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怎么这么年轻?”左懋第看清楚之后,不由得惊疑一声。
堵胤锡听了,也是点点头说道:“真是有点难以置信,在朝堂上掀起那么大风浪的人,竟然如此年轻!”
他们两人,已经算是朝堂上最为年轻的官员之一,也已经是四十多岁了。
可兴国公高居庙堂之上,不承祖荫,独获国公爵位,在他们想来,不管是忠是奸,都可能是具有阅历的年长者了。
然而,就他们目测看到,兴国公恐怕还未超过三十岁!
这人比人,好像真得不能比啊!
哪怕年纪更小一些的阎应元,同样也是非常诧异。不过他倒没有那么多想法,只是一个羡慕。这么年轻就是国公,真非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啊!
三个人这么想着,就更是好奇地盯着正在过来的锦衣卫队伍。他们发现,队伍中似乎还押着不少人。该不会那些人都是成国公一脉的人,刚查抄回来?
想起连成国公都被兴国公给查抄,这得有多大的能量,才能动得了靖难名将的后人?
想到这个,他们三人就又是吃惊。
与此同时,张明伟也看到了在宫门外等着的三个人。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似乎是从外地赶来的,便上了一点心。
这个人,个子高大,身高臂长的,绝对是个参军的好手吧?
咦,看他的装束,似乎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不过看样子,他们好像在等皇帝召见?
这么一想,张明伟忽然就想起一个人。
此时,他也已经到了近前,便勒马停住,居高临下地看着面前三人,对身材高大的这个人问道:“你是什么人?”
“下官江阴典史阎应元,见过兴国公!”阎应元没想到会问他话,稍微一愣之下便连忙抱拳回答道。
张明伟一听,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名人啊,后世见过江阴三公的雕塑,很明显没有眼前大活人来得有气势!
于是,他便微笑着对阎应元问道:“一路过来辛苦吧?今天刚到?”
阎应元是万万没想到,堂堂国公,掀起朝堂上惊涛骇浪,如今更是查抄了成国公府过来的锦衣卫指挥使兴国公,竟然会说出如此关切他的话!
说真的,阎应元自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就算有名气,那也只是在江阴一带而已。自己朝中又没人,更不用说和兴国公扯上关系,可怎么听着兴国公这边好像认识自己,并且还很关心自己?
想不通这个,一时之间,他都有点失神了。
不过毕竟是武人出身,阎应元很快回过神来,立刻便带着一点激动,赶紧又抱拳回道:“下官接到旨意,一路急赶,今早刚到,一点都不辛苦!”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反而补充说道:“倒是大人看着很是疲惫,大人可要多注意休息才是!”
本来边上的左懋第和堵胤锡见兴国公突然停下和他们说话,还是和一个典史亲切说话,就已经非常诧异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两人还以为兴国公和这个典史有什么关系?不过听了对话之后,又见他们的神态语气,左懋第和堵胤锡就感觉到,他们两人之前应该没见过面。
此时听到阎应元最后这句话,不由得注意一看,果然发现眼前这位兴国公很是疲惫,眼神中甚至还有血丝,似乎是连续几天都没休息好的样子。
想到这个,他们两人立刻便想起如今在京师的大事。
果然,就听到兴国公回答阎应元道:“没法子,以前的时候,睡觉睡到自然醒,可如今却是从未想过的劳碌。一堆事情忙不完,还要和猪队友作斗争,确实是累啊!不过为了中兴大明,为了天下太平,也只能这样了!”
“……”左懋第等人一听,皆是无语。
兴国公这话的意思,好像是把朝堂诸公都比作了猪?!
还真别说,仔细想想,特别是在京师任职过的左懋第,还真有这种感觉。
想要好好做个事情,但往往要先过同僚的关,要不然,他们不满意,做起事来就太难了。可是,往往有不少事情,要想让他们满意,这事就压根做不了了!
感同身受之下,他们再听张明伟说为了中兴大明,为了天下太平,就不由得对张明伟一下就有了好感。
对于阎应元来说,他本身其实就对朝堂诸公有很多看法,天下大乱,要他们没责任就没天理了!而且他对鬼神一说,并不相信。听到兴国公的事情之后,虽然没有明说,可其实是站兴国公这边的。
此时一听张明伟的回答之后,阎应元就更是肯定了他自己对人的看法,当即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国公可是为神鬼之事忧虑么?下官不才,对查案略知一二,愿为国公效劳!”
