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外海上,两艘飘扬着膏药旗的驱逐舰向海州码头靠拢。此前估计是为了预防突发事件,所以这两艘军舰并未紧贴码头停靠,而是选择了离岸边百米处抛锚。
八十几个身着鬼子海军军服的官兵列好队伍,刘立光身着鬼子海军大佐军服站在甲板上,迎接着池铁城的视察。
“你们的衣服都很别致啊,哈!……”
池铁城看着刘立光等人及不匹配的服饰,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鬼子海军的军服比陆军的也强不到哪去,最主要的是这些衣服还都是一水的白色,也太不耐脏了。”刘立光扯着衣服抱怨了一句。
其实二战期间东瀛海军的服饰常服是蓝色,白色的是礼服,一般在重要场合才穿的,池铁城等人对此并不了解,他们只会分辨东瀛各兵种的军衔。
“都解决了?没留活口吧!”池铁城严肃的问道。
刘立光赶紧回答道:“没有,有几个鬼子想投降,我让兄弟们都给处理了。”
“很好,这次任务需要严格保密,我们要在这里坚持五天,等到货物全部运回豫州后才能离开。”
池铁城跺了跺脚,来到了船舱内,看到一个身着深蓝色军装的大佐倒毙在了舱内,脑袋正中是一个血洞,红色的血花夹杂着白色的脑浆流了一地,脸上带着诡异的神情,似乎是不相信发生的一切。
“等一下把船舱内都打扫一下,空间也太狭小了,还是老美的军舰好,空间够大,东瀛人太小家子气了!”
池铁城简单参观了一下,转身离开了船舱,临下船时还不忘抱怨了一句,他和苏文谦当年在北美时曾经上过美帝一战时的战列舰上参观过,印象十分深刻。
相对于池铁城所率领的特战一队的有惊无险,苏文谦带领的特战二队则要麻烦得多,他们的任务非常分散,尽管事先分配好了行动方向,但难免在哪一个鬼子据点行差就错。
东瀛军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海州这个战略要地,虽然派驻的兵力只有两千余人,但是这些士兵却都是精锐老兵。
二战中东瀛陆军有五大精锐师团,分别是第一师团,又名江户师团,通称玉师团,于1888年5月14日由江户镇台编组而成。
第二师团,第二师团因为主要征兵地在仙台,又名仙台师团。代字:勇(因日俄战争期间在弓长岭进行了一次最大的夜袭而闻名),九一八事变的东瀛军主力,编成时期为1888年5月14日。
第三师团,第三师团又名名古屋师团,因其编组地在名古屋。第三师团的前身为明治六年(1873年)1月成立的名古屋镇台,明治21年(1888年)东瀛政府对全国军制进行改革,当时全国六个镇台中,名古屋镇台改制为第三师团,就东瀛近代建军史而言第三师团也是日本200多个师团中最早成立的新式陆军之一;第三师团几乎参予了所有东瀛近代的重大战争,包括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西伯利亚出兵、鲁省出兵等。是唯一一支从开战到投降一直在华夏战场作战的甲种师团。
第五师团,抗战爆发前的东瀛十七个常备师团之一,曾创下在华夏战场和七十余个师先后对阵的纪录,有“钢军”之称,现在这个师团已经改编为东瀛军四个机械化师团之一,最为后人所知的是第十九任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因此该师团也被后世华夏军史专家称作“板垣师团”。
