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说不清的军报
布达拉宫就修建在吐蕃的雪山下,这个时候的高原很冷。
松赞干布在冷空气中呼出一口气,从布达拉宫的高处往下看,可以看到几个部落的人举着火把,正在祭祀。
李正是一个不礼佛的人,也是一个不信天的人。
这是一直以来关中传闻中,对李正的说法。
当今皇帝对这样的人就没有什么忌惮吗?
松赞干布看向长安方向,这辈子倒要看看,李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吐蕃的雪山山麓,李大亮带着三万兵马经过两天的鏖战终于拿下了这座山麓的最高点。
首战告捷,对军中的士气提升很大。
裴行俭给李大亮包扎着伤口说道:“酒精已经在提炼了,若是全部可以提炼出来应该还能应付几仗。”
李大亮坐在伤兵营中,瞧着躺在这里的伤兵,先前那些收治的士兵已经好了很多,甚至有几个已经可以下地了。
那些触目惊心的伤口,似乎对裴行俭来说总能治好,而且痊愈的速度很快。
“你的医术很好。”李大亮低声说道。
“治病救人,也不能起死回生,我也只是尽力,有些人我也救不起来。”裴行俭给李大亮的手臂缠好纱布说道。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进入军中走上沙场的人都明白,战场之上生死有命。”
李大亮低声说着话。
看着李大亮的神情,裴行俭说道:“伤口不是很严重,不过在伤口愈合之前,手臂就不要再沾水了。”
李大亮站起来挥了挥自己的手臂,“没什么大碍。”
裴行俭低声说道:“大将军,我们接下来的仗要怎么打?”
李大亮看着营地忙碌的士兵说道:“守住那片高地,等到下一批粮草到之前我们不会出雪山。”
听到这话裴行俭心中也放心了不少,这么说来只要不主动进攻,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伤亡。
一阵冷风吹过,裴行俭收紧自己的衣衫说道:“吐蕃马上就要进入最寒冷的季节了,想来这个季节的大食人要不就是快攻,夺下吐蕃,要不只能暂时撤出雪山,眼下我们的大军已经驻扎在这里,大食人想要攻入吐蕃肯定也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有大雪封山,又有我们三万兵马把守,大食人眼下也不敢迈过这片雪山。”
听着裴行俭的话,李大亮很赞同地点了点头,“你懂兵法?”
裴行俭连忙说道:“不是很懂,只是经常听一些关于打仗的事情。”
李大亮笑着说道:“大食人想要攻入吐蕃地界很难,而且给大食人的时间很短,吐蕃与西域以西是波斯,波斯一直以来都不适合大规模的种植粮食,发动战争最好是在秋收之后,如今吐蕃的气候入秋之后,温度急转而下,他们还要留着粮食过冬。”
“也就是说大食人的进攻时机,只有秋收之后入冬之前的时间。”李大亮回忆着又说道:“上一次,你的师兄拦住十多万大食人大军的时候,也是在这个时候。”
听着李大亮说完,裴行俭注意到李大亮眼中的猜疑。
尽管李大亮没有明说,多少都是这个缘故。
大牛是怎么做到的,裴行俭自问自己也不知道。
当初吐蕃的战报上写着的是,大牛不废一兵一卒就打退了大食人,而且折腾出了很多大的动静,杀了很多很多大食人。
至于是如何做到的,军报上也说不清楚,只是说像是打雷一般的动静。
收起心神,裴行俭继续去提炼酒精。
自从大牛出了关中之后,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很离奇。
就像是松赞干布说的,老师到底教了大牛哪些本事。
大牛是最早跟着老师的。
在自己到泾阳之前的事情,那时候的大牛学到了什么,自己对此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熟悉大牛之后,那时候开始大牛的学识就已经拉开很多人一大截了。
吐蕃很快就入冬了。
关中正是秋季,李正和许敬宗正在马圈烤着羊肉。
“不得不说,长安令对烤肉的见解真是高深。”许敬宗瞧着铁板上的烤肉又说道:“一块薄薄的铁板,竟然可以烤出如此奇特的风味。”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你的马屁境界真是越来越高了。”
许敬宗干笑道:“长安令过奖了,过奖了。”
正说着,大虎带着人来了,“长安令,默呕来了。”
李正抬头看去,默呕一脸微笑地站在大虎身后。
“长安令,许久不见了。”默呕躬身行礼说道。
“确实好久不见了。”李正放下手中的扇子,多年不见默呕的头发也已经雪白。
“长安令,近来可好?”
