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李渊那里给东宫弄来不少的宫女,可是服侍李承乾起居的,还是宦官。虽然被太监伺候也不太舒服,可是比起在宫女面前赤身裸体,李承乾还是选择坚持。
现在不用了,自从秀秀出现后,李承乾从睁眼开始,身边就一直有人跟着。拒绝也不行,只要一拒绝,秀秀就会两眼含泪的看着他。
算了,既然她注定了会成为夫人,那就伺候吧。
每天早晨起来,在秀秀的伺候下穿衣,然后带着阿史那雪一起出门晨练。
阿史那雪到底是突厥公主,不管是马术还是射箭,李承乾都从她这里学到了不少。
天气越来越凉,十月的时候,冯盎终于抵达了洛阳,又过去三天,信使才来消息说,冯盎快到了。
第四天,李承乾穿上了全身的太子袍服,出动太子的仪仗,从渭水出发,跟房玄龄等人汇合,出城十里迎接冯盎!
长安街道净水洒街,黄土垫的路从宫门口一直铺到了十里亭。
尉迟恭率领着右威卫的士兵,在道路两边作为路标,洛阳留守侯君集,亲率大军护送。
看着路上停着的御辇,李承乾打了一个哆嗦,问房玄龄:“房相,咱们这么干,是不是太过了?可别把冯盎吓坏了。”
房玄龄一身官服穿得一丝不苟,捋捋胡须笑着说:“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冯盎世居岭南,不只是他,冯家历代都励志于守卫疆土,明明中原对岭南的控制有限,可他还是没有自立为王。之前遣子入朝,如今更是亲自朝觐,可见其忠心。
殿下以为这礼节是陛下一句话就能决定的?要知道礼部那群老顽固,都对冯盎敬佩至极,直接通过了陛下的安排!”
李承乾点了点头,看样子冯盎还真的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家伙,人没见过,名声就已经这么大了。在这个时代能够将名声从岭南传到中原的,绝对不可小觑!
信使不停的来报,十里,五里,三里....
就在日头已经爬到天空中央的时候,才终于看到了大部队。
最前方,侯君集全身甲胄的很一个黑脸汉子并辔前行,不用说,这就是冯盎了。
乐队早早的开始了演奏,曲子乱七八糟的,反正李承乾是没有听出什么意思来。
离得越来越近,差不多二十米以外的时候,李承乾率领着文武百官一起行礼。
冯盎不及靠近,就跳下马,将自己后背上的弓箭、腰间的横刀交到亲卫手里,才快步上前,还礼道:“劳驾太子殿下和诸位同僚出城相迎,冯盎惭愧!”
李承乾这才放下双臂,亲手扶起冯盎说:“冯公有大功于社稷,若非帝王出迎过于迂礼,父皇是一定要亲自出城迎接您的!
洛阳至长安虽道路平缓,想必冯公一路上也不曾休息,舟车劳顿,孤给您准备好了马车,且上车稍微休憩一下。”
冯盎笑着点头,任由李承乾拉着他走。
不过,他脸上的笑意在看到黄土道和御辇的时候,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拱拱手,冯盎焦急道:“殿下,此为陛下御辇,臣何德何能可以乘坐,不妥不妥,如今到长安不过十里路,继续骑马也就是了。”
冯盎人高马大的,还很强壮,李承乾根本没法拽的动他。
见他坚持,李承乾就吩咐御辇先行,把自己的太子车驾叫过来说:“既然冯公不肯乘坐御辇,那孤邀请您一起乘车,可以吧。”
冯盎这才点头,独自坐着御辇是捧杀,真要是坐着它进长安,可不只是折他个人的寿数。而被太子邀请一起乘车就不同了,并不算逾越。
上了马车,李承乾伸脚把张赟踹出去,亲自给冯盎倒了一杯茶。
喝了一口茶,冯盎奇异道:“岭南也有茶叶,可是跟这一杯的滋味相差很大,微臣曾经也来过中原,中原的茶汤,可没有这等滋味吧!”