他大概率可以肯定,皇上急召他一个典史进京,肯定是因为自己在典史这个位置上干得出色。就算不是查九莲菩萨,估计也是类似差不多的案子要查。
既然兴国公是个好官,自己又来了京师,不助他一臂之力,如果看着他斗不过那些猪队友的话,就实在太可惜了!
他的这个话,却是让左懋第和堵胤锡一愣:这才刚到京师,刚看到兴国公,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投靠过去了?这会不会有点太赤裸裸了?
而且九莲菩萨一事闹得正凶,你就不怕投靠过去之后,结果兴国公输了,那岂不是就被连累到了?
想着这些,他们两人不由得心中叹息,何必呢,这才刚到京师,能得皇帝急召,好歹是一份机遇,自己说不定就有一番前程在的,这么匆忙地投靠,这也太功利了吧?
张明伟也没想到阎应元会说出这样的话,以至于他都心中有点诧异,该不会自己来大明才这么几天,就锻炼出了王霸之气了?
当然,这种自恋的玩笑想法,他肯定不会表现出来。在稍微意外之后,便开心地回答道:“呵呵,这个不必了。九莲菩萨一案,我已经查清楚了。我向皇上举荐你,是想让你带兵,为平定这个乱世出一份力,你可愿意?”
他这话一说,顿时,他眼前的三个人就一下傻眼了。
张明伟的这段话中,透露出来的消息实在太多,太大了!
九莲菩萨一案,当年就震动朝野,不但死了一个皇子,还最终导致当朝首辅丢官丢性命,朝堂权力大改。如今,九莲菩萨又闹,肯定又是一场大风波,可怎么这么快就能有结果呢?
当然,对于他们三人来说,这还不是最关心的。
刚才兴国公说,阎应元是他向皇帝举荐的。那从奉旨急召进京这点来说,他们三人都是一样的。难不成,另外两人,也都是这位兴国公举荐的?
他们自认为,和这位兴国公并没有什么交集,甚至在之前的时候,连听都没听说过,那兴国公怎么就会举荐他们呢?
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
相对来说,阎应元就不想那么多了。对他来说,他的志向,还真得是领兵征战天下,要不然,他三箭惊退顾三麻子的箭技,不都白练了?当个典史,查个案子,又不需要一身的武艺!
然而,一般来说,朝中无人,就算有一身所学,想要施展所长,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就只有大明灭亡之后守江阴才算是施展了他的才华。
可那样,其实还是很遗憾的,实力相差地悬殊,最终让他犹如惊鸿一现,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了。
此时,一听兴国公的话之后,他当即大喜,才不管其他什么三七二十一了,立刻抱拳,慷锵有力地回应道:“领兵平定天下之乱,乃下官毕生所愿,不敢辞也!”
“好,那等会皇上召见你的时候,就要好好表现,不要辜负了我的大力举荐!”张明伟笑着说了之后,稍微一顿,忽然又一笑说道,“呵呵,看我说的,以你的才能,肯定没问题的,正常应对就是!”
阎应元本来就对自己的本事有信心的,但是,得兴国公这么肯定,他就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便立刻诚恳地保证道:“下官绝不负国公的举荐知遇之恩!”
这么一来,从此以后,他的身上就打着兴国公的标签,唯有和兴国公共同进退了!换句大众的话,那就是兴国公一党的人了!
张明伟对于阎应元的回复,很是欣喜。在点点头之后,转头看向另外两个文官,心有所动,便问道:“你们两人又是谁?”
“下官户部给事中,奉旨督办漕运左懋第!”
“下官长沙知府堵胤锡!”
一听是这两位,张明伟便知道自己没猜错。便仔细地打量了这两位名人,一个是号称明末战略家,另外一个号称明末文天祥。四十来岁,对于官场来说,正当壮年,看着就是干实事的官员。
这一见之下,张明伟也是满意,便笑着对他们两人说道:“你们两个也是我举荐的,一会陛下召见的,一定要把你们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不要有任何顾忌。”
“……”左懋第和堵胤锡双双傻了下,果然自己如同这个典史一样,竟然是他举荐!
张明伟看他们的样子,知道他们有点意外自己怎么举荐他们,呵呵,要是举荐你们来京师做什么,估计更是会吓一跳吧?