“挺好的。”李正说道。
大虎给默呕搬了一把椅子。
坐下之后,默呕说道:“以前见长安令,长安令还是一个少年,现在看长安令,长安令也成人了,也越来越高深莫测了。”
李正把筷子递给默呕说道:“和以前的变化很大吗?”
默呕双手接过筷子说道:“以前的长安令看起来韬光养晦,现在的长安令看起来锋芒毕露,又让人琢磨不透。”
许敬宗看着现在的李正也有这种感觉,以前的李正会躲着很多的事情。
现在的李正可以独自和五姓对抗了。
默呕说得锋芒毕露没错。
当初没有成年的李正只是和五姓划清界限。
现在李正的羽翼已经不能和当初相比。
上官仪,段纶,薛仁贵,王玄策不知不觉李正身边已经有了很多的年轻翘楚。
这些人物虽说比不上那些治国大才,能力不高不低,但恰恰总能在某一方面做得非常出众。
年少时潜藏锋芒,韬光养晦。
如今已经成年的李正,渐渐活成了很多人都担心又害怕的样子。
李正对默呕说道:“现在的你也有五十了吧。”
默呕躬身说道:“小人今年已经五十有五了。”
稍稍点头,李正递给默呕一份书信说道:“把这封书信交给大牛,好好养老吧,等到你六十岁了,你来关中养老。”
默呕双手有些颤颤巍巍地接过这份书信。
(本章完)
布达拉宫就修建在吐蕃的雪山下,这个时候的高原很冷。
松赞干布在冷空气中呼出一口气,从布达拉宫的高处往下看,可以看到几个部落的人举着火把,正在祭祀。
李正是一个不礼佛的人,也是一个不信天的人。
这是一直以来关中传闻中,对李正的说法。
当今皇帝对这样的人就没有什么忌惮吗?
松赞干布看向长安方向,这辈子倒要看看,李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吐蕃的雪山山麓,李大亮带着三万兵马经过两天的鏖战终于拿下了这座山麓的最高点。
首战告捷,对军中的士气提升很大。
裴行俭给李大亮包扎着伤口说道:“酒精已经在提炼了,若是全部可以提炼出来应该还能应付几仗。”
李大亮坐在伤兵营中,瞧着躺在这里的伤兵,先前那些收治的士兵已经好了很多,甚至有几个已经可以下地了。
那些触目惊心的伤口,似乎对裴行俭来说总能治好,而且痊愈的速度很快。
“你的医术很好。”李大亮低声说道。
“治病救人,也不能起死回生,我也只是尽力,有些人我也救不起来。”裴行俭给李大亮的手臂缠好纱布说道。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进入军中走上沙场的人都明白,战场之上生死有命。”
李大亮低声说着话。
看着李大亮的神情,裴行俭说道:“伤口不是很严重,不过在伤口愈合之前,手臂就不要再沾水了。”
李大亮站起来挥了挥自己的手臂,“没什么大碍。”
裴行俭低声说道:“大将军,我们接下来的仗要怎么打?”
