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惇被两个学子左右挟住,带到了明伦堂之中。他一进来,就见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盯住了他,仿佛要在他身上盯出个子丑寅卯来,陈惇只感觉自己的薄薄的夹袄都要被烧出两个大洞了。
“学生见过诸位师长,”陈惇只好敛衽行礼道:“见过总督大人。”
“原来是你,”张经认出了他来,冷哼一声道:“一个府学生,却不务正业,参与到府门公事之中,难道你不打算科举出仕,而要选择做一个劳于案牍的胥吏吗?”
“学生只是去衙门拜访震川先生的,”陈惇就道:“总督误会了。”
“我看你野心勃勃,很有参与政事的心思嘛,”张经扬起手中的报纸,道:“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
陈惇写这个本身就是为了驳斥张经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做好了有朝一日要面对他的打算,就道:“是我写的。”
虽然文章作者署名就在那里,但所有教职工并不肯深信这文章真的就是陈惇写的。毕竟他这样年轻,还这样“活泼好动,坐无定性”,却能写出这样厚重沉稳的文字,发出这样一针见血振聋发聩的声音。
偌大的明伦堂里,顿时一阵嘈杂的喧哗。
张经冷哼一声:“你写这文章,目的何在?”
“学生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驳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说,”陈惇道:“这就是目的。”
“是吗?”张经道:“学生不看圣贤书,反而要关心国事天下事了,要做什么,要像这次苏州叛乱一样,围攻知府衙门,煽动百姓造反吗?”
“学生围坐在府衙前,是和平的请愿活动,没有围攻,没有示威,而是平静申诉王秀才一家的冤屈,请求知府正视民意,驱赶游手无赖。”陈惇道:“中途一帮得了消息的游手聚集而来,不由分说殴打学生,造成一死数伤,而最后苏州百姓出于义愤,自发驱赶游手,又从何而来‘煽动’一词呢?”
“你倒会狡辩,”张经道:“学生不好好学习,却跑到府衙请愿,这是谁教他们的道理?”
“是古人所教,”陈惇直接道:“汉朝末年,汉哀帝当政时,朝政黑暗,民怨鼎沸。出身名儒的谏大夫鲍宣上书,痛陈百姓面临‘七亡、七死’,请求哀帝摒斥董贤等群小,拯救民生。哀帝无动于衷,御史以鲍宣大不敬为名,奏请加以死罪。消息传出来,天下都为鲍宣叫屈。京都太学里,有个叫王咸的博士弟子制作了大旗一面,高高扬起喊道‘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当下就有一千多个太学生响应。第二天太学生分作二路,一路等候在要道,待丞相孔光上朝的车驾经过时,一拥而上团团围住,声势汹汹诘责。另一路则到了皇宫外,上书给皇帝,要求开释鲍宣。最后朝廷终于下旨,免去了鲍宣的死罪。”
“北宋末年,宋徽宗沉醉于声色犬马,任用蔡京、童贯等六人主持军政要务。这六个本都是奸佞之徒,朝野愤而斥为‘六贼’。”陈惇道:“宣和七年,金兵大举南侵。六贼仍居高位,欲以主和。太学生陈东以大义感召同学,一起上书吁请清除六贼。尚书右丞李纲等大臣也都上奏,支持陈东之议,钦宗遂下诏将六贼处死流放。”
“至于本朝,也有一桩。”陈惇道:“英宗时期,太监王振祸国殃民,逮捕了北京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国子监一千多学生到宫门伏阙,前请求宽恕时勉。有个叫石大用的,上奏情愿自己代替受刑。学生们围聚在朝廷门口,呼声响彻殿庭。”
“你要说什么,”张经立刻抓住了陈惇的话:“你是说如今朝政黑暗,今上是汉哀帝、宋钦宗那样的昏君?”
“请张总督不要断章取义,”陈惇道:“学生是说,如果当时英宗有感于太学生之请,即刻诛杀王振,还会有之后的土木之变吗?如果当日学生在苏州府衙前被游手殴打的事情,能八百里加急传于朝野,皇上有感于此,能迅速召回织染太监,罢一切税法,还会有之后的民变吗?”