这么想着,张明伟看了下天色,惦记朝堂上的那帮子人,估计崇祯皇帝也等急了,就不再和眼前三个名人聊天,便直接进宫去了。
堵胤锡听了,也是点点头说道:“真是有点难以置信,在朝堂上掀起那么大风浪的人,竟然如此年轻!”
他们两人,已经算是朝堂上最为年轻的官员之一,也已经是四十多岁了。
可兴国公高居庙堂之上,不承祖荫,独获国公爵位,在他们想来,不管是忠是奸,都可能是具有阅历的年长者了。
然而,就他们目测看到,兴国公恐怕还未超过三十岁!
这人比人,好像真得不能比啊!
哪怕年纪更小一些的阎应元,同样也是非常诧异。不过他倒没有那么多想法,只是一个羡慕。这么年轻就是国公,真非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啊!
三个人这么想着,就更是好奇地盯着正在过来的锦衣卫队伍。他们发现,队伍中似乎还押着不少人。该不会那些人都是成国公一脉的人,刚查抄回来?
想起连成国公都被兴国公给查抄,这得有多大的能量,才能动得了靖难名将的后人?
想到这个,他们三人就又是吃惊。
与此同时,张明伟也看到了在宫门外等着的三个人。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似乎是从外地赶来的,便上了一点心。
这个人,个子高大,身高臂长的,绝对是个参军的好手吧?
咦,看他的装束,似乎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不过看样子,他们好像在等皇帝召见?
这么一想,张明伟忽然就想起一个人。
此时,他也已经到了近前,便勒马停住,居高临下地看着面前三人,对身材高大的这个人问道:“你是什么人?”
“下官江阴典史阎应元,见过兴国公!”阎应元没想到会问他话,稍微一愣之下便连忙抱拳回答道。
张明伟一听,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名人啊,后世见过江阴三公的雕塑,很明显没有眼前大活人来得有气势!
于是,他便微笑着对阎应元问道:“一路过来辛苦吧?今天刚到?”
阎应元是万万没想到,堂堂国公,掀起朝堂上惊涛骇浪,如今更是查抄了成国公府过来的锦衣卫指挥使兴国公,竟然会说出如此关切他的话!
说真的,阎应元自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就算有名气,那也只是在江阴一带而已。自己朝中又没人,更不用说和兴国公扯上关系,可怎么听着兴国公这边好像认识自己,并且还很关心自己?
想不通这个,一时之间,他都有点失神了。
不过毕竟是武人出身,阎应元很快回过神来,立刻便带着一点激动,赶紧又抱拳回道:“下官接到旨意,一路急赶,今早刚到,一点都不辛苦!”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反而补充说道:“倒是大人看着很是疲惫,大人可要多注意休息才是!”
本来边上的左懋第和堵胤锡见兴国公突然停下和他们说话,还是和一个典史亲切说话,就已经非常诧异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两人还以为兴国公和这个典史有什么关系?不过听了对话之后,又见他们的神态语气,左懋第和堵胤锡就感觉到,他们两人之前应该没见过面。
此时听到阎应元最后这句话,不由得注意一看,果然发现眼前这位兴国公很是疲惫,眼神中甚至还有血丝,似乎是连续几天都没休息好的样子。
想到这个,他们两人立刻便想起如今在京师的大事。
果然,就听到兴国公回答阎应元道:“没法子,以前的时候,睡觉睡到自然醒,可如今却是从未想过的劳碌。一堆事情忙不完,还要和猪队友作斗争,确实是累啊!不过为了中兴大明,为了天下太平,也只能这样了!”
“……”左懋第等人一听,皆是无语。
兴国公这话的意思,好像是把朝堂诸公都比作了猪?!
还真别说,仔细想想,特别是在京师任职过的左懋第,还真有这种感觉。
想要好好做个事情,但往往要先过同僚的关,要不然,他们不满意,做起事来就太难了。可是,往往有不少事情,要想让他们满意,这事就压根做不了了!
感同身受之下,他们再听张明伟说为了中兴大明,为了天下太平,就不由得对张明伟一下就有了好感。
对于阎应元来说,他本身其实就对朝堂诸公有很多看法,天下大乱,要他们没责任就没天理了!而且他对鬼神一说,并不相信。听到兴国公的事情之后,虽然没有明说,可其实是站兴国公这边的。
此时一听张明伟的回答之后,阎应元就更是肯定了他自己对人的看法,当即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国公可是为神鬼之事忧虑么?下官不才,对查案略知一二,愿为国公效劳!”