李承乾笑了笑说:“茶汤是把茶叶碾碎,加调料之类煮出来的,此茶却是茶叶经过加工晒干,然后泡出来的,只有东宫才有。冯公若是喜欢,走的时候不妨带上点。”
冯盎点点头,拱拱手谢过太子的提醒。
带是一定要带的,肯定不会是几斤几两。而且,通过这句话,他也明白,自己这次长安之行,应该是挺安稳的了。
十里的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就在冯盎说了一些旅途中的困难后,队伍就已经抵达了长安。
今天的长安,朱雀大街上根本没有百姓,附近的坊市,全都紧闭。马车毫无阻碍的一直前进到了朱雀门,才停下来。
才下马车,就看到了等候在门口的皇帝。
冯盎赶紧单膝跪地:“太子百官出城十里迎接,陛下亲出宫门相迎,冯盎何德何能,能受此优待!”
李世民并没有让宦官搜冯盎的身,而是亲自走过来扶。
“爱卿为大唐统一,不惜斥退进言建国者,朕深感欣慰,岭南有冯家坐镇,朝堂无忧矣!”
说完,皇帝牵着冯盎的胳膊,往皇城内走去。冯盎回头挥挥手,就让十几个家将留在了门外。至于冯盎带过来的亲卫,自有礼部官员安排住处。
李承乾自然也要跟随,不只是他,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也紧紧相随。
接下来会是一番奏对,他们作为重臣自然要旁观。
太极殿内,皇帝并没有坐于御座,而是准备了方形摆设的小案子,所有人都围着坐下。
秘书丞的官员也坐在两边,奋笔疾书,他们要清楚的记下今日的奏对,不管是起居注还是修史,今日这番奏对都格外的重要。
“冯卿,你既是来自岭南,自然知晓岭南,你且说说,朝廷应当如何对待岭南?”
冯盎没想到皇帝一上来就直接问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岭南虽然在大唐的管束下,但是只是形式上的,真正统治岭南的还是他们这些地方家族。
皇帝要管控岭南,这无可厚非,只是,没那么容易啊!
冯盎想了很久,才说:“回禀陛下,岭南自秦朝时期起,就已经多有人烟。秦末赵佗得以自立为王,就是因为岭南跟中原缺乏联系,水路陆路都难通。
如今,冯家虽然是岭南的无冕之王,可只能跟其余势力形成平衡。若是朝廷入驻岭南,势必招来所有家族的反扑,冯家虽然势力庞大,但岭南也不是冯家的一言堂。
臣这一路上也曾想过,应当如何,却没有办法。岭南虽不排斥依附大唐,可要彻底纳入管辖,难!”
对冯盎这段话,李世民忍不住点了点头。
他的回答跟百骑司的探查差不多,岭南冯家虽然最大,但是余下的小家族却也多的数不清。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己统治者的地位,虽然愿意听从冯家的安排,归顺大唐,可是一旦大唐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就会炸毛。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的问题。岭南人大多是秦汉的移民,对中原而言算是自家人。如果动用刀兵的话,损耗大不说,也不利于朝廷的声誉。
毕竟,人家是归顺的不是?
想了一会儿,李世民才说:“冯卿,朕派遣官员入驻岭南,如何?”
“官员身负皇命,性命自然无忧,可若想得权,难上加难。”
对于岭南混乱的局势,冯盎没有一点隐瞒的意思。现在的岭南,对大唐而言很难处理。管,管不了,打,又没有借口动手。
看到大唐君臣便秘一般的表情,李承乾忍不住说:“父皇,儿臣有一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承乾的话语,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长孙无忌皱眉道:“胡闹,此为奏对,岂可胡言乱语!”
知道长孙无忌这是在维护太子,李世民只能说:“不妨事,太子,你有什么主意就说,说错了朕也只会一笑而过。”
李承乾点点头,拱手对冯盎说:“冯公,岭南临海,海运是否发达?”