“如果张总督说学生有组织有目的,”陈惇道:“那目的也是希望能驱逐迫害苏州百姓的太监、游手,难道这和百姓的想法不是一致的吗?连朝廷都下了旨意,承认这次民变,是‘百姓出于义愤’,枭首了孙德田,为什么大人还觉得错在苏州百姓,错在学生呢?”
“我没有说错在你们,”张经怒道:“我是说你们应该安静读书,不要一有事就跳起来,这样能有几分心思学习,还怎么考试?”
陈惇暗道你总算把题目拉扯回来了,道:“学生是要所有读书人抬眼观天下之事,并没有说要他们干扰地方事物,时时刻刻路见不平一声吼啊。”
陈惇整篇文章的主旨在于,学生学的是圣人之学,怀的是济世之心,要培养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除了教他们道德文章,破题应试之外,还应该让他们了解国事民情,不同于一般汲汲钻营的禄蠹,而应常怀报国之心,心存高远之志。
“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民之老少。老人常思既往,少年常思未来。思既往,故生留恋之心;思将来,而有希望之心。”陈惇侃侃道:“少年锐意进取,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热血沸腾,他们肯做事、想立功,他们有追求、有理想,就好像清晨的太阳,世界终将属于他们。让他们埋首于案牍,专注于时文中,何异于折鹰隼之翅,不使高飞于空;损潜龙之角,不使奔腾于海。”
“有五十之少进士,人皆以为荣,我独以为哀。”陈惇道:“以其半生已过,皓首穷经,方一跃而登龙门,读五十年之书,还有五十年报效国家吗?做不了几年官儿,便‘官应老病休’矣!还有穷尽一生都无法中试的人,他们一辈子就什么也没有做,不立功,不立德,不立言!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既有大好之年华,当行不朽之功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陈惇道:“中流击水,革故鼎新,奋发有为,正此时矣!”
少年的最容易受到影响,少年时期塑造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生很难动摇。陈惇希望他们不仅知道窗外之事,还要了解世界之事,成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读书人。
难以遏制的欢呼声响起,不知什么时候,拥挤在门外的学子们涌入,最热烈的掌声像是山呼海啸一般,久久不绝。
“愿总督大人体察民意,放宽思想钳制,另外——”陈惇举起报纸,道:“这是学生心血来潮弄出来的嗯……报纸,希望学政大人能允许在校内通行。”
明伦堂的这次辩论,似乎比安亭文会还要出名些,陈惇一连卖出去了两万多份报纸,还供不应求,印刷厂的工人已经招募到了三十七个人,仍然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着,当然陈惇许给他们的月薪也水涨船高起来。
连胡宗宪也问他要去了几张报纸,当然他现在留在苏州,而张经却回到了杭州督战——不久前圣谕下来,要张经即刻返回任战,而胡宗宪也在圣旨中提及,要他代替张经镇守苏州。
“你这上面说,”胡宗宪饶有兴致地指着最后一页的小角落:“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一经采用,即奉送润笔之资纹银一百两。这是真的吗?”
“真的,为了庆祝创刊嘛,”陈惇道:“以后这报纸的版面增多,肯定需要大量的稿件。说起来我还想开辟一个抗倭专栏,需要你的帮助。”
胡宗宪大感兴趣:“怎么帮助?”
“就是你们同倭寇作战,具体经过什么的,我想要第一手资料,”陈惇比划了一下,道:“会有一个纪实,让百姓特别清晰地了解到,你们是怎么打仗的。”
又或者,战地随军记者也可以,只不过在此之前,一定要先将报社发展起来。
陈惇如今仅仅依靠印刷厂的工人,所有的排版设计、采稿出稿都是和府学的同学们一起完成,虽然大家都兴致勃勃,但并非专业人士,提供都是业余的东西。陈惇办报社就是要有一个场地,汇集专业的人才,把这个前无古人的东西办起来。
两人绝口不提账目的事情,仿佛这件事情从未有过。
“文嘉先生到了!”陈惇已经看到了人影,当即下去相迎:“我的插画师来啦。”
说着回头做了个鬼脸:“本以为和文先生这么深厚的交情,他怎么也应该少我一点润笔费的,没想到熟人一点优惠也没有!唉,钱总是不够花啊,银子还没捂热呢,嗖嗖全没了!”
