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帝王的荣耀(2)
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人是不会殉国的,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
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
“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
两人相对苦笑。
话说回来,我们似乎也不能过多责怪这几个投降者,特别是解缙,他受了很多苦,历经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这个机会,是他绝对不能放过的。
对于这四个人的行为,人心自有公论。
于是,解缙就此成为了朱棣的宠臣,无论他用了什么手段,他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他开始了自己传奇性的一生,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投降三人组中其余两个成员的下落。
李贯:朱棣在掌握政权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给建文帝的奏章,里面也有很多要求讨伐他的文字。他以开玩笑似的口吻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儿吧。”下面的大臣个个心惊胆战,其实朱棣不过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他并不会去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惹事的正是这个李贯,他从容不迫地说道:“我没有,从来也没有。”然后摆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是一个精明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避祸,他从未上过类似的奏章。
现在他的聪明才智终于得到了回报,不过,是以他绝对预料不到的方式。
朱棣走到李贯面前,突然把奏章扔到了他的脸上,厉声说道:
“你还引以为荣吗?你领国家的俸禄,当国家的官员,危急时刻,你作为近侍竟然一句话都不说,我最厌恶的就是你这种人!”
全身发抖的李贯缩成一团,他没有想到,无耻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这之后,他因为犯法被关进监狱,最后死于狱中,在他临死时,终于悔悟了自己的行为,失声泣道:“王敬止(王艮字敬止),我没脸去见你啊。”
胡广:之后一直官运亨通,因为文章写得好,有一定处理政务的能力,与解缙一起被任命为明朝首任内阁七名成员之一,后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人死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他还创造了一个纪录,那就是他是明朝第一个获得谥号的文臣,他的谥号叫做“文穆”。
综观他的一生,此人没有吃过什么亏,似乎还过得很不错,不过一个人的品行终归是会暴露出来的。
当年胡广和解缙投奔朱棣后,朱棣看到他们是同乡,关系还很好,便有意让他们成为亲家,但当时解缙虽然已经有了儿子,胡广的老婆却是刚刚怀孕,不知是男是女。此时妇产科专家朱棣在未经b超探查的情况下,断言:“一定是女的。”
结果胡广的老婆确实生了个女孩,所以说领导就是有水平,居然在政务活动之余对妇产科这种副业有如此深的造诣。事后证明,这个女孩也确实不简单,可惜我在史料中没有找到她的名字,只知道她肯定姓胡。
这个女孩如约与解缙之子完婚,两家都财大气粗,是众人羡慕的佳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解缙后来被关进监狱,他的儿子也被流放到辽东,此时胡广又露出了他两面三刀的本性,亲家一倒霉掉进井里,他就立刻四处找石头,勒令自己的女儿与对方离婚。
在那个时代,父母之命就是一切,然而这位被朱棣赐婚的女孩很有几分朱棣的霸气,她干出了足以让自己的父亲羞愧汗颜的行为。胡广几次逼迫劝说,毫无效果,最后他看到了自己女儿的最终态度,不是分离的文书,而是一只耳朵。
她的女儿为表明绝不分离的决心,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以明志,还怒斥父亲:“我的亲事虽然不幸,但也是皇上做主,你答应过的,怎么能够这样做呢,宁死不分!”
这位壮烈女子的行为引起了轰动,众人也借此看清了胡广的面目,而解缙的儿子最终也获得了赦免,回到了那位女子的身边。
胡广,羞愧吧,你虽饱读诗书,官运亨通,气节却不如一个普通女子!
还是那句话,人心自有公论。
飞腾
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准确地判断出,解缙就是那个能胜任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朱棣郑重地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
多么豪壮的话语和愿望!请大家不要小看修书这件事,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当时,书籍即使出版后也是很容易失传的,因为当年也没有出版后送一本给图书馆的习惯,小说之类的书很多人看,但某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学术书籍就很少有人问津(这点和现在差不多),极易失传。而某些不传世的书籍就更像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样,隐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不为人知。要采集这些书籍,必须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所以虽然每个朝代都修书,却大有不同。比较穷的朝代官方修书数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须修的那一本——前朝的史书。
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
大典之外,再无他书!
