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司马家的回乡避难,颍川荀家的迁徙之路,则更为遥远。
    自古以来,每逢遭遇乱世,一些有远见的家族便会举族迁徙,去到一个相较安稳的地方,等到战乱过去或是天下太平,再重返祖籍。
    这也是世家千年的传承之道。
    颍川荀家也不例外。
    诸侯发起讨董檄文时,荀彧便料到天下必将大乱。颍川又是四战之地,一旦开打,战火烽烟绝不会少,故而应及早离去,避难冀州。
    于是,荀彧将想法与当地百姓说了,然则乡人们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等到荀彧动身时,依旧无人相随,荀彧只好独自将宗族迁往冀州避难。
    从颍川到冀州,需穿插整个陈留,渡浊河,进入魏郡,方可抵达冀州。
    听起来很简单,可此行所花费的时间,起码一年以上。
    还没走出陈留,荀彧便听到了诸侯联军退兵的消息。
    他为此不由得叹息一声:人虽众,却不能齐心。
    自取败亡也!
    不久,兄长荀谌找到荀彧。
    知道荀家要牵往冀州,冀州刺史韩馥大为高兴,韩馥本就是颍川人,心中对人才辈出的荀家也是格外尊崇,所以专门派了从事荀谌来作为接应。
    其弦外之音,同样不言而喻,希望荀家能够留在冀州,为他效力。
    荀彧对此微微一笑,他告诉兄长,韩馥此人虽为一州刺史,但性情懦弱,善妒猜忌,实乃庸才一个,早晚为他人所败,非是良主。
    对于弟弟的一针见血,作为冀州从事的荀谌表示极为赞同。所以他要给荀彧推荐的明主,并非韩馥,而是诸侯讨董的盟主——渤海太守袁绍。
    什么百年难遇之英主、河北之雄豪、天下众望所归之人、社稷肱骨之臣,荀谌全都用在了袁绍身上,夸得天花乱坠。
    看着兄长滔滔不绝的模样,荀彧面带微笑,心中却是轻轻摇头。
    明面上吃着韩馥的俸禄,背地里却和袁绍勾搭上了。
    这种行为,实在有些不耻。
    更何况,袁绍也没有荀谌夸得那么好。至少,这次诸侯讨董,袁绍这个盟主就很让荀彧失望,过于优柔寡断,数次贻误战机。
    这样的主公,或许能靠名气有所建树,但绝对不会是争锋的最后赢家。
    荀彧所期冀的明主,其实也很简单,胸怀坦荡,愿以天下为己任,匡扶汉室朝廷,上报天子下安黎庶,身体力行,为百姓苍生,开万世太平。
    如此,他便甘心相随。
    只是这样的人物,暂时还没遇到罢了。
    …………
    这一日,迁徙的族人刚过济阳。
    后方便有驿卒赶来,将一封书信恭敬交到荀彧手中。
    “荀公子,有您的书信。”
    荀彧伸手接过的同时,态度谦和的向那驿卒小哥道了声谢。
    驿卒顿觉受宠若惊,连道不敢。
    像他这样地位卑贱的人,是当不起荀家公子一声谢的。
    看完书信,荀彧眉心向下微微沉了几寸。
    旁边的兄长荀谌发现异常,每当荀彧露出这个表情的时候,就说明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文若,出了何事?”
    荀谌低声询问。
    荀彧没说,只是将信简递了过去,脑海里思索起应对之策。
    信简上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出自叔父荀爽的笔迹,只有最后一段有所不同,字迹潦草,透着狠戾,明显是后来添上去的。
    然则就是这最后一段,威胁意味十足。
    言外之意约莫就是,如果一月之内荀彧不到洛阳,那他就可以做好给荀爽和荀家其他人收尸的准备。
    赤果果的威胁。
    看完信简的荀谌神色气愤,直言不讳的告诉他这个弟弟:“文若,这显然是董贼设下的圈套,你不能去!”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此去危险重重。
    荀彧当然知道,但他不能不去。
    这就是阳谋。
    如果不去,叔父以及家人就会有命悬一线。董卓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仁义道德可言,只要忤了他的意思,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董贼这厮,太卑鄙了!”
    得知荀彧决心要去往洛阳,荀谌咬牙恨恨。
    迁徙队伍歇了一阵,准备重新上路时,荀彧主动脱离了队伍,他乘上一匹枣红色的大马,同荀谌拱了拱手:“此去冀州,还有较远距离,接下来的路,就劳烦兄长带队了。”
    族人见状,有些不解,问荀彧去往何处。
    荀彧没说,他肯定不会把族人送去洛阳,自己入虎口也就罢了,不能牵连这些无辜的长辈族人。
    “文若,要不然再想想,兴许会有其他办法。”
    荀谌再三挽留。
    面对兄长的好意,荀彧微微摇头。
    这是死局,无招可破,只有他去,棋局才能得活。
    与族人告别之后,荀彧勒马回头,只身一人,朝着洛阳方向疾驰而去。
    至于信简末尾提到的郭嘉,荀彧只当没有看见。
    从济阳到洛阳,快马也就二十天的功夫。
    荀彧怕董卓等不耐烦,一路上未做太多歇息,几乎马不停蹄。只用了十来天的时间,便已成功抵达洛阳。
    入城之后,荀彧直接去了荀爽的司空府邸。
    见到风尘仆仆而来的荀彧,老司空荀爽心里无比欣慰的同时,神色也不禁有些感慨,拉着荀爽的手腕,忍不住叹息一声:“贤侄,你不该来的,是老夫连累了你啊!”
    荀爽越说越是懊恼,情急之下,面色潮红,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荀彧见状,唯恐荀爽发生意外,赶忙将他扶到位置坐下,又贴心的给老叔抚了抚背,让胸口顺气一些,直到荀爽气息缓和不少后,才好言说道:“叔父,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我是您的侄儿,您小时候对我也有教导之恩,我岂能置您于险境不顾?”
    荀彧的这番回答,荀爽固然高兴,但也同样担心:“那董卓是吃人的恶虎,你此番前来,必是以身饲虎!”
    侄儿的脾性,荀爽多少有些了解,刚正守节,不擅阿谀奉承,而董卓呢,只喜欢听好话,稍不留神,荀彧就可能惹毛董卓。
    而惹毛董卓的下场,不用想都知道。
    荀彧本人对此倒不甚在意。
    既来之,则安之。
    若命中真有此劫,逃是逃不掉的。

章节目录


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回头大宝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回头大宝剑并收藏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