“并不发达,虽有海商亡命下海,可是最远不过走到真腊林邑,更多的还是西方的海商在岭南落脚,不过他们最终还是要在扬州上岸。”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说:“其实,海运,就是最适合岭南的一种发展方式,岭南人没办法走远,其实就是缺少经验。东宫有意在岭南组建船队,下海求利,岭南各家族若是愿意,可以跟随!”
听到这段话,众人一时间都有点摸不着头脑。这算什么方法?
魏征严肃道:“殿下,您可知这是奏对之所,不可胡言乱语?”
李承乾奇怪道:“孤没有胡言乱语啊,只要海运发达起来,岭南也能快速发展成不亚于扬州的口岸。大量货物上岸,总要找地方销售的,孤觉得,中原就是一个售货的好地方。”
话说到这里,房玄龄、长孙无忌、皇帝已经反应了过来。
岭南人之所以拒绝中原管控,就是不愿意放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权力。想要和岭南联系起来,钱,是最令人难以拒绝的媒介。
只要岭南那些土家族尝到钱的美味,就会不知不觉的放下对中原人的敌视。沿海例如高州恰好是冯家的老窝,以冯家为根基,总能慢慢侵蚀进去的。
“好,既然东宫愿意出钱组建船队,朕就不过问那么多了,太子自行解决就是。”
房玄龄也说:“殿下既然有章程,老夫也就不多言了。”
长孙无忌反倒是很实在,笑呵呵的说:“既然你要组建船队,不如捎带上老夫,老夫也入一股!”
魏征和冯盎想不明白太子说的话,到底哪里像是解决方法了,就连杜如晦,也一时间没有想明白。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既然皇帝和房玄龄、长孙无忌明白了,和同意了,那就说明太子确实不是在胡闹。
至于冯盎,他自然乐得太子帮着岭南开发财源。以他的眼光自然看到了岭南的潜力,可是跟中原没有建立联系,就算下了海,又能如何?只要中原封锁了岭南的货物,再值钱的东西也只能烂在岭南。
这一次冒死进长安,他就是希望能在岭南和中原建立起联系,现在看来,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阴谋诡计只要说了开头就好,君臣不管明白过来还是没明白过来,都绝口不再提这件事,而是继续询问冯盎岭南的风土人情之类。
一番奏对从正午一直持续到了下午,眼看天色越来越黑,李世民就吩咐李承乾去准备晚宴。
东宫的厨娘早就得到了通知,已经在御膳房做好了准备。
一辆装着滚烫热水的餐车,上面蒸着菜肴,再盖上盖子,就能保证经过御膳房到皇宫的这短距离,不会变凉。
一番奏对一直持续到月亮出来,才正式开宴。
太极殿上,自然不会出现大圆桌这种东西,每人一份的菜肴,将桌子塞得满满当当。
糖醋排骨、酱猪肘、红烧鱼、梅菜扣肉、腌酸笋、苜蓿鸡蛋.....
冯盎赞叹了菜肴的丰盛,下了筷子后,才开始真正的赞不绝口。房玄龄等人发愁的看着案子上的菜,自知吃不光,所以只能早早的吩咐宦官给他们准备食盒。
不用说,这些菜一定是东宫出品,如果是寻常的宴席,他们才不会无耻的打包带走。
相比较魏征他们,冯盎就要能吃的多,一个猪肘子,几大口就被他吃剩下一根骨头。至于皇帝最喜欢的油炸小肉丸子,他却很是不满,建议李承乾怎么也得做成大肉丸才好。
酒自然是要喝的,放下岭南这么一个大患的皇帝,之前一直没喝酒,等的就是现在。
遥敬一杯,冯盎很是豪迈的一口抽干,只是高度酒是这样的喝法?被呛的连连咳嗽,还大声赞叹是好酒,希望太子再送自己点,回岭南的时候好带走。
李世民并不在意,还在一边嘱咐李承乾多送一点。
冯盎越是不见外,李世民就越是开心。岭南之地如果没有冯家,免不得会起一场不亚于洛阳之战的纷争。
至于以后,也需要冯家的配合,朝廷才能把岭南收归手心。
现在不用了,自从秀秀出现后,李承乾从睁眼开始,身边就一直有人跟着。拒绝也不行,只要一拒绝,秀秀就会两眼含泪的看着他。
算了,既然她注定了会成为夫人,那就伺候吧。
每天早晨起来,在秀秀的伺候下穿衣,然后带着阿史那雪一起出门晨练。
阿史那雪到底是突厥公主,不管是马术还是射箭,李承乾都从她这里学到了不少。
天气越来越凉,十月的时候,冯盎终于抵达了洛阳,又过去三天,信使才来消息说,冯盎快到了。
第四天,李承乾穿上了全身的太子袍服,出动太子的仪仗,从渭水出发,跟房玄龄等人汇合,出城十里迎接冯盎!