我们可以想到,当朱棣将这项工作交给解缙时,他是把希望和重担一起赋予了这个年仅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可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朱棣看来无比重要的事情,在解缙那里却成了一项“一般任务”。
解缙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表现出政治敏锐性,他天真地以为,这不过是皇帝一时的兴趣,想编本书玩儿一玩儿。于是在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他就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文献大成》。应该说这套初稿也是花费了解缙很多心血的,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番心血换来的是朱棣的一顿痛骂。
解缙如此之快地完成任务,倒是让朱棣十分高兴,可当他看到解缙送上来的书时,才明白这位书呆子根本就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于是他狠狠地斥责了解缙一顿,然后摆出了大阵势。
这个阵势实在是大,完全体现了明朝当时的综合国力,首先,朱棣派了五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不是今天我们说的总裁),此五人以王景为首,都是饱学之士。并另派二十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二十个人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此外,朱棣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总动员令,召集所有学识渊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贫是富,瘸子跛子也没关系,脑袋能转得动,脚能走得动就行了,全部召集来做编撰,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编辑。
这还没完,朱棣拿出了拼命的架势,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还在全国各个州县寻找有某种特定能力的人,但这种能力并不是学问,那么他到底找的是什么人呢?
答案是:字写得好的人。
由于当时是修一部全书,所以要采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这些资料找来之后需要找人抄写,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当时并没有电脑排版技术,在编撰过程中只有找人用手来写。
既然是大明帝国编的书,自然要体面,书籍的字迹必须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个类似我这样字迹潦草,每天只会在电脑面前打字的人去抄书,别说朱棣看不惯,我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啊。那年头啊,你要是写得一手烂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这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总动员,可以说朱棣是集中了全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来做这件事情。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修书也能充分体现国家的经济实力,这是因为你要召集这么多的知识分子来为你修书,你就得在招聘广告上写明:包食宿,按月发工资。千万不要以为知识分子读书人就会心甘情愿地干义务劳动,人家也有老婆孩子。
朱棣是一个做事干脆的人,他雷厉风行地解决了问题。他将编撰的总部设在了文渊阁,并给这些编书的人安排了住处,要吃饭时自然有光禄寺的人来送饭,编书的人啥也不用管,编好你的书就行了。
看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没有钱,没有很多的钱,这书能修成吗?
贫穷的王朝整日只能疲于奔命,一点国库收入拿来吃饭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钱去修书?
盛世修书,实非虚言。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人外,朱棣还给解缙派去了一个帮手,和他共同主编此书。这个人说是帮手,实际上应该是监工,因为在此之前,他只做过一次二把手,不巧的是,一把手正是朱棣。
这个监工就是姚广孝。
姚广孝不但精于权谋,还十分有才学,明朝初年第一学者宋濂也十分欣赏他的才华,而那个时候,解缙还在穿开裆裤呢。
把这样的一个重量级人物放在解缙身边,朱棣的决心可想而知。
当朱棣以排山倒海之势摆出这样一副豪华阵容时,解缙才终于明白,自己将要完成的是一件多么宏大、光荣的事情。如果不能完成或是完成不好,那就不仅仅是丢官的问题了。
啥也别说了,开始玩儿命干吧!