看着他敏捷轻快的背影,胡宗宪也不由自主一笑,仿佛也被感染了这样的心情。
当然陈惇说到做到,硬件软件都要做到最好,不仅找到了文嘉给他设计版面,而且还连哄带骗,又是威逼又是利诱地勒令王世望交出了家中闲置在库房里的那一套铜活字。
“东西放着不用,就是暴、殄、天、物、知道吗!”陈惇看着如今只能用神色来痛斥反抗他的王世望,哈哈大笑道:“当然咱也不是那种横征暴敛的人……你看,这一期的报纸上,选用了你的一篇文章,你也要出名了,回去拿给你家老太爷看,让他也高兴高兴吧!”
学宫报的飞速发展让陈惇都感到了吃惊,即使他知道报业这个东西就是历史的潮流,他只不过是顺流而下,但却也没想到会……怎么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仿佛历史上还从没有一样东西,能日进千里,也没有一样东西能有报纸这样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全学宫几乎每个人都订阅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期刊,而在下一期报纸来临前,全苏州议论的话题,全都围绕着报纸上的内容。
鉴于其巨大影响力,又是苏州本土第一份报纸,陈惇已经将学宫报正是更名为“苏州报”了,而学宫报变成了其副刊,当然还是“周报”而不是“日报”,不过八开的版面中,又顺应人情地开设了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越来越有泰州学派提倡的“百姓日用之道”了——这是唐顺之和何心隐看过之后做出的评价。
而报纸接到了越来越多的投稿,陈惇不得不又买了两间房子,专门用于放置各地的来信和随信而寄过来的厚厚的稿件,陈惇要求所有撰稿人必须将自己的地址都写得详细清楚,不然稿费寄不过去。当然其中很多人并不缺这一点稿费,主要是看到自己的文章家喻户晓,风闻全城,实在是特别得意的一件事。
所以王世望听到陈惇居然有这么大的福利给他,也幸福地露出了晕眩之色:“真的吗?”
“我去,”陈惇看得一阵恶寒:“要不要这么娘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陈惇搓着手臂火速离开了,徒留王世望还在原地风中凌乱。
“学生见过诸位师长,”陈惇只好敛衽行礼道:“见过总督大人。”
“原来是你,”张经认出了他来,冷哼一声道:“一个府学生,却不务正业,参与到府门公事之中,难道你不打算科举出仕,而要选择做一个劳于案牍的胥吏吗?”
“学生只是去衙门拜访震川先生的,”陈惇就道:“总督误会了。”
“我看你野心勃勃,很有参与政事的心思嘛,”张经扬起手中的报纸,道:“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
陈惇写这个本身就是为了驳斥张经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做好了有朝一日要面对他的打算,就道:“是我写的。”
虽然文章作者署名就在那里,但所有教职工并不肯深信这文章真的就是陈惇写的。毕竟他这样年轻,还这样“活泼好动,坐无定性”,却能写出这样厚重沉稳的文字,发出这样一针见血振聋发聩的声音。
偌大的明伦堂里,顿时一阵嘈杂的喧哗。
张经冷哼一声:“你写这文章,目的何在?”
“学生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驳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说,”陈惇道:“这就是目的。”
“是吗?”张经道:“学生不看圣贤书,反而要关心国事天下事了,要做什么,要像这次苏州叛乱一样,围攻知府衙门,煽动百姓造反吗?”
“学生围坐在府衙前,是和平的请愿活动,没有围攻,没有示威,而是平静申诉王秀才一家的冤屈,请求知府正视民意,驱赶游手无赖。”陈惇道:“中途一帮得了消息的游手聚集而来,不由分说殴打学生,造成一死数伤,而最后苏州百姓出于义愤,自发驱赶游手,又从何而来‘煽动’一词呢?”
“你倒会狡辩,”张经道:“学生不好好学习,却跑到府衙请愿,这是谁教他们的道理?”
