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成锦来惠民药局看账本。
    都察院纠察朝野,这本该由一般的御史监察即可。
    但,户部和吏部的官员,都不赞成将朝廷的衙门交由私人打理。
    连陛下也在盯着。
    京城的惠民药局,是后世医院的雏形。
    严成锦得让它保持如今的现状,让大明的医疗推进一大步。
    医术提升了,没准自己能活到一百五十。
    “赚得太少了,如今已快两个月,只赚了一千两?”
    汪机面露惭愧之色:“回禀大人,士绅都是来瞧不举症,还要等九号药方的药送回来。”
    京城的青楼多,士绅们没事就去青楼消遣,家里还有一群妻妾等着供养。
    在大明,这种病反而比伤寒还要多。
    这是上至帝王大臣,下至士绅名豪,都要面临的问题。
    传闻,张居正就一直消受着戚继光供应的海狗鞭。
    但海狗鞭解决不了问题,于是,良乡便研制出了九号药方。
    既能治士绅的病疾,又能赚到银子,还能兴旺大明的人口。
    “九号药方,须要在朝鲜制备,而刘经廷此时,应该到朝鲜了。“
    刘经廷是良乡从医家子弟中,千挑万选的工程师。
    他看病远不如汪机和胡大元。
    但,制药却厉害。
    若能从朝鲜弄回来九号药,就能在大明赚到许多银子。
    就如同资本国将制造厂建于末流国家般,既有原料,又有低廉的苦力,还能赚银子。
    就是不知道,程敏政能不能把药局建立起来。
    ……
    朝鲜,汉阳。
    程敏政在两个学生的伺候下,洗漱穿衣。
    梁小一走进来报喜:“先生,青天大人派人来求见。”
    程敏政知道,明昭说的青天就是严成锦,因不知姓名,一直喊他青天。
    贤侄无事不会来信,他走到屋外,看见一个背着朱箱的书生。
    刘经廷见了程敏政:“学生刘经廷,俸严大人之命,在汉阳开办药局,制备九号药方。”
    程敏政看过信,又看了药方所需之物。
    “高丽参肾宝片?贤侄的方法倒是好,可开药局,就难了。”
    朝鲜的机制,与大明相似,坊间的药,由太医院管制。
    高丽参的管制严格。
    因其价高,常有商贾走私下海,偷运到大明贩卖,往往被抓诛杀九族。
    “本官先进宫,你也一起来吧。”
    晋城大君虽然得大明承认了国君之位。
    但年岁太小,压不住朝廷的党派,还是由慈顺大妃垂帘听政。
    “大妃,大明的程大人求见。”
    程敏政脱了鞋子,走进慈顺大妃的寝殿中。
    议政府与六曹的官员皆在,晋城大君读书去了。
    “大妃,我大明欲在汉阳,建一座药局,需大量高丽参。”
    朝鲜皇室的收入除了贡米,就是高丽参。
    士绅去大明做贸易,带的不是银两,而是高丽参。
    先将高丽参卖了,再买需要采购之物。
    一包高丽参的重量为一千钱。可以卖二百五十两。
    动摇国本之事,慈顺大妃仍有提防:“制什么药?”
    程敏政将药名和功效呈上。
    “娘娘,若供给大明高丽参制药,朝廷的税收必一落千丈。”
    “臣附议!”
    议政府和六曹大臣怕慈顺大妃会答应,接连劝阻。
    严成锦在信中,列了种种应对之策,程敏政照着他的话:“大明可将三成银两,当做采办的靡费和税赋。”
    户曹的官员道:“区区三成,我朝的高丽参,一株就能在大明卖二十五两。”
    程敏政回应:“此药若售往大明,三成已是天文之数。”
    “什么药?”
    议政院和六曹官员十分好奇。
    不多时,太医院的御医许浚来到寝殿,一同被召来的,还有刘经廷。
    许浚看着纸上写的功效,狐疑道:“小小的药丸,有如此功效?本官不信!”
    “御医可尝尝,吃五粒也无妨。”刘经廷拿出药瓶。
    高丽参肾宝片是长期服用的药,本来吃一粒就好。
    但为了让效果显著,干脆吃五粒好了。
    只见,许浚把药瓶扬起来,倒入口中大半。
    看到刘经廷一脸懵然,忙道:“许大人,不可多吃。”
    “你管本官,娘娘,若此药无效,还请驳回大明使者的请求。”
    许浚面色开始潮红,浑身有些发热,龙精虎猛般,感觉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
    与方才,判若两人。
    “娘娘,臣要先行告退!”
    慈顺大妃惊慌地看向刘经廷:“这是……?”
    “许御医府上可有夫人?”看了许浚一眼,刘经廷反问。
    “有。”
    刘经廷躬身,隐晦道:“这是药量过大的弊处,将许大人送回府,就没事了。”
    ……
    京城,风雪慢慢飘下。
    严成锦在府上避寒,没有上朝,书房里烧着暖气,暖洋洋的。
    郑乾搬着一摞宗卷来:“大人,全在这儿了。”
    严成锦写八本弹章,呈给陛下,必定会惊天动地。
    内阁不举荐,他只能为自己代言了。
    如今,朝野相对清明,陛下重用贤臣,像焦芳和刘瑾这样的大奸臣,都被剔除到海外去了。
    唯一不足的是,陛下总卡着不让他升官。
    内阁又总以此子太过慎重,难以堪当大用搪塞。
    干脆借清查人口和黄册的机会,让陛下和内阁明白,他并非不能用,而是要慎重地用。
    “本官明日也不上朝,你帮本官告假。”
    “是。”
    郑乾应了一声,协助严成锦翻阅宗卷。
    都察院,
    吴宽正感慨,严成锦愈发不将他放在眼里。
    无事还告假如此多日。
    文吏呈上疏奏:“大人,是山东监察御史徐源传回的疏奏。”
    入冬了,大雪纷至沓来,若不能在入冬前,将百姓安置妥当,后果将极为严重。
    这是徐源传回的第一封疏奏,他连忙打开。
    看完后沉吟片刻。
    “陛下必定等着急了,本官这就去面圣。”他拿起官帽,急匆匆出门去。
    “要入冬了,山东还未传回疏奏?”弘治皇帝怅然。
    刘健三人相视一眼。
    朝廷最重视的天灾,就是地崩。
    再加上泰山于陛下而言,有莫名的恩情,令陛下挂念着山东三地的百姓。
    “回禀陛下,还未收到疏奏。”
    “严成锦已派人送药材去,又有随行大夫,想来应当无恙。”
    李东阳宽慰道。
    弘治皇帝也能听出,这仅是宽慰的话。
    不得山东的疏奏,就像百爪挠心般,不敢松懈下来。
    “陛下,都察院都御史吴大人求见!”
    吴宽踏入大殿中,高声:“陛下,山东传回疏奏了。”

章节目录


大明从慎重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一笑澄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笑澄明并收藏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