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了小黑,说不定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呢,不到最紧要那一刻是坚决不要用。
对襄樊战线的担忧回回炮是一方面,宋晨还担心一个地方,那就是樊城了。
鉴于他尴尬的身份,还有与吕文焕一系的关系并不好,提醒他们樊城的重要性会显得突兀,让人厌烦。
是的,宋晨真的这么做过,然后被一帮军爷冷嘲热讽,然后就没然后了,当然是没卵用的。
平心而论,吕文焕怎么说也是一位颇知兵事的将领,不用宋晨提醒,他也明白樊城的重要性。
只是吕文焕不知道是,宋晨可是穿越者,他清楚地蒙古的主力会进攻樊城,而不是他们预估的襄阳,不应该把大部分战力布置在那里。
宋成甚至建议应该在襄樊两城设置一条索道以防万一,这个建议像许多宋晨提过的一样,毫无悬念地被吕文焕给否决了。
不过吕文焕否决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一是两城的交通联系未被切断,樊城有两根巨大的铁索横在江面上,阻挡着蒙古舰船,这一段江面是掌握在他们手上。
无论你是要打襄阳还是樊城,两者可以互为犄角,互为支援,总之一句话你的索道很多余。
二是在二城之间设立索道,多了一层保险,总不会是什么坏事,但是望崖坡这边会把许多宝贵的运力耗在钢丝绳的运输上,现在每一箱物资对襄阳都是宝贵的。
宋晨无法反驳,客观地说,在兵事上他肯定不及经验丰富的吕文焕。
他是一个谦虚的穿越者,由于他的到来,历史河流的走向已经起了不小的变化,他也不知道蒙古的战略会不会产生什么变化,或许蒙古把主攻方向放在襄阳,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还好在宋晨的不厌其烦的劝说下,吕文焕又分了两千兵力过去,十几船补给,二百支一号,二十箱纸壳子弹过去,这是宋晨能做的极限了。
亦思马因与阿老瓦丁带着新训练的炮手,马不停蹄赶路,二十架回回炮终于在一个月内就送到了襄阳军营。
他们一进军营,这里就进行了最高规格的戒严,不知道的还以为蒙古大汗到了这里。
亦思马因主动提出架设一架巨石炮试射,以供大帅作战进行参考,他有自己的小心思,无非是想显摆显摆,让这里的各位将领见识见识它的威力。
这位蒙军统帅却摇了摇头,说他不想浪费一丝时间,巨石炮得到过大汗特别夸赞,他相信大汗的眼光,这些大块头拆装耗时耗力,最好就架设在战斗地点。
阿术问了问巨石炮的各种细节,听到射程时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亦思马因到中原后早就见惯了这种表情,不过百看不厌,说实话他真的喜欢看这种惊讶的神色。
这位大帅又提到了一种称为终结者一号的武器,说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巨石炮能在一号的射程之外,对敌形成有效的打击就成。
根据他对一号的描述,亦思马因做出了肯定的答复,一听到这个,元帅阿术立刻站立了起来,并再次问到。
亦思马因看着这位大帅炙热的眼神,知道这是个关乎身家性命的问题,平时八面玲珑的反而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了。
他自认为汉话学得还不错,但是谁知道汉话中的一步和他家乡话的一步有多大的区别,万一呢……
一直沉默不言的阿老瓦丁反而来救场,他又用他那蹩脚的汉话,很搞笑的腔调,替他说话。
想想平时没少嘲笑老友那半生不熟的汉腔,此时人家却用这半生不熟的汉腔替自己说话。
比划了半天,阿术终于明白了阿老瓦丁的意思,找一个地方进行测量,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阿术直夸这个方法棒,汉人有一句话叫,择日不如撞日,那么现在就去。
他甚至让大家化装成普通的士兵,也把他们二人带上,去敲定回回炮布置位置。
之前这位统领告诉他们宋人有一种武器,称为终结者一号,射程有足有三百步,必须把这个考虑进去。
听到这个,亦思马因、阿老瓦丁脸色都有点不好看了,既然敌方有这种三百步射程的武器,他们就必须设在三百步外,远远超过了他们预设的弓箭射程。
距离远了,威力自然要打一些折扣,这就他们的担心。
两人其实都有点不情愿,平时这种事情,都是由于手下人代劳的,而且他们的巨石炮下面都设置了滚轮,只是在使用时才会卸掉。
没有办法,既然大帅点名,不去也得去。
这里的城墙真是高大,足足有三丈高,这里的护城河也达到了两百步宽,不过管你再高的城墙,再宽的护城河,在巨石炮面前,都是可以摧毁的。
他们这一行人只有十多人,一走到前面,城墙上出现了二十多个拿着铁管的人,那个莫非就是一号,看起来不怎么样嘛,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厉害吗?
这两人见到了一场独具中原特色的骂战
“你们这群懦夫,可敢出来一战!”
“赶紧滚下来!”
“鞑子,有本事下来呀!”
这两个西域人直接绝倒,虽然他们的汉话并不太好,也清楚两边在对骂,更没有想到,连阿术这位主帅也参与到骂战之中去了。
阿术大骂一通之后,心情颇为舒畅,给两个已经石化的西域人解释道。
他们每天都会在城下进行‘骂战’,一是刺激敌人出战,打击对方士气,其实这一条已经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二是刺探对方的虚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的例行骂战,可以迷惑宋人,让他们可以大大方方在这里进行布置。
两人选了地点之后,阿术一看绝对在一号的射程之外,这位蒙古统帅大喜,连问他们三遍,在他们选的位置上,能否对城墙形成有效的打击。
每回回答都是肯定的,亦思马因还用了他们炮匠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听起来令人信服。
阿术才抚掌大笑,稳了!