第六师团,这支部队又名熊本师团,是东瀛军在二战爆发前十七个常备师团之一,代号“明”,和第二师团(仙台)并称为东瀛陆军中最强悍最有战斗力的两支劲旅。不过这个师团在金陵之战中被伍伺仁打残了,师团长谷寿夫也被池铁城击毙了,现在的师团长是百武晴吉中将,驻守海州的这两千多人就是第六师团的残部。
人们都说知耻而后勇,第六师团却没有像这句话那样发展,除了更加残暴外,被伍伺仁打怕了的这支东瀛主力也变成了惊弓之鸟。
当苏文谦带着百余特战队员来到第六师团在海州的总指挥部外围时,脸色突然变得十分阴沉,他身后跟进的特战队员们感觉队长的表现有些奇怪,纷纷探出头来观察。
只见到第六师团驻海州总部驻地的东西南北四个角,以及驻地中央位置,各建有一座岗楼,五个巨大的探照灯照亮了四周的一切景物。
驻地空旷的场地上竖着几十个大木桩,每一个木桩上都绑着一具尸体,尤其让人愤怒的是,这些尸体中有许多女性,而且大多都一丝不挂,其中有一些还是未成年的小女孩。
特战队员中的李昌辉来自奉天近郊的李家沟子,九一八事变时,整个屯子内几百口人全部被东瀛鬼子屠戮一空,李昌辉的母亲和两个姐姐也被鬼子折磨致死,躲在草垛下的李昌辉侥幸逃过一劫,但他幼小的心灵却遭受到了重大打击。
李昌辉逃入关时才十三岁,为了复仇加入了晋军,后来发现阎老西不是真心抗战,便离开了晋省,一路南下想要加入中央军,恰巧赶上伍伺仁接掌税警总团招兵,这才成了伍伺仁麾下的一名战士。伍伺仁选拔建立特战队时,李昌辉因其坚强的意志和狠辣的作风,成为首批特战队员,可以说李昌辉是特战队的元老也不为过。
眼前的场景刺激了李昌辉,让他再一次感觉回到了当年那个恐怖的晌午,一时间泪如雨下,发疯似的端起枪直接向鬼子第六师团的总部驻地冲去。
“混蛋!”
苏文谦气得只想骂娘,本来想着悄无声息的摸进去,但李昌辉的擅自行动打破了一切计划,来不及准备其他方案了,苏文谦端起狙击步枪,简单瞄准了一下,“噗!噗!……”快速连开了五枪,打灭了五盏探照灯后,低喝了一声:“冲进去!”
突然熄灭的探照灯惊醒了岗哨内的鬼子,尽管看不清跃入驻地的特战队员,但岗哨上的鬼子们已经扣动了机枪扳机,毫不犹豫地向四周开始射击。
八十几个身着鬼子海军军服的官兵列好队伍,刘立光身着鬼子海军大佐军服站在甲板上,迎接着池铁城的视察。
“你们的衣服都很别致啊,哈!……”
池铁城看着刘立光等人及不匹配的服饰,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鬼子海军的军服比陆军的也强不到哪去,最主要的是这些衣服还都是一水的白色,也太不耐脏了。”刘立光扯着衣服抱怨了一句。
其实二战期间东瀛海军的服饰常服是蓝色,白色的是礼服,一般在重要场合才穿的,池铁城等人对此并不了解,他们只会分辨东瀛各兵种的军衔。
“都解决了?没留活口吧!”池铁城严肃的问道。
刘立光赶紧回答道:“没有,有几个鬼子想投降,我让兄弟们都给处理了。”
“很好,这次任务需要严格保密,我们要在这里坚持五天,等到货物全部运回豫州后才能离开。”
池铁城跺了跺脚,来到了船舱内,看到一个身着深蓝色军装的大佐倒毙在了舱内,脑袋正中是一个血洞,红色的血花夹杂着白色的脑浆流了一地,脸上带着诡异的神情,似乎是不相信发生的一切。
“等一下把船舱内都打扫一下,空间也太狭小了,还是老美的军舰好,空间够大,东瀛人太小家子气了!”