在经过领导批示后,解缙同志终于端正了态度,沿着领导指示的方向前进,事实证明,朱棣确实没有看错人。解缙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学,他合理地安排着各项工作,采购、辨析、编写、校对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次编写完一部分,他都要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这支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佼佼者,他做得很出色。
当这上千人的编撰队伍在他的手中有序运转,所修大典不断接近完成和完善时,解缙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他不再是怀才不遇的书生,而是国家的栋梁。
在修撰大典的过程中,朱棣还不断地给予帮助和关照,永乐四年(1406)四月,朱棣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探望了日夜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各位修撰人员,并亲切地询问解缙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何困难,解缙感谢领导的关心,并表示一定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以报答皇帝陛下的恩情,不辜负全国知识分子的期望。最后他提出,大典经史部分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但子集部分还有很多缺憾。
朱棣当即表示,哪里有困难,就来找我,一定能够解决,不就是缺书吗,给你钱,去买,要多少给多少!之后他立刻责成有关部门(礼部)派人出去买书。
有了这样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支持,再加上解缙的得力指挥和安排,无数勤勤恳恳的知识分子日夜不休地工作着,他们在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笔耕不辍,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娱乐,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其中有不少人因为劳累过度而死),只为了完成这部古往今来最为伟大的著作。
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因为大部分人只是平凡的抄写员,编撰人,在当时,他们也都只是普通的读书人而已。他们的人生似乎和伟大这两个字扯不上任何关系,但他们所做的却是一件伟大的事。历史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但这部伟大著作的每一页、每一行都流淌着他们的心血。
所以不管是累得吐血的编撰,还是整日埋头抄书的书者,他们都是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
每一个人都是。
在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这部大典终于完成。
此书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
全部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而成。
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更为难得的是,以解缙为首的明代知识分子们以广博的胸怀和兼容并包的思想,采集了几乎所有珍贵的文化资料,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朱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郑重地为这部伟大的巨作命名——《永乐大典》。
现在,我终于可以说,在我的统治下,编成了一部有史以来最大、最全、最完美的书!终有一天,我会老去,但这部书的光荣将永远光耀着后代的人们,告诉他们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
光荣!但这绝不仅仅是朱棣的光荣,这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光荣!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光耀四方,强盛一时,也曾屈膝受辱,几经危亡。但我们最终没有屈服,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下来,并引领着我们顽强地站立起来。
《永乐大典》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要感谢这部书,因为如果没有它的诞生,很多古代书籍,今天的我们将永远也看不到了。
如果要给这些书开个书单,恐怕会很长,在此我们只列举其中一些书目,让大家了解此书的重要意义,如《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辑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后全部失传,直到清代时,方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流传于世上。
所以我们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金字塔。
在这场建筑中国文化金字塔的工程中,解缙是一个出色的总工程师和设计师。他的功劳其实并不亚于征伐开疆的徐达、蓝玉。他虽然没有万军之中攻城拔寨的豪迈,也没有大漠挥刀、金戈铁马的风光,但他也有自己的武器,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笔墨。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无数辛勤的知识分子用笔墨为我们留下了祖先的智慧和知识,让我们了解了那光荣的过往和先人的伟大。
事实证明,那些常常被我们嘲笑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和读书人,他们也有力量,他们也很强壮,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
hf();
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
“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
两人相对苦笑。
话说回来,我们似乎也不能过多责怪这几个投降者,特别是解缙,他受了很多苦,历经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这个机会,是他绝对不能放过的。
对于这四个人的行为,人心自有公论。
于是,解缙就此成为了朱棣的宠臣,无论他用了什么手段,他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他开始了自己传奇性的一生,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投降三人组中其余两个成员的下落。
李贯:朱棣在掌握政权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给建文帝的奏章,里面也有很多要求讨伐他的文字。他以开玩笑似的口吻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儿吧。”下面的大臣个个心惊胆战,其实朱棣不过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他并不会去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惹事的正是这个李贯,他从容不迫地说道:“我没有,从来也没有。”然后摆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是一个精明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避祸,他从未上过类似的奏章。
现在他的聪明才智终于得到了回报,不过,是以他绝对预料不到的方式。
朱棣走到李贯面前,突然把奏章扔到了他的脸上,厉声说道:
“你还引以为荣吗?你领国家的俸禄,当国家的官员,危急时刻,你作为近侍竟然一句话都不说,我最厌恶的就是你这种人!”