对襄樊战线的担忧回回炮是一方面,宋晨还担心一个地方,那就是樊城了。
鉴于他尴尬的身份,还有与吕文焕一系的关系并不好,提醒他们樊城的重要性会显得突兀,让人厌烦。
是的,宋晨真的这么做过,然后被一帮军爷冷嘲热讽,然后就没然后了,当然是没卵用的。
平心而论,吕文焕怎么说也是一位颇知兵事的将领,不用宋晨提醒,他也明白樊城的重要性。
只是吕文焕不知道是,宋晨可是穿越者,他清楚地蒙古的主力会进攻樊城,而不是他们预估的襄阳,不应该把大部分战力布置在那里。
宋成甚至建议应该在襄樊两城设置一条索道以防万一,这个建议像许多宋晨提过的一样,毫无悬念地被吕文焕给否决了。
不过吕文焕否决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一是两城的交通联系未被切断,樊城有两根巨大的铁索横在江面上,阻挡着蒙古舰船,这一段江面是掌握在他们手上。
无论你是要打襄阳还是樊城,两者可以互为犄角,互为支援,总之一句话你的索道很多余。
二是在二城之间设立索道,多了一层保险,总不会是什么坏事,但是望崖坡这边会把许多宝贵的运力耗在钢丝绳的运输上,现在每一箱物资对襄阳都是宝贵的。
宋晨无法反驳,客观地说,在兵事上他肯定不及经验丰富的吕文焕。
他是一个谦虚的穿越者,由于他的到来,历史河流的走向已经起了不小的变化,他也不知道蒙古的战略会不会产生什么变化,或许蒙古把主攻方向放在襄阳,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还好在宋晨的不厌其烦的劝说下,吕文焕又分了两千兵力过去,十几船补给,二百支一号,二十箱纸壳子弹过去,这是宋晨能做的极限了。
亦思马因与阿老瓦丁带着新训练的炮手,马不停蹄赶路,二十架回回炮终于在一个月内就送到了襄阳军营。
他们一进军营,这里就进行了最高规格的戒严,不知道的还以为蒙古大汗到了这里。
亦思马因主动提出架设一架巨石炮试射,以供大帅作战进行参考,他有自己的小心思,无非是想显摆显摆,让这里的各位将领见识见识它的威力。
这位蒙军统帅却摇了摇头,说他不想浪费一丝时间,巨石炮得到过大汗特别夸赞,他相信大汗的眼光,这些大块头拆装耗时耗力,最好就架设在战斗地点。
阿术问了问巨石炮的各种细节,听到射程时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亦思马因到中原后早就见惯了这种表情,不过百看不厌,说实话他真的喜欢看这种惊讶的神色。
这位大帅又提到了一种称为终结者一号的武器,说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巨石炮能在一号的射程之外,对敌形成有效的打击就成。
根据他对一号的描述,亦思马因做出了肯定的答复,一听到这个,元帅阿术立刻站立了起来,并再次问到。
亦思马因看着这位大帅炙热的眼神,知道这是个关乎身家性命的问题,平时八面玲珑的反而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了。
他自认为汉话学得还不错,但是谁知道汉话中的一步和他家乡话的一步有多大的区别,万一呢……
一直沉默不言的阿老瓦丁反而来救场,他又用他那蹩脚的汉话,很搞笑的腔调,替他说话。
想想平时没少嘲笑老友那半生不熟的汉腔,此时人家却用这半生不熟的汉腔替自己说话。
比划了半天,阿术终于明白了阿老瓦丁的意思,找一个地方进行测量,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阿术直夸这个方法棒,汉人有一句话叫,择日不如撞日,那么现在就去。
他甚至让大家化装成普通的士兵,也把他们二人带上,去敲定回回炮布置位置。
之前这位统领告诉他们宋人有一种武器,称为终结者一号,射程有足有三百步,必须把这个考虑进去。
听到这个,亦思马因、阿老瓦丁脸色都有点不好看了,既然敌方有这种三百步射程的武器,他们就必须设在三百步外,远远超过了他们预设的弓箭射程。
距离远了,威力自然要打一些折扣,这就他们的担心。
两人其实都有点不情愿,平时这种事情,都是由于手下人代劳的,而且他们的巨石炮下面都设置了滚轮,只是在使用时才会卸掉。
没有办法,既然大帅点名,不去也得去。
这里的城墙真是高大,足足有三丈高,这里的护城河也达到了两百步宽,不过管你再高的城墙,再宽的护城河,在巨石炮面前,都是可以摧毁的。
他们这一行人只有十多人,一走到前面,城墙上出现了二十多个拿着铁管的人,那个莫非就是一号,看起来不怎么样嘛,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厉害吗?
这两人见到了一场独具中原特色的骂战
“你们这群懦夫,可敢出来一战!”
“赶紧滚下来!”
“鞑子,有本事下来呀!”
这两个西域人直接绝倒,虽然他们的汉话并不太好,也清楚两边在对骂,更没有想到,连阿术这位主帅也参与到骂战之中去了。
阿术大骂一通之后,心情颇为舒畅,给两个已经石化的西域人解释道。
他们每天都会在城下进行‘骂战’,一是刺激敌人出战,打击对方士气,其实这一条已经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二是刺探对方的虚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的例行骂战,可以迷惑宋人,让他们可以大大方方在这里进行布置。
两人选了地点之后,阿术一看绝对在一号的射程之外,这位蒙古统帅大喜,连问他们三遍,在他们选的位置上,能否对城墙形成有效的打击。
每回回答都是肯定的,亦思马因还用了他们炮匠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听起来令人信服。
阿术才抚掌大笑,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