池铁城简单参观了一下,转身离开了船舱,临下船时还不忘抱怨了一句,他和苏文谦当年在北美时曾经上过美帝一战时的战列舰上参观过,印象十分深刻。
相对于池铁城所率领的特战一队的有惊无险,苏文谦带领的特战二队则要麻烦得多,他们的任务非常分散,尽管事先分配好了行动方向,但难免在哪一个鬼子据点行差就错。
东瀛军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海州这个战略要地,虽然派驻的兵力只有两千余人,但是这些士兵却都是精锐老兵。
二战中东瀛陆军有五大精锐师团,分别是第一师团,又名江户师团,通称玉师团,于1888年5月14日由江户镇台编组而成。
第二师团,第二师团因为主要征兵地在仙台,又名仙台师团。代字:勇(因日俄战争期间在弓长岭进行了一次最大的夜袭而闻名),九一八事变的东瀛军主力,编成时期为1888年5月14日。
第三师团,第三师团又名名古屋师团,因其编组地在名古屋。第三师团的前身为明治六年(1873年)1月成立的名古屋镇台,明治21年(1888年)东瀛政府对全国军制进行改革,当时全国六个镇台中,名古屋镇台改制为第三师团,就东瀛近代建军史而言第三师团也是日本200多个师团中最早成立的新式陆军之一;第三师团几乎参予了所有东瀛近代的重大战争,包括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西伯利亚出兵、鲁省出兵等。是唯一一支从开战到投降一直在华夏战场作战的甲种师团。
第五师团,抗战爆发前的东瀛十七个常备师团之一,曾创下在华夏战场和七十余个师先后对阵的纪录,有“钢军”之称,现在这个师团已经改编为东瀛军四个机械化师团之一,最为后人所知的是第十九任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因此该师团也被后世华夏军史专家称作“板垣师团”。
第六师团,这支部队又名熊本师团,是东瀛军在二战爆发前十七个常备师团之一,代号“明”,和第二师团(仙台)并称为东瀛陆军中最强悍最有战斗力的两支劲旅。不过这个师团在金陵之战中被伍伺仁打残了,师团长谷寿夫也被池铁城击毙了,现在的师团长是百武晴吉中将,驻守海州的这两千多人就是第六师团的残部。
人们都说知耻而后勇,第六师团却没有像这句话那样发展,除了更加残暴外,被伍伺仁打怕了的这支东瀛主力也变成了惊弓之鸟。
当苏文谦带着百余特战队员来到第六师团在海州的总指挥部外围时,脸色突然变得十分阴沉,他身后跟进的特战队员们感觉队长的表现有些奇怪,纷纷探出头来观察。
只见到第六师团驻海州总部驻地的东西南北四个角,以及驻地中央位置,各建有一座岗楼,五个巨大的探照灯照亮了四周的一切景物。
驻地空旷的场地上竖着几十个大木桩,每一个木桩上都绑着一具尸体,尤其让人愤怒的是,这些尸体中有许多女性,而且大多都一丝不挂,其中有一些还是未成年的小女孩。
特战队员中的李昌辉来自奉天近郊的李家沟子,九一八事变时,整个屯子内几百口人全部被东瀛鬼子屠戮一空,李昌辉的母亲和两个姐姐也被鬼子折磨致死,躲在草垛下的李昌辉侥幸逃过一劫,但他幼小的心灵却遭受到了重大打击。
李昌辉逃入关时才十三岁,为了复仇加入了晋军,后来发现阎老西不是真心抗战,便离开了晋省,一路南下想要加入中央军,恰巧赶上伍伺仁接掌税警总团招兵,这才成了伍伺仁麾下的一名战士。伍伺仁选拔建立特战队时,李昌辉因其坚强的意志和狠辣的作风,成为首批特战队员,可以说李昌辉是特战队的元老也不为过。
眼前的场景刺激了李昌辉,让他再一次感觉回到了当年那个恐怖的晌午,一时间泪如雨下,发疯似的端起枪直接向鬼子第六师团的总部驻地冲去。
“混蛋!”
苏文谦气得只想骂娘,本来想着悄无声息的摸进去,但李昌辉的擅自行动打破了一切计划,来不及准备其他方案了,苏文谦端起狙击步枪,简单瞄准了一下,“噗!噗!……”快速连开了五枪,打灭了五盏探照灯后,低喝了一声:“冲进去!”
突然熄灭的探照灯惊醒了岗哨内的鬼子,尽管看不清跃入驻地的特战队员,但岗哨上的鬼子们已经扣动了机枪扳机,毫不犹豫地向四周开始射击。