李大亮看着营地忙碌的士兵说道:“守住那片高地,等到下一批粮草到之前我们不会出雪山。”
听到这话裴行俭心中也放心了不少,这么说来只要不主动进攻,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伤亡。
一阵冷风吹过,裴行俭收紧自己的衣衫说道:“吐蕃马上就要进入最寒冷的季节了,想来这个季节的大食人要不就是快攻,夺下吐蕃,要不只能暂时撤出雪山,眼下我们的大军已经驻扎在这里,大食人想要攻入吐蕃肯定也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有大雪封山,又有我们三万兵马把守,大食人眼下也不敢迈过这片雪山。”
听着裴行俭的话,李大亮很赞同地点了点头,“你懂兵法?”
裴行俭连忙说道:“不是很懂,只是经常听一些关于打仗的事情。”
李大亮笑着说道:“大食人想要攻入吐蕃地界很难,而且给大食人的时间很短,吐蕃与西域以西是波斯,波斯一直以来都不适合大规模的种植粮食,发动战争最好是在秋收之后,如今吐蕃的气候入秋之后,温度急转而下,他们还要留着粮食过冬。”
“也就是说大食人的进攻时机,只有秋收之后入冬之前的时间。”李大亮回忆着又说道:“上一次,你的师兄拦住十多万大食人大军的时候,也是在这个时候。”
听着李大亮说完,裴行俭注意到李大亮眼中的猜疑。
尽管李大亮没有明说,多少都是这个缘故。
大牛是怎么做到的,裴行俭自问自己也不知道。
当初吐蕃的战报上写着的是,大牛不废一兵一卒就打退了大食人,而且折腾出了很多大的动静,杀了很多很多大食人。
至于是如何做到的,军报上也说不清楚,只是说像是打雷一般的动静。
收起心神,裴行俭继续去提炼酒精。
自从大牛出了关中之后,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很离奇。
就像是松赞干布说的,老师到底教了大牛哪些本事。
大牛是最早跟着老师的。
在自己到泾阳之前的事情,那时候的大牛学到了什么,自己对此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熟悉大牛之后,那时候开始大牛的学识就已经拉开很多人一大截了。
吐蕃很快就入冬了。
关中正是秋季,李正和许敬宗正在马圈烤着羊肉。
“不得不说,长安令对烤肉的见解真是高深。”许敬宗瞧着铁板上的烤肉又说道:“一块薄薄的铁板,竟然可以烤出如此奇特的风味。”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你的马屁境界真是越来越高了。”
许敬宗干笑道:“长安令过奖了,过奖了。”
正说着,大虎带着人来了,“长安令,默呕来了。”
李正抬头看去,默呕一脸微笑地站在大虎身后。
“长安令,许久不见了。”默呕躬身行礼说道。
“确实好久不见了。”李正放下手中的扇子,多年不见默呕的头发也已经雪白。
“长安令,近来可好?”
“挺好的。”李正说道。
大虎给默呕搬了一把椅子。
坐下之后,默呕说道:“以前见长安令,长安令还是一个少年,现在看长安令,长安令也成人了,也越来越高深莫测了。”
李正把筷子递给默呕说道:“和以前的变化很大吗?”
默呕双手接过筷子说道:“以前的长安令看起来韬光养晦,现在的长安令看起来锋芒毕露,又让人琢磨不透。”
许敬宗看着现在的李正也有这种感觉,以前的李正会躲着很多的事情。
现在的李正可以独自和五姓对抗了。
默呕说得锋芒毕露没错。
当初没有成年的李正只是和五姓划清界限。
现在李正的羽翼已经不能和当初相比。
上官仪,段纶,薛仁贵,王玄策不知不觉李正身边已经有了很多的年轻翘楚。
这些人物虽说比不上那些治国大才,能力不高不低,但恰恰总能在某一方面做得非常出众。
年少时潜藏锋芒,韬光养晦。
如今已经成年的李正,渐渐活成了很多人都担心又害怕的样子。
李正对默呕说道:“现在的你也有五十了吧。”
默呕躬身说道:“小人今年已经五十有五了。”
稍稍点头,李正递给默呕一份书信说道:“把这封书信交给大牛,好好养老吧,等到你六十岁了,你来关中养老。”
默呕双手有些颤颤巍巍地接过这份书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