长安街道净水洒街,黄土垫的路从宫门口一直铺到了十里亭。
尉迟恭率领着右威卫的士兵,在道路两边作为路标,洛阳留守侯君集,亲率大军护送。
看着路上停着的御辇,李承乾打了一个哆嗦,问房玄龄:“房相,咱们这么干,是不是太过了?可别把冯盎吓坏了。”
房玄龄一身官服穿得一丝不苟,捋捋胡须笑着说:“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冯盎世居岭南,不只是他,冯家历代都励志于守卫疆土,明明中原对岭南的控制有限,可他还是没有自立为王。之前遣子入朝,如今更是亲自朝觐,可见其忠心。
殿下以为这礼节是陛下一句话就能决定的?要知道礼部那群老顽固,都对冯盎敬佩至极,直接通过了陛下的安排!”
李承乾点了点头,看样子冯盎还真的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家伙,人没见过,名声就已经这么大了。在这个时代能够将名声从岭南传到中原的,绝对不可小觑!
信使不停的来报,十里,五里,三里....
就在日头已经爬到天空中央的时候,才终于看到了大部队。
最前方,侯君集全身甲胄的很一个黑脸汉子并辔前行,不用说,这就是冯盎了。
乐队早早的开始了演奏,曲子乱七八糟的,反正李承乾是没有听出什么意思来。
离得越来越近,差不多二十米以外的时候,李承乾率领着文武百官一起行礼。
冯盎不及靠近,就跳下马,将自己后背上的弓箭、腰间的横刀交到亲卫手里,才快步上前,还礼道:“劳驾太子殿下和诸位同僚出城相迎,冯盎惭愧!”
李承乾这才放下双臂,亲手扶起冯盎说:“冯公有大功于社稷,若非帝王出迎过于迂礼,父皇是一定要亲自出城迎接您的!
洛阳至长安虽道路平缓,想必冯公一路上也不曾休息,舟车劳顿,孤给您准备好了马车,且上车稍微休憩一下。”
冯盎笑着点头,任由李承乾拉着他走。
不过,他脸上的笑意在看到黄土道和御辇的时候,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拱拱手,冯盎焦急道:“殿下,此为陛下御辇,臣何德何能可以乘坐,不妥不妥,如今到长安不过十里路,继续骑马也就是了。”
冯盎人高马大的,还很强壮,李承乾根本没法拽的动他。
见他坚持,李承乾就吩咐御辇先行,把自己的太子车驾叫过来说:“既然冯公不肯乘坐御辇,那孤邀请您一起乘车,可以吧。”
冯盎这才点头,独自坐着御辇是捧杀,真要是坐着它进长安,可不只是折他个人的寿数。而被太子邀请一起乘车就不同了,并不算逾越。
上了马车,李承乾伸脚把张赟踹出去,亲自给冯盎倒了一杯茶。
喝了一口茶,冯盎奇异道:“岭南也有茶叶,可是跟这一杯的滋味相差很大,微臣曾经也来过中原,中原的茶汤,可没有这等滋味吧!”