“是古人所教,”陈惇直接道:“汉朝末年,汉哀帝当政时,朝政黑暗,民怨鼎沸。出身名儒的谏大夫鲍宣上书,痛陈百姓面临‘七亡、七死’,请求哀帝摒斥董贤等群小,拯救民生。哀帝无动于衷,御史以鲍宣大不敬为名,奏请加以死罪。消息传出来,天下都为鲍宣叫屈。京都太学里,有个叫王咸的博士弟子制作了大旗一面,高高扬起喊道‘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当下就有一千多个太学生响应。第二天太学生分作二路,一路等候在要道,待丞相孔光上朝的车驾经过时,一拥而上团团围住,声势汹汹诘责。另一路则到了皇宫外,上书给皇帝,要求开释鲍宣。最后朝廷终于下旨,免去了鲍宣的死罪。”
“北宋末年,宋徽宗沉醉于声色犬马,任用蔡京、童贯等六人主持军政要务。这六个本都是奸佞之徒,朝野愤而斥为‘六贼’。”陈惇道:“宣和七年,金兵大举南侵。六贼仍居高位,欲以主和。太学生陈东以大义感召同学,一起上书吁请清除六贼。尚书右丞李纲等大臣也都上奏,支持陈东之议,钦宗遂下诏将六贼处死流放。”
“至于本朝,也有一桩。”陈惇道:“英宗时期,太监王振祸国殃民,逮捕了北京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国子监一千多学生到宫门伏阙,前请求宽恕时勉。有个叫石大用的,上奏情愿自己代替受刑。学生们围聚在朝廷门口,呼声响彻殿庭。”
“你要说什么,”张经立刻抓住了陈惇的话:“你是说如今朝政黑暗,今上是汉哀帝、宋钦宗那样的昏君?”
“请张总督不要断章取义,”陈惇道:“学生是说,如果当时英宗有感于太学生之请,即刻诛杀王振,还会有之后的土木之变吗?如果当日学生在苏州府衙前被游手殴打的事情,能八百里加急传于朝野,皇上有感于此,能迅速召回织染太监,罢一切税法,还会有之后的民变吗?”
“如果张总督说学生有组织有目的,”陈惇道:“那目的也是希望能驱逐迫害苏州百姓的太监、游手,难道这和百姓的想法不是一致的吗?连朝廷都下了旨意,承认这次民变,是‘百姓出于义愤’,枭首了孙德田,为什么大人还觉得错在苏州百姓,错在学生呢?”
“我没有说错在你们,”张经怒道:“我是说你们应该安静读书,不要一有事就跳起来,这样能有几分心思学习,还怎么考试?”
陈惇暗道你总算把题目拉扯回来了,道:“学生是要所有读书人抬眼观天下之事,并没有说要他们干扰地方事物,时时刻刻路见不平一声吼啊。”
陈惇整篇文章的主旨在于,学生学的是圣人之学,怀的是济世之心,要培养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除了教他们道德文章,破题应试之外,还应该让他们了解国事民情,不同于一般汲汲钻营的禄蠹,而应常怀报国之心,心存高远之志。
“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民之老少。老人常思既往,少年常思未来。思既往,故生留恋之心;思将来,而有希望之心。”陈惇侃侃道:“少年锐意进取,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热血沸腾,他们肯做事、想立功,他们有追求、有理想,就好像清晨的太阳,世界终将属于他们。让他们埋首于案牍,专注于时文中,何异于折鹰隼之翅,不使高飞于空;损潜龙之角,不使奔腾于海。”
“有五十之少进士,人皆以为荣,我独以为哀。”陈惇道:“以其半生已过,皓首穷经,方一跃而登龙门,读五十年之书,还有五十年报效国家吗?做不了几年官儿,便‘官应老病休’矣!还有穷尽一生都无法中试的人,他们一辈子就什么也没有做,不立功,不立德,不立言!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既有大好之年华,当行不朽之功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陈惇道:“中流击水,革故鼎新,奋发有为,正此时矣!”
