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天下之论”,历史上是周瑜提出来的战略计划。
    他认为在赤壁之战后,孙权集团可以吞并刘备集团,然后出兵巴蜀,占据四川,与曹操南北分治。
    而鲁肃提出的战略则叫“榻上策”,他觉得应该先吞并刘表,再看天下形势。
    从时间上来讲,鲁肃的“榻上策”早于周瑜二分天下论,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才刚刚打完,他就对孙权说,应该先取刘表,再图北方。
    最关键的是,鲁肃其实并不是个什么忠厚仁义君子,不要被老罗塑造的老实形象给骗了,因为早在“榻上策”之时,他就劝孙权夺取荆州之后,就立即学刘邦称帝,建立一番基业。
    在当时最先称帝的袁术才刚刚死掉,很多人以为曹操是个周文王要大兴汉室,天下无数心向汉室之人纷纷为曹操效力的时候,也就只有鲁肃在劝孙权称帝。
    虽然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以此时的舆论环境以及江东就连张昭这等重臣都是投降派来看,绝大多数诸侯都没有或者不敢有称帝的想法。
    即便是他们反抗曹操,也是打着复兴汉室,说曹操是控制皇帝,操弄权术的奸臣这个由头与当时的许都朝廷对抗。
    比如孙策占据江东,说要进攻许都,便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
    在那个时间节点,也只有鲁肃完全没有把汉室江山放在眼里,劝说孙权称帝,可见鲁肃绝对是一个狠人,而非什么老实人。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鲁肃人品不行。
    而是说鲁肃绝不是演义中表现得那么老实憨厚。
    真正的鲁肃不仅拥有不错的战略眼光,同时也是孙氏集团最大的拥护者。
    历史上若非鲁肃周瑜等人坚定主战的话,以当时江东声投降派浩大的声势,孙权保不齐还真有可能会投降。
    那为什么历史上提出“榻上策”的鲁肃如今会与周瑜会一起提出二分天下论呢?
    因为时局不同了。
    历史上鲁肃提出“榻上策”的时候,曹操才刚刚打赢官渡之战,袁绍虽败,实力犹存,北方依旧处于难解难分之势,二人谁才是胜利者,大家都不知道。
    包括鲁肃也只是认为,要想消灭曹操不容易,还是先观望北方的形势再说。
    所以当时鲁肃给孙权的意见就是先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等到合适的机会除掉黄祖,然后攻灭刘表占据荆州,最后再称帝建功立业。
    但现在由于豫州是在孙家手里,他们就几乎直接与北方接壤。
    如果能够夺下扬州和荆州,则将拥有黄河以南除兖州青州徐州以外的所有地盘,实力会大幅度提升。而北方即便是分出胜负,也不过是得了幽州冀州青州之地。
    两方中间还夹了个曹操,在北方势力更强的情况下,曹操不会傻到与孙家为敌。
    因此孙家如果真的能够在这数年之内平定袁术和刘表,则趁着曹操的地盘为中间的缓冲区的时候,西进川蜀夺得四川,则与北方霸主共分天下!
    这里有个很明显的差别就在于,历史上没有曹操在中间作为缓冲区。
    有些类似于后来的北宋——辽——金,亦或者南宋——金——蒙这种关系,两大帝国之间,都有个第三方的存在。
    正因为历史上没有这个第三方,鲁肃和周瑜那时就认为,只要北方分出胜负,敌人就会立即南下,他们应该没有什么机会再图谋川蜀。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仅仅只是以“榻上策”为战略,多次对刘表进攻,主要还是夺取荆州为主,等到赤壁之战击败了曹操,才开始有了对川蜀有想法。
    而如今有了曹操作为中间缓冲区,鲁肃和周瑜就觉得,趁着现在如果可以把袁术和刘表击败,拿下扬州和荆州,那么整个南方都会落入他们手里。
    到时候哪怕北方分出胜负,中间还有个势力不大不小的曹操作为阻碍,南北就不会那么快发生战事,他们也就有充足的时间西进四川。
    毕竟唇寒齿亡的道理,北宋和南宋不懂,不代表曹操不懂。大概率,那时曹操也只能联合他们对抗北方势力。
    这个策略,可谓是“榻上策”与“二分天下论”的结合体,趁着北方刘备和袁绍大打出手的时候,先破袁术,再取刘表,联合曹操对抗北方,同时西取巴蜀,战略眼光非常长远。
    然而听到鲁肃和周瑜的话,孙策却一时犹豫,看着他们二人忍不住问道:“公瑾,子敬。我觉得......你们会不会想得太简单了些?”