他大概率可以肯定,皇上急召他一个典史进京,肯定是因为自己在典史这个位置上干得出色。就算不是查九莲菩萨,估计也是类似差不多的案子要查。
既然兴国公是个好官,自己又来了京师,不助他一臂之力,如果看着他斗不过那些猪队友的话,就实在太可惜了!
他的这个话,却是让左懋第和堵胤锡一愣:这才刚到京师,刚看到兴国公,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投靠过去了?这会不会有点太赤裸裸了?
而且九莲菩萨一事闹得正凶,你就不怕投靠过去之后,结果兴国公输了,那岂不是就被连累到了?
想着这些,他们两人不由得心中叹息,何必呢,这才刚到京师,能得皇帝急召,好歹是一份机遇,自己说不定就有一番前程在的,这么匆忙地投靠,这也太功利了吧?
张明伟也没想到阎应元会说出这样的话,以至于他都心中有点诧异,该不会自己来大明才这么几天,就锻炼出了王霸之气了?
当然,这种自恋的玩笑想法,他肯定不会表现出来。在稍微意外之后,便开心地回答道:“呵呵,这个不必了。九莲菩萨一案,我已经查清楚了。我向皇上举荐你,是想让你带兵,为平定这个乱世出一份力,你可愿意?”
他这话一说,顿时,他眼前的三个人就一下傻眼了。
张明伟的这段话中,透露出来的消息实在太多,太大了!
九莲菩萨一案,当年就震动朝野,不但死了一个皇子,还最终导致当朝首辅丢官丢性命,朝堂权力大改。如今,九莲菩萨又闹,肯定又是一场大风波,可怎么这么快就能有结果呢?
当然,对于他们三人来说,这还不是最关心的。
刚才兴国公说,阎应元是他向皇帝举荐的。那从奉旨急召进京这点来说,他们三人都是一样的。难不成,另外两人,也都是这位兴国公举荐的?
他们自认为,和这位兴国公并没有什么交集,甚至在之前的时候,连听都没听说过,那兴国公怎么就会举荐他们呢?
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
相对来说,阎应元就不想那么多了。对他来说,他的志向,还真得是领兵征战天下,要不然,他三箭惊退顾三麻子的箭技,不都白练了?当个典史,查个案子,又不需要一身的武艺!
然而,一般来说,朝中无人,就算有一身所学,想要施展所长,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就只有大明灭亡之后守江阴才算是施展了他的才华。
可那样,其实还是很遗憾的,实力相差地悬殊,最终让他犹如惊鸿一现,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了。
此时,一听兴国公的话之后,他当即大喜,才不管其他什么三七二十一了,立刻抱拳,慷锵有力地回应道:“领兵平定天下之乱,乃下官毕生所愿,不敢辞也!”
“好,那等会皇上召见你的时候,就要好好表现,不要辜负了我的大力举荐!”张明伟笑着说了之后,稍微一顿,忽然又一笑说道,“呵呵,看我说的,以你的才能,肯定没问题的,正常应对就是!”
阎应元本来就对自己的本事有信心的,但是,得兴国公这么肯定,他就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便立刻诚恳地保证道:“下官绝不负国公的举荐知遇之恩!”
这么一来,从此以后,他的身上就打着兴国公的标签,唯有和兴国公共同进退了!换句大众的话,那就是兴国公一党的人了!
张明伟对于阎应元的回复,很是欣喜。在点点头之后,转头看向另外两个文官,心有所动,便问道:“你们两人又是谁?”
“下官户部给事中,奉旨督办漕运左懋第!”
“下官长沙知府堵胤锡!”
一听是这两位,张明伟便知道自己没猜错。便仔细地打量了这两位名人,一个是号称明末战略家,另外一个号称明末文天祥。四十来岁,对于官场来说,正当壮年,看着就是干实事的官员。
这一见之下,张明伟也是满意,便笑着对他们两人说道:“你们两个也是我举荐的,一会陛下召见的,一定要把你们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不要有任何顾忌。”
“……”左懋第和堵胤锡双双傻了下,果然自己如同这个典史一样,竟然是他举荐!
张明伟看他们的样子,知道他们有点意外自己怎么举荐他们,呵呵,要是举荐你们来京师做什么,估计更是会吓一跳吧?
这么想着,张明伟看了下天色,惦记朝堂上的那帮子人,估计崇祯皇帝也等急了,就不再和眼前三个名人聊天,便直接进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