全身发抖的李贯缩成一团,他没有想到,无耻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这之后,他因为犯法被关进监狱,最后死于狱中,在他临死时,终于悔悟了自己的行为,失声泣道:“王敬止(王艮字敬止),我没脸去见你啊。”
胡广:之后一直官运亨通,因为文章写得好,有一定处理政务的能力,与解缙一起被任命为明朝首任内阁七名成员之一,后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人死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他还创造了一个纪录,那就是他是明朝第一个获得谥号的文臣,他的谥号叫做“文穆”。
综观他的一生,此人没有吃过什么亏,似乎还过得很不错,不过一个人的品行终归是会暴露出来的。
当年胡广和解缙投奔朱棣后,朱棣看到他们是同乡,关系还很好,便有意让他们成为亲家,但当时解缙虽然已经有了儿子,胡广的老婆却是刚刚怀孕,不知是男是女。此时妇产科专家朱棣在未经b超探查的情况下,断言:“一定是女的。”
结果胡广的老婆确实生了个女孩,所以说领导就是有水平,居然在政务活动之余对妇产科这种副业有如此深的造诣。事后证明,这个女孩也确实不简单,可惜我在史料中没有找到她的名字,只知道她肯定姓胡。
这个女孩如约与解缙之子完婚,两家都财大气粗,是众人羡慕的佳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解缙后来被关进监狱,他的儿子也被流放到辽东,此时胡广又露出了他两面三刀的本性,亲家一倒霉掉进井里,他就立刻四处找石头,勒令自己的女儿与对方离婚。
在那个时代,父母之命就是一切,然而这位被朱棣赐婚的女孩很有几分朱棣的霸气,她干出了足以让自己的父亲羞愧汗颜的行为。胡广几次逼迫劝说,毫无效果,最后他看到了自己女儿的最终态度,不是分离的文书,而是一只耳朵。
她的女儿为表明绝不分离的决心,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以明志,还怒斥父亲:“我的亲事虽然不幸,但也是皇上做主,你答应过的,怎么能够这样做呢,宁死不分!”
这位壮烈女子的行为引起了轰动,众人也借此看清了胡广的面目,而解缙的儿子最终也获得了赦免,回到了那位女子的身边。
胡广,羞愧吧,你虽饱读诗书,官运亨通,气节却不如一个普通女子!
还是那句话,人心自有公论。
飞腾
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准确地判断出,解缙就是那个能胜任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朱棣郑重地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
多么豪壮的话语和愿望!请大家不要小看修书这件事,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当时,书籍即使出版后也是很容易失传的,因为当年也没有出版后送一本给图书馆的习惯,小说之类的书很多人看,但某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学术书籍就很少有人问津(这点和现在差不多),极易失传。而某些不传世的书籍就更像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样,隐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不为人知。要采集这些书籍,必须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所以虽然每个朝代都修书,却大有不同。比较穷的朝代官方修书数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须修的那一本——前朝的史书。
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
大典之外,再无他书!
我们可以想到,当朱棣将这项工作交给解缙时,他是把希望和重担一起赋予了这个年仅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可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朱棣看来无比重要的事情,在解缙那里却成了一项“一般任务”。
解缙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表现出政治敏锐性,他天真地以为,这不过是皇帝一时的兴趣,想编本书玩儿一玩儿。于是在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他就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文献大成》。应该说这套初稿也是花费了解缙很多心血的,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番心血换来的是朱棣的一顿痛骂。
解缙如此之快地完成任务,倒是让朱棣十分高兴,可当他看到解缙送上来的书时,才明白这位书呆子根本就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于是他狠狠地斥责了解缙一顿,然后摆出了大阵势。
这个阵势实在是大,完全体现了明朝当时的综合国力,首先,朱棣派了五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不是今天我们说的总裁),此五人以王景为首,都是饱学之士。并另派二十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二十个人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此外,朱棣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总动员令,召集所有学识渊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贫是富,瘸子跛子也没关系,脑袋能转得动,脚能走得动就行了,全部召集来做编撰,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编辑。
这还没完,朱棣拿出了拼命的架势,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还在全国各个州县寻找有某种特定能力的人,但这种能力并不是学问,那么他到底找的是什么人呢?
答案是:字写得好的人。
由于当时是修一部全书,所以要采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这些资料找来之后需要找人抄写,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当时并没有电脑排版技术,在编撰过程中只有找人用手来写。
既然是大明帝国编的书,自然要体面,书籍的字迹必须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个类似我这样字迹潦草,每天只会在电脑面前打字的人去抄书,别说朱棣看不惯,我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啊。那年头啊,你要是写得一手烂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这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总动员,可以说朱棣是集中了全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来做这件事情。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修书也能充分体现国家的经济实力,这是因为你要召集这么多的知识分子来为你修书,你就得在招聘广告上写明:包食宿,按月发工资。千万不要以为知识分子读书人就会心甘情愿地干义务劳动,人家也有老婆孩子。
朱棣是一个做事干脆的人,他雷厉风行地解决了问题。他将编撰的总部设在了文渊阁,并给这些编书的人安排了住处,要吃饭时自然有光禄寺的人来送饭,编书的人啥也不用管,编好你的书就行了。
看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没有钱,没有很多的钱,这书能修成吗?