李承乾笑了笑说:“茶汤是把茶叶碾碎,加调料之类煮出来的,此茶却是茶叶经过加工晒干,然后泡出来的,只有东宫才有。冯公若是喜欢,走的时候不妨带上点。”
冯盎点点头,拱拱手谢过太子的提醒。
带是一定要带的,肯定不会是几斤几两。而且,通过这句话,他也明白,自己这次长安之行,应该是挺安稳的了。
十里的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就在冯盎说了一些旅途中的困难后,队伍就已经抵达了长安。
今天的长安,朱雀大街上根本没有百姓,附近的坊市,全都紧闭。马车毫无阻碍的一直前进到了朱雀门,才停下来。
才下马车,就看到了等候在门口的皇帝。
冯盎赶紧单膝跪地:“太子百官出城十里迎接,陛下亲出宫门相迎,冯盎何德何能,能受此优待!”
李世民并没有让宦官搜冯盎的身,而是亲自走过来扶。
“爱卿为大唐统一,不惜斥退进言建国者,朕深感欣慰,岭南有冯家坐镇,朝堂无忧矣!”
说完,皇帝牵着冯盎的胳膊,往皇城内走去。冯盎回头挥挥手,就让十几个家将留在了门外。至于冯盎带过来的亲卫,自有礼部官员安排住处。
李承乾自然也要跟随,不只是他,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也紧紧相随。
接下来会是一番奏对,他们作为重臣自然要旁观。
太极殿内,皇帝并没有坐于御座,而是准备了方形摆设的小案子,所有人都围着坐下。
秘书丞的官员也坐在两边,奋笔疾书,他们要清楚的记下今日的奏对,不管是起居注还是修史,今日这番奏对都格外的重要。
“冯卿,你既是来自岭南,自然知晓岭南,你且说说,朝廷应当如何对待岭南?”
冯盎没想到皇帝一上来就直接问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岭南虽然在大唐的管束下,但是只是形式上的,真正统治岭南的还是他们这些地方家族。
皇帝要管控岭南,这无可厚非,只是,没那么容易啊!
冯盎想了很久,才说:“回禀陛下,岭南自秦朝时期起,就已经多有人烟。秦末赵佗得以自立为王,就是因为岭南跟中原缺乏联系,水路陆路都难通。
如今,冯家虽然是岭南的无冕之王,可只能跟其余势力形成平衡。若是朝廷入驻岭南,势必招来所有家族的反扑,冯家虽然势力庞大,但岭南也不是冯家的一言堂。
臣这一路上也曾想过,应当如何,却没有办法。岭南虽不排斥依附大唐,可要彻底纳入管辖,难!”
对冯盎这段话,李世民忍不住点了点头。
他的回答跟百骑司的探查差不多,岭南冯家虽然最大,但是余下的小家族却也多的数不清。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己统治者的地位,虽然愿意听从冯家的安排,归顺大唐,可是一旦大唐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就会炸毛。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的问题。岭南人大多是秦汉的移民,对中原而言算是自家人。如果动用刀兵的话,损耗大不说,也不利于朝廷的声誉。
毕竟,人家是归顺的不是?
想了一会儿,李世民才说:“冯卿,朕派遣官员入驻岭南,如何?”
“官员身负皇命,性命自然无忧,可若想得权,难上加难。”
对于岭南混乱的局势,冯盎没有一点隐瞒的意思。现在的岭南,对大唐而言很难处理。管,管不了,打,又没有借口动手。
看到大唐君臣便秘一般的表情,李承乾忍不住说:“父皇,儿臣有一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承乾的话语,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长孙无忌皱眉道:“胡闹,此为奏对,岂可胡言乱语!”
知道长孙无忌这是在维护太子,李世民只能说:“不妨事,太子,你有什么主意就说,说错了朕也只会一笑而过。”
李承乾点点头,拱手对冯盎说:“冯公,岭南临海,海运是否发达?”
