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
    御史台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们,一个个轮番上阵,围绕着“岁举制”和“中正制”,花样百出的各种对骂。
    皇帝项燕然百无聊赖,听的有些犯困。
    这些对骂,他已经听了半个月,耳朵都起茧子。
    众朝臣们就不能来点新鲜的骂法?
    或者干脆一点,拿出个结果来也行!
    年仅十四岁的太子项天歌,正经危坐在太子座席上,却是津津有味,充满了好奇。
    他原本觉得跟自己无关,是两派朝臣的争斗,自己只是来看一场大朝争的热闹。
    可是被小昏侯一番“教唆”,忽然想看两派官员的站队立场。他不由仔细听,仔细品,这两派官员的意图。
    太子惊喜的发现,自己居然看懂了。
    两派官员所争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举荐权”。
    谁有资格来举荐举子参加殿试?!
    按照之前的“岁举制”,只有王侯公卿和二千石以上官员方,有举荐的权力。
    他们几乎清一色都是门阀勋贵派,或者是郡县的顶级豪族,占据了大楚官员的绝大部分。
    而儒派官员对此极为不满,提出改制,要用“中正制”——以当世大儒为中正官,来取代王侯和二千石以上官员,举荐人才参加殿试,入朝为官。
    如此,才能让更多的儒生,进入朝堂。
    依然是举荐制。
    只是举荐权换了人。
    这涉及到巨大利益的转移,从门阀勋贵让渡给儒派。
    门阀勋贵派自然不会轻易的让渡出这庞大的利益,他们又不傻,凭什么要把自己手里的举荐权,让给大儒。
    御史台这一波气势汹汹的冲锋,再次被丞相府众官员们给无情的挡了回去。
    以金陵十大门阀为核心的丞相府,根基太过深厚。三公九卿级的高官,至少占了十一个之多。
    从谢胡雍主相、李荣太尉、王肃副相、太常卢梓、郎中令崔浩然、大农令杨褚、少府萧恭望...哪个不是王侯门阀?
    仅有御史大夫孔寒友一人,是儒派官员领袖。
    任由御史台如何叫骂,丞相府这边一口咬着反对改革祖制。
    儒派的根基在大楚郡县的中底层,在朝堂上势单力孤,根本无法撼动门阀勋贵。
    太子项天歌琢磨着,这两派官员的确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战,似乎并没有考虑皇帝的意思。
    照这样下去,恐怕今日的大朝争,儒派依然要无功而返。
    太子瞧了一眼父皇项燕然,父皇在宝座上神情淡漠,也不知在想什么。
    ...
    御史大夫孔寒友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御史台官员势力还是太弱,在朝堂上人数太少。一旦丞相府众官员们上下一致咬定“岁举制”没问题,反对改成“中正制”,他根本没有办法。
    可是,皇帝已经下了死令,今日必须攻破岁举制。
    否则,第一个上书的董贤良就成了冲锋陷阵的牺牲品,肯定逃不了阵亡的命运。
    丞相府必定事后算账,董贤良丢了县令的官职事小,只怕命都保不住。而皇帝也不会去管董贤良的死活。
    他必须要批倒“岁举制”,必须要彻底证明“岁举制”不行。拿下战功,皇帝才会保董贤良。
    这需要一个源头。
    最好的源头,就是殿试优甲“小昏侯”。
    只要把小昏侯批倒,批臭,批的臭不可闻。那么,其他举子们连小昏侯都不如,自然全是一群庸才,把整个岁举制都会臭掉。
    这是唯一有机会,破掉岁举制的突破点。
    但是,御史们一旦攻击小昏侯,小昏侯手里可是有《大楚邸报》。小昏侯自己的战斗力也相当的彪悍,他反咬一口怎么办?!
    必须让小昏侯保持沉默,让他不开口。
    孔寒友下了决心,他伸出一根指头。
    执行一号方案!
    很快,旁边的御史便将这个暗示,传递了出去。
    ...
    楚天秀在金銮殿下众臣之中,正在百无聊赖之间,忽然旁边一名官吏朝他眨了眨眼,袖内递过一卷纸来。
    楚天秀纳闷的接过来,打开一看。
    正是他和董贤良谈的第一份协议,上面已经按了董贤良的手印。
    小昏侯保董贤良,而董贤良要欠下一个人情。这是董贤良的“卖身契”,一旦签了,就欠他小昏侯一份“天大的人情”,日后必须还。
    里面还夹带了一张小纸条,“小昏侯,若在朝堂上有言语得罪之处,还请勿要怪罪!”
    楚天秀笑了笑。
    那三份协议早给他不就得了,他早就开炮,助儒派轰击岁举制了。非要在这朝堂形势紧迫下,才肯交出这第一份协议来。
    “行。我闭嘴,你们随便骂!”
    楚天秀答应了。
    反正他小昏侯早就被骂惯了,多骂两下也不会掉肉。这份协议让董贤良欠下一个大人情,儒派是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
    楚天秀这边一点头,御史台立刻开始炮轰。
    “皇上,众所周知,小昏侯乃是金陵赫赫有名之纨绔,名声恶劣。
    但他是已亥年殿试头名,可见其余众举子是何等的不堪。
    我大楚长此以往,有何贤能人才可用?岁举制腐朽不堪,当立刻废黜。中正大儒,为朝廷选才。”
    一名御史出列,义正言辞道。
    众朝臣们,顿时看向小昏侯。又骂到小昏侯头上了,正常情况下,小昏侯是爵不会忍的。
    楚天秀却默不作声。
    谢胡雍坐在殿上,一直沉默不语。他是主相,眼前这较量,还不需他亲自上场。
    王肃副相冷笑。
    御史台又拿小昏侯当靶子,指桑骂槐,抨击岁举了!
    小昏侯默不吭声,毫无疑问肯定是收了好处,否则御史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招惹小昏侯这个劲敌。
    但是,御史台想要批臭小昏侯,从殿试头名上批倒岁举制,又岂是那么容易!
    丞相府又不是吃干饭的。
    “皇上,臣有奏!”
    王肃副相站了出来,也不反对,只是淡淡道:“陛下,小昏侯造昏侯纸,此乃我大楚文化大兴的祥瑞之兆。
    但是,朝廷郡县、民间,依然在使用笨重不便的竹简。
    臣请朝廷正式下令,以纸代简,通行天下!”
    大农令杨褚也上奏,缓缓道:“臣附议。‘以纸代简’所需费用,由大农令调拨。”
    大农令,管的就是大楚钱粮、税赋等相关的财政,相当于中央财政部。
    “卧槽~!”
    楚天秀顿时瞪大了眼睛,震惊了。
    昏侯纸已经在金陵城流行一段时间了,朝廷虽然在使用,一直没有下任何“以纸代简”的政令。
    所以,各地郡县,连近在百里远的丹阳县都还在使用竹简,更别说其它地方。
    这丞相府真舍得下本钱啊!
    居然这个关头,把“以纸代简”拿出来。
    一个县一日用掉数百、千张纸,大楚至少是日耗百万张以上纸。这还只是最低级的使用量,等完全推广开来,日用千万张那也是寻常。
    没有丞相府下令,这断然是做不到的。
    纸张价钱还比较昂贵,没有大农令的财政拨款,大楚百郡千县的衙门也根本无法推行以纸代简。

章节目录


楚氏赘婿(小昏侯楚天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百里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百里玺并收藏楚氏赘婿(小昏侯楚天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