”
何止是听过,在陈惇的记忆里,“陶大临”是陈温经常会提及,会拿来对比自己的人名。绍兴这地方不大,但是人才辈出,尤其是青年才俊,有如过江之鲫。陈温就经常念叨:“不求你天资聪颖能与徐渭比肩,那是五百年出一个的才子,可遇不可求啊。但是你看看人家陶大临,咱们会稽的小秀才,人家三岁开蒙,七岁就读百家,得了知县青眼,十九岁就中了秀才,你也是三岁开蒙,七岁上头连百家姓都背不全呢!”
陶大临大概就属于“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看都好得不得了,比自己家的孩子强百倍的那种。当然陶大临也是家学渊源,他的祖父是弘治年间的解元陶谐,那时候陈惇天天被说,他也有忍耐不了的时候,顶过一句嘴:“他祖父为官,我家出过什么官宦?”
陈温的表情他不太记得了,不过好像长叹了一句:“你也有一个……”
之后陈温就像是把这句话咽了下去,没再提及了。但是现在让陈惇猛然回想起来,这句话似乎值得推敲啊。
“久仰兄台,”陈惇恭恭敬敬客客气气道:“会稽可谓无人不知了,我记得沈府宴会上,沈老爷两次提及兄台名讳,为那一日兄台不在甚为憾惋。”
陶大临一副高冷模样,又从鼻子里哼出一个音节来,这让陈惇反而想笑,这人怎么喜怒这么容易见于颜色,这样直白地表达情绪,还真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啊。
孙鑨是个宽和的老好人,见陶大临如此模样,便打了个圆场:“当日虞臣是有事不在会稽,要不然那一日大家都认识了。虞臣,这便是我们跟你说过的,一口气书了三十副对联,略无重字的小才子,连沈老爷也十分夸赞的。”
“是吗?”陶大临居高临下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奉送了一个鄙视的眼神:“不曾听说。”
“往昔不曾听说,”吴兑似乎看他不惯,也冷笑一声:“今日不就听说了吗?端甫刚才出的那个对子,人家对上了,你说对得好不好?”
“对对子,小技也。”陶大临又充满鄙视地瞥了一眼他,道:“我也出一个,你对得上吗?”
“敢请教。”陈惇手里轻轻摸着大黑的狗头,眼中却盯着陶大临,仿佛在摸他的头一般。旁边的孙铤似乎看出来了,一口酒喷出来,低着头使劲憋住了笑。
“鸦过寒江,满地凤凰难下足。”陶大临意有所指道。
原来这屋子里除了他,其他人都是凤凰,他顶多算是个乌鸦啊,这比喻,真是难听。而其他被夸了“凤凰”的人似乎都没有自以为得意,反而都蹙起了眉头,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龙游北海,一江鱼鳖尽低头。”陈惇轻轻松松对上,却抄起桌上的酒杯,对诸大绶他们做了个抱歉的手势。
“哈哈哈哈,”诸大绶几个却不以为意,反而开怀大笑道:“对得好,对得好!”
陈惇也点点头,他这下联里,是将自己比作苍龙,而贬其他人做鱼鳖,其实他要贬的人也只有陶大临一个罢了,相信其他人都听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