贫穷的王朝整日只能疲于奔命,一点国库收入拿来吃饭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钱去修书?
盛世修书,实非虚言。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人外,朱棣还给解缙派去了一个帮手,和他共同主编此书。这个人说是帮手,实际上应该是监工,因为在此之前,他只做过一次二把手,不巧的是,一把手正是朱棣。
这个监工就是姚广孝。
姚广孝不但精于权谋,还十分有才学,明朝初年第一学者宋濂也十分欣赏他的才华,而那个时候,解缙还在穿开裆裤呢。
把这样的一个重量级人物放在解缙身边,朱棣的决心可想而知。
当朱棣以排山倒海之势摆出这样一副豪华阵容时,解缙才终于明白,自己将要完成的是一件多么宏大、光荣的事情。如果不能完成或是完成不好,那就不仅仅是丢官的问题了。
啥也别说了,开始玩儿命干吧!
在经过领导批示后,解缙同志终于端正了态度,沿着领导指示的方向前进,事实证明,朱棣确实没有看错人。解缙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学,他合理地安排着各项工作,采购、辨析、编写、校对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次编写完一部分,他都要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这支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佼佼者,他做得很出色。
当这上千人的编撰队伍在他的手中有序运转,所修大典不断接近完成和完善时,解缙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他不再是怀才不遇的书生,而是国家的栋梁。
在修撰大典的过程中,朱棣还不断地给予帮助和关照,永乐四年(1406)四月,朱棣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探望了日夜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各位修撰人员,并亲切地询问解缙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何困难,解缙感谢领导的关心,并表示一定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以报答皇帝陛下的恩情,不辜负全国知识分子的期望。最后他提出,大典经史部分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但子集部分还有很多缺憾。
朱棣当即表示,哪里有困难,就来找我,一定能够解决,不就是缺书吗,给你钱,去买,要多少给多少!之后他立刻责成有关部门(礼部)派人出去买书。
有了这样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支持,再加上解缙的得力指挥和安排,无数勤勤恳恳的知识分子日夜不休地工作着,他们在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笔耕不辍,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娱乐,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其中有不少人因为劳累过度而死),只为了完成这部古往今来最为伟大的著作。
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因为大部分人只是平凡的抄写员,编撰人,在当时,他们也都只是普通的读书人而已。他们的人生似乎和伟大这两个字扯不上任何关系,但他们所做的却是一件伟大的事。历史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但这部伟大著作的每一页、每一行都流淌着他们的心血。
所以不管是累得吐血的编撰,还是整日埋头抄书的书者,他们都是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
每一个人都是。
在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这部大典终于完成。
此书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
全部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而成。
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更为难得的是,以解缙为首的明代知识分子们以广博的胸怀和兼容并包的思想,采集了几乎所有珍贵的文化资料,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朱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郑重地为这部伟大的巨作命名——《永乐大典》。
现在,我终于可以说,在我的统治下,编成了一部有史以来最大、最全、最完美的书!终有一天,我会老去,但这部书的光荣将永远光耀着后代的人们,告诉他们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
光荣!但这绝不仅仅是朱棣的光荣,这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光荣!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光耀四方,强盛一时,也曾屈膝受辱,几经危亡。但我们最终没有屈服,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下来,并引领着我们顽强地站立起来。
《永乐大典》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要感谢这部书,因为如果没有它的诞生,很多古代书籍,今天的我们将永远也看不到了。
如果要给这些书开个书单,恐怕会很长,在此我们只列举其中一些书目,让大家了解此书的重要意义,如《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辑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后全部失传,直到清代时,方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流传于世上。
所以我们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金字塔。
在这场建筑中国文化金字塔的工程中,解缙是一个出色的总工程师和设计师。他的功劳其实并不亚于征伐开疆的徐达、蓝玉。他虽然没有万军之中攻城拔寨的豪迈,也没有大漠挥刀、金戈铁马的风光,但他也有自己的武器,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笔墨。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无数辛勤的知识分子用笔墨为我们留下了祖先的智慧和知识,让我们了解了那光荣的过往和先人的伟大。
事实证明,那些常常被我们嘲笑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和读书人,他们也有力量,他们也很强壮,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
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