少年的最容易受到影响,少年时期塑造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生很难动摇。陈惇希望他们不仅知道窗外之事,还要了解世界之事,成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读书人。
难以遏制的欢呼声响起,不知什么时候,拥挤在门外的学子们涌入,最热烈的掌声像是山呼海啸一般,久久不绝。
“愿总督大人体察民意,放宽思想钳制,另外——”陈惇举起报纸,道:“这是学生心血来潮弄出来的嗯……报纸,希望学政大人能允许在校内通行。”
明伦堂的这次辩论,似乎比安亭文会还要出名些,陈惇一连卖出去了两万多份报纸,还供不应求,印刷厂的工人已经招募到了三十七个人,仍然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着,当然陈惇许给他们的月薪也水涨船高起来。
连胡宗宪也问他要去了几张报纸,当然他现在留在苏州,而张经却回到了杭州督战——不久前圣谕下来,要张经即刻返回任战,而胡宗宪也在圣旨中提及,要他代替张经镇守苏州。
“你这上面说,”胡宗宪饶有兴致地指着最后一页的小角落:“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一经采用,即奉送润笔之资纹银一百两。这是真的吗?”
“真的,为了庆祝创刊嘛,”陈惇道:“以后这报纸的版面增多,肯定需要大量的稿件。说起来我还想开辟一个抗倭专栏,需要你的帮助。”
胡宗宪大感兴趣:“怎么帮助?”
“就是你们同倭寇作战,具体经过什么的,我想要第一手资料,”陈惇比划了一下,道:“会有一个纪实,让百姓特别清晰地了解到,你们是怎么打仗的。”
又或者,战地随军记者也可以,只不过在此之前,一定要先将报社发展起来。
陈惇如今仅仅依靠印刷厂的工人,所有的排版设计、采稿出稿都是和府学的同学们一起完成,虽然大家都兴致勃勃,但并非专业人士,提供都是业余的东西。陈惇办报社就是要有一个场地,汇集专业的人才,把这个前无古人的东西办起来。
两人绝口不提账目的事情,仿佛这件事情从未有过。
“文嘉先生到了!”陈惇已经看到了人影,当即下去相迎:“我的插画师来啦。”
说着回头做了个鬼脸:“本以为和文先生这么深厚的交情,他怎么也应该少我一点润笔费的,没想到熟人一点优惠也没有!唉,钱总是不够花啊,银子还没捂热呢,嗖嗖全没了!”
看着他敏捷轻快的背影,胡宗宪也不由自主一笑,仿佛也被感染了这样的心情。
当然陈惇说到做到,硬件软件都要做到最好,不仅找到了文嘉给他设计版面,而且还连哄带骗,又是威逼又是利诱地勒令王世望交出了家中闲置在库房里的那一套铜活字。
“东西放着不用,就是暴、殄、天、物、知道吗!”陈惇看着如今只能用神色来痛斥反抗他的王世望,哈哈大笑道:“当然咱也不是那种横征暴敛的人……你看,这一期的报纸上,选用了你的一篇文章,你也要出名了,回去拿给你家老太爷看,让他也高兴高兴吧!”
学宫报的飞速发展让陈惇都感到了吃惊,即使他知道报业这个东西就是历史的潮流,他只不过是顺流而下,但却也没想到会……怎么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仿佛历史上还从没有一样东西,能日进千里,也没有一样东西能有报纸这样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全学宫几乎每个人都订阅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期刊,而在下一期报纸来临前,全苏州议论的话题,全都围绕着报纸上的内容。
鉴于其巨大影响力,又是苏州本土第一份报纸,陈惇已经将学宫报正是更名为“苏州报”了,而学宫报变成了其副刊,当然还是“周报”而不是“日报”,不过八开的版面中,又顺应人情地开设了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越来越有泰州学派提倡的“百姓日用之道”了——这是唐顺之和何心隐看过之后做出的评价。
而报纸接到了越来越多的投稿,陈惇不得不又买了两间房子,专门用于放置各地的来信和随信而寄过来的厚厚的稿件,陈惇要求所有撰稿人必须将自己的地址都写得详细清楚,不然稿费寄不过去。当然其中很多人并不缺这一点稿费,主要是看到自己的文章家喻户晓,风闻全城,实在是特别得意的一件事。
所以王世望听到陈惇居然有这么大的福利给他,也幸福地露出了晕眩之色:“真的吗?”
“我去,”陈惇看得一阵恶寒:“要不要这么娘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陈惇搓着手臂火速离开了,徒留王世望还在原地风中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