“并不发达,虽有海商亡命下海,可是最远不过走到真腊林邑,更多的还是西方的海商在岭南落脚,不过他们最终还是要在扬州上岸。”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说:“其实,海运,就是最适合岭南的一种发展方式,岭南人没办法走远,其实就是缺少经验。东宫有意在岭南组建船队,下海求利,岭南各家族若是愿意,可以跟随!”
听到这段话,众人一时间都有点摸不着头脑。这算什么方法?
魏征严肃道:“殿下,您可知这是奏对之所,不可胡言乱语?”
李承乾奇怪道:“孤没有胡言乱语啊,只要海运发达起来,岭南也能快速发展成不亚于扬州的口岸。大量货物上岸,总要找地方销售的,孤觉得,中原就是一个售货的好地方。”
话说到这里,房玄龄、长孙无忌、皇帝已经反应了过来。
岭南人之所以拒绝中原管控,就是不愿意放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权力。想要和岭南联系起来,钱,是最令人难以拒绝的媒介。
只要岭南那些土家族尝到钱的美味,就会不知不觉的放下对中原人的敌视。沿海例如高州恰好是冯家的老窝,以冯家为根基,总能慢慢侵蚀进去的。
“好,既然东宫愿意出钱组建船队,朕就不过问那么多了,太子自行解决就是。”
房玄龄也说:“殿下既然有章程,老夫也就不多言了。”
长孙无忌反倒是很实在,笑呵呵的说:“既然你要组建船队,不如捎带上老夫,老夫也入一股!”
魏征和冯盎想不明白太子说的话,到底哪里像是解决方法了,就连杜如晦,也一时间没有想明白。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既然皇帝和房玄龄、长孙无忌明白了,和同意了,那就说明太子确实不是在胡闹。
至于冯盎,他自然乐得太子帮着岭南开发财源。以他的眼光自然看到了岭南的潜力,可是跟中原没有建立联系,就算下了海,又能如何?只要中原封锁了岭南的货物,再值钱的东西也只能烂在岭南。
这一次冒死进长安,他就是希望能在岭南和中原建立起联系,现在看来,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阴谋诡计只要说了开头就好,君臣不管明白过来还是没明白过来,都绝口不再提这件事,而是继续询问冯盎岭南的风土人情之类。
一番奏对从正午一直持续到了下午,眼看天色越来越黑,李世民就吩咐李承乾去准备晚宴。
东宫的厨娘早就得到了通知,已经在御膳房做好了准备。
一辆装着滚烫热水的餐车,上面蒸着菜肴,再盖上盖子,就能保证经过御膳房到皇宫的这短距离,不会变凉。
一番奏对一直持续到月亮出来,才正式开宴。
太极殿上,自然不会出现大圆桌这种东西,每人一份的菜肴,将桌子塞得满满当当。
糖醋排骨、酱猪肘、红烧鱼、梅菜扣肉、腌酸笋、苜蓿鸡蛋.....
冯盎赞叹了菜肴的丰盛,下了筷子后,才开始真正的赞不绝口。房玄龄等人发愁的看着案子上的菜,自知吃不光,所以只能早早的吩咐宦官给他们准备食盒。
不用说,这些菜一定是东宫出品,如果是寻常的宴席,他们才不会无耻的打包带走。
相比较魏征他们,冯盎就要能吃的多,一个猪肘子,几大口就被他吃剩下一根骨头。至于皇帝最喜欢的油炸小肉丸子,他却很是不满,建议李承乾怎么也得做成大肉丸才好。
酒自然是要喝的,放下岭南这么一个大患的皇帝,之前一直没喝酒,等的就是现在。
遥敬一杯,冯盎很是豪迈的一口抽干,只是高度酒是这样的喝法?被呛的连连咳嗽,还大声赞叹是好酒,希望太子再送自己点,回岭南的时候好带走。
李世民并不在意,还在一边嘱咐李承乾多送一点。
冯盎越是不见外,李世民就越是开心。岭南之地如果没有冯家,免不得会起一场不亚于洛阳之战的纷争。
至于以后,也需要冯家的配合,朝廷才能把岭南收归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