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在怀疑,实用对仙人洞的了解应该比想象中还要深,但他并没有将他所知的信息全都告诉我。
    一到酒店,老韩就十分热情地跑来迎接我们,黄玉忠一看到有个胖子一边喊着我的名字一边冲出酒店大门,立即变得警觉起来:“他怎么知道这两辆车是咱们的?你刚才又没告诉他车牌号。”
    我就笑了:“你看看现在几点了,除了咱们,睡这么晚跑到县城里来住店啊。再说车牌号都是渤海湾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说话间,老韩已经跑到李淮山的车跟前了,李淮山摇下车窗来和他聊了两句,他又笑呵呵地到了我这边。
    我摇下窗户问老韩:“这家店你熟吗?”
    老韩用很快的语速说:“不大熟,咋啦?”
    我笑了笑,说没什么。
    如果这家店的老板也是行内人,我就直接带着大小黑和铁锤上楼了,可如果不是,大小黑就只能睡车里了。
    主要是行李箱和背包现在都是满的,实在容不出空间来装他们了。
    上了楼,老韩先把我们领进房间,又拿了一早准备好的麻鸭和起酥火烧来招待我们,我说夜宵可以等一等再吃,大家先坐下来聊聊仙人洞的情况。
    老韩说边吃边聊。
    随后我就召集了所有人,在我和吴林的房间里摆开了地宴,走了这么远的路,说实话大家都饿了,先狼吞虎咽地吃了一阵,我才开始向老韩询问仙人洞的事儿。
    我先问老韩:“仙人洞那边你也过去了吧?”
    “那可不,”老韩的语速格外快,声音也格外响:“就是我和我的几个弟兄一块儿找到它的,垄山遗址那边我们也去了。”
    既然他去过,那就好说了。
    我说:“垄山遗址你们也去了?”
    “去了,那地方现在就是个洼地,里头有水,浑得很呢。我当时还找人到水底摸了摸情况,你们猜怎么着?全是深不见底的黑泥巴,要想从水洼里打个洞直接进地下,根本没戏。”
    听他这意思,他应该知道我们这次的目标就是垄山遗址下方的东西,实用对他还真是知无不言啊。
    我接着问道:“仙人洞你们进去了吗?”
    老韩叹口气:“进是进了,可没敢走太深,那洞里蹊跷得很,大洞套着小洞,小洞里头全是岔路,稍微走深一点准迷路。对了,仙人洞附近的两片山,风水都是被人动过的,我给石头发了照片,他说那地方的风水可能是按照八门遁甲布置出来的,不过他也看不出具体的道道来。哦,石头还说了,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到时候我带你过去看看,说不定你能看出个一二三来。”
    这么长一段话,老韩也就是用了二十多秒钟就说完了。
    我花了一点时间回顾他说的话,才完全明白他的意思,随口问了句:“石头是谁?”
    老韩说:“就是石庸。”
    实用的原名就是石庸,我没听错,老韩当时的发音就是一个二声一个平声,他说的,就是“石庸”。这年头知道实用原名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估计,老韩和他可能是多年的老交情。
    在这之后,我又和老韩商量了一下进山的路线,老韩建议我先去垄山遗址那边看看,然后再去找仙人洞,而且不建议我明天立即开拔,最好能等到后天再行动,我全都答应了。
    既然老韩是实用的老朋友,那在我看来,他就完全值得信赖。
    第二天,我带着大家在商城县转了转,购置了一些当地的特产。到了第三天早晨,老韩很早就来找我,说现在动身的话,下午三四点就能离开垄山水洼,朝仙人洞方向进发了。
    本来我以为,他建议今天才行动,是想让我们这些疲于奔波的人先休整一天,可当老韩说道下午三四点就能离开水洼的时候,我觉得他的语气很得意,就觉得这里头可能还有别的门道。
    虽说垄山的遗址就在商城县属地,可事实上那个地方离县城还是很远的,我们先是沿着省道一路南行,从达权店镇下了省道以后,基本上全程都是村路和山路,难走得很,后来甚至不得不将车放在沿路的村子里,徒步上路,一直到了中午一点多才抵达目的地。
    这一路上,老韩时常要抬头看看天,吆喝一声:“这两天日头的确好,后头的路肯定好走。”
    因为老韩走在队伍前面,我在后面殿后,离他实在太远,也没机会问他为什么老要观望一下天色。
    一直到了目的地,我才逮住机会问老韩,日头好不好,和接下来的路好不好走有什么关系。
    老韩笑着说:“前阵子山里下雨,日头要是不好,路上的泥干不了。其实吧哈,就算没下雨,日头不好,咱也找不到仙人洞。”
    我不禁纳闷:“这话是怎么说的?”
