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捷还是采取了中军将的意见,没有为了面子趾高气扬的直接撤退,而是利用暗夜,以空营惑敌之计,悄悄的撤退,为整个燕军的撤退,争取了一夜的时间。
    倾巢而出的赵军,展开了追击,战争的形势彻底的反转。
    追击的赵军,被勺关挡住了去路。
    勺关,建在铺阴口的中间,两面悬崖峭壁,唯独一条可通两乘车马的道路,穿过崇山峻岭到达太行另一面的燕国。这里是咽喉,而勺关,就建设在这个咽喉喉结的部位,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赵雍带着大家追杀到这里,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拿下勺关,追上燕人的大军主力,咬住他,配合赵兴的骑兵,对燕军给予歼灭,彻底的打断燕国的脊梁,削弱这个东方总是扯赵国大腿的国家。
    面对这样的关城,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取巧的办法,赵雍丢掉了仁慈,他将自己的披风当做了大旗,代表着自己亲身站在前线,鼓舞着无数将士,对勺关,发动了人海攻势。就是要用无数的血肉,淹没勺关。
    吴生站在城墙的第一线,挥舞着宝剑,砍杀着一波波拼死冲上来的赵军。
    赵人疯了,面对这险峻的雄关,他们不用任何策略,不用任何其他的办法,就凭借着笨拙的蚁附蹬城法。十万大军从关前一直排向天边,然后前面的赵人,就那么嚎叫着顺着云梯攀爬蹬城。前面的战死了,后面的毫不犹豫的接替,如此绵绵不休,一层层,一批批的战死再上。
    而在关墙前面不远,那国君特有纹饰的披风,被当做一面大旗,坚定的扎在那里,绝没有半点动摇。
    砍死了又一个爬上城的赵人,吴生抹了下脸上的鲜血,他感觉到浑身无力,双臂发麻。而更让他感觉无力的是面对的敌人,面对的赵君。
    吴生现在的心中不是绝望,而是羡慕。他真的羡慕赵人,他们总是有这样勇敢果断的国君:“如果我的燕国也有这样的国君该多好啊,哪怕是一代。只要有一代如赵国这样的国君,我们的所谓七雄之一,也就不是仅仅凭借远离中原,仅仅凭借老牌的诸侯和广大的地域了,而是凭借君勇臣贤,称霸天下了。”
    当然,这是吴生的奢望,因为,这是不可能的。燕国七百多年,二十七代国君里,就没有出现过一个真正雄才大略者。
    而放眼赵国不过是区区六代,竟然各个英明神武,这是老天对燕的不公,这是老天对赵的眷顾。
    身为燕人,吴生真的悲痛自己的苦命。
    没完没了不要命的进攻在继续着,虽然凭借着地利,但燕军的死伤也在不断的增加。
    这时候,一个士兵弯腰抱石头的时候,他抱了一个空。射箭的士兵将手伸向箭壶,抓取羽箭的时候,他抓了一个空;而另一个士兵准备替换已经断裂的宝剑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后备。
    盾牌破裂了,但没有后续,火油丢光了,却没有了补给。
    一个接近绝望的声音在吴生的耳边响起:“将军,我们的将士拼光了,请后续增援吧。”
    吴生大声传令:“后续援军上。”
    但他没有得到慷慨的应诺,猛回头,他看到自己的城下已经空空如野。
    他一屁股坐倒在城头,他知道,自己的断后任务已经不能实现了,他知道,自己刚刚连夜撤离的大军的覆灭已经成为定局。
    低下头,黯然落泪:“燕国,难道真的就这样被灭国了吗?燕国真的就没救了吗?”
    副将拄着宝剑,气喘吁吁的安慰:“非战之过,非将军之过啊。”然后对着身后的燕国:“将军可记得伍子胥和申包胥故事?”
    吴生艰难抬头。
    这个副将看着赵军又如海般杀上来,非常平静的道:“当年伍子胥逃跑的时候遇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申包胥,就和申包胥说,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灭了楚国。申包胥说的也很直接,我支持你。但是如果你要是灭了楚国的话,我一定要光复楚国。”
    这是一段美谈,天下共知。
    这个副将继续道:“既然将军知道,为什么不能隐忍,赵国灭燕,将军当矢志不渝的恢复燕国,这才是慷慨悲歌的燕国男儿啊。”
    吴起展开双手:“我又有什么能力能回复燕国呢?”
    这个副将就叫上来五百死士:“这是真男儿,他们将追随将军。”然后轰然跪倒:“勺关,交给我吧,我将战到最后一人,我将传出话,是我贪生怕死献关,以保护将军名节和丢失关隘的罪责。一切的一切,都为将军能未来复国。”
    吴生掩面:“我非贪生怕死,但我知道了你的良苦用心,我为我们燕国还有你这样的慷慨悲歌之士欣慰。”
    这个副将看到吴起接受了自己的建议,站起来,一身轻松的道:“还是那赵氏孤儿故事,他的一个家臣说,活着和死去哪个更轻松,最终,他的一个家臣选择了赴死这件轻松的事做。将军,我选择赴死,其实我是在选择逃避啊。”
    吴生没有再说,掩面带着五百死士下城,然后从关后奔走,隐入莽莽群山之中。
    看着消失的将主背影,这个副将提起了宝剑,对着城头已经不多的将士大吼:“我们是燕国的男儿,我们没有投降一说。在我们守卫的城池,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就没有燕国失陷的一寸土地。”
    残余的士兵握紧了手中的兵器,悲壮的面对如海的强敌,城头就响起了几百年一直传唱的燕国歌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每一个诸侯国,都有其底蕴精神,每一个诸侯国都有其称霸逐鹿的道理。
    燕王可以暗弱无能,但他们那些高贵者,并不能代表卑贱者的精神骨气。
    当最后一个燕国的士兵倒下的时候,整个勺关,没有一个站着的士兵,没有一个跪着求生的勇士。
    肉食高贵者可以贪生怕死,但卑贱者,却都有自己的坚守和一身傲骨。
    那句千古总结怎么说来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啊,那是明朝人说的,现在早了点,但天下道理是一样的。

章节目录


战国改革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奔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奔叔并收藏战国改革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