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几天的皇帝还挺好说的,想了想觉得这很有可能跟水泥厂的事情有关系。
上次李世民提过要官办水泥厂之后,他就将事情告知了郑满意。
一个皇帝一个商人这事情还有不成的,最终水泥厂的相关资料售价十万贯钱,并且还出人出力来进行全程水泥窑的建造,就连砖厂也是如此,前提是建材商会按照及其优惠的价格分销朝廷生产的水泥,根据市场行情优惠价格还可以稍做调整。
条件是极为有弹性了,水泥的配方卖出的钱不多,但是按照优惠价格分销水泥这可是赚钱的,郑满意是聪明人知道私人雇工的成本与工部生产的成本相差很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直接分销朝廷的水泥赚到钱还要更多一些,只是客观上来讲,朝廷的水泥大部分将会用在大唐的城市建设上,投入市场的部分肯定不会别建材商会多。
郑满意也不担心朝廷不卖水泥,这么大的利润除非国库的钱多到已经装不下了,身为一个商人更懂得如何取舍,既然朝廷想要那就用一些条件来尽量找回损失就是了。
李世民倒是花了一点钱就拿到了水泥配方,这可是日进斗金的产业,他能不高兴么。
元善猜测今天的事情或许跟这实际的利益有关,亦或者不是都无所谓。
听到高士廉这样说,元善不置可否,他还能说些什么。
“高尚书,科考的事情还要仰仗您。”元善道。
“陛下既然要选拔人才,身为臣子自然会竭尽全力。”高士廉道。
见到高士廉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就知道科考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忽然想到貌似他小弟不就是这位大佬的三子么,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做大哥的怎么能不罩着小弟呢。
攀关系吧,还不得不称高士廉为叔叔,要知道这样叫是将他说的年轻了,比起一群大佬来说年纪稍长,称呼舅爷也不为过,只是从辈分上论要真开口叫那也是犯了忌讳的,毕竟没有亲属关系,还是称呼叔叔较为稳妥显得亲近又不唐突。
“纯行叫我一声大哥,见他整日无事游荡终究不是个事,这次陛下同意增开新的学科,不如叫纯行也来读书,毕业后就算不为官也能有人生富贵,不知道高叔叔意下如何。”元善突然说道。
突然转移话题,高士廉一听提及家中三子眼睛就是一亮,高纯行平时什么德行他作为父亲是非常了解的,不喜欢读书整日就是到处游荡,跟狐朋狗友玩的是昏天暗地。
奈何家中儿子众多也不好管束,任其发展,但是身为父亲怎么可能不为子女着想,而且又是个儿子也是家中香火,挺到元善所说他瞬间想的事情就比较多了。
元善官至仆射,手上掌控着经发部,权力通天,虽然负责的是商业但是不从地位上来讲,跟着他混个一生富贵也毫无问题,再说若是能够让高纯行到经发部任职,那也算是步入了朝堂。
再看经发部内的官员可都是精英人才,就连皇帝陛下都想要挖人呢,上次听陛下还提及经发部那个叫马周的主事,据说是有宰相之才。
要不是关乎经发部的发展恐怕那人早就委以重任了。
自家的三儿子什么情况,他是知道的,于是淡定的问道:“哦,原来你与纯行还有接触,能够为他着想看来你们之间是真的交情,只是三子天性洒脱不喜学习,想要让他学习可算是强求了。”
“高叔叔,虽然我认识纯行的时间不长,但却是有不同的看法,纯行虽然放荡不羁但是为人仗义,性格豪爽从德行方面来说是个爽朗洒脱之人,加上能言善辩,思维开阔从智慧来说是懂得随机应变的机智之人,看似无所事事整天四处游荡更是说明精力过剩,身体强健,若是能够善加引导日后定能有所作为。”元善道。
“你真如此认为?”高士廉惊奇的问道。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释,对于三子他都有些要放弃的意思了,毕竟他身居高位,身份显贵,家中的其他儿子如今也是有所作为,任由三子逍遥快活也是想放任,毕竟他是看透了人间泠暖世态炎凉,让三子做一个快乐的人无妨。
但是此时此刻他的想法变了,既然能够让三子有所事事,有一个好的人生,他作为父亲怎么能够不关心,不在意。
“当然,高叔叔,培养人才我是认真的。”元善道。
“好,元仆射为大唐培养人才,敢为天下先,既然如此老夫当助你一臂之力,为了大唐繁荣昌盛,万不能让魑魅魍魉之辈捣乱。”高士廉道。
元善自以为脸皮很厚了,但是跟这些大佬一比较,完全就不够看啊,心说还要虚心学习。
人才培训学校照办,只是在商贸中心的大楼内,招生规模再次扩大,除了经发部吏部的人在经过筛选之后也被挑选过来加入处理学校的事宜。
一时之间,蓝田人才监的名声都快赶超国子监,崇文馆,弘文馆的声势,主要是人才监的规模很大,招收生源理论上并无限制。
再有这个人才监并不是朝廷开班的学校,全名其实叫蓝田人才培训学校,只是吏部介入之后才被称为监的,这样也是符合大唐的名臣风格。
而崇文馆,弘文馆这些,招收的生源非常的少,可以说都是高级学校,真的是贵族中的贵族学校,普通人根本就无法企及,所以显得很低调。
崇文馆,招生二十人,是专门皇太子读书的地方,皇后级别相关子弟读书的地方,可谓是最高贵族学校,还是一个皇家图书馆。
弘文馆招生三十八人,生源都是皇亲国戚,一品官、宰相和功臣的子弟读书的地方,本身馆内还有负责校队突出的职权,算是次等贵族学校。
国子监则是官办最高学府,招生三百人,皆是大臣子弟,学科分为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现在有多了一个蓝田人才监,招生原则上无限制,要求适龄男丁为入学标准,学制三年,分专科各项新增学科,入学者无出身,高低之分,学业成绩主要由校内考核,招聘任用不限于科考成绩。
? ?希望读者们能够多多支持,求打赏,求收藏,推荐票,给几张月票吧!
?
????
(本章完)
上次李世民提过要官办水泥厂之后,他就将事情告知了郑满意。
一个皇帝一个商人这事情还有不成的,最终水泥厂的相关资料售价十万贯钱,并且还出人出力来进行全程水泥窑的建造,就连砖厂也是如此,前提是建材商会按照及其优惠的价格分销朝廷生产的水泥,根据市场行情优惠价格还可以稍做调整。
条件是极为有弹性了,水泥的配方卖出的钱不多,但是按照优惠价格分销水泥这可是赚钱的,郑满意是聪明人知道私人雇工的成本与工部生产的成本相差很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直接分销朝廷的水泥赚到钱还要更多一些,只是客观上来讲,朝廷的水泥大部分将会用在大唐的城市建设上,投入市场的部分肯定不会别建材商会多。
郑满意也不担心朝廷不卖水泥,这么大的利润除非国库的钱多到已经装不下了,身为一个商人更懂得如何取舍,既然朝廷想要那就用一些条件来尽量找回损失就是了。
李世民倒是花了一点钱就拿到了水泥配方,这可是日进斗金的产业,他能不高兴么。
元善猜测今天的事情或许跟这实际的利益有关,亦或者不是都无所谓。
听到高士廉这样说,元善不置可否,他还能说些什么。
“高尚书,科考的事情还要仰仗您。”元善道。
“陛下既然要选拔人才,身为臣子自然会竭尽全力。”高士廉道。
见到高士廉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就知道科考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忽然想到貌似他小弟不就是这位大佬的三子么,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做大哥的怎么能不罩着小弟呢。
攀关系吧,还不得不称高士廉为叔叔,要知道这样叫是将他说的年轻了,比起一群大佬来说年纪稍长,称呼舅爷也不为过,只是从辈分上论要真开口叫那也是犯了忌讳的,毕竟没有亲属关系,还是称呼叔叔较为稳妥显得亲近又不唐突。
“纯行叫我一声大哥,见他整日无事游荡终究不是个事,这次陛下同意增开新的学科,不如叫纯行也来读书,毕业后就算不为官也能有人生富贵,不知道高叔叔意下如何。”元善突然说道。
突然转移话题,高士廉一听提及家中三子眼睛就是一亮,高纯行平时什么德行他作为父亲是非常了解的,不喜欢读书整日就是到处游荡,跟狐朋狗友玩的是昏天暗地。
奈何家中儿子众多也不好管束,任其发展,但是身为父亲怎么可能不为子女着想,而且又是个儿子也是家中香火,挺到元善所说他瞬间想的事情就比较多了。
元善官至仆射,手上掌控着经发部,权力通天,虽然负责的是商业但是不从地位上来讲,跟着他混个一生富贵也毫无问题,再说若是能够让高纯行到经发部任职,那也算是步入了朝堂。
再看经发部内的官员可都是精英人才,就连皇帝陛下都想要挖人呢,上次听陛下还提及经发部那个叫马周的主事,据说是有宰相之才。
要不是关乎经发部的发展恐怕那人早就委以重任了。
自家的三儿子什么情况,他是知道的,于是淡定的问道:“哦,原来你与纯行还有接触,能够为他着想看来你们之间是真的交情,只是三子天性洒脱不喜学习,想要让他学习可算是强求了。”
“高叔叔,虽然我认识纯行的时间不长,但却是有不同的看法,纯行虽然放荡不羁但是为人仗义,性格豪爽从德行方面来说是个爽朗洒脱之人,加上能言善辩,思维开阔从智慧来说是懂得随机应变的机智之人,看似无所事事整天四处游荡更是说明精力过剩,身体强健,若是能够善加引导日后定能有所作为。”元善道。
“你真如此认为?”高士廉惊奇的问道。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释,对于三子他都有些要放弃的意思了,毕竟他身居高位,身份显贵,家中的其他儿子如今也是有所作为,任由三子逍遥快活也是想放任,毕竟他是看透了人间泠暖世态炎凉,让三子做一个快乐的人无妨。
但是此时此刻他的想法变了,既然能够让三子有所事事,有一个好的人生,他作为父亲怎么能够不关心,不在意。
“当然,高叔叔,培养人才我是认真的。”元善道。
“好,元仆射为大唐培养人才,敢为天下先,既然如此老夫当助你一臂之力,为了大唐繁荣昌盛,万不能让魑魅魍魉之辈捣乱。”高士廉道。
元善自以为脸皮很厚了,但是跟这些大佬一比较,完全就不够看啊,心说还要虚心学习。
人才培训学校照办,只是在商贸中心的大楼内,招生规模再次扩大,除了经发部吏部的人在经过筛选之后也被挑选过来加入处理学校的事宜。
一时之间,蓝田人才监的名声都快赶超国子监,崇文馆,弘文馆的声势,主要是人才监的规模很大,招收生源理论上并无限制。
再有这个人才监并不是朝廷开班的学校,全名其实叫蓝田人才培训学校,只是吏部介入之后才被称为监的,这样也是符合大唐的名臣风格。
而崇文馆,弘文馆这些,招收的生源非常的少,可以说都是高级学校,真的是贵族中的贵族学校,普通人根本就无法企及,所以显得很低调。
崇文馆,招生二十人,是专门皇太子读书的地方,皇后级别相关子弟读书的地方,可谓是最高贵族学校,还是一个皇家图书馆。
弘文馆招生三十八人,生源都是皇亲国戚,一品官、宰相和功臣的子弟读书的地方,本身馆内还有负责校队突出的职权,算是次等贵族学校。
国子监则是官办最高学府,招生三百人,皆是大臣子弟,学科分为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现在有多了一个蓝田人才监,招生原则上无限制,要求适龄男丁为入学标准,学制三年,分专科各项新增学科,入学者无出身,高低之分,学业成绩主要由校内考核,招聘任用不限于科考成绩。
? ?希望读者们能够多多支持,求打赏,求收藏,推荐票,给几张月票吧!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