    老韩摆摆手:“我跟你也解释不清,到时候你一看就明白了,你是行家,肯定比我看得明白。”
    我笑着叹气:“还神神秘秘的。”
    老韩说:“没啥神秘不神秘的,我真的是解释不清楚啊。”
    说着,他就从背包里拿出一根折叠杆子,指着远处说:“那段墙后面就是水洼,必须把头伸到墙那边才能看见。”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就见二十米外的草丛里立一段用鹅卵石垒起来的矮墙,墙高也就是两尺左右,由于野草挡住了大部分墙体,看不出这道墙究竟有多长。
    老韩带着我凑到墙跟前看了看,用来砌墙的鹅卵石都是用特制的米浆贴合起来的,我耸了耸鼻子,从墙面上散发出的清香判断,它应该就是永乐年间的产物。
    应该是当年姚广孝受朱棣之命来到的河南的时候,建起了这道卵石墙。
    在墙体的另一侧,就是老韩提到的水洼,确切地说应该是水潭,潭口大概有半个足球场大小,潭水非常清澈,潭底的颜色是一种类似于青苔的蓝绿色。
    老韩将伸缩杆拉开,俯下身子将杆头扎入了潭底,等他将杆子抽上来的时候,就见两米长的伸缩杆上沾满了泥,那些泥巴看起来就像是粘稠的墨鱼汁一样,呈现出油腻的黑色。
    “底下全是这样的东西,先前我们扎了一根三十米长的管子,都没扎到底。”老韩一边用卫生纸将伸缩杆上的泥擦净,一边对我说。
    我朝着四下里看了看,问他:“你们勘探过附近的土壤吗,有没有发现类似的黑土?”
    “勘探过了,别的地方土质都正常,就这个洼里的泥是黑的。”
    “这道墙有年头了吧,竟然一直没倒塌,也没有人为破坏的痕迹,也是奇了。”
    “最近的村子离这儿也有十几里路,加上这地方就是个迷魂岭,村民根本过不来,咋破坏呀。”
    过来从山路上走的时候,我确实感觉这一带的风水有点问题,但也只是感觉而已,看不出什么门道来。听老韩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这段路上的风景其实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重复,我们在一百米外看到的风景,和一千米外的风景就是一样的,只不过最初我也没往迷魂阵这方面想,所以才没看出门道来。
    不管怎么说,既然我不能在第一时间看穿这里的风水布局,就说明做下这些布置的人,其风水造诣远在我之上。
    这时老韩又开口道:“更奇的是,这里的迷魂阵是自然形成的。”
    “自然形成的?”
    “对啊,自然形成的,我和几个弟兄在这一代观察了很久,这里的风水没有人为改动的痕迹,就是自然形成的,而且是在一千五百年前突然形成的。”
    “这话又是怎么说的,什么叫突然形成的?”
    “我和弟兄们研究了一下这一带的树,很多树看起来也就是三四十年的岁数,可实际上都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岁数了,你说怪不怪,这些树光长年轮,就是不长粗,不长长。我有个兄弟是地质队的,他查了查这一代的土质、岩层,我对那些东西不大懂,不过听他说,这里的山啊、溪啊,一千五百年之前都不存在,都是在一场剧烈的地壳变动中形成的。”
    我问他:“这种说法靠谱吗?”
    老韩很坚定地点一下头:“靠谱,我那弟兄特别靠谱。”
    一千五百年前,正好就是梁朝时期,换句话说,垄山突然消失的时候,这一代的地质、风水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动。
    这一切,会不会都是因为洛成己的棺材和尸首被沉入垄山水潭底引起的。
    一具尸体、一口棺材,竟能引起地壳变动,甚至让风水自行衍生出一个迷魂局,这种事简直闻所未闻。
    再者,如此剧烈的地址变动,为什么在古籍上没有相关记载?
    难道说,这场变动发生于无声无息之间,根本没有人知道。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就已经完全超出自然灾害的范畴了,简直就是神迹。
    我问老韩:“老韩,依你看,这道卵石墙有什么用?”
    老韩也有点不确定:“拿来粘石的米浆里混了糯米,不都说糯米镇邪嘛,估计这道墙就是用来镇邪的吧。”

章节目录


幽冥通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人面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人面鲎并收藏幽冥通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