    “哦?”
    周瑜笑道:“伯符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孙策沉吟道:“攻打袁术没什么问题,他为当今朝廷奸逆,讨伐他师出有名。可如果攻打刘表的话,恐没有出兵理由,皆时恐为朝廷所不容。且刘表此人可不好对付,袁术与他交战多年,寸土未得,多次大败而归,他占据荆州,有大江天险,想要攻破他,绝非易事。”
    这就是现在很多诸侯面临的问题。
    洛阳朝廷并不是被谁掌控在手里,有独立自主权。各路诸侯虽听调不听宣,俨然一方霸主。但表面的尊重还是要有,每年都要向朝廷上供以表心意。不然的话,其它诸侯就有理由来攻打你。
    包括周瑜鲁肃为什么认为曹操不敢来攻打他们?
    就是因为孙坚是洛阳朝廷的铁杆拥护者,一旦曹操攻打孙坚,那无疑就是去选择袁绍阵营,到时候别说现在朝廷册封的徐州牧吕布有借口,就连刘表都可以来打他了。
    所以孙家去攻打袁术天经地义,但去攻打刘表的话,至少刘表现在明面上臣服于朝廷,他们一动手,无异于授人以柄,曹操也有理由来攻打他们。
    听到孙策的担忧,周瑜赞同地点点头道:“这个问题我与子敬也考虑过,攻打刘表确实不易。但如果是道义上的事情,倒也不必担忧。等到我们击败袁术之后,北方战事也差不多已定,若是袁绍获胜,我们也无需再理会洛阳朝廷。若是刘备取胜,他到时篡位,洛阳朝廷亦一样也再无权威。”
    “关键还是刘表不易攻打。”
    鲁肃补了一句。
    “是的。”
    周瑜说道:“刘表确实不好对付,然事在人为,当今天下纷乱,唯有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方能鼎足,若我们不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则如何壮大自身?”
    “嗯.......”
    孙策默然点头,陷入了沉思。
    不管是现在还是历史上,刘表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先不谈孙坚进攻江夏被黄祖暗箭射杀,以及孙策也讨伐黄祖,最终并没有成功的事实。
    历史上在鲁肃制定“榻上策”的战略之后,孙权就数次进攻荆州的江夏,结果都被黄祖击退,甚至还导致大将凌操、徐琨被射杀。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二人制定的策略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刘表迅速拿下的问题。
    不过周瑜和鲁肃分析得也没错,撇开刘表的问题不谈,现在确实是攻打袁术,壮大自身的好机会。
    包括曹操跟吕布之间的恩怨,也到了关键时候。
    北方陷入战争泥潭,刘备和袁绍自顾不暇,南方各路诸侯自然也想着伺机而动,努力发展自身,避免将来刘备和袁绍其中任何一方成功之后,南下把他们吞并。
    所以不管是曹操还是孙家,都会积极寻找突破口来解决未来出路的问题。
    与此同时。
    不止是孙氏,兖州的曹操,也在与谋士们展开会议。
    济阴郡,定陶县。
    曹操府邸之中,郭嘉、戏志才、程昱、陈宫等人济济一堂。
    本来这个时候应该还有荀彧荀攸董昭这些后来的重量级谋士,不过荀彧荀攸在青州,董昭在洛阳,所以此时的曹操,其实非常缺乏战略型人才。
    众人分列而坐,曹操环视四周,沉吟说道:“诸位,如今袁刘已经时势如水火,双方已经处于激战当中,我军应当何如?”
    郭嘉思索许久,说道:“当藏气于身,待时而动。我料那袁术必不甘龟伏于寿春,必然有所行动。且吕布为人短视,反复无常,此番虽上表朝堂,得了个徐州牧,但必然又会联合袁术掀起风浪,届时明公正好可以讨伐。”
    “嗯。”
    曹操点点头。
    戏志才说道:“公此番若能找到时机,当先取吕布,得了淮北,再图谋淮南,可千万不能让孙氏得手。”
    曹操嗤笑道:“孙文台现在领兵北上,就留了其子孙策守豫州,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尔,又如何得知淮南淮北之要地,届时恐怕也不过是打退了袁术,就坐待其父归来罢了,我可尽取扬州之地,得淮望扬。”
    “这是最好的结果。”
    诸多谋士纷纷点头。
    曹操确实比较缺乏战略型谋士。
    但这一点他们还是看得出来,认为应该先拿下吕布,再夺取扬州,等到北方大战出了结果,再决定是对付孙坚还是刘表。
    因为孙坚是朝廷的死忠,如果是袁绍取胜,那孙坚就有联合的价值,孙氏经营豫州也有那么七八年,根深蒂固,实力不容小觑,想要拿下他们也不容易。
    如果是刘备取胜,那自然是另说。到时候曹操可以联合刘表先对付孙坚,等侵占了豫州之地,再与北方的刘备决一雌雄,图谋整个天下。
    可以说,他们的整体战略目标还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先整合南方,再跟北方的霸主打决战。只是曹操的地盘毕竟更靠近北方一些,也更容易被攻击,所以刘表就在他心中远没有那么重要,他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吕布和袁术身上。
    只是曹操绝对没有想到,孙家的主人确实是孙坚没错。但孙策已经是少年成名,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在孙氏当中,已经俨然是二号人物,他的身边也聚集了周瑜鲁肃这等青年才俊,对于天下亦有染指的想法。
    所以要是曹操还是把一门心思忠心朝廷的孙坚当作孙家的领头羊,那肯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也许将来会吃一个大亏。
    不过现在还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未来的事情,谁又能知晓?
    除了孙氏与曹氏以外,袁术同样蠢蠢欲动。
    他的主簿阎象水平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阎象曾经以周文王得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却依旧要向商纣王称臣纳贡的例子来劝说袁术不要称帝,可见他还是有些远见。
    袁术在熬死刘繇,尽得扬州之地后,实力稍微有所恢复。在阎象的劝说下,最终再次与吕布联合,双方结成儿女亲家,共商出兵大计。
    曹操和孙策知道,现在是他们壮大的好时机。阎象又何尝不知道,现在已经是袁术死中求活的唯一机会。
    很简单一个道理。
    北方战事,不管谁胜,袁术如果再不采取行动,那他的下场必然是死路一条。
    袁绍胜,袁绍雄兵南下,二袁本就势如水火,袁术必被袁绍吞并。
    刘备胜,刘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袁术必死无疑。
    那唯一的生路是什么?
    当然是拳打孙坚,脚踢曹操,把河南等地全部纳入自己地盘,才有与北方抗衡的力量。
    所以这一战,已经是不可避免。
    袁术在听到了阎象的分析之后,也认为确实只能这样。
    他不想成为袁绍的附庸,也不想最后落得兵败的下场,因此此时已经是绝命一博,必须联手吕布,在河南之地杀出一片天地。
    总结来说。
    除了吕布以外,包括曹操、孙氏以及袁术,都在抢时间来统一河南,争取在北方战事结束之前,先把河南之地纳入自己势力范围。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拥有与北方对抗的能力,不至于到最后等北方霸主出现的时候,将他们一一吞并。
    各家都是阳谋,谁都知道是什么结果,最后就看是鹿死谁手,看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至于吕布。
    吕布其实早就没了争霸的心思,他只关注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然而形势由不得他,曹操要想脱离兖州这块龙困之地,就只能把目标对准徐州。孙氏与袁术之间的大战,同样也会波及到他,他与孙氏也有不少仇恨,曾经差点杀死孙坚,所以这一战,也由不得他去逃避。
    于是便在永汉元年末,河南地区,同样已经开始暗流涌动,各路诸侯,包括荆州的刘表,南阳的张绣,都蠢蠢欲动,试看今日之天下,到底谁能作主沉浮!

章节目录


三国之谋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玩蛇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玩